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 命题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3.1.1 命题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15 11:4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
第1课时 命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命题、定义的含义;对命题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例让学生意识到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说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良好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公理化方法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
●教学重点
重点
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难点
命题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图形的特性,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根据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特性,试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5.直角都相等.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1.自学教材.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命题、真命题与假命题的定义
活动一: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判断出句子1、2、5是正确的,句子3、4是错误的.像这样可以判断出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句子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命题的结构
教师:在数学中,许多命题是由题设(或已知条件)、结论两部分组成的.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样的命题常可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分就是题设,而用“那么”开始的部分就是结论.例如,在命题1中,“两个角是对顶角”是题设,“这两个角相等”就是结论.
有的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不十分明显,可以将它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就可以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了.例如,命题5可写成“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活动二:实例讲解
例1 把命题“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展示点评】这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个命题的题设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结论是“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针对训练】
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说出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再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对顶角相等;
(2)如果a>b,b>c,那么a=c;
(3)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学生小组交流后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
(1)条件: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这是真命题.
(2)条件:如果a>b,b>c;结论:那么a=c;这是假命题.
(3)条件:如果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结论: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这是真命题.
(4)条件: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那么它们的面积相等,这是真命题.
 假命题的证明
活动三:教师讲解
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可以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加以论证;而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例子,说明该命题不成立,即只要举出一个符合该命题题设而不符合该命题结论的例子就可以了,在数学中,这种方法称为“举反例”.
例如要证明命题“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等于一个平角”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60度角是锐角,100度角是钝角,但它们的和不是180度即可.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1.什么叫命题?什么叫真命题?什么叫假命题?
2.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行了.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
见学生用书“基础练·巩固新知”部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明确了什么是命题,基本能用“如果……,那么……”的形式表述一个命题,会判断命题的真假,目标完成情况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