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2原子结构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19?苏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2、(2019?威海)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B.在干冰中,分子因相互作用而静止不动
C.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
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
3、(2019?威海)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呈球形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形成的观点是( )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④⑤⑥ D.⑤⑥
4、(2019?温州)联合国把今年定为“元素周期表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 )
A、101 B、157 C、258 D、359
5、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如下实验:用α粒子(带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一张极薄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通过了金箔,极少数α粒子发生偏转或被弹回。根据上述现象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
B.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
C.金原子核不带电
D.金原子核与氦原子核质量相当
6、我国的“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零的突破。月球背面有着极为优异的“氦-3”(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氦-3能较好地解决能源危机。下列关于氦-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B.常温时该元素化学性质很活泼
C.氦-3与氦-4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D.其元素符号为Ha
7、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在宇宙中存在的一种天体,2019年4月10日人类发布了首张黑洞照片(如图)。其形成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形成:恒星在灭亡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塌缩,巨大的压力使电子被压入原子核中,并与质子结合为中子。当这一过程完成后,形成一个由中子构成的密实星体--中子星。当恒星的质量大到使塌缩过程无法停止时,中子会被“碾碎”,最终会形成一个密度无限大,引力大到光都无法逃逸的天体--黑洞。根据以上描述,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B.在一定条件下一种元素的原子可以转化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
C.中子星由中子组成,密度巨大
D.无论是在中子星还是黑洞中,物质间的变化仍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8、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决定该原子种类的是?b粒子的数目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9、下列是原子结构的几种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实心球模型
B.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汤姆生,它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
C.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的全部质量集中在原子核里,且核外电子分布在不同的层次绕核作高速运动
D.波尔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10、自然界中的几千万种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下列有关构成物质的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一定是由原子构成
B.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原子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D.原子变成离子时,核外电子层数一定发生变化
11、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粒子。这种氢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有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的,这对解释宇宙演化提供了新的参考,对于这种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比一个普通氢分子多一个原子
B.它一定含有3中子
C.它的构成可以用H+表示
D.可以推测它的化学性质与H2不同
12、图为溴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该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值是35 B.溴化钙的化学式是CaBr
C.溴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溴原子的中子数是45
13、关于钠原子(Na)和钠离子(Na+)的叙述中判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同?????③钠离子(Na+)较稳定???④核内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下列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C.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
D.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
15、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质子数相等;
⑥Mg2+比Mg稳定
A.①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
16、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
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
D.原子呈电中性
17、如图某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 ”、“ ”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中子
B.②是氢原子
C.该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D.①②③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
1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19、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
20、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已知Ti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Ti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8,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i原子核内有22个中子
B.Ti可以表示一个钛元素
C.Ti原子内所含的粒子总数为48
D.钛单质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
二、填空题:
1、(2019?杭州)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分子,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O18O(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1)18O中的质子数是 中子数是 。(2)相同分子数的C16O2和C16O18O.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生成CaCO3的质量前者
后者(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3)带正电荷的是 ;(4)不显电性的是 ;(5)质量最小的是 ;(6)带负电的微粒 。
3、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化学中通过模型来说明他们心目中粒子的“模样”,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特点,解释微观结构与宏观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一百多年来科学家借助构建原子结构模型,逐渐揭开了原子构成的神秘面纱,并通过不断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原子结构理论。(1)如图两种模型是汤姆森和卢瑟福分别于1897年和1911年提出的,其中 (选填“甲”或“乙”)是由汤姆森提出的。(2)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理论的学说中,汤姆森的观点是 ;(选填字母),卢瑟福的观点是 ;A.原子是不可分的B.原子是可分的C.原子呈球形D.电子带负电E.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F.在球体内充斥着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G.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H.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内高速运动
4、如图是金属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徵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钠原子在反应中 (填“失去”、“得到”)电子;(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 ;(3)由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可知,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排在第
周期。
5、完成下列表格,根据表格中的信息,总结出四条结论.
种类
原子核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名称
符号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氢
H
1
1
0
?
1
氧
O
8
8
8
8
?
钠
Na
11
11
?
11
23
氯
Cl
17
17
18
17
35
(1) .(2) .(3) .(4) .
6、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实验过程】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解释与结论】(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A
A
B
C
D
A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B
A
C
A
D
B
B
D
二、填空题:
1、解:(1)16O和18O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和质子数,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18O中的质子数是8;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8-8=10;故填:8;10;(2)C16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44,C16O18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46,故C16O2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质量小于C16O18O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的质量,故填:小于。
2、解:(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分子和原子;故填:分子和原子;(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故填:原子;(3)带正电荷的是原子核和质子;故填:原子核和质子;(4)不显电性的是分子、原子、中子;故填:分子、原子、中子;(5)质量最小的是电子;故填:电子;(6)电子带负电荷。故填:电子。故答案为:(1)分子和原子;(2)原子;(3)原子核和质子;(4)分子、原子、中子;(5)电子;(6)电子。
3、解:(1)道尔顿认为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后来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他认为原子中存在更小的微粒,原子是可分的,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认为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荷的“西瓜瓤”中;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一个空心的球,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由模型图可知,其中甲是由汤姆森提出的;(2)根据汤姆生和卢瑟福理论分析可知,BCDG代表汤姆森的观点;BCEFH代表卢瑟福的观点;故答案为:(1)甲;(2)BCDG;BEFGH。
4、解:(1)11号元素是钠元素,钠原子的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为2、8、1结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3)由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可知,氯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氯元素在周期表中应排在第三周期。故答为:(1)失去?????(2)钠离子、氯离子(或Na+、Cl-);(3)三。
5、解:由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氧相对原子质量是16;钠的种植术是23-11=12.填好表格内容后,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我得到了以下启示: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不同元素质子数不同,原子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有的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但一定有质子等.故答案为:
种类
原子核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名称
符号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氢
H
1
1
0
?1
1
氧
O
8
8
8
8
16?
钠
Na
11
11
?12
11
23
氯
Cl
17
17
18
17
35
(1)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不同元素质子数不同;(4)原子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6、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不会发生偏转,大多数发生偏转,而大多数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这里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2)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使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3)通过上述实验,能说明原子结构是: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应如图C.故答案为:(1)原子核(2)B?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