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4.1测量呼吸和心跳 教案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科学4.1测量呼吸和心跳 教案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14 10:3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了解自己在正常情况下和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2.认识到运动会影响到我们的呼吸和心跳,心跳和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
科学探究:
1.能用体检宝正确测量自己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2.能运用学习过的数学方法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3.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到搜集科学数据的准确性的意义;
2.关注身体健康。
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在正常情况下和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2.认识到运动会影响到我们的呼吸和心跳,心跳和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
教学难点:
1.能运用学习过的数学方法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2.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解释。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一、导入
1.交流谈话:俗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老师知道,我们五(1)班很多同学都热爱运动,有些同学还是运动员呢!谁来说一说,平时你喜欢做哪些运动?
2.在运动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是不是?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相机板书:呼吸、心跳
3.小结:这些都是我们身体正常的反应!
4.你知道我们平常用什么来呼吸吗?
5.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呼吸的过程,我们是用什么来呼吸的?(鼻)
6.小结:鼻是我们主要的呼吸器官,嘴巴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7.怎样算一次呼吸?(吸一口气、再呼出去算一次呼吸)我们把手放在鼻子下面,感受一下。猜一下,1分钟你呼吸多少次?
8.下面,让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心跳,心跳就是心脏的跳动。猜一下,心脏每分钟跳动多少次?
9.同学们都感觉到运动后呼吸和心跳加快了,怎么知道加快了多少呢?(测量)
10.怎么测量?(先测什么?后测什么?)
11.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测量呼吸和心跳。板书:测量呼吸和心跳
二、测量平静状态下的呼吸和心跳
1.?平常我们用哪些方法测呼吸和心跳?
小结:测呼吸有一般有两种方法:(1)把手放在鼻孔下,通过呼气和吸气测量。
(2)把手放在肚皮上,通过肚子鼓和瘪测量。
测心跳的方法比较多,如测脉博、直接放在心脏上测量、听诊器测量、心电仪。
4.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现在有很多软件能测呼吸和心跳,老师下载了一款软件,叫体检宝(出示),今天我们就用它来测量。
5.怎样用它来测呼吸和心跳呢?我们来看一下步骤(PPT演示)
6.会使用了吗?我们自己来试一下,如果有问题请举手。
7.谈话:同学们都能使用这款软件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一半同学测量自己的呼吸、一半同学测量心跳。下面,小组内迅速分工。哪些同学测呼吸?请举手!哪些同学测心跳,请举手!
8.PPT上出示要求:测量呼吸和心跳(平静状态下)注意:(1)测出的数据要及时记录下来,测什么记什么。(2)测完后将平板放桌子中间。(3)安静测量。
9.学生测量,教师指导。
三、测运动后和休息后的心跳和呼吸
1.接下来,我们测运动后的呼吸和心跳。在测之前,我们先运动1分钟,运动的方式是原地跑或跳。一定要注意安全。准备好了吗?
2.播放PPT。
3.学生测量,并做好记录。
4.老师录制了运动前和运动后的呼吸和心跳的声音,我们来听听。这是什么时候的声音?运动前和运动后,呼吸和心跳有什么不同?
5.为什么运动后呼吸和心跳会加快呢?
6.现在,我们已经休息了一会儿了,老师请大家猜测一下,现在的呼吸和心跳和刚才运动一结束有变化吗?有什么样的变化?你猜测一下,现在呼吸和心跳每分钟会有多少?
7.同学们的猜得准不准呢?我们再次进行测量、记录。
8.同学们,你猜对了吗?相差大不大?
四、整理数据
1.同学们,刚才我们分别测量了运动前、运动后、以及休息后的呼吸与心跳,现在请大家把记录单上的数据填在问卷上,测呼吸的记录1——3,测心跳的记录4——6!(让学生示意一下)
2.汇总数据。
3.这是我们全班同学的数据汇总,大家分析一下,有什么发现?
(运动前呼吸和心跳慢,运动后呼吸和心跳快,休息后又慢了。)
4.如果现在再测,你认为呼吸和心跳又是怎样的呢?
5.科学家对不同年龄的人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
6.小结:每个人的呼吸、心跳次数都不一样,但一般平静状态下呼吸多在20次左右,心跳在80次左右,并且年龄越小,呼吸和心跳越快,并且女性相对来说要比男性快。
五、拓展
1.除了运动,你觉得还有哪些原因会使呼吸和心跳加快?
2.呼吸和心跳过慢有什么危害?
3.当溺水、触电、心脏病突发时会导致呼吸和心跳骤停,我们应该怎么做?
六、作业:
下载体检宝软件,为家长时行健康体检。
?
??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反思
《测量呼吸和心跳》是苏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的第一课。重点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运动对呼吸和心跳的影响,难点是采集比较准确的数据。为了较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时我融合了数字化技术,通过优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探究,有些收获,也有些不足。
本课在教学设计上,我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了解呼吸和心跳。首先问学生我们用什么呼吸,接着出示图,让学生看图加深理解,鼻子是呼吸的主要器官,而嘴巴则是用来辅助呼吸的。引导学生观察呼吸的动画,让孩子们认识到吸一口气再呼出去算一次呼吸。为了让学生认识心跳,也是采用动画的形式呈现心脏的跳动,此举更能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到心跳的频率。第二个层次:测量呼吸和心跳。传统的方式是直接用手放在鼻孔下测呼吸,心跳是用数脉搏或用听诊器来测量。本节课,我利用平板下载了一款叫体检宝的软件,让学生借助软件测呼吸和心跳。在三个不同时间节点进行了测量:运动前、运动一分钟后、休息三分钟后。第三个层次:认识呼吸和心跳快的原因及呼吸和心跳慢的危害,指导学生健康生活。
在本节课中,学生能否发现呼吸和心跳的变化规律,取决于对数据的分析。而如何科学地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好要分析比较全班所有学生的数据,这成为了一道难题。而我采用表单大师这一数据收集平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首先在智慧教室这一数字化环境下,将表单发送给所有学生进行采集数据,接着表单大师数据库自动汇总生成表格,通过设置,全班学生的呼吸和心跳的平均数据也即时呈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也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1.用软件测量出来的呼吸和心跳比实际要低一些。如学生的正常呼吸应在20次/分钟左右,心跳应在80-90次左右,而软件测得的数据是呼吸在13-16次,心跳大都在60-70几次。
2.数据呈现在大屏幕上,因为字小,后面的学生看得不是太清楚,如果能发在学生平板上或将大屏幕上的字放大一些就更好了。另外,如果给学生更多一点时间,学生对数据的分析会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