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不等式
【学习目标】
1. 理解基本不等式的内容及其证明.
2. 能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求最值、证明不等式、比较大小求取值范围等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基本不等式
1.对公式及的理解.
(1)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只要求都是实数,而后者要求都是正数;
(2)取等号“=” 的条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都是“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2.由公式和可以引申出常用的常用结论
①(同号);
②(异号);
③或
要点诠释: 可以变形为:,可以变形为:.
要点二:基本不等式的证明
方法一:几何面积法
如图,在正方形中有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这样,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是,正方形的面积为.由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小于正方形的面积,所以:.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时,正方形缩为一个点,这时有.
得到结论:如果,那么(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特别的,如果,,我们用、分别代替、,可得:
如果,,则,(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通常我们把上式写作:如果,,,(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方法二:代数法
∵,
当时,;
当时,.
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要点诠释:
特别的,如果,,我们用、分别代替、,可得:
如果,,则,(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通常我们把上式写作:
如果,,,(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要点三: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
如图,是圆的直径,点是上的一点,,,过点作交圆于点D,连接、.
易证,那么,即.
这个圆的半径为,它大于或等于,即,其中当且仅当点与圆心重合,即时,等号成立.
要点诠释:
1.在数学中,我们称为的算术平均数,称为的几何平均数. 因此基本不等式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2.如果把看作是正数的等差中项,看作是正数的等比中项,那么基本不等式可以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等差中项不小于它们的等比中项.
要点四: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小)值
在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时,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取等.
① 一正:函数的解析式中,各项均为正数;
② 二定:函数的解析式中,含变数的各项的和或积必须有一个为定值;
③ 三取等:函数的解析式中,含变数的各项均相等,取得最值.
要点诠释:
1.两个不等式:与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要求a,b都是实数,后者要求a,b都是正数.如是成立的,而是不成立的.
2.两个不等式:与都是带有等号的不等式,对于“当且仅当……时,取“=”号这句话的含义要有正确的理解.
当a=b取等号,其含义是;
仅当a=b取等号,其含义是.
综合上述两条,a=b是的充要条件.
3.基本不等式的功能在于“和积互化”.若所证不等式可整理成一边是和,另一边是积的形式,则考虑使用平均不等式;若对于所给的“和式”中的各项的“积”为定值,则“和”有最小值,对于给出的“积式”中的各项的“和”为定值,则“积”有最大值.
4.利用两个数的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各项都是正数;
②和(或积)为定值;
③各项能取得相等的值.
5.基本不等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应用时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先理解题意,设变量,设变量时一般把要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变量定为函数;
②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③在定义域内,求出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
④写出正确答案.
【典型例题】
类型一:对公式及的理解
例1. ,,给出下列推导,其中正确的有 .
(1)的最小值为;
(2)的最小值为;
(3)的最小值为.
【思路点拨】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要注意使用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答案】(1);(2)
【解析】(1)∵,,∴(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2)∵,,∴(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3)∵,∴,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与矛盾,∴上式不能取等号,即
【总结升华】在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时,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取等”,缺一不可.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当x>0且x≠1时,
B.当x>0时,
C.当x≥2时,的最小值为2
D.当0【答案】 B
【变式2】(2018 上海模拟)已知函数,(a>0),x∈(0,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时,f(x)的最小值为
B.当时,f(x)的最小值为
C.当时,f(x)的最小值为
D.对任意的b>0,f(x)的最小值均为
【答案】∵,
∴当时,,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当,y=f(x)在(0,b)上单调递减,
∴,故f(x)不存在最小值;
故选A。
类型二: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例2. 已知、、都是正数,求证:
【思路点拨】要把基本不等式和不等式左右两边的结构形式一起来考虑。
【解析】∵、、都是正数
∴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即.
【总结升华】
1. 在运用时,注意条件、均为正数,结合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变形.
2. 三个式子必须都为非负且能同时取得等号时,三个式子才能相乘,最后答案才能取得等号.
3. 在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的过程中,常常要把数、式合理的拆成两项或多项或恒等地变形配凑成适当的数、式,以便于利用基本不等式.
举一反三:
【变式】已知、都是正数,求证:.
【答案】∵、都是正数,∴,,,,,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即.
例3.已知,求证:
【思路点拨】
对于“和”式求最小值时,要设法配凑得“积”为定值,常采用“配分母”的办法.
【解析】
(当且仅当即,等号成立).
【总结升华】注意凑出条件,再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都是正数,求证:.
【答案】∵、都是正数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故.
【变式2】已知a>0,b>0,c>0,求证:.
【答案】证明: ∵a>0,b>0,c>0,
∴,
,
.
∴.
类型三: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例4. 求函数()的最小值.
【思路点拨】
本题采用“配分母”的办法,所以整式部分一定应为(x-5)的倍数.
【解析】∵,∴
∴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故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32.
【总结升华】
1. 形如(,,)的函数的最值可以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2.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应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当取什么值时,函数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答案】∵,∴,∴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故当时,的值最小为18.
【变式2】已知,求的最大值.
【答案】∵,∴,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故当时,的最大值为4.
例5. 已知x>0,y>0,且,求x+y的最小值.
【思路点拨】
要求的最小值,根据基本不等式,应构建某个积为定值,这需要对条件进行必要的变形,下面给出三种解法,请认真体会.
【解析】
方法一:∵,∴
∵x>0,y>0,∴
(当且仅当,即y=3x时,取等号)
又,∴x=4,y=12
∴当x=4,y=12时,x+y取最小值16.
方法二:由,得
∵x>0,y>0,∴y>9
∵y>9,∴y-9>0,
∴
(当且仅当,即y=12时,取等号,此时x=4)
∴当x=4,y=12时,x+y取最小值16.
【总结升华】方法一是求条件最值时常用的方法,方法二用了消元的方式化为函数的最值来求.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x>0,y>0,且2x+y=1,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
【变式2】(2018 福建文)若直线过点(1,1),则a+b的最小值等于( )
A.2 B.3 C.4 D.5
【答案】 由已知得,
则,
因为a>0,b>0,所以
因为a>0,b>0,所以
故a+b≥4,当,即a=b=2时取等号.
例6.已知,
(1)若,求的最小值;
(2)若,求的最大值.
【解析】(1)
方法一:∵且,
∴,即(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的最小值为4.
方法二:∵且,
∴,即(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的最小值为4.
(2)
方法一:∵,∴,即(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的最大值为4.
方法二:∵,∴,(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的最大值为4.
方法三:∵,,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的最大值为4.
【总结升华】
1. 两个正数的和为定值时,它们的积有最大值,即若,且,为定值,则,等号当且仅当时成立.
2. 两个正数的积为定值时,它们的和有最小值,即若,且,为定值,则,等号当且仅当时成立.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求的最小值.
【答案】∵,,,
∴由(等号当且仅当时成立)
故当时,的最小值为6.
【变式2】已知,,,求的最大值.
【答案】
解法一:∵,,,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故当时,的最大值为16.
解法二:∵,,,
即,可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当时,的最大值为16.
类型四: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应用题
例7. 某单位用木料制作如图所示的框架, 框架的下部是边长分别为、(单位:)的矩形.上部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要求框架围成的总面积为. 问、分别为多少(精确到0.001m) 时用料最省?
【解析】由题意可得,
∴.
于是,框架用料长度为
.
当,即时等号成立.
此时,,.
故当约为2.343 m,约为2.828 m时用料最省.
【总结升华】
用均值不等式解决此类问题时,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1)理解题意,设变量,设变量时一般把要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变量定为函数;
(2)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3)在定义域内,求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4)正确写出答案.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所示,动物园要围成相同面积的长方形虎笼四周,一面可利用原有的墙,其他各面用钢筋网围成.
(1)现有可围36 m长网的材料,每间虎笼的长、宽各设计为多少时,可使每间虎笼面积最大?
(2)若使每间虎笼面积为24 m2,则每间虎笼的长、宽各设计为多少时,可使围成四间虎笼的钢筋网总长最小?
【解析】
(1)设每间虎笼长为x m,宽为y m,则由条件知4x+6y=36,即2x+3y=18.设每间虎笼面积为S,则S=xy.
由于,
∴,得,
即,当且仅当2x=3y时等号成立.
由,解得
故每间虎笼长为4.5 m、宽为3 m时,可使每间虎笼面积最大.
(2)由条件知S=xy=24.设钢筋网总长为l,则l=4x+6y.
∵,
∴l=4x+6y=2(2x+3y)≥48,
当且仅当2x=3y时等号成立.
由,解得.
故每间虎笼长为6 m、宽为4 m时,可使钢筋网总长最小.
【变式2】(2018 湖北)某项研究表明:在考虑行车安全的情况下,某路段车流量F(单位时间内经过测量点的车辆数,单位:辆/小时)与车流速度v(假设车辆以相同速度v行驶,单位:米/秒)、平均车长(单位:米)的值有关,其公式为F=.
(Ⅰ)如果不限定车型,=6.05,则最大车流量为 辆/小时;
(Ⅱ)如果限定车型,=5,则最大车流量比(Ⅰ)中的最大车流量增加 辆/小时.
【答案】(Ⅰ)F=,
∵v+≥2=22,当v=11时取最小值,
∴,
故最大车流量为:1900辆/小时;
(Ⅱ)F===,
∵v+≥2=20,
∴F≤2000,
2000-1900=100(辆/小时)
故最大车流量比(Ⅰ)中的最大车流量增加100辆/小时.
【巩固练习】
选择题
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当x>0且x≠1时, B.当x>0时,
C.当x≥2时,的最小值为2 D.当02.若a>0,b>0,a+b=2,则下列不等式对一切满足条件的a,b恒成立的个数为( )
①ab≤1;②;③a2+b2≥2;④a3+b3≥3;⑤.
A.1 B.2
C.3 D.4
3. 若log4(3a+4b)=log2,则a+b的最小值是( )
A.6+2 B. 7+2 C. 6+4 D. 7+4
4.若-4A.最小值1 B.最大值1 C.最小值-1 D.最大值-1
5. 利民工厂某产品的年产量在150吨至250吨之间,年生产的总成本y(万元)与年产量x(吨)之间的关系可近似地表示为,则每吨的成本最低时的年产量为( )
A.240 B.200
C.180 D. 160
6.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当目标函数z=ax+by(a>0,b>0)在该约束条件下取到最小值时,a2+b2的最小值为( )
A. 5 B. 4 C. D. 2
填空题
7.已知x,y∈R+,且满足,则xy的最大值为________.
8. (2018 河北区二模)设x,y是正实数,且x+y=1,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 .
9. 已知x,y∈R+,且x+4y=1,则xy的最大值为________.
10. 若对任意x>0,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1. 有一批材料可以建成200 m长的围墙,如果用此批材料在一边靠墙的地方围成一块矩形场地,中间用同样材料隔成三个面积相等的矩形(如下图所示),则围成场地的最大面积为________(围墙的厚度不计).
解答题
12. 若,则为何值时有最小值,最小值为几?
13. 已知a,b,c都是正数,且a+b+c=1,求证:.
14. 若a>0,b>0,且+=.
(Ⅰ)求a3+b3的最小值;
(Ⅱ)是否存在a,b,使得2a+3b=6?并说明理由.
15. (2018 衡阳二模)已知a∈(0,+∞),b∈(0,+∞),a+b=2。
(1)求的最小值;
(2)若对,恒成立,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16. 某加工厂需定期购买原材料,已知每千克原材料的价格为1.5元,每次购买原材料需支付运费600元,每千克原材料每天的保管费用为0.03元,该厂每天需要消耗原材料400千克,每次购买的原材料当天即开始使用(即有400千克不需要保管).
(1)设该厂每x天购买一次原材料,试写出每次购买的原材料在x天内总的保管费用y1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求该厂多少天购买一次原材料才能使平均每天支付的总费用y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A中,当x>0且x≠1时,lg x的正负不确定,
∴或;
C中,当x≥2时,;
D中,当02. 【答案】 C
【解析】 因,所以①正确;
因,
所以,故②不正确;
因,所以③正确;
因a3+b3=(a+b)(a2-ab+b2)=2[(a+b)2-3ab]=2(4-3ab)=8-6ab≥8-6=2,所以④不正确;
因,所以⑤正确.
故正确的命题为①③⑤.
3.【答案】D
【解析】由,得3a+4b=ab,则,所以,当,即时等号成立。
4.【答案】D
【解析】
5. 【答案】B
【解析】依题意得每吨的成本是,则 ,当且仅当 ,即x=200时取等号,因此当每吨的成本最低时,相应的年产量是200吨,选B.
6.【答案】 B
【解析】由约束条件作可行域如图,
联立,解得:A(2,1).
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得:.
由图可知,当直线过A点时,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最小,z最小.
∴,即.
则a2+b2的最小值为.
故选:B.
7.【答案】 3
【解析】 由为定值知
.
∴当且仅当时xy有最大值3.
8.【答案】
【解析】设x=2=s,y+1=t,则s+t=x+y+3=4,
。
因为
所以。
故答案为。
9. 【答案】
【解析】,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10. 答案:
【解析】
又
∴
∴
11. 【答案】2500 m2
【解析】设所围场地的长为x,则宽为,其中012. 【解析】∵, ∴,
∴
当且仅当即时,原式有最小值1.
13.【解析】 证明:∵a,b,c都是正数,且a+b+c=1,∴,
, .
∴
=3+2+2+2=9,
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
∴.
14.【解析】
(Ⅰ)∵a>0,b>0,且+=,
∴=+≥2,
∴ab≥2,
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a3+b3 ≥2≥2=4,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a3+b3的最小值为4.
(Ⅱ)由(1)可知,2a+3b≥2=2≥4>6,
故不存在a,b,使得2a+3b=6成立.
15. 【解析】
(1)∵a∈(0,+∞),b∈(0,+∞),a+b=2,
∴,
∴,此时。
(2)∵对恒成立,
∴或或
或或,
,∴。
16. 【解析】
(1)每次购买原材料后,当天用掉的400千克原材料不需要保管费,第二天用掉的400千克原材料需保管1天,第三天用掉的400千克原材料需保管2天,第四天用掉的400千克原材料需保管3天,…,第x天(也就是下次购买原材料的前一天)用掉最后的400千克原材料需保管(x-1)天.
∴每次购买的原材料在x天内总的保管费用为y1=400×0.03×[1+2+3+…+(x-1)]=(6x2-6x)(元).
(2)由(1)可知,购买一次原材料的总费用为6x2-6x+600+1.5×400x元,
∴购买一次原材料平均每天支付的总费用为.
∴,
当且仅当,即x=10时,取等号.
∴该厂10天购买一次原材料可以使平均每天支付的总费用y最小,为71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