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5 边边边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3.2.5 边边边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15 11:4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时 边边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边边边定理的内容,能运用边边边证明三角形全等,进而说明线段或角相等.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三个角或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的过程,体会如何探索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画图、比较、验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不断总结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重点
掌握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定理.
难点
灵活应用边边边定理解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1.我们已学习过哪些全等三角形识别方法?请结合图形分别叙述.
2.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是否全等?请举例说明.
3、请问同学,老师在黑板上画的两个三角形△ABC与△A′B′C′全等吗?你是如何识别的?
(同学们各抒己见,如:动手用纸剪下一个三角形,剪下后叠到另一个三角形上,是否完全重合;测量两个三角形的所有边与角,观察是否有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探讨了两个三角形只满足一个或两个边、角对应相等条件时,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满足三个条件时,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研究.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1.自学教材.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S.S.S.
活动一:做一做
问题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会全等吗?
做一做:给你三条线段a、b、c,分别为4cm、3cm、4.8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
先请几位同学说说画图思路后,教师指导,同学们动手画,教师演示并叙述书写步骤.
步骤:
(1)画一条线段AB使它的长度等于c(4.8cm).
(2)以点A为圆心,以线段b(3cm)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以点B为圆心,以线段a(4cm)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两弧交于点C.(3)连接AC、BC,△ABC即为所求.
【展示点评】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的图形叠合在一起,你们会发现什么?
换三条线段,再试试看,是否有同样的结论.
请你结合画图、对比,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归纳】
给定三条线段,如果它们能组成三角形,那么所画的三角形都是全等的.
这样我们就得到识别三角形全等的一种简便的方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简记为(S.S.S.).
问题2:你用这个“S.S.S.”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法解释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吗?
【展示点评】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
活动二:试一试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60°、8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所画出的三角形都是相似的,但大小不一定相同).
三个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本节课探讨出可用(S.S.S.)来识别两个三角形全等,并能灵活运用(S.S.S.)来识别三角形全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会全等.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
见学生用书“基础练·巩固新知”部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操作探究入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直观性,有利于学生从直观上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