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同步练习题、期中、期末复习资料、补习资料:07【基础】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同步练习题、期中、期末复习资料、补习资料:07【基础】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30 11:0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学习目标】
1.能够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问题;
2.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初步掌握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
3.掌握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几何计算问题的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解三角形应用题的步骤
解三角形在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如测量、航海、几何、物理等方面都要用到解三角形的知识,解题时应认真分析题意,并做到算法简练,算式工整,计算正确.其解题的一般步骤是:
(1)准确理解题意,尤其要理解应用题中的有关名词和术语;明确已知和所求,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并将已知条件在图形中标出,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解三角形模型;
(3) 分析与所研究的问题有关的一个或几个三角形,正确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有顺序的求解;
(4)将三角形的解还原为实际问题,注意实际问题中的单位及近似计算要求,回答实际问题.
要点诠释:
要点二、解三角形应用题的基本思路
实际问题 画图 数学问题 解三角形 数学问题的解 检验 实际问题的解
要点三、实际问题中的一些名词、术语
仰角和俯角
与目标视线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时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时叫俯角,如图所示:
坡角和坡度
坡面与地平面所成的角度,叫做坡角;坡面的铅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的比叫做坡度或者坡比,常用字母i表示。坡比是坡角的正切值。
方位角与方向角:
方位角:一般指正北方向线顺时针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0°~360°。
如图,点的方位角是。
方向角:一般是指以观测者的位置为中心,将正北或正南方向作为起始方向旋转到目标的方向线所成的角(一般指锐角),通常表达成北(南)偏东(西)多少度。
如图为南偏西方向(指以正南方向为始边,向正西方向旋转);
如图为北偏东方向(指从正北开始向正东方向旋转).

东南方向:指经过目标的射线是正东与正南的夹角平分线.依此可类推西南方向、西北方向等;
要点四、解三角形应用中的常见题型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常见题型有:
1.测量距离问题:这类问题的情景一般属于“测量有障碍物相隔的两点间的距离”,在测量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基线长度,测量工具要有较高的精确度.
2.测量高度问题:这类问题的情景属于“测量底(顶)部不能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测量过程中,要注意选取适量不同的测量点,使测量有较高的精确度.
3.测量角度问题:这类问题的情景属于“根据需要,对某些物体定位”.测量数据越精确,定位精度越高
【典型例题】
类型一:距离问题
例1. 如图,某公司要在A、B两地连线上的定点C处建造广告牌CD,其中D为顶端,AC长35米,CB长80米,设点A、B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和B看D的仰角分别为α和β.
(1)设计中CD是铅垂方向,若要求α≥2β,问CD的长至多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01米)?
(2)施工完成后,CD与铅垂方向有偏差,现在实测得α=38.12°,β=18.45°,求CD的长(结果精确到0.01米).
【答案】(1) 28.28米.(2) 26.93米.
【思路点拨】
(1)这是一道关于求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题目条件告诉了边AC、CB的长以及以A、C为顶点的两个角,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及性质得到一个关于x的不等式,解之得到CD的长度。(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正弦定理,解得CD的长。
【解析】(1)设CD的长为x米,则tanα=,tanβ=,
∵,
∴tanα≥tan2β,
∴,
即,
解得0,
即CD的长至多为28.28米.
(2)设DB=a,DA=b,CD=m,
则∠ADB=180°-α-β=123.43°,
由正弦定理得,
即,
∴,
答:CD的长为26.93米.
【总结升华】
1. 此题虽为解三角形问题的简单应用,但关键是把未知边所处的三角形找到,在转换过程中应注意排除题目中非数学因素的干扰,将数量关系从题目准确地提炼出来.
2. 解三角形的应用题时,通常会遇到两种情况:
(1)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依次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之。
(2)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两个或几个三角形,这时需要选择条件足够的三角形优先研究,再逐步在其余的三角形中求出问题的解。
3. 在研究三角形时,灵活根据两个定理可以寻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有些过程较繁复,如何找到最优的方法,最主要的还是分析两个定理的特点,结合题目条件来选择最佳的计算方式。
举一反三:
【变式】为了开凿隧道,要测量隧道上间的距离,为此在山的一侧选取适当点,如图,测得,又测得两点到隧道口的距离,在一条直线上),计算隧道的长.
【答案】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
答:隧道长约为409.2 m.
类型二:高度问题
例2.某人在塔的正东沿着南偏西的方向前进40米后,望见 塔在东北方向,若沿途测得塔的最大仰角为,求塔高.
【思路点拨】画出空间图形后,先寻找可解的三角形,进而解目标所在三角形。
【解析】如图所示,过B做于点E,由题意知在E点测得塔的最大仰角,在
.由正弦定理,得

在中,

在中,∴(米)
故所求塔高为米
【总结升华】 注意仰角的概念。
举一反三:
【变式1】(2018 湖北高考)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到A处时测得公路北侧一山顶D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行驶600m后到达B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75°的方向上,仰角为30°,则此山的高度CD=_________m.
【答案】.
【解析】
在△ABC中,∠CAB=30°,∠ACB=75°-30°=45°,
根据正弦定理知,,
即,
所以,故应填.
【变式2】(2017 中山市模拟)如图所示,在一个坡度一定的山坡AC的顶上有一高度为25 m的建筑CD,为了测量该山坡相对于水平地面的坡角θ,在山坡的A处测得∠DAC=15°,沿山坡前进50 m到达B处,又测得∠DBC=45°,根据以上数据可得cosθ=________。

【答案】∵∠DAC=15°,∠DBC=45°,∴∠ADB=30°,
在△ABD中,由正弦定理得,即,
∴。
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得,即,
∴。
∴。
故答案为:。
【变式3】在某点B处测得建筑物AE的顶端A的仰角为,沿BE方向前进30m,至点C处测得顶端A的仰角为2,再继续前进10m至D点,测得顶端A的仰角为4,求的大小和建筑物AE的高。
【答案】
方法一:用正弦定理求解
由已知可得在ACD中,AC=BC=30, AD=DC=10,ADC =,

因为sin4=2sin2cos2,∴,得
∴在RtADE中,AE=ADsin60=15
答:所求角,建筑物高度为15m。
方法二:设方程来求解
设DE= x,AE=h
在RtACE中,(10+ x) + h=30
在RtADE中,x+h=(10)
两式相减,得x=5,h=15
∴在RtACE中,tan2==

答:所求角,建筑物高度为15m。
方法三:用倍角公式求解
设建筑物高为AE=8,
由题意,得BAC=,CAD=2,
AC=BC=30m ,AD=CD=10m
在RtACE中,sin2= -------- ①
在RtADE中,sin4=--------- ②
②① 得cos2=,2=30,=15,AE=ADsin60=15
答:所求角,建筑物高度为15m。
类型三:角度问题
例3.甲船在A处、乙船在甲船正南方向距甲船20海里的B处,乙船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行驶,而甲船同时以每小时8海里的速度由A处向南偏西60o方向行驶,问经过多少小时后,甲、乙两船相距最近?
【思路点拨】
(1)要弄清方位角的概念,
(2)画出示意图很关键,同时还要设好未知数,标注出来。
【解析】设经过x小时后,甲船和乙船分别到达C,D两点
此时,甲、乙两船相距最近
【总结升华】在解决测量问题的有关题目时,要搞清方位角、俯角、与仰角等的含义,合理构造三角形求解,即把实际问题数学化.
举一反三:
【变式1】(2017 益阳模拟)一艘海轮从A处出发,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沿东偏南50°方向直线航行,30分钟后到达B处。在C处有一座灯塔,海轮在A处观察灯塔,其方向是东偏南20°,在B处观察灯塔,其方向是北偏东65°,那么B、C两点间的距离是( )
A.海里 B.海里 C.海里 D.海里
【答案】如图,已知可得,∠BAC=30°,∠ABC=105°,
AB=2,从而∠ACB=45°。
在△ABC中,由正弦定理,
得。
故选A。
【变式2】如图示,已知两座灯塔A和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都等于,灯塔A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20°,灯塔B在观察站C的南偏东40°,则灯塔A与灯塔B的距离为( ? )
A. ? B. C.? D.
【答案】B
【变式3】如图所示,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45°方向,距A为()km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75°方向,距A为2 km的C处的缉私船奉命以km/h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km/h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30°方向逃窜,则缉私船沿什么方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并求出所需要的时间.
【解析】设缉私船追上走私船需,则,.
由余弦定理,得


由正弦定理,得,
∴,而,

∴,.
∴,即,∴
答:缉私船向东偏北方向,只需便能追上走私船.
【巩固练习】
选择题
1.学校体育馆的人字屋架为等腰三角形,如图,测得AC的长度为4米,,则其跨度AB的长为( )
A.12米 B.8米
C.米 D. 米
2.某人向正东方向走了x 千米后,他向右转150°,然后朝新方向走了3千米,结果他离出发点恰好千米,那么x的值为( )
A. ?? B.或  C.  D.3
3.(2017 河南模拟)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时,可以选与塔底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点C与D,测得∠BCD=75°,∠BDC=60°,CD=40 m,并在点C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则塔高AB为( )m。

A.20 B. C. D.40
4.若在测量中,某渠道斜坡的坡度,设为坡角,那么为( )
A.    B.    C.    D.
5.如图,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的同侧,在A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为50 m,∠ACB=45°,∠CAB=105°后,就可以计算出A,B两点的距离为(  )
A. m         B. m
C. m D. m
6.如图,从气球A上测得正前方的河流的两岸B、C的俯角分别为75°、30°,此时气球的高是60m,则河流的宽度BC等于(  )
A.240(-1)m B.180(-1)m C. 120(-1)m D. 30(+1)m
填空题
7.(2017 宜宾模拟)如图所示,在海岛A上有一座海拔千米的山峰上,山顶上设有一座观察站P,一般轮船沿一固定方向匀速航行,上午10∶00时,测得此船在岛北偏东20°且俯角为30°的B处,到10∶10时,又测得该船在岛北偏西40°且俯角为60°的C处,则该船的航行速度为________千米/时。

8. 如图,从气球A上测得正前方的河流的两岸B,C的俯角分别为67°,30°,此时气球的高是46m,则河流的宽度BC约等于   m.(用四舍五入法将结果精确到个位.参考数据:sin67°≈0.92,cos67°≈0.39,sin37°≈0.60,cos37°≈0.80,≈1.73)
9. 如图,为测量山高MN,选择A和另一座山的山顶C为测量观测点,从A点测得M点的仰角∠MAN=60°,C点的仰角∠CAB=45°以及∠MAC=75°;从C点测得∠MCA=60°.已知山高BC=100m,则山高MN=  m.
解答题
10.如图所示,已知A、B两点的距离为100海里,B在A的北偏东30°处,甲船自A以50海里/小时的速度向B航行,同时乙船自B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沿方位角150°方向航行.问航行几小时,两船之间的距离最短?
11.我炮兵阵地位于地面A处,两观察所分别位于地面点C和D处,已知DC=6000米,∠ACD=45°,∠ADC=75°,目标出现于地面点B处时,测得∠BCD=30°,∠BDC=15°(如图所示).求炮兵阵地到目标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12.一辑私艇发现在北偏东45°方向,距离12海里的海里上有一走私船正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沿南偏东75°方向逃窜,若辑私艇的速度为14海里,辑私艇沿北偏东 的方向追去,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追上该走私船,求追及所需的时间和角的正弦值.
13.(2017 武汉校级模拟)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问题,某气象仪器科研单位研究出一种新的“弹射型”气象仪器,这种仪器可以弹射到空中进行气象观测。如图所示,A,B,C三地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这种仪器在C地进行弹射实验,观测点A,B两地相距100米,∠BAC=60°在A地听到弹射声音的时间比B地晚秒。在A地测得该仪器至最高点H的仰角为30°。
(1)求A,C两地的距离;
(2)求这种仪器的垂直弹射高度HC(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4.如图,一艘海轮从A出发,沿北偏东的方向航行后到达海岛B,然后从B出发,沿北偏东的方向航行后达到海岛C.如果下次航行直接从A出发到达C,此船应该沿怎样的方向航行,需要航行多少距离?
15.如图,当甲船位于A处时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20海里的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等待营救.甲船立即前往救援,同时把消息告知在甲船的南偏西30°,相距10海里的C处的乙船,试问乙船应朝北偏东多少度的方向沿直线前往B处救援?(角度精确到1°,sin 41°=)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D
【解析】
2. 【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设,由余弦定理可得,解之得,故选B
3. 【答案】 B
【解析】∵∠BCD=75°,∠BDC=60°,∴∠CBD=45°,
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得:,即,
解得,又,∴。
故选B。
4.【答案】B
【解析】由坡度为3:4知,由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可求.故选B
5.【答案】 A
【解析】 在△ABC中,AC=50,∠ACB=45°,∠CAB=105°
∴∠ABC=30°,由正弦定理:
∴AB==m.故选A.
6. 【答案】C
【解析】如图,
由图可知,∠DAB=15°,

在Rt△ADB中,又AD=60,
∴DB=AD?tan15°=60×(2-)=120-60.
在Rt△ADB中,∠DAC=60°,AD=60,
∴DC=AD?tan60°=60.
∴BC=DC-DB=60-(120-60)=120()(m).
∴河流的宽度BC等于120()m.
故选:C.
7.【答案】
【解析】在Rt△PAB中,∠APB=30°,,∴AB=1。
在Rt△PAC中,∠APC=60°,∴AC=3。
在Rt△ACB中,∠CAB=20°+40°=60°,
∴。
则船的航行速度。
故答案为。
8.【答案】;
【解析】
过A点作AD垂直于CB的延长线,垂足为D,
则Rt△ACD中,∠C=30°,AD=46m
∴.
又∵Rt△ABD中,∠ABD=67°,可得
∴BC=CD-BD=79.58-19.5=60.08≈60m
故答案为:60m
9. 【答案】150.
【解析】△ABC中,∵∠BAC=45°,∠ABC=90°,BC=100,
∴AC==100.
△AMC中,∵∠MAC=75°,∠MCA=60°,
∴∠AMC=45°,由正弦定理可得,
即 ,解得AM=100.
Rt△AMN中,MN=AM?sin∠MAN=100×sin60°=150(m),
故答案为:150.
 
10.【解析】设航行x小时后甲船到达C点,乙船到达D点,在△BCD中,BC=(100-50x)海里,BD=30x海里(), ∠CBD=60°,由余弦定理得:
∴当(小时)时,CD2最小,从而得CD最小
∴航行小时,两船之间距离最近.
11.【解析】在△ACD中,∠CAD=180°-∠ACD-∠ADC=60°
CD=6000,∠ACD=45°
根据正弦定理有,
同理,在△BCD 中,∠CBD=180°-∠BCD-∠BDC=135°
CD=6000,∠BCD=30°
根据正弦定理有,
又在△ABD中,∠ADB=∠ADC+∠BDC=90°,
根据勾股定理有
所以炮兵阵地到目标的距离为 米.
12. 【解析】如图所示,A、C分别表示辑私艇,走私船的位置,设经x小时后在B处追上.
则AB=14x,BC=10x,∠ACB=120°
由得x=2.
故AB=28,BC=20
即所需时间2小时,为.
13. 【解析】(1)由题意,设AC=x,则
∵在A地听到弹射声音的时间比B地晚秒
∴,
在△ABC内,由余弦定理:BC2=BA2+CA2-2BA·CA·cos∠BAC,
即(x―40)2=x2+10000―100x,解得x=420。
答:A,C两地的距离为420米。
(2)在△ACH中,AC=420,∠CAH=30°,
∴米。
答:该仪器的垂直弹射高度CH为米。
14、【解析】在中, ,
根据余弦定理,

根据正弦定理, ,
有,
∵ ∴
所以 ,
答:此船应该沿北偏东的方向航行,需要航行
15.【解析】 连结BC,由余弦定理得
BC2=202+102-2×20×10cos 120°=700.
于是,BC=
∵,∴sin∠ACB=,
∵∠ACB<90°,∴∠ACB≈41°,
∴乙船应朝北偏东约41°+30°=71°的方向沿直线前往B处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