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科学《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14 10:1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谁吃谁。
教科书的图中有蔷薇、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鸟等动植物。要求学生按照谁被谁吃的关系在图中的圆圈中填入动植物的名称。它们的基本关系是:蔷薇或草→蚜虫→瓢虫→鸟。
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产者是蔷薇和草,直接或间接地吃别人制造的食物的消费者是蚜虫、瓢虫和鸟。
蔷薇花丛这个生态系统中还可以找出的食物链是:落叶→蚯蚓→鸟。
教科书中的卡通图暗示了大多数食物链应该从植物开始,希望学生能记住这个规律。
第二部分:水田的食物网。
教科书图画中水田里的生物有:水稻、稻螟虫、蝗虫、蜘蛛、螳螂、蜻蜓、小鸟、蛇、老鹰、青蛙、白鹭、鱼、虾、田鼠、黄鼠狼、猫头鹰,等等。
显然,这里面存在着多条食物链。教科书中卡通人的讨论暗示学生,像这种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食物网。通过图文,学生们可以直观地认识了解水田中复杂的食物联系。
学情分析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科学探究的不断深入,学生们对森林、花园、草地、池塘等环境越来越熟悉,对环境方面的科学研究也会越来越感兴趣。在对环境的进一步观察中,他们会发现一些更加有深度和具有科学意义的问题。有可能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进而在学生的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建立这样一种看待生命世界的观点,需要经历一系列有结构的活动。本课将侧重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进行重点研究。学生将从观察熟悉的“蔷薇花丛”开始,研究“花丛”中动植物间的关系,认识生态系统;研究它们之间的食物联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难点: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评价任务
1.能书写完整的食物链。
2.能分析食物链中各个角色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
为全班准备:蔷薇、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鸟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讲述:夏季烈日当空,蝉慢慢从大树下爬上枝头,一边吸食着树汁,一边欢快地歌唱。这时,忽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情景。
师:发生了什么事啊?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说的是哪个成语吗?
2.谈话:在这个例子中,谁被谁吃了呢?(板书:大树 蝉 螳螂 黄雀)
3.师: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形式来表示:大树→蝉→螳螂→黄雀。分析食物链中箭头指向的意义:谁被谁吃的关系及能量流动的方向。
4.师:它们一环扣一环,知道这是什么吗?(预设:食物链)
问:它们之间是靠什么联系起来的呀?
ppt出示食物链的概念: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二、探究食物链
1.师: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食物链,学校的花丛中有食物链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花丛中有哪些生物?
出示:蔷薇或小草、蚜虫、瓢虫、落叶、小鸟、蚯蚓图片。
师:花丛中有许多的生物,它们之间有没有像刚才学到的关系?
2.游戏:谁吃谁。
请几个学生上台戴上印有不同生物图片的小头饰,来扮演各种生物,并迅速找到“自己”喜爱的食物。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请下面的学生按上面学生的活动完成相应的食物链。
3.师:你们在这里找到了几条食物链?
(预设:两条:蔷薇或草→蚜虫→瓢虫→鸟;落叶→蚯蚓→鸟)
师:这两条食物链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分析引出生产者、消费者。
4.师:你还知道其他食物链吗?
请学生写出1―2条食物链。
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并且说出所写食物链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5.出示错误的食物链(小鱼→虾米→大鱼;草←鼠←蛇←鹰),师生共同分析。(目的:使学生掌握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巩固食物链谁被谁吃的顺序)
三、田野里的食物网
1.师:真棒,看来同学们真的是认识食物链了,如果老师给你们几种生物让你写出一条食物链,你行吗?
出示:水稻、稻螟虫、小鸟、蛇、老鹰图片,请学生试着写出食物链。(水稻→稻螟虫→小鸟→蛇→老鹰)
2.师:水稻田里除了这些生物外,还有其他的生物,再多一些动物和植物,你还会写吗?
幻灯片出示水稻田里的生物。
学生小组完成任务。
汇报交流,小组之间进行补充。
3.分析水稻田里各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引出“食物网”的概念。
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四、生态平衡教育
1.谈话:食物网中一种动物可以吃好多种食物,一种植物也可以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动植物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食物联系。如果其中一种生物数量变化了会对其他生物的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2.讲述:科学研究讲求证据充分。我们还是通过真实的例子来看看:
(1)资料一:五十年代,我国农村曾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的运动。后来人们发现,在麻雀被大量捕杀之后的几年里,出现了严重的虫灾,使粮食大量减产。农民伯伯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谁给农民伯伯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2)资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南非探险队登上南极的马里思岛后,船上的几只老鼠也被带上了小岛。因为老鼠没有天敌,两年后,这个小岛成了鼠岛。为了消灭老鼠,探险队运来四只家猫,结果老鼠逐渐少了,而猫迅速繁殖,最终成了灾难,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60多万只鸟。为挽救鸟类,南非当局用直升飞机向猫扫射,并派上百名士兵去捕杀猫。
3.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打算?(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密切联系的,只有保护好每一种生物,与生物和谐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让学生认识什么叫食物链和食物网,并学会写食物链和画出食物网,认识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食物关系,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一环扣一环,是紧密联系的。
本节课选用了学生喜欢看的美术片《螳螂捕蝉》引入新课,让学生在片中发现各种动物之间存在着谁被谁吃的食物关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食物链。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出示了蔷薇花丛中的一些生物,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找出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这样让学生发现这些食物关系有什么相同点,引出食物链的概念。接着我便出示了判断题,让学生判断三条食物链的写法是否正确,这样既检验了学生对食物链的理解程度,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又引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概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产者是食物,消费者都是动物,找出规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在教学食物网这一环节时,我采用了小组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示了一些田野里的各种生物,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箭头画出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看哪个小组找出的食物链多,学生的讨论氛围很浓,争论着谁被谁吃,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学生找出的多条食物链,使学生认识了什么叫食物网,这样不但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在拓展环节中,我让学生解决两个案例,从案例出现的问题中,让学生懂得生物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食物链中不能缺少一种生物,不能破坏生态系统,否则会影响人类的生活,在这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每种生物的重要性。
总之,整节课学生是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含义,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使知识得以积累,能力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