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2.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象,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味关键词句理解寓言含义。
2.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伊索、刘安和列子的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一、教学引入,激趣诱思 课件展示一些《伊索寓言》的插图,引起同学们的注意。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伊索寓言故事。二、初读课文,牢固筑基 1.了解作者生平。
伊索,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人。他才智出众,善于讲寓言故事,曾游历各地。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古希腊人所熟知,古希腊寓言开始统归在他的名下。《伊索寓言》共350余篇,许多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如《龟兔赛跑》《狼来了》《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等。
识记字词。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
赫(hè) 庇护(bì) 较量(jiào)
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庇护:保护,袒护。
爱慕虚荣:贪图表面上的光彩,而不注重实际。
较量:用竞争或斗争的方式来比试本领、实力的高低。
凯歌:获胜后所唱的歌。
再读课文,重点分析
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完成表格。
寓言
人物
故事梗概
创作手法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雕像者
问身价
语言
蚊子和狮子
蚊子、狮子、蜘蛛
挑战与失算
动作、心理
理清结构,这两则寓意讲了什么?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体会《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故事寓意。
赫尔墨斯为何会先询问宙斯和赫拉雕像的价格?为何在知道宙斯雕像价格后笑着问赫拉像的价格?知道价格之后又是怎么想的?结果却怎样了呢?赫尔墨斯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先询问宙斯和赫拉的价钱,是想要和与他相当的大神比较,而在知道价钱不高后很满意于是笑着问了赫拉像的价格。两问之后,他有把握自己能够胜过他们,于是问了自己的雕像。最后结果却出其预料:他的雕像一文不值。
这篇寓言刻画了盲目自高自大的形象。寓意也就是通过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在雕像商店碰壁的故事,讽刺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
体会《蚊子与狮子》的故事寓意。
你认为蚊子有着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蚊子聪明,会以我之长,攻敌之所短。敢于挑战强敌。但同时蚊子又容易得意忘形,最后被弱小的蜘蛛吃掉。
因此这篇寓言通过写蚊子战胜狮子后被蜘蛛消灭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并且暗示他们势必要被小人物或小挫折打败。
如果《蚊子与狮子》最后删掉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这一段,那么这篇寓言的寓意又是什么呢?
通过蚊子战胜狮子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敢于向强者挑战,学会利用自己的优势以获得胜利。
推荐阅读,拓展积累
同学们可以在课外找一找《伊索寓言》,读一读其他篇目。
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完成课后练习。
2.自己尝试改编《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篇寓言,例如可以试想赫尔墨斯最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格,结局又会是什么样?
六、板书设计
寓言
人物
故事梗概
创作手法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雕像者
问身价
语言
蚊子和狮子
蚊子、狮子、蜘蛛
挑战与失算
动作、心理
第二课时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一、教学引入,激趣诱思 以《吕氏春秋》和《列子》图片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牢固筑基 1.了解作者生平。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道家的思想主张是“清静无为,顺其自然”。代表作是《列子》,《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本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关于《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贯穿全书始终,融合各家学说。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疏通全文,理解文意。
《穿井得一人》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浇田打水,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杞人忧天》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积聚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各方的虚空之处,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三、再读课文,重点分析
1.理解《穿井得一人》的寓意。
所传的话是什么?最后传成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所传的话:打了一口井,省了一个人的劳动力。
传成了:丁家挖井挖出一个人来。
《穿井得一人》告诉我们凡事总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轻信流言,以讹传讹。
2. 理解《杞人忧天》的寓意。
《杞人忧天》通过杞国人担忧天要塌下来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3. 今天,我们应如何辩证的认识《杞人忧天》所提示的道理?
“杞人忧天”原意是要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的人生哲学的反映。后来,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来形容不必要的无根据的忧虑。
但是如果从积极方面看待杞人忧天的话,则是一种积极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勤于探究的良好表现。
在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自然界之前,一个人提出任何疑问,其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精神本身无所谓错误。可是杞人成天为这个问题烦恼忧愁,而影响到自己的现实身心生活就不对了。未来有很多会发生和不会发生的事情,我们成天只是担忧有什么用?关键是多学知识,了解自然,做好防范。
课堂讨论:
你生活中遇到过这样以讹传讹的事情吗?最后又闹出了什么笑话呢?从这篇寓意中你又得到了什么启示,为避免道听途说,你打算怎么做?
四、推荐阅读,拓展积累
同学们可以在课外找一找《吕氏春秋》和《列子》,读一读其他篇目。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完成课后练习。
2.另选一篇《列子》里的故事,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
《杞人忧天》——《列子》
《穿井得一人》告诉我们凡事总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轻信流言,以讹传讹。
《杞人忧天》通过杞国人担忧天要塌下来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教学反思
《寓言四则》主要是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含义,在讲课的过程中需要穿插这方面的解题技巧。?在讲解选自于《伊索寓言》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这两则寓言时,学生们很有兴趣,很踊跃地举手起来和大家分享自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从中得到的启示,并且有些学生在寓言故事拓展方面还能大胆的发挥想象,构思较为新颖有趣的结局,但也有学生不结合具体的实际而随意乱编造,造成课堂有些混乱。寓言故事是需要学生打开思维主动去思考的,老师切不能圈定答案,固定范围。当学生的思维发生较大的偏差时,老师应该及时地纠正并引导学生向积极的方面思考。
课件27张PPT。寓言四则学习目标1.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2.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象,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象思维训练。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作者简介伊索,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人。他才智出众,善于讲寓言故事,曾游历各地。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古希腊人所熟知,古希腊寓言开始统归在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共350余篇,许多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如《龟兔赛跑》《狼来了》《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等。识记字词(1)掌握下列字的字音、字形。
赫(hè) 庇护(bì) 较量(jiào)
(2)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庇护:保护,袒护。
爱慕虚荣:贪图表面上的光彩,而不注重实际。
较量:用竞争或斗争的方式来比试本领、实力的高低。
凯歌:获胜后所唱的歌。内容分析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完成表格。
结构分析
宙斯——一个银元
受多大尊重 赫拉——还要贵一点 自讨没趣
赫尔墨斯——饶头白送 狮子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蚊子
蜘蛛 骄兵必败重点分析赫尔墨斯为何会先询问宙斯和赫拉雕像的价格?
为何在知道宙斯雕像价格后笑着问赫拉像的价格?
知道价格之后他又是怎么想的?
结果却怎样了呢?
赫尔墨斯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重点分析 想要攀比
自以为胜过
结果出乎意料
寓意是通过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在雕像商店碰壁的故事,讽刺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
重点分析 挑战狮子——聪明,会以我之长,攻敌之所短
误撞蛛网——骄傲,容易得意忘形
这篇寓言通过写蚊子战胜狮子后被蜘蛛消灭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并且暗示他们势必要被小人物或小挫折打败。《蚊子与狮子》课堂讨论 如果《蚊子与狮子》最后删掉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这一段,那么这篇寓言的寓意又是什么呢?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
2.自己尝试改编《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篇寓言,例如赫尔墨斯最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格,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穿井得一人 关于《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
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贯穿全书始终,融合各家学说。
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文白对译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①,常一人居外。及②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③道④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⑤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①溉汲:浇田、打水
②及:等到
③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④道:讲述
⑤对:应答
重点分析穿井得一人丁氏穿井得一人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重点分析
《穿井得一人》寓意:
告诉我们凡事总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轻信流言,以讹传讹。
杞人忧天 作者简介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道家的思想主张是“清静无为,顺其自然”。
代表作是《列子》,《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本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文白对译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②,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③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④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⑤坠,亦不能有所中伤⑥。”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⑦耳,充塞四虚⑧,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⑨,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⑩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①崩坠:崩塌,坠落
②寄:依附,依托
③晓:告知使明白,开导
④奈何:怎么,为何
⑤使:纵使,即使
⑥中伤:受伤,受害
⑦积块:聚积的土块
⑧四虚:各方的虚空
⑨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⑩舍:同“释”,解除、消除。重点分析《杞人忧天》寓意:
通过杞国人担忧天要塌下来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重点分析 “杞人忧天”原意是要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的人生哲学的反映。后来,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来形容不必要的无根据的忧虑。
但是如果从积极方面看待杞人忧天的话,则是一种积极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勤于探究的良好表现。
今天,我们应如何辩证的认识《杞人忧天》所提示的道理?课堂讨论你生活中遇到过这样以讹传讹的事情吗?最后又闹出了什么笑话呢?从这篇寓意中你又得到了什么启示,为避免道听途说,你打算怎么做?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
2.另选一篇《列子》里的故事,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读后感。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