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3-2《导体和绝缘体》 教案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科学3-2《导体和绝缘体》 教案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14 10:3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物体的导电性。
能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科学性的总结。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
认识到交流与合作在研究中的价值。
体会到学习可以为生活服务,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愿意投入到问题的研究之中;感受科学活动和探究的乐趣。
三、科学知识
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做出预测并检验自己的预测。
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教学重难点:
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各种材料是否导电,知道区别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铁片、铜片、铝片、木片、石墨、塑料片、盐水、人体验电球、电池、小电珠、导线、开关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温习旧知,新课导入
师:展示一下之前的学习成果(30秒内完成一个简单电路并回答两个问题,简单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分别有什么用?)
引新:
师:导线的作用是什么?(导电)
导线中哪部分导电?里面是铜线,外面是塑料制品
二、师生互动,新授
1.用实验来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我这里有些材料,哪些像铜线一样导电,哪些像塑料一样不导电?有什么方法检测?
学生讨论并演示
师:大家觉得他的办法怎么样?
出示记录表,怎么填?空下来的表格有什么用?(找自己身边的材料来检测)
学生实验(8分钟左右)
汇报实验结果
演示人体的导电性
分组实验水的导电性
师总结:从刚才的人体和水的导电性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其实是没有绝对的界限的,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以转变成导体。比如玻璃(出示示意图)
2.科学定义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师:科学教材上还把材料的导电性能的好坏作了个排序,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你看懂了什么。
学生观察描述
师:所以我们在给导体和绝缘体下定义的时候,通常是这样表述的:像铜、铁这样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像玻璃、塑料这样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三、拓展与总结
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
生活中导体和绝缘体都有它的作用,我们来看些生活中的和电有关的物品,哪些部位材料用的是导体,哪些部位材料用的是绝缘体。
?
教学反思:
从课堂上的情况反馈看,导体与绝缘体这两个科学概念学生以前可能都听说过,但是在认识上是比较模糊的。所以课堂上教师围绕导体和绝缘体从检测到分辨再到生活运用紧紧围绕教学主题进行设计。教材的这种设计凸显了探究活动的价值,强调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生成概念、内化概念,如果说起初的概念是模糊的话,那么,活动后的概念将是深刻的、影响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