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周围的生物
课题 10.周围的生物 类型 新授 课时 三课时
教学 目标 探究目标 1. 能制定出较完整的观察计划。 2.能归纳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3.能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生物相关的资料。
情感目标 1.能与其它同学分工合作制定研究计划进行观察、记录。 2.在观察中始终不伤害生物,保持对生物的珍爱态度。
知识目标 1.能说出三条以上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能说出“机器人”不是生物的理由。
教学 方法 复习巩固 √ 现代教学 √ 自主探究 √ 记录汇报 √
创设情景 √ 引导观察 √ 分组合作 √ 交流展示 √
启发引导 √ 激发质疑 √ 师生互动 √ 表优励缺 √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引入 一、 师讲授:在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许多生物,科学家们目前知道的生物大约由150多万种,他们认为至少还有三四千万种生物等待我们去发现、鉴定
探 究 活 动 一、????? 活动:“观察、记录周围的生物” 1.制定小组观察计划。 2.完成小组观察计划,准备寻找的材料和工具。 3.说说寻找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4.分组寻找(室外活动)。(教师从旁观察,及时指导。) 5.小结:我们的活动感受。 6.整理工具,洗干净小手。
拓展 一、整理我们的寻找记录
(第二课时)
引入 一、教师出示蝴蝶和蝴蝶标本1.提出疑问:“它们有什么不同?” 2.生观察比较蝴蝶和蝴蝶标本的不同。
探究活动 一、交流活动:“寻找到的生物” 1.分组汇报我们的寻找收获。 2.统计小组和全班的记录数据。 3.思考:为什么有的小组发现的种类多,有的小组发现的少?二、活动:“周围生物介绍会”
教 学 过 程 探究活动 1.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向大家介绍两种生物。(要求说出它的特征和生活环境,我们在哪,怎么找到的?) 2.简单记录他们的介绍。 3.引导互相评价。
拓 展 一、将寻找的范围扩大继续寻找各种生物,并查找相关的资料介绍
(第三课时)
引入 一、 讲故事引入 1.教师讲达尔文的故事。 2.说说故事教会我们什么?
探究活动 一、 活动:“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1.讨论:我们怎么判断研究对象是有生命还是没有生命的呢?也就是说,生命有哪些主要特征? 2.看“科学在线”了解科学家是怎么区分的。 3.重新检验本小组对生物的观察记录,并做适当的调整。二、活动:“看图区分生物” 1.(参照课本)看看有什么生物和非生物。 2.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分类结果和理由。
拓展 一、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实地考察来认识更多的生物,收集有关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变化的资料并记录下来
板书 10.周围的生物 寻找到的生物:凤仙花、竹子、青蛙、小鱼、蜻蜓、蝴蝶、毛毛虫、小鸟……统计:小组共找到 种生物,全班共找到 种生物,其中有 种生物是不同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