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通用技术一轮浙江专用版 第二单元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课件+习题,8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版高考通用技术一轮浙江专用版 第二单元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课件+习题,8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19-07-14 21:44:45

文档简介

单元小结
知识系统构建
单元检测题组
时间:30分钟  分值:26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2017浙江杭州期末,2,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可折叠自拍杆。手柄采用皮料制作,从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角度分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杆在手,能随时随地给自己拍照,实现了高效目标
B.手柄采用纹皮革材料,握持感好,实现了舒适目标
C.优质防滑手机夹口,牢固锁定手机,实现了安全目标
D.该自拍杆上装有一面镜子便于观察拍照情况,考虑了信息的交互
答案 C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C项描述产品的夹持功能,不能体现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因此C项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的残疾人支撑杖,手杖高度可调,适合不同人的身高。把手处采用防过敏硅胶手柄套,使用时可以对手心穴位进行按摩保健。底部有橡胶防滑脚垫,防滑性高。手杖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以下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防过敏硅胶手柄套,主要考虑了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B.手杖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主要考虑了人的心理需求
C.手杖高度可调,主要考虑了人的动态尺寸
D.底部防滑橡胶脚垫的设计,主要考虑了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答案 C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高度可调考虑了人的静态尺寸,与动态尺寸无关,因此C项符合题意。
3.如图所示是一把手工钢锯,以下关于其人机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柄握手处采用柔软橡胶材质体现了安全的目标
B.锯条安装采用元宝螺帽,方便快捷体现高效的目标
C.锯条长度与运锯时手臂推拉的距离相适宜考虑了人的静态尺寸
D.锯弓没有尖锐突角主要是考虑了特殊人群
答案 B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方便快捷”体现了高效目标,因此B项正确;A项体现舒适目标;C项考虑了人的动态尺寸;D项体现了安全目标,因此A、C、D三项错误。
4.如图所示是一款个性化便携式空气净化器,有了它我们可以随时享受新鲜的空气,而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以下关于该产品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置空气质量监测器,当身边的空气质量不达标时它会自动开始工作,实现了高效目标
B.通过下载手机App可以直接看见空气净化的效果,以及周围的空气质量,实现了信息的交互
C.可以过滤掉花粉、尘土、宠物身上的灰尘、汽车尾气等,易用性强,便携性好,这是对产品功能的评价
D.自动监测空气质量,并且还能自动检测内部空气滤芯的使用寿命,提醒更换,这是考虑到了动态的人
答案 D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自动检测与提醒是产品的功能,与动态的人无关,因此D项符合题意。
5.如图所示是一款能开启塑料纸质包装的简单工具。此工具里面安装了一个微小的陶瓷刀片,套在手指上只要在塑料纸质包装上一划,就能方便地开启包装,并且不会对人体肌肤造成伤害。另外,此工具物美价廉深受老年人喜欢。对于此工具,从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工具设计成不同的色彩,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
B.此工具对于老年人特别有用,主要考虑了特殊人群
C.此工具在使用时对人体肌肤不会造成危害,实现了安全目标
D.此工具套在手指上只要在包装上一划,就能开启包装,实现了高效目标
答案 B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该产品不仅对老年人有用,对其他人群同样有用,没有体现专为特殊人群的需求而进行的设计,因此B项符合题意。
6.如图所示是一款便携的伸缩折叠梯,采用类似望远镜镜筒的结构,并设有一键收缩按钮;采用航天级铝合金材料,质量轻、强度大。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折叠梯展开后的长度需考虑人的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
B.采用航天级铝合金材质,体现了健康目标
C.折叠梯可一键收缩,体现了高效目标
D.采用类似望远镜镜筒的结构主要考虑人的心理需求
答案 C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梯子展开后的长度只与使用场合的高度有关,与人的动、静态尺寸无关,A错;既然采用航天级铝合金材料,就应该抓住关键词“航天”,意指强度方面的特性好,B错;类似望远镜镜筒的结构主要是考虑其伸缩折叠功能,D错。
7.如图所示的手表,造型新颖,大小适中,表盖可以打开,刻度、指针可触摸,既适合普通人群使用,也便于盲人使用,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表盖可以打开,考虑了人的动态尺寸
B.大小适中,考虑了人的心理需求
C.刻度、指针可触摸,考虑了特殊人群的需要
D.造型新颖,考虑人的心理需求
答案 A 本题考查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表盖可以打开”,满足盲人使用,体现了产品设计考虑特殊人群的需要,与人的动态尺寸无关,因此A项符合题意。
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制作的木质挂架以及试验示意图,以下分析和评价中说法错误的是(  )
A.两根底杆组成三角形主要是从设计分析的“环境”的角度考虑
B.采用木质材料主要是从设计分析的“物”的角度考虑
C.图2是测试结构稳定性的好坏的示意图
D.图3是测试结构强度的好坏的示意图
答案 A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的设计和设计分析的三要素。A项的设计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属于“物”的角度的考虑,因此A项符合题意。
9.航天员失重训练是利用失重飞机完成的。它可以完成抛物线飞行,形成15~40秒的微重力时间。使航天员感受、体验和熟悉失重环境,还可以进行人在失重的状态下从舱体爬出来的试验,训练太空的出舱活动。从技术试验方法看,该失重试验属于(  )
A.移植试验法 B.模拟试验法
C.强化试验法 D.虚拟试验法
答案 B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的方法。利用飞机失重模拟太空状态,因此属于模拟试验法,B项正确。
10.如图所示是一款小学生的防水儿童手表,现将其沉入水盆中检测防水性能,这种试验方法属于(  )
                    
A.黑箱试验法 B.优选试验法
C.虚拟试验法 D.模拟试验法
答案 D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的方法。将该产品沉入水盆中,模拟其遇水的情况,从而检验其防水功能,这属于模拟试验法,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6分)
11.(4分)如图所示为某安装在洗漱间的淋浴花洒,花洒手柄与插座连接处的外直径为20 mm,花洒喷头和花洒座之间采用插接的方式,取放方便,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花洒喷头的角度无法调节,造成洗澡过程的不舒适,现将该花洒座进行改进,设计要求如下:
A.不改变喷头的结构,能实现角度的调节;
B.该连接件还具有挂毛巾等物件的功能;
C.结构简单,牢固可靠,便于制作,材料为宽90 mm、厚5 mm的钢板,长度不限。其他辅助材料(如垫片)不限。
请根据上述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设计制作完成后需对花洒座进行技术试验,其中不合理的试验有    、    (将序号填写在“    ”处)。?
①将毛巾挂在花洒座上,看是否会滑落;
②调节花洒座,看能否实现角度的调节;
③用锤子敲击,看花洒座是否安装牢固;
④用手触摸,感觉边缘是否光滑、无毛刺。
答案 ③ ④
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方案的选择。锤子敲击的方法超出了连接件的正常使用情况;边缘的光滑情况不在设计要求内,因此选择③、④两项。
12.(2分)如图所示为一款跨栏架,立柱与底座固定无法翻转,为了实现翻转,方便收纳,请设计立柱与底座之间的连接件。已知立柱直径为40 mm,底座支架截面尺寸为40 mm×40 mm,底座及立柱上已经预留安装孔,安装孔直径均为9 mm,安装孔定位尺寸如图所示。设计要求如下:
A.翻转立柱时,两安装孔始终上下对齐,牢固可靠;
B.向后轻推跨板时,立柱可顺利翻倒;
C.向前推动跨板时,立柱不翻倒;
D.连接件选用2 mm的薄钢板制作,辅助配件自选;
E.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请根据描述和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制作完成后,将连接件安装到跨栏架上,需要对连接件进行技术试验,下列试验中不合理的有    (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所有不合理的项目,将序号填写在“    ”处)。?
①向后推动跨板,观察立柱能否顺利翻倒;
②向前推动跨板,观察立柱与底座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
③立柱直立时,对跨板施加水平的力,检测跨栏架的稳定性;
④用脚踩住底座,向前推动跨板,测试立柱是否牢固可靠;
⑤翻转立柱,观察两安装孔是否始终上下对齐。
答案 ③
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方案的选择。跨栏架的稳定性与连接件的设计无关,因此选择③项。
模拟演练
1.(2018浙江慈溪期末,2,2分)如图所示的手环,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锻炼、睡眠、饮食等方面的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平板同步,起到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手环材料环保无毒,体现了健康目标
B.手环靠近手机即可解锁,体现了高效的目标
C.手环有多种颜色可选,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
D.手环可将数据实时同步,考虑了人的动态需求
答案 D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D项描述了产品的功能,方便使用者在各种终端设备上查看数据,不体现人的动态尺寸,人机关系中也没有动态需求这一概念,因此D项符合题意。
2.(2018浙江温州八校联考,2,2分)如图所示是某品牌蓝牙音频接收器。采用蓝牙技术与手机连接,插入耳机即可无线听音乐。下列关于产品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一键连接手机,实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
B.长度只有5.9 cm,重10 g,非常轻巧柔软,实现了人机关系的舒适目标
C.具有黑白两色可以选择,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D.通过手机APP控制设备和查看设备电量,实现了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
答案 C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黑白两色”符合一般人群的需求,与特殊人群无关,因此C项符合题意。
3.(2018浙江暨阳联考,2,2分)如图所示是百变鱼椅,设计团队亦是以飞鱼作为原型,选用自然原木,赋予了这把椅子流畅的线条与轮廓,如同水中的鱼儿一样灵活多变。以“鱼头”为中心,翻动鱼尾,即可得到你想要的各种形状,变为阅读或者休息时的座椅、凳子、摇椅、躺椅等,或坐或卧,或趴或躺。下列选项中不合理的是(  )
A.可翻折成各种形状,变为阅读或者休息时的座椅、凳子、摇椅、躺椅等,符合设计实用原则
B.中间转轴采用松铆连接,主要考虑“物”的角度
C.使用者可以或坐或卧,或趴或躺,满足了特殊人群的需求
D.椅子流畅的线条,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
答案 C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设计的一般原则与设计分析三要素。C项表明使用者可以以不同的姿态使用该产品,但不是为特殊人群的考虑,因此C项符合题意。
4.(2017浙江宁波十校联考,2,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革命性的全自动牙刷,可拆卸式手柄用来提供振动动力和输送牙膏,只需将其咬入嘴中,按下手柄处的按钮,10秒就能完成刷牙。该牙刷的设计需采用特制的牙膏胶囊,进而也促进了牙膏生产技术的发展。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案例说明了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B.该牙刷只需10秒就能完成刷牙,实现了方便的目标
C.该牙刷符合牙齿咬合后的构造,主要考虑了人的静态尺寸
D.该牙刷特别适合一些没时间刷牙的人,主要考虑了特殊人群
答案 C 本题考查技术与设计的关系以及人机关系。C项牙刷的尺寸与牙齿相配,考虑了人的静态尺寸,因此C项正确;该案例体现的是牙刷的设计促进牙膏生产技术的发展,因此A项错误;10秒完成刷牙,实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因此B项错误;没时间刷牙的人不属于特殊人群,因此D项错误。
5.(2017浙江金华联考,2,2分)如图是一款太阳能双肩背包,能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贮存在内置蓄电池内,以供手机等用电器充电,适合野外应急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较宽的背包带,考虑了人的静态尺寸
B.较大的太阳能电板,考虑了人的生理需求
C.合适的造型、颜色搭配,考虑了人的心理需求
D.充电时指示灯闪烁,考虑了特殊人群的需求
答案 C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产品的造型、颜色与使用者的心理需求有关,因此C项正确。A项实现了人机关系的舒适目标;B项属于产品的功能,与使用者无关;D项体现了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因此A、B、D项错误。
6.(2017浙江五校联考,2,2分)如图所示的钢锯是金工的常用工具。下列说法中,不是从人机关系角度考虑的是(  )
A.钢锯前端弯曲成弧形
B.手柄的外形设计成弧形
C.采用元宝螺母紧固钢锯条
D.钢锯条锯齿有粗有细,可以锯割不同的材料
答案 D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锯齿的粗细与所锯材料相适应,是对“环境”因素的考虑而非“人”的因素,因此D项符合题意。
7.(2017浙江新高考联盟第二次联考,2,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的弯柄平板锉(手柄弯曲60°)。从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角度分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手柄的颜色不属于人机设计要考虑的内容
B.手柄的长度主要取决于手掌宽度,考虑了人体的静态尺寸
C.手柄无突出的锐边和棱角,实现了安全目标
D.以手柄的弯曲代替手腕的弯曲,有效减少作业者右臂疲劳度,实现了舒适目标
答案 A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手柄的颜色影响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属于人机关系要考虑的因素,因此A项符合题意。
8.(2017浙江金华联考,15(3),1分)如图是一款钓鱼专用椅子,双手握持鱼竿长时间钓鱼会明显感到疲惫。现需设计一连接件,能够把鱼竿固定在如图所示的凳腿上。已知凳腿为铝合金空心管,直径为40 mm,鱼竿握持连接处为碳纤维空心管,直径为30 mm。设计要求如下:
A.鱼竿可连续调整水平和竖直方向一定角度;
B.连接件和凳腿的高度可调;
C.连接可靠,能承受一定压力;
D.不允许在凳腿和鱼竿上钻孔、开槽;
E.主材为铝管和铝板,辅材自选。
根据要求,完成以下的内容:
为了使鱼竿的角度和高度调节方便,连接件的螺栓宜采用元宝螺栓,这实现了人机关系的   目标。?
答案 高效 
解析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元宝螺栓可以直接用手拧紧拧松,调节方便快捷,实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
真题再现
1.(2018浙江11月选考,1,2分)如图所示的显示器支架,能根据用户需要带动显示器在设定范围内缓慢平动,引导用户跟随屏幕活动颈部。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支架的设计考虑了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B.可根据需要设定平动的范围,考虑了人的动态尺寸
C.引导用户活动颈部,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D.支架带动屏幕缓慢平动,不影响阅读,实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
答案 D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缓慢平动保证了阅读功能的实现,但不会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因此D项符合题意。
2.(2017浙江11月选考,2,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适合儿童使用的智能姿势提醒器。采用无辐射方式检测姿势,整机仅重6.5 g,外壳柔软防滑,富有弹性,具有语音提示和信息存储功能,家长可以通过手机APP了解孩子的姿势情况。下列关于该姿势提醒器的分析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
A.采用无辐射方式检测姿势,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B.整机仅重6.5 g,外壳柔软防滑,与耳朵贴合良好,实现了人机关系的舒适目标
C.外壳有弹性,适用于不同大小的耳朵,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D.通过手机APP显示存储在提醒器中的姿势信息,实现了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
答案 C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产品外壳与人耳的尺寸相适应,体现了人的静态尺寸而非动态尺寸,因此C项符合题意。
3.(2015浙江10月选考,1,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带有喷雾功能的淋浴头,能喷出热腾腾的水雾,使浴室保持适宜温度,避免受凉;通过按键可调节水雾和淋浴水的大小,并使水温控制在50 ℃以下,防止烫伤;淋浴头的高度和角度可调节。从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温控制在50 ℃以下,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B.使浴室保持适宜温度,实现了人机关系的舒适目标
C.通过按键调节水雾和淋浴水的大小,主要考虑了特殊人群的需求
D.淋浴头的高度和角度可调节,考虑了静态的人和动态的人
答案 C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使用按键调节,方便操作,体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与特殊人群的需求无关,因此C项符合题意。
4.(2018浙江11月选考,15(2),2分)新学期开始了,老师安排小明设计制作一个迎接新同学的引导牌。小明上网查找了大量图片资料,分析研究后用长500 mm、宽300 mm的木板和直径25 mm、长1000 mm的木棍做了一个引导牌(如图所示)。使用时小明发现引导牌不便于携带,准备重新设计制作一个可收拢和可展开的引导牌。请你帮助小明设计该引导牌,设计要求如下:
(1)引导牌展开后形状和尺寸与原来的相当,并能保持结构稳定;
(2)引导牌收拢后的尺寸要尽可能小,便于携带;
(3)展开和收拢操作方便;
(4)材料自选。
请根据描述和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要求如图所示那样将引导牌举在胸前,面板超过人群的头顶,在确定手柄的长度时,主要考虑人的  (在A.动态尺寸;B.静态尺寸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处)。?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根据题意,手柄的长度应考虑人举牌时手距离头顶的距离,这属于人的静态尺寸。
5.(2018浙江4月选考,14(2)(3),2分)如图所示是某企业生产的一款办公座椅。请完成以下任务:
(2)座面、扶手、头枕可调节,实现了人机关系的   目标(在A.高效;B.安全;C.舒适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处);?
(3)确定座面高度H1的调节范围时,主要考虑使用者站立时   范围(在A.鞋底到膝盖的尺寸;B.鞋底到臀部的尺寸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处)。?
答案 (2)C (3)A
解析 (2)本题考查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通过这些部件的调节,可以使使用者处于自然、正常的使用姿态,不易疲劳,实现了人机关系的舒适目标,C项正确。
(3)本题考查人机关系的实例分析。高度H1与人站立时鞋底到膝盖的尺寸一致,可以使人以舒适的姿态坐在椅子上,因此A项正确。
课件43张PPT。
第1节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一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二 人机关系教材研读突破一 人机关系健康目标与安全目标的辨析突破二 人机关系的实例分析重难突破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1.设计的内涵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2.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设计是推进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可以促进技术的革新。
(2)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技术 发展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还促进了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 的发展。二、人机关系
1.人机关系的含义
当人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 系称为人机关系。2.在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1)产品设计应以普通人群为标准,还应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要;
(2)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3)产品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还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4)人与产品之间要形成良好的信息交互。1.如图所示是一款测力矩扳手,在紧固螺栓时可显示所施加的力矩值。 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该设计主要考虑了?( C )
A.人体的静态尺寸与动态尺寸
B.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C.信息的交互
D.人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 解析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显示屏显示力矩值,体现了信息交互,因 此C项正确。2.如图所示是一款液压式“助起”马桶,能提供助起动力,帮助老年人或 行动不便的人站起来。下列不是从人机关系角度考虑的是?( D )
A.能提供合适的助起动力B.坐便圈能在人站起后方便复位
C.坐便圈能升起合适的角度
D.坐便圈的支撑杆运动采用液压控制 解析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支撑杆运动采用液压控制,反映产品的动力方式,是“物”的层面,与使用者无关,因此D项符合题意;A、B项体现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C项体现人机关系的舒适目标。3.如图所示是一款手镯式蓝牙耳机,耳机嵌放在手镯中,使用时从手镯中 抽出,非常方便。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耳机可快速抽取,实现了高效目标B.耳机具有蓝牙功能,考虑了特殊人群的需求
C.手镯外形新颖美观,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
D.手镯光滑圆润,材质柔软,实现了舒适目标 解析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耳机的蓝牙功能为大多数人的使用而服务,不是针对某些人的特别需求而服务,因此不体现特殊人群的需求,B项符合题意。4.如图所示是一款智能输液器,通过旋钮设定输液的量和时间后,输液器 自动计算并控制流速。下列关于该输液器的分析中,不是从人机关系角
度考虑的是?( C )
A.调节旋钮可快速设定输液的量和时间B.LED显示屏可实时显示输液的量和时间
C.输液器采用可降解材料制作
D.输液器可将输液情况发送到护士站 解析????本题考查人机关系的实例分析。可降解材料能够减少产品使用之后对环境的污染,体现设计的环保原则,对医生或病人都没有影响,因此不体现人机关系的内容,C项符合题意。5.如图所示是一款球型把手门锁,使用时将把手转动90°就能把门打开。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设计时采用转动90°而不是180°,主要是为了( C )
A.实现健康目标
B.实现舒适目标
C.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D.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 解析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门把手转动的角度反映了人开门时手腕
扭动的范围,90°相较于180°,减少了转动角度,更方便使用者开门,因此 C项正确。6.如图所示是一款可拆卸式六面刨磨器,可将土豆、萝卜等蔬菜切丝、 切片、削皮、磨蓉。以下关于该刨磨器的分析中,不是从人机关系角度 考虑的是?( A )
?A.可刨磨多种形状的蔬菜  
B.环形手柄,握持可靠
C.环保材质,健康安全  
D.底座可拆,便于清洗 解析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A项反映了产品的功能强大,与人机关 系无关,因此A项符合题意。B项反映舒适目标,C项反映健康、安全目 标,D项反映高效目标,因此B、C、D项均不符合题意。7.盘山公路的转弯处,一般安装如图所示的凸面镜,便于司机和行人观察 转弯处的情况。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主要考虑了?( B )
A.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B.信息的交互
C.人的心理需求
D.人体的静态尺寸与动态尺寸 解析 本题考查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凸面镜为司机和行人提供了 转弯处的信息,是信息交互的表现,因此B项正确。8.如图所示的手持搅拌器,可以搅拌各种肉、水果、蔬菜等。以下分析 中不是从人机关系角度考虑的是?( C )
A.手柄绝缘、防滑B.搅拌头有防护设计,可防止刀片伤人
C.可搅拌多种类型的食物
D.可直接在杯子、碗、盆中快速搅拌 解析 本题考查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可搅拌多种类型的食物” 是产品的功能,是其实用性的体现,与人机关系无关,因此C项符合题意; A、B项实现人机关系的安全、舒适目标;D项实现人机关系的高效目 标。9.如图所示的儿童点读笔,采用新奇有趣的卡通造型,笔杆适合儿童握 持,笔头非常圆滑,笔身采用环保材料,可以教孩子读拼音、说英语等。 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以下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
?A.新奇有趣的卡通造型,满足儿童生理需求
B.外壳采用环保材料,符合儿童健康要求
C.笔杆适合儿童握持,符合儿童静态尺寸
D.笔头形状非常圆滑,符合儿童安全目标 解析 本题考查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新奇有趣的卡通造型”符 合儿童的喜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因此A项符合题意。10.某变速电钻通过按压开关来连续改变转速。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 下列所示的四种开关安装位置中,不合理的是?( B )
? 解析 本题考查设计中的人机关系。B项开关设置位置需要使用 者双手使用,其他选项的方案均为单手操作,满足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 而B项不满足,因此B项符合题意。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突破一 人机关系健康目标与安全目标的辨析例1????(2016浙江4月选考,2,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实木结构的儿童床。从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角度分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根据儿童特征来设计床的形象与尺寸,考虑了静态的人
和动态的人B.将床板设计成栅栏结构,透气性好,实现了舒适目标
C.合理设置护栏间距,防止卡住儿童手脚,实现了安全目标
D.床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结构稳定,实现了健康目标 解析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选项D中的连接方式影响的是结构强度,此 题中的结构强度与结构稳定性体现的是安全目标,因此D项符合题意。1-1????(2018浙江嘉兴期末,2,2分)如图所示为双人婴儿车,可根据婴儿的大小调整合适的坐躺位置。赛车级别安全带,减震弹簧前轮适合不同路况。关于该婴儿车,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采用赛车级别安全带,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B.前轮加装了减震弹簧,实现了人机关系的舒适目标
C.可调整合适的坐躺位置,主要考虑了婴儿的静态尺寸D.适合二孩家庭使用,考虑了特殊人群的需求 解析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二孩家庭”不属于特殊人群,因此D项符 合题意。1-2????(2017浙江温州模拟,2,2分)如图所示为一款简易奶瓶转换器,在下 方拧上瓶子,再旋动接口即可冲泡奶粉。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以下说 法中正确的是?( C )
?A.转换器的螺口大小,考虑人的静态尺寸需求
B.产品边缘圆滑无棱角,实现了舒适目标
C.产品采用环保材料,实现了健康目标
D.产品操作方便快捷,能快速满足宝宝需求,实现了健康目标 解析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环保材料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实现了健康 目标,因此C项正确;A项中“转换器的螺口大小”应与瓶口一致,考虑了 产品设计的“环境”因素,因此A项错误;B项体现了人机关系的安全目 标,D项体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因此B、D项错误。突破二 人机关系的实例分析例2????(2016浙江10月选考,2,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可折叠木椅。从设计 中的人机关系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采用铰连接便于折叠和展开,实现了高效目标B.栅格结构的椅面和靠背透气性好,实现了舒适目标
C.折叠和展开需要双手操作,主要考虑了普通人群
D.站在一侧就可以将木椅折叠和展开,主要考虑了人的静态尺寸 解析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站在一侧就可以将木椅折叠和展开”与 人的静态尺寸无关,因此D项符合题意。2-1????(2018浙江预测,2,2分)自动炒菜机是一款现代科技产品,新一代微电脑操控智能烹饪设备,无油烟、无辐射、省油省电、自动翻炒。从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角度分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为不会炒菜或没时间炒菜的人而设计,照顾了特殊人群
的需求
B.造型设计极具现代感,易融入现代化厨房,主要考虑了人的心理需求
C.微电脑操控智能,完成一道菜后会发出“滴滴”声,体现了信息的交互
D.把手的大小及打开锅盖所需的旋转角度,考虑了人的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 解析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不会炒菜或没时间炒菜的人”不属于特 殊人群,因此A项符合题意。2-2????(2017浙江宁波九校联考,2,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智能体感代步车, 电力驱动,内置精准陀螺仪,根据人体姿势实现前进、后退、转弯等各 种代步功能。从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角度分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
A.面板能显示速度、里程等,实现了信息交互B.限定了最高速度,体现了安全目标
C.代步车有不同颜色可以选择,体现了人的不同心理需求
D.根据人体姿势实现代步功能,主要考虑了特殊人群的需求 解析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D项符合普通人群的需求,因此D项说法
错误。模拟演练
1.(2018浙江温州九校期末,15(5),1分)图甲所示为固定在墙上的可折叠支架,其支撑结构的装配图如图乙所示,构件1通过构件2固定在墙壁上,由于构件1不能在水平方向固定,请重新设计构件2,构件1为20×20 mm的铝合金杆,构件1水平孔直径为8 mm。设计要求如下:(  )
A.支架使用时在水平方向能保持固定;
B.不改变构件1的结构且水平固定时构件2有较大强度;
C.支架不用时可方便向上翻折;
D.向上翻折后能立住,不会自动翻下。
据此回答下题:
要对改进后的方案模型进行技术试验,下列试验方法不合理的是   (在①在支撑板上放置重物若干,观察使用时支撑架能否保持水平固定;②将支架向墙壁旋转,观察是否能保持上翻状态;③在支撑板上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墙壁里的膨胀螺栓被拔出,测试构件2与墙壁的连接强度中选择一项,将序号填写在“   ”处)。?
答案 ③
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方案的选择。通过支撑板上重物的增加难以实现将膨胀螺栓拔出的效果,因此方案③不具有可操作性。
2.(2017浙江温州模拟,2,2分)如图所示为钢筋弯曲试验装置,通过与现实发生情况相似的方法挤压钢筋使其弯曲至一定角度,观察弯曲部分有无裂缝、起层剥落状况,若无明显变化则为合格品。该试验的方法属于(  )
                    
A.移植试验法 B.模拟试验法
C.虚拟试验法 D.优选试验法
答案 B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方法。“与现实发生情况相似”体现了模拟试验法,B项正确。
3.(2017浙江绍兴模拟,2,2分)强化试验法是指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以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以下事例属于强化试验法的是(  )
A.国外引进的新品种罗氏沼虾在绍兴海涂鱼塘中进行养殖试验
B.为检测自来水管道密封的可靠性,将管道内的水压力加大到管道设计压力的1.5倍,持续稳压1小时
C.利用Multisim软件对教材《电子控制技术》中的水位控制电路进行仿真、测试
D.不同品种小麦间的对比试验
答案 B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方法。B项中“将管道内的水压力加大到管道设计压力的1.5倍”体现了强化试验法,因此B项正确。
4.(2017浙江金华8月联考,15(4),2分)如图是一款钓鱼专用椅子,双手握持鱼竿长时间钓鱼会明显感到疲惫。现需设计一连接件,能够把鱼竿固定在如图所示的凳腿上。已知凳腿为铝合金空心管,直径为40 mm,鱼竿握持连接处为碳纤维空心管,直径为30 mm。设计要求如下:
A.鱼竿可连续调整水平和竖直方向一定角度;
B.连接件和凳腿的高度可调;
C.连接可靠,能承受一定压力;
D.不允许在凳腿和鱼竿上钻孔、开槽;
E.主材为铝管和铝板,辅材自选。
根据要求,完成以下的内容:
为了检验连接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下技术试验不合理的有   (指出所有不合理的项目,将序号填写在“   ”处)。?
①架上鱼竿,把鱼竿伸到最长,观察连接件是否松动;
②调整鱼竿,观察水平和竖直方向角度调整是否方便;
③拆下连接件,观察拆装是否方便;
④调整连接件和地面的高度,观察能否调节;
⑤取下鱼竿,观察鱼竿握柄是否被连接件刮伤。
答案 ③⑤
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方案的选择。该连接件不需要拆装,握柄是否被划伤与连接件的设计无关。
5.(2017浙江宁波模拟,15(5),1分)如图a所示是一款婴儿床,护栏的两端分别装有转动轴和限位轴(两轴间距100 mm),利用安装在木质挡板上的连接件,实现护栏的竖起固定和翻转放下,请在护栏和前后挡板之间设计能实现该功能的合理的连接件。已知护栏和前后挡板的材料均为40 mm×40 mm的实木条,制作连接件的材料为如图b所示的角钢,角钢宽、高均为40 mm,长度足够,其他配件自选。
设计要求如下:
A.护栏能竖起和翻转放下,竖起时固定可靠;
B.连接件能可靠地固定护栏,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
C.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请根据上述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连接件安装好之后,为了检验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进行了以下试验,其中不合理的是    (在以下试验方案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写在“    ”处)。?
①转动护栏,观察其从竖起到放下、从放下到竖起的操作是否方便;
②在婴儿床内放置重物,并逐步增加重量,观察其承重能力;
③护栏竖起时,从不同方向对其施加一定的力,观察其是否牢固连接。
答案 ②
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方案的选择。婴儿床的承重能力与连接件的设计无关,因此选择②项。
6.(2017浙江宁波十校联考,15(4),1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家的一张简易餐桌,桌面是木制材料,桌脚是金属管,使用时发现折叠、支起特别困难。小明决定利用学过的通用技术知识,用3 mm厚的钢板设计连接件重新进行连接,要求如下:
A.连接件能把桌面和桌脚连接起来,使用时能轻松支起,不用时方便折叠;
B.与桌板连接处需要有4个?6的安装孔,使安装后能牢固可靠;
C.结构简单,连接方便。
请根据上述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根据方案制作连接件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技术试验,以下试验不合理的是    (选择其中一项填在“    ”处)。?
①将桌子支起,在桌面上放重物,观察桌面是否变形;
②将桌子多次支起、折叠,看是否灵活、方便;
③将桌子支起,在桌面上放重物,观察连接件与桌面、桌脚的连接是否牢固。
答案 ①
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方案的选择。连接件的设计与桌面的承重性能无关,因此方案①无需测试。
7.(2017浙江衢丽湖舟联考,15(4),1分)如图所示为一款铝合金置物架,现要求使用钢板设计一个中间连接件,能把置物架安装到墙壁上。连接件设计要求如下:
A.置物架能牢固安装在水泥墙壁上;
B.置物架不用时能向上翻转并稳定靠在墙上,放下时能水平放置;
C.置物架能方便、快捷地上翻和下放。
请根据上述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置物架安装好以后,以下试验中不合理的是    (在①上翻置物架靠在墙壁上,观察置物架是否能靠稳;②多次上翻和放下置物架,观察是否操作方便;③放下置物架,用手将自己悬吊在置物架上,观察置物架和连接件的变形情况;④放下置物架,观察是否水平中选择一项,将序号填写在“    ”处)。?
答案 ③
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方案的选择。③中测试手段过于粗暴,易损坏置物架和连接件,就算要测试强度,也需要逐步加重。
8.(2017浙江绍兴模拟,15(4),2分)如图a所示是一款Elixir台灯的灯管、灯罩和支架部分,由于原有连接件损坏,不能实现图b和图c的使用效果。请利用3 mm厚的铁板,辅助材料自选,设计出能完成图b和图c使用效果的连接件,其设计要求如下:
A.能与桌面可靠连接,拆卸方便,但不能对桌子进行任何加工处理,桌面厚度为20 mm;
B.台灯固定端尺寸为30 mm×30 mm×15 mm,安装孔为M10螺孔(如图a所示);
C.台灯支架至少能在90°范围内转动方便,紧固可靠,满足图b和c的使用要求;
请根据描述和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台灯通过设计好的连接件安装到桌面上后,为了检验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进行了以下试验,其中不合理的试验有   (指出所有不合理的项目,将序号填写在“   ”处)。?
①台灯处于照明效果时,移动桌子,观察台灯是否会翻倒;
②台灯处于照明效果时,折叠台灯,观察是否灵活方便;
③台灯从照明效果转到桌边隐藏时,观察转动是否方便、灵活;
④台灯从照明效果转到桌边隐藏时,调试并观察灯能否可靠地隐藏于桌边。
答案 ①②
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方案的选择。台灯使用时没有要求桌子可以移动,台灯的折叠与连接件的设计无关,因此选择①②项。
9.(2017浙江宁波九校联考,15(3),2分)小明因为学习需要,经常要用数码相机拍摄一些学习资料,学习资料平放在桌面上,手持相机会抖动而使照片模糊,相机与资料不平行会使所拍照片变形,为此想将数码相机固定在支架上,现在找到一款如下图的支架,请你设计一款用于相机与支架之间(虚框处)的连接件。设计要求如下:
A.连接件与相机连接牢固可靠(相机下端有一螺纹孔,螺纹孔直径为5 mm);
B.连接件与支架连接牢固,支架直径为10 mm,已经在支架前端套丝(支架前端不完全与台面平行);
C.能使所拍摄资料照片变形尽可能少;
D.材料为50 mm 宽、2 mm厚、长任意的钢板,螺栓螺帽若干。
请根据上述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制作连接件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技术试验,以下试验不合理的是    、    (在下面的选项中选择合适的两项,将序号填写在“    ”处)。?
①在支架上挂东西,观察支架是否发生明显弯曲;
②用适当的力拉拽相机,观察相机与连接件的连接是否牢固;
③用适当的力绕支架轴转动相机,观察支架与连接件的连接是否牢固;
④调节连接件,测试能否实现相机拍摄角度调节;
⑤测试支架与平台连接,观察其是否牢固。
答案 ① ⑤
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方案的选择。支架的抗弯曲能力以及其与平台的连接,与连接件的设计无关,因此选择①、⑤项。
真题再现
1.(2018浙江11月选考,2,2分)如图所示为一款振动试验台。把物品包装后放入试验台,以汽车运输时的颠簸状态进行振动,测试物品是否会损坏。该试验的方法属于(  )
                    
A.优选试验法 B.强化试验法
C.模拟试验法 D.虚拟试验法
答案 C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方法。该试验是模拟汽车运行时的颠簸状态,属于场景模拟试验,C项正确。
2.(2018浙江4月选考,2,2分)浅色的鞋穿久了会发黄。试验时将浅色的鞋放在耐黄变测试仪中(如图所示),温度调到50℃左右,并用强光长时间不间断地照射,以快速检测鞋的发黄情况。该试验的方法属于(  )
                    
A.模拟试验法 B.强化试验法
C.优选试验法 D.虚拟试验法
答案 B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的方法。“用强光长时间不间断地照射”是在超出正常使用状态的条件下测试产品的性能,属于强化试验法,B项符合题意。
3.(2017浙江4月选考,2,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的用手枪射击来检验防弹玻璃性能的试验。该试验的方法属于(  )
                    
A.虚拟试验法 B.模拟试验法
C.优选试验法 D.移植试验法
答案 B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的方法。题干所述试验内容属于对真实场景的再现,属于模拟试验法,因此B项正确。
4.(2018浙江4月选考,14(5),1分)如图所示是某企业生产的一款办公座椅。请完成以下任务:
企业制造出样品后进行了试验,以下是其中的4个项目(施加力的位置和方向见图):
首先,将座椅放在试验台上,限制五星脚的水平移动,进行A、B试验项目:
A.在座面的中间施加冲击力;
B.在座面上放置一定量的重物,并在靠背的中间施加推力。然后,用压板将五星脚固定在试验台上,进行C、D试验项目:
C.在靠背的中间施加推力;
D.在扶手的中间施加压力。
试验中测试座椅稳定性的项目是   (在试验项目A~D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处”)。?
答案 B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方案的选择。测试稳定性时,椅脚不应固定,用水平推力作用在椅背处,因此B项正确;A项方案检测的是结构的强度;C、D项方案均把椅脚固定,这样椅子就不可能翻倒,无法测试稳定性,因此A、C、D项不符合题意。
5.(2016浙江10月选考,15(4),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家的小书桌,桌上堆满了书。为了节省空间,小明准备制作一只简易台灯,他找来一只旧台灯的灯头,用固定书的书立代替台灯底座。经过测量,书立的高度为 175 mm,书的高度为185~295 mm,灯头的螺纹管直径为 10 mm,长度为 30 mm。请你帮助小明设计灯头与书立之间的支撑件。设计要求如下:
A.支撑件上端与灯头的螺纹管相连接,用螺纹管上的螺母固定,下端固定在书立的外侧;
B.灯头通过支撑件安装到书立上后,灯头垂直向上,灯头不能与书本相接触;
C.支撑件高度可连续调节,调节方便,紧固后,支撑可靠;
D.支撑件主要材料采用 3 mm厚的钢板,辅助材料自选。只允许在书立上钻孔。
请根据描述和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为了检验支撑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小明进行了以下试验,其中不合理的试验有    (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所有不合理的项目,将序号填写在“   ”处)。?
①观察支撑件能否连续调节,调节是否方便;
②调节支撑件,观察灯头是否与书相接触;
③调节支撑件,使灯头处于最高位置,把书从书立上移开,观察台灯是否会翻倒;
④紧固支撑件,在灯头上悬挂重物,观察支撑件的承载能力;
⑤紧固支撑件,用书压住书立,轻轻推拉灯头,观察支撑是否可靠。
答案 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的方案。结构的稳定性与强度不是该产品的设计要求的内容,可以不做测试。
6.(2016浙江4月选考,15(4),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使用的台灯,灯头会自然下降。小明准备将支架两侧的弹簧拆除,在其中一侧安装可伸缩的支撑件。经过测量,灯头从最高调到最低位置时,随着四边形支架向下摆动,弹簧伸长了40 mm,支架上安装弹簧的销孔直径为4 mm。请你帮助小明设计该支撑件。设计要求如下:
A.支撑件可伸缩,两端安装在支架上的销孔处(拆除弹簧后的孔),与支架构成铰连接;
B.安装支撑件后,灯头能从最高位置连续调节到最低位置,调节方便;
C.灯头调节到任意位置时,紧固支撑件伸缩部位,灯头不会自然下降;
D.支撑件主要材料采用3 mm厚的钢板,辅助材料自选。
请根据描述和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支撑件安装到支架上后,为了检验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小明进行了以下试验,其中合理的试验有   (指出所有合理的项目,将序号填写在“   处”)。?
①紧固支撑件伸缩部位,牵引灯头,观察台灯是否会翻倒;
②紧固支撑件伸缩部位,在灯头上稍加压力,观察灯头是否下降;
③将灯头调节到最高位置,紧固支撑件伸缩部位,在灯头上悬挂重物,观察支架是否变形;
④松开支撑件伸缩部位,将灯头调节到最低位置,在灯头上悬挂重物,观察支架是否变形;
⑤松开支撑件伸缩部位,牵引灯头,观察灯头能否从最高位置调节到最低位置。
答案 ②⑤
解析 台灯不是挂物架,不需要悬挂重物测试,只需要在正常使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功能性的测试即可。
课件35张PPT。
第2节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一 技术试验的重要性二 技术试验的常用方法三 简单技术试验的设计和实施教材研读突破 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方法重难突破一、技术试验的重要性1.技术试验的含义
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 技术试验。2.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技术试验可以改进和完善设计,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对技术 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二、技术试验的常用方法
1.优选试验法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定若干次典型意义的试验,逻辑地推出全部试 验所达到的最佳效果。2.模拟试验法
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方法。3.虚拟试验法
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的方法。4.强化试验法
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以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5.移植试验法
在相互具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 物进行试验的方法。1.技术试验的一般实施步骤
制定试验计划?抽取样本?进行试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三、简单技术试验的设计和实施2.技术试验报告的组成
技术试验报告是技术试验工作完成后应当形成的成果,其项目包括试验 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等。1.如图所示是一款便携椅,要求椅面能承重75 kg,台面能承重10 kg。下 列检验该椅子强度的方案中合理的是?( D )
? 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方案的权衡。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D项, 因此D项正确。2.如图(a)所示是一款缩放式晾衣架,展开时用于晾晒衣服,不用时可收 缩节省空间。现有如图(b)所示的支撑杆与斜拉杆,支撑杆是外径为30 mm的铝合金圆管,斜拉杆是宽度为25 mm、厚度为5 mm的铝合金材 料。请你设计支撑杆与斜拉杆之间的连接件[见图(b)中圆圈部分]。设 计要求如下:A.连接件能可靠地连接支撑杆与斜拉杆,并能实现晾衣架的缩放功能;
B.连接件与支撑件能可靠固定,并作为晾衣架的支撑脚;
C.连接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请根据上述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连接件安装后需进行技术试验,以验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下列试验中不需要的是 ① ?(在①在挂衣杆上挂重物,测试挂衣杆是否牢固;②缩放晾衣架,观察连接件与斜拉杆之间转动是否灵活;③通过拉拔,检测连接件与支撑杆的连接是否可靠中选择一项,将序号填写在“ ? ????”处)。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方案的选择。挂衣杆的承重能力与该连接件 的设计无关,在本次设计中是不需要测试的内容。3.如图所示是一款两用梯,将人字梯的一侧上翻后形成直形梯,请设计上 翻后固定上下梯柱的连接件。已知梯柱材料为60 mm×60 mm的实木, 制作连接件的材料为钢板,其他配件自选。设计要求如下:
A.连接件能可靠地固定上下梯柱,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
B.在梯子上翻和下折时,连接件能快捷、方便地固定和松开;
C.结构简单。请根据上述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在直形梯踏板上依次放置重物,观察梯子的变形情况,以验证设计是否 满足要求。该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检验  ③ ??(在①踏板与梯柱间连接是否牢固可靠;②踏板是否牢固;③梯柱间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中选 择一项,将序号填写在“? ? ? ? ”处)。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的试验目的。要求设计梯柱间的连接件,因此 试验目的应针对该连接件的性能指标。4.如图所示是一款扶手固定的手推平板车,车身材料是钢板,扶手材料为 ?30 mm的钢管。为了减小收纳空间,要求扶手可以翻倒,请设计扶手和 车身之间的连接结构。设计要求如下:
A.扶手能翻倒与车身折叠;
B.扶手竖起后可靠固定,能承受推力或拉力;
C.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请根据上述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设计并制作完成后进行试验,在车身上放置重物,手握扶手,推动或拉动车子。该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检验 ③  (在①车身是否牢固;②扶手与车身折叠;③扶手竖起后是否可靠固定中选择一项,将序号填写在“ ? ?? ????”处)。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的目的。根据设计要求,在推、拉车时扶手应 固定可靠。5.如图所示是一款木制作品展示架,支架与展示板之间采用铰连接,能够 实现展示板的转动。请你为该展示架设计一个支撑件,便于将展示板固 定于某一倾角。设计要求如下:
A.支撑件安装在展示板与支架之间,能使展示板上部向后倾斜,在0°~45 °之间任意调整并可靠固定;
B.支撑件采用厚2 mm、宽30 mm、长度足够的钢板制作,其余零件自选;
C.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请根据上述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支撑件安装在展示架上后,要对该支撑件进行技术试验,以下的试验中,不需要的是 ③????(在①操作灵活性试验;②展示板不同角度调整和固定试验;③支撑件反复装拆试验中选择一项,将序号填写在“ ? ?????”处)。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方案的选择。根据设计要求,支撑件与展示板 安装在一起,不要求拆装,因此试验③不需进行。6.如图所示是一款卡通造型煎锅,其手柄已折断。请你给煎锅设计一个 手柄,设计要求:
A.手柄与锅体连接牢固,连接处材料耐高温;
B.手柄握手处的形状符合人体工学,且使用时不烫手;
C.手柄安装后,锅体平放时握手处与锅体连接处有一定的高度差,以方 便操作。
根据上述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为了检验手柄和锅体连接后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下列试验方案中不合理 的是 ③????(在①在锅里放置适当的重物,握持手柄握手处,将锅水平拿 起,观察各处是否发生明显变形;②锅加热后,检验手柄握手处是否烫手;
③泡在水中一段时间,观察手柄与锅体的连接是否牢固中选择一项,将 序号填写在“  ????”处)。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方案的选择。“泡在水中”不是该产品的正 常使用环境,泡水后检测连接的牢固程度不能真实反映产品正常使用时 的状态,因此试验③符合题意。技术试验是技术创造的重要手段,为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重要 的科学依据和各种数据,也为通过设计达到预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提供 保证。试验的目的是检验产品在操作和使用过程中能否正常工作,在结 构与技术性能等方面能否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一般说来,测试要达到 下列目标:突破 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方法(1)确保产品完成了设计所承诺或公布的功能;
(2)确保产品满足性能的要求;
(3)确保产品能适应用户环境。例????(2017浙江11月选考,15(5),2分)小明参考网上的杯托产品图片,用1. 5 mm厚的钢板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杯托,安装在书桌侧面的木板上, 用来放置水杯。为了观察水杯在杯托中是否稳定,他找来各种不同直径 的水杯和饮料瓶分别放到杯托中,发现当水杯或饮料瓶直径小到一定程 度时,受到触碰后容易晃动,甚至会从杯托中翻出来。请帮助小明在原 有杯托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设计要求如下:?
(1)在原有杯托上增加调节件,用于防止水杯或饮料瓶晃动,使用时方便 可靠;
(2)调节件能适用于直径在?35 mm~?80 mm之间的水杯或饮料瓶;
(3)改进后的杯托仍保持足够的承载能力;(4)主要材料仍采用1.5 mm厚的钢板,辅助材料自选。
请根据描述和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改进后的杯托需要进行试验,下列试验中不合理的是 C???(在A.杯托 中分别放入?35 mm和?80 mm的水杯或饮料瓶,并调整调节件,观察水 杯或饮料瓶是否容易晃动;B.反复调整并固定调节件,沿调节方向推拉 调节件,观察是否可靠;C.杯托中分别放入?35 mm和?80 mm的水杯或 饮料瓶,逐渐加满水或饮料,观察杯托是否变形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 号填入“ ???”处)。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方案的选择。杯托是否变形与杯托的改进设 计无关,因此C项符合题意。1-1 (2017浙江宁波十校联考,15(4),2分)如图a所示的小桌子可以放在 沙发或床上使用,桌长700 mm,桌宽500 mm,桌腿长度为400 mm,一侧的 两桌腿间距离450 mm。为了更加便于不同身材的人使用,要将其改进 成高度可调节的小桌子。现已对原来的桌腿进行了如下改造:①去掉了 两侧两桌腿间的横档,并将桌腿与横档的连接处改成了直径10 mm的圆 通孔;②将桌腿原来30 mm×40 mm的长方形横截面改成了凸字形横截 面,具体尺寸如图b。请再利用横截面为30 mm×40 mm、长度不限的实 木条设计加长桌腿。设计要求如下:(1)不能再加工改造原来已改造好的桌腿;
(2)安装上加长桌腿后,总桌腿长度可增长0~200 mm,并且方便连续调节;
(3)一侧的两桌腿间需要一定的连接以提高强度;
(4)最终调节好的桌腿要牢固可靠;
(5)辅助材料只能用标准件。请根据描述和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为了检验设计的加长桌腿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以下试验不合理的有 BD???? (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所有不合理的项目,将序号填写在“   ”处)。
A.调节桌腿,看能否连续调节,调节是否方便;
B.调节各桌腿至最短状态,坐上一个人,看桌腿连接是否牢固;C.调节各桌腿至最长状态,晃动桌子,看桌腿连接是否牢固;
D.将桌腿调节成长短不一,放上笔记本电脑,看桌子是否还能保持稳 定。 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试验方案的选择。一个人的重量远远超出了该桌 子的承重极限;桌腿长短不一不是桌子的正常使用状态,因此B、D项的 测试不能反映桌子正常使用时的性能,B、D项符合题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