五年级科学上册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 科 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科学上册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 科 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14 12:4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这个问题对于成人已不是什么秘密。人们很早以来就是通过对光照射下的物体和影子的观察,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沈括用光的直进的道理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结果:“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
本课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在前面观察光和影的活动后,先让学生建立一些感性的认识,获得一些关于光和影的信息,再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教科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第二部分“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同时对实验课兴趣非常浓厚。但是在思维上,逻辑性、严谨性不强,考虑问题不周全,因此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去寻找证明自己假设的依据是本课的一大难题。本节课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实证光是直线传播的探究活动,都强调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发现、探究、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发展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力等多方面的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光是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
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2.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4.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有理有据的推测和实验认识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难点:能用不同的实验从多个方面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评价任务
1.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推测光的传播路线。
2.能够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
教师演示:有关光是直线传播的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师:科学课比较注重观察,现在老师就来考查一下大家的观察能力。你们看看,今天的黑板和平常一样吗?(趁机教师离开讲台,手悄悄拿镭射笔,不开。)
学生自由发言。
预估: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和平时不一样。
师:如果有学生说不一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纠正,并引导:科学观察一定要实事求是。
教师悄悄打开镭射笔,光斑落在黑板中间,问:再仔细观察一次,现在的黑板和刚才的黑板一样吗?
学生观察分析。
师:那么,老师手中的镭射笔发出的光,是怎么跑到黑板上的呢?谁能上来演示一下?
学生用手指来演示光的路线,一般都会是直的。
预估:如果学生演示不是直的怎么办?
师:这位同学认为这条路线不是直的,大家同意吗?你们都这样认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形式引入课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猜测光的传播
师: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用笔画一下它的传播路线。
我们再来看一下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课件:舞台灯光、城市夜光)
学生根据观察推测光的传播路线,说出依据。
预估: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说明。
师:刚才几个同学说得很有道理,但科学结论是要经得起实验检验的,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勇于提出自己的猜测,培养学生大胆和有依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态度。】
三、设计实验验证
请各组结合老师给每组准备的实验材料设计方案。
实验材料: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卡纸、屏等。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方案。
预估: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如果说不好让学生打开书看29页上面的实验方案。
师明确实验要求,提示不要用眼睛直对很亮的光。
小组分工,合作实验。
各组汇报实验情况。
师:你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师:当三个小孔对齐时能看到手电筒的光,如果移动其中任意一块小孔板的位置,光都不能传播到最后的屏上。这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养成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良好习惯,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四、深入探究拓展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光是直线传播的。不过,在科学领域里,一个实验结论的得出要经过反复验证,而且最好能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
师:你能用其他的方法来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学生小组讨论。
汇报方案。
预估:如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举例子说明,如利用不透明的弯管,引导学生思考。提示用眼安全。
学生分组实验。汇报结论。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一个结论的得出应该通过反复验证,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己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师:现在你能解释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在背光的一面吗?(原理: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
师:生活中哪里应用了光直线传播的原理?学生举例: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射击、排队看齐等。
【设计意图:解释影子,学以致用,让学生从书本回到现实。】
五、课堂总结评价
师:本节课我们沿着观察——猜测——验证——应用的思路探究了光是怎样传播的,大家一起说光是怎样传播的?
学生介绍有关光的传播的一些资料。(课前收集)
师:我们已经知道光是直线传播的,当它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会怎样呢?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丰富拓展有关光的知识,为学习下一课奠定基础。】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实验部分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但有两点我感觉还很不足,有待改进,一是光的传播路线图有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画出,二是“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是以我讲为主,学生没有充分的调动起思考力。
在画光的传播路线图时,学生在此前并未接触过,因此需要提前说明规则以及注意事项,指明“由光源出发,指向照射到的物体,用一条道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光的传播方向”,并在实验完成在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再画光的传播路线图,达到巩固目的。
而“光是怎样传播的”这个实验,应该先请学生畅所欲言,想办法去证明光是如何传播的,并对其中很好的想法进行肯定,再依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现在这种实验方式,在提出想法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对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概念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形成头脑风暴,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