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同步练习(含2019年真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同步练习(含2019年真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7-15 18:1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版第7章燃料及其利用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19?内江)如图所示,科学家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
B.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H2↑+O2↑
C.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光照条件下分解水,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
2、(2019?淮安)“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所示:
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
A.能量损耗少、利用率高
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3、(2019?株洲)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  )
A.煤焦油 B.润滑油 C.柴油 D.煤油
4、(2019?宜昌)最适合作清洁燃料的是(  )
A.氢气 B.汽油 C.柴油 D.煤
5、(2019?攀枝花)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煤 D.乙醇
6、(2019?江西)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7、如图表示某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而煤干馏的过程会吸收热量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8、2018年11月12日,我国大型科学装置“人造太阳”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加热功率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加到300千焦,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相比于核裂变,“人造太阳”产生的核聚变可以释放更大的能量,而且不会产生放射性废料,属于清洁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治理雾霾污染
B.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C.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D.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分
9、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的单质,金刚石十分坚硬,则石墨也十分坚硬
C.利用红磷燃烧的方法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利用木炭也可以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则生石灰变成熟石灰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10、如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B.该转化系统中水可以循环使用
C.光电转换器中电能转化为光能
D.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是吸热过程
11、梳理、归纳、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理解:①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②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③因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所以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④燃烧能放热,所以放热的反应都是燃烧;⑤一切化学变化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⑥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其中正确的数目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2、2018年3月2日,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大影院火爆上映。特别是作为大国工程“一带一路”国家名片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如图),代表创新成果的人造太阳,在影片中亮相,再次彰显了大国实力。下列关于“华龙一号”核电中核能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B.该原理与太阳释放能量的原理相同
C.利用核裂变原理
D.核能是原子内部的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
13、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的结构如图所示,甲烷分子(CH4)被包进水分子构成的“笼子”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可燃冰作燃料会大大减弱温室效应
B.“笼子”内的甲烷分子不再运动
C.可燃冰中甲烷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间隔
D.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
14、在合理开发资源或能源时,不提倡大量开发的是(  )
15、我国北方冬季常使用煤炉取暖,而生煤炉时,需先引燃木材,来加热煤球使其燃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B.把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煤与空气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C.煤、石油、酒精均属于化石燃料
D.燃烧时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二氧化碳在燃烧
16、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已普遍进入城乡家庭,它是含有下列物质的混合物,在常压下,这些物质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物质名称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己烷
沸点/℃
-88.6
-42.2
-0.5
36.1
69.2
在常温下使用至无气体放出时,钢瓶中常剩余的主要物质是(  )
A.乙烷、丙烷和丁烷 B.乙烷和丙烷
C.只有己烷 D.戊烷和己烷
17、由下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18、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催化剂,使CO和H2O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可以反应转化为氢气,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H2+CO2
D.有利于氢能源的经济推广
19、能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有专家指出:如果对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能够实现利用太阳能让它们重?新组合(如图),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
A.热能 B.电能 C.化学能 D.生物质能
2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所以灭火也一定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B.点燃H?2与O2的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H4和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C.因为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所以每个化学反应都要放出热量
D.若7g?CO和8g?O2混合点燃,则生成的CO2的质量一定是15g
二、填空题: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展现八桂大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始终坚持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 (1)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 等化石燃料。下列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露天焚烧垃圾 B.治理工地扬尘 C.发展共享单车、电车,低碳出行 D.燃放烟花爆竹 (2)我们需要清洁的能源。氢能作为理想的新能源,重要原因是它的燃烧产物无污染,科学家正在努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除了氢能还有 等(写一个)。 (3)我们需要洁净的水。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在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2019年3月22-28日是我国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用水方式,符合该主题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用淘米水浇花 B.洗险、刷牙时,连续地放水 C.及时修理坏的水龙头 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或滴灌
2、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所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由此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有 (限举两例);所以我们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3)汽车三元催化器中发生一个重要的反应,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反应前后的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化学式)。
反应前
 反应后
 A
 B
 C
 D
3、2019年1月18日墨西哥中部伊达尔戈州的特拉韦利尔潘市一处输油设施遭不法分子偷油,随后发生爆炸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1)石油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石油可以炼制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等。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石油爆炸起火后可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
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常用燃料完全燃烧可以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提供充足的
都有利于燃料的完全燃烧。 (2)公共场所常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进行环境杀菌。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常会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4)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 (5)人类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等。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北方有些地区出现雾霾天气,据检测首要污染物为PM2.5,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以及减少PM2.5的措施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超过2.5μm的颗粒物 B.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 C.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 (3)目前,我国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图1是我国目前与十二五计划能源结构变化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重要调整是 ;
(4)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科技进步,如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如图2是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的部分流程(已知反应室内有Ca(OH)2,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该过程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过滤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6、氢能为21世纪最清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其中有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 。 (2)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写出反应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 置换反应(属于或者不属于)。 (3)氢化镁(MgH2)是一种贮氢合金,当它与H2O混合时释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A
D
D
A
C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C
A
B
D
B
D
A
B
二、填空题:
1、解:(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下列活动中露天焚烧垃圾、燃放烟花爆竹都能增加空气中PM2.5;而 治理工地扬尘、发展共享单车、电车,低碳出行不会引起空气中PM2.5的增加,帮选BC; (2)科学家正在努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除了氢能还有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 (3)在水的净化操作中:在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A.用淘米水浇花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故A正确; B.洗脸、刷牙时一直将自来水开着,会造成水资源浪费,故B错误; C.及时修理坏的水龙头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故C正确; 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或滴灌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故D正确。 故答案为: (1)天然气????? BC; (2)地热能; (3)蒸馏??? ACD。
2、解:(1)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由于它们生成时间很长,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故填:不可再生; (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产生的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 故填:酸雨、温室效应; (3)单质有同种分子构成,且该分子中只含有一种原子,故D属于单质,其化学式为N2。 故填:N2
3、解:(1)石油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丁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2C4H10+13O28CO2+10H2O; (3)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填: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4、解:(1)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和提供充足的氧气,有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 (2)NaClO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设Cl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1)+x+(-2)=+1,则x=+1价; (3)由于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微粒会不断运动,从而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二手烟”,因此在公共场所应禁止吸烟; (4)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中,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可判断在物质X的一个分子中含有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 (5)化石燃料都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1)氧气;(2)+1;(3)分子在不断运动;(4)CO2;(5)混合物。
5、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燃煤会影响环境,如酸雨的性质、温室效应和可吸入颗粒物增加;故填:石油;ABC; (2)因为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A说法错误;而“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说法正确,故选A; (3)我国目前与十二五计划能源结构变化的对比图,可推测:减少煤炭的使用,增加石油和天然气、化石能源的使用。故填:减少煤和石油的使用、增加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使用; (4)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能促进反应的进行;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溶液可来“捕捉”CO2;故该过程有碳酸钙、氢氧化钠等都可以循环利用;而含有二氧化碳含量低的气体排出,并没有“实现CO2零排放”;在“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有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所以分离CaCO3和NaOH用过滤操作;该过程化学反应有: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至少发生了4个。 故选CD。
6、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反应前:1个钙原子、1个硅原子、3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6个氟原子;反应后:1个硅原子、4个氟原子、6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所以X中含有1个钙原子和2个氟原子,其化学式为CaF2; 故填:CaF2; (2)由图可知,反应I为二氧化硫、水与碘发生反应生成硫酸和HI,化学方程式为:SO2+2H2O+I2=H2SO4+2HI;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故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故填:SO2+I2+2H2O=H2SO4+2HI;不属于; (3)氢化镁(MgH2)是一种贮氢合金,当它与H2O混合时释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H2+2H2O=Mg(OH)2+2H2↑; 故填:MgH2+2H2O=Mg(OH)2+2H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