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教案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科学上册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教案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14 12:1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课是学生对本单元学到的知识的总结和综合运用,也体现了将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精神。在前面几课学习的基础上,这课要求学生自己建造一个地形,并选择恰当的位置和材料建造房屋。然后模拟暴雨,看看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受住暴雨的袭击,并从实验中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找出改进的方法。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并思考人类应如何减少因侵蚀作用而引起的自然灾害,保护自己的家园。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第二部分是“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第三部分是“总结和拓展”。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已经通过大量的模拟实验了解了外力对于地表的地形地貌的改变作用,大部分学生头脑里也有减少侵蚀作用的想法和措施,只是没有经过教师的点拨,所以这些思路大多还没有完善成熟。因此,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来展开教学。
学生对于本课的模拟实验材料已经很熟悉了,模拟实验的目的也很明确,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通过模拟实验的现象不断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完善“如何才能更好地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方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2.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2.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2.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
3.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4.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模拟实验,体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评价任务
1.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家园模型。
2.通过模拟实验检验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3.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改进。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准备:长方形塑料水槽(或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造房屋的材料等。
教师展示:防治水土流失的图片、录像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本课伊始,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前面学到的知识。(主
要是各种自然力对地表的侵蚀作用,以及影响侵蚀的因素)。
学生讨论并回答。(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内容的原有水平,以便针对学生情况进行下面的教学。)
2.教师谈话并播放有关泥石流的视频,学生观看。学生观看完毕并自由发言。师生小结,并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下面的教学。
【设计意图: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本课的伊始,通过谈话、视频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去求知,去探索。】
3.出示课题《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二、探究新知
1.活动一: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
(1)思考:我们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小组讨论并画出设计图,设计图上应该有简单的文字。(提醒学生:设计家园模拟图时要注意植被的存在)
学生活动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师生小结。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分组取材料进行实验。学生动手建造,教师适时引导、巡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并描述为什么这样建造地形,解释为什么这样选择家园的位置,以及选择建造地形及房屋所需要的材料的理由。
学生完成模型制作后,教师引导各小组同学展示家园模型。(对模型的好坏部给予评价,为下一个环节的探究留有悬念,以增加学生好奇心,求知欲。)
【设计意图:这样要求的目的是对学生活动做导向,活动不应是盲目的,而是在积极思维指导下的,是一种科学的活动。这样在实验之前,先观察相关材料,并完成设计,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以提高学生们的实验技能。】
2.活动二: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
教师小结前面家园设计的结果并提问:“如果我们的家园遭受暴雨,会如何?”
学生预测再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在使用喷水器模拟暴雨时,家园要想经住考验要考虑的因素。其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保持相同。(提醒学生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引导学生思考。(教师适时提示注意降雨的多少和强弱都应保持相同)实验过程中,明确实验观察目的。
依据学生回答,归纳总结以下问题,利用课件出示问题:
(1)我们的家园经住暴雨的袭击了吗?水流到哪里去了?我们的房屋和地形是否受到了影响?从实验中找到证据。
(2)观察:径流浑浊吗?这说明了说明?
(3)把实验结果和预测对比,什么地方我们没有想到?
(4)我们的实验结果说明了说明?
(5)如果重建家园,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为什么?学生进行实验交流讨论,实验完毕,反思实验成败原因及需改进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综合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及改进,得出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
三、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结合当前环境问题并进行爱护自然环境教育。学生回忆生活经验结合实验结合加以说明。
【设计意图:本节课学生知道土地流失和人类的活动相关,并威胁我们的生活,给我们敲响警钟,让学生做环卫小卫士。】
四、拓展活动
1.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2.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在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会对我们造成哪些灾害?
3.调查一下,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这些灾害的发生,以及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
【设计意图:拓展活动的目的是把实验结果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到现实生活中调查各种自然历练造成了什么样的灾害,人们是怎样防止这些灾害的发生,以及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的。激发学生想要将学习到的知道应用到生活中,符合小学阶段科学探究活动尽量与生活中的实际相联系的教学理念。】
教学反思
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学生对本单元学到的知识的总结和综合运用。
因此设计本课,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我播放了一段学生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录像片段——泥石流暴发的视频。这样的录像片段,在电视里会经常出现,在我们这里很难亲眼所见,而对于这些的录像片段,学生们常常熟视无睹,很少去思考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些灾难,于是我就选用了这个录像片段作为本节课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并不都是准备充分。另外,学生想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只涉及本单元的内容,这是优点。学生在工作中出现了不科学的做法,相互讨论和商量不能解决,需要教师调整,这是学生的学习时机。解决的办法是点拨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