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同步练习(含2019年真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同步练习(含2019年真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7-15 18:1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版第6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19?攀枝花)关于下列装置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此装置制取氧气 B.用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C.用此装置收集氢气 D.用此装置收集氧气
2、(2019?苏州)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  )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制取?CO2,石灰石加入试管后,立即将试管固定在铁夹里
B.制取氢气时,先用酒精灯预热,然后用外焰对准药品加热
C.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长颈漏斗的末端浸入液体中
D.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试管冷却后再从石灰水中移出导管
4、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
A、B、C、D、
5、某同学设计了制取并检验CO2性质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醋酸后有气泡产生,则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
A.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色
B.该装置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
C.可以用铝丝代替铜丝
D.该实验充分体现废物利用,节约资源的理念
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足量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和收集一瓶CO2,已知CO2不与NaHCO3反应,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
B.选择A、C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
D.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几个步骤,操作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按要求装好仪器
②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③向反应器中放入块状石灰石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收集生成的气体
A.①③②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
8、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9、如图分别为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
A、B、C、D、
10、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备、检验、收集和用途能达到目的是(  )
A.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熄灭,该瓶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C.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通常采用向下排空气法
D.将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1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仪器是(  )
A.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带导管的橡皮塞
B.集气瓶、试管、水槽、带导管的橡皮塞
C.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
D.锥形瓶、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
12、下列图象或装置能正确反映其所述实验事实的是(  )

13、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实验中,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
C.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固体部位集中加热
D.实验室制CO2时,先向长颈漏斗中加稀盐酸,后向锥形瓶中加入石灰石
14、常温下块状大理石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可以制二氧化碳气体。如果将块状大理石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刚开始能产生气体,但很快就停止产生。由此得出的结论或推理正确的是(  )
A.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和反应物的种类无关
B.反应物之间必须直接接触才会发生化学反应
C.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的化学性质不同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5、甲乙是某同学设计的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两套装置分析正确的是(  )
A.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打开状态
B.甲装置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压强大于外界压强
C.甲装置不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
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
16、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CO2气体的制取,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17、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
A.收集CO2气体-⑥⑦⑧
B.检验一瓶气体是否O2-⑦⑧⑨
C.用双氧水制O2的发生装置-①
D.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③④⑤
18、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并能随时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下表中所选用的药品及制取的气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选用的药品
制取的气体
固体
液体
A
块状大理石
稀硫酸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锰粉末
过氧化氢溶液
氧气
C
块状大理石
稀盐酸
二氧化碳
D
碳酸钠粉末
稀盐酸
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19、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B.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20、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而不能用硫酸的原因是(  )
A.两种物质间不能反应
B.反应太剧烈来不及收集
C.因为硫酸易挥发,因而产生的气体中混有杂质
D.生成了微溶性物质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二、填空题:
1、(2019?山西)小红和小明通过合作交流,完成了CO2的实验室制取,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块状大理石装入试管内的基本操作是 ; (3)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烧杯中溶液变红,他们分析废液呈酸性的一种原因是 。
2、(2019?青岛)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请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装置字母序号,下同)。检验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 ,该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其目的是 。 (4)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气体发生装置→ →
(选填装置字母序号)。
3、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当制取较大量?CO2时,制取装置的仪器组合是 (选填序号); (2)若用如图?2?装置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进气口应为 端(选填“a”或“b”)。

4、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请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装置字母序号,下同)。检验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 ,该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其目的是 。 (4)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气体发生装置→ →
(选填装置字母序号)。
5、通过学习,你已经掌握了一些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 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 (填字母编号),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过程可概括为:“组装仪器→ →装药品→收集气体一验满”。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丽同学加热氯化铵(NH4C1)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同时还有氯化钙和水生成,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请你帮助小丽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C
B
C
D
C
A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D
B
B
B
C
C
B
D
二、填空题:
1、解:(1)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2)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入试管口,再把试管缓慢竖起,使大理石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可能是剩余的盐酸。 故答案为: (1)集气瓶; (2)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入试管口,再把试管缓慢竖起,使大理石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3)CaCO3+2HCl=CaCl2+H2O+CO2↑; (4)可能盐酸有剩余。
2、解:(1)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铁架台;分液漏斗;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B;F;CO2+Ca(OH)2=CaCO3↓+H2O; (3)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其目的是:为了把空气充分的排出来;故答案为:为了把空气充分的排出来; (4)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气体发生装置→G→D,因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是除去氯化氢气体的,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G;D;
3、解:(1)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反应条件是常温,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因此可在锥形瓶中制取较大量的二氧化碳,锥形瓶中放石灰石或大理石,利用长颈漏斗添加稀盐酸,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易溶于水,因此只能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仪器组合为:①②④⑥ (2)如图?2?装置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气体应该从b管口进,排进集气瓶中的水进行收集。 故答案为:(1)①②④⑥;?(2)b;
4、解:(1)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铁架台;分液漏斗;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B;F;CO2+Ca(OH)2=CaCO3↓+H2O; (3)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其目的是:为了把空气充分的排出来;故答案为:为了把空气充分的排出来; (4)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气体发生装置→G→D,因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是除去氯化氢气体的,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G;D;
5、解:(1)①是酒精灯,②是试管。 故填:酒精灯;试管。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应选B;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 故填:B;D;密度比空气大。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过程可概括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收集气体一验满; 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应该用澄清石灰水,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填:检查装置气密性;Ca(OH)2+CO2═CaCO3↓+H2O。 (4)加热氯化铵(NH4C1)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A; 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 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故填:A;E;2NH4Cl+Ca(OH)2CaCl2+2H2O+2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