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七色光
教学目标:
1.知道光能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能对此进行观察研究。
2.学会做光的色散实验,合成实验并会解释发现的现象。
3.认识色光可以被过滤掉,并会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
知道光能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能对此进行观察研究。
教学难点:
用实验探究光的色散和合成现象,并会解释。
教学准备:
手电筒、镜子、硬币,水盆(装水)、陀螺(涂上七种颜色的圆形纸片)、红、黄、蓝3色玻璃纸和白纸。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
1.出示彩虹图片:今天老师带来几张美丽的图片,同学们认识吗?你对彩虹了解多少呢?学生交流。
2.教师板书彩虹的七种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
3.小结:看来,大家对彩虹的形成非常感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制造彩虹吧!
二、制造彩虹
1.彩虹的形成与哪些条件有关?(阳光?水)
2.?彩虹怎样做呢?学生自主学习书本实验方法。
3.?交流制造彩虹的方法,教师相机展示图片,提醒注意点。
(1)镜子要斜放在水盆中;(2)手电筒射向水面部分的镜面;(3)白纸放在手电筒的上方并且慢慢调节手电筒?直到观察到七色光为止。
4.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5.交流:(1)刚才的实验你观察到了什么?其他小组补充
???? (2)实验中的七色光是怎么形成的呢?小组交流
6.小结:白光可以分解成七种色光。
7.我们还在哪儿看到过彩虹?(瀑布旁?喷水池?光碟反面)
三、玩陀螺探究光的合成实验
1.介绍七彩陀螺:这七种颜色涂在陀螺面上,旋转后会产生什么现象?
2.学生猜测
3.实验:旋转陀螺并进行观察,填写好实验记录。4.研讨:刚才旋转陀螺实验发现了什么
5.小结板书:由此说明七色光在一定的条件下又会合成白光。
过渡:刚才我们我们对彩虹进行的研究其实就是300多年前牛顿探究的实验。
四、了解牛顿与七色光的故事 1、视听结合指导学生认识教材58页的“牛顿和七色光”材料,仔细观察两幅插图(根据条件,可利用实物投影图片)。思考:大家读懂了什么?
2、组织交流:牛顿的发现当时有没有受到当时科学界的认可?为什么会遭到激烈的反对?后来他有时怎样做的?
3.由此你从牛顿身上学到了什么?(坚持真理需要勇气?更需要不断地寻找证据说服别人)
五、滤光实验。
1.任务:如果老师给你一把手电筒?一些不同颜色的玻璃纸,我们想单独得到某种色光,你有什么办法?
2.学生思考交流。
3.学生做滤光实验。填写科学实验册:
太阳光照到红色玻璃纸上,滤去(???????)光,允许(???)光通过,反射(???)光。
4.交流汇报:从实验中,发现了什么?这些现象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5.小结:要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掉。拓展: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观察图案。
六、巩固总结:
1.今天学了七色光有什么收获?
2.小结:只要认真观察研究,一定会发现更惊奇的光学世界里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