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2.1折形状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2.1折形状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15 20:2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折形状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通过用纸折成不同的形状,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形状的纸与它们承受力大小的关系,从而发现材料弯折变形能增大它的承受力。从认识物体的基本形状到分析这些形状的好处入手,结合生活中物体的形状进行模拟,体会使用这些形状的价值,同时也拓展学生的研究思维。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学习热情高,求知欲强,喜欢动手实践,愿意与人合作。这些都为学习本课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再加上本课所学的锥形、柱形、台形、球形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到的物体形状,由此进一步增加了学习的兴趣。介还生要从不同形状中探究形状、材料与承受力的关系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动手折叠不同形状的立柱,认识常见的立柱。
2.能够在实验中探究物体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不同。
3.能够认识到薄材料的弯曲变形与其承受力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在欣赏奇妙形状的建筑结构中得到启示。
2.能够在探究中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领域所起的重大作用。
3.能与他合作,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不同。
2.把薄材料做成弧形或拱形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3.不同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教学重点:通过折纸等实验探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控制变量研究不同纸筒形状的承受力。
教学准备
教师:PPT、16开纸、鸡蛋四个、相同的书若干本、钩码、铁片。
学生:双面胶带、记录本、直尺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认识立柱结构
1.??????我们先来看一些建筑物,这些建筑物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都有立柱
2.这些建筑物中都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立柱,你能说一说这些建筑中的立柱都是什么样子的吗?(圆柱、四棱柱、三棱柱、六棱柱)
3.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这些立柱在建筑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学生谈想法。(省材料,能承受较大的力……)
5.给这些立柱排排序
二、通过实验比较柱体的承受力大小(这个环节有几个注意点:1.可以让学生做完立柱后再上来拿重物2.限定时间,整个实验时间为15分钟)
刚才是大家是在猜测,究竟对不对呢?我们来动手做几种形状的立柱试试(出示PPT)
(一)请学生动手做几种形状的立柱,制作时提醒学生:
1.??????要用单层的纸制作。
2.??????所做的几种形状立柱的边长要相同高度也要相同;
3.??????用双面胶协助粘。
(二)学生实验,实验时要注意:
1.??????在立柱上面铺块泡沫板,再放书本、钩码物体;
2.??????放重物时要轻拿轻放;
3.??????放重物时一个个放,数量逐渐增加,观察到什么情况时,立柱变形了或歪了;
4.??????小组合作,记录员随时记录。
(课堂时间的有限的,你们小组要在短短十五分钟之内做完整个实验,什么非常重要?)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汇报(报告数据,比较数据)(数据汇报,教师用EXCEL表格比较数据,汇报时可以把书本折算成钩码数)
(四)师生根据汇报总结: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圆柱承受的压力较大。
三、拓展交流。
1.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柱形?(板凳脚、瓦楞纸等等)学生讲述,教师展示图片。
四、自主研究拱形结构
1.我们再来看一些建筑,仔细观察,这些建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都有拱形、弧形、带有弧度的)
2.师:用纸弯成弧形。放在书本之间。这种形状是不是也能较大的压力?和什么形状相比较呢?(平面纸)
3.有了前面比较经验,这次你准备怎么比呢?(小组商量实验方法)
4.小组实验,并记录。
5.汇报(平面桥不结实,承受不住重物;平面桥承受力小,拱形桥能承受几个重物;拱形桥比较结实等)
6.拓展交流。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拱形建筑。学生讲述,教师再展示几张图片。
7.这些拱形建筑又叫薄壳建筑,鸡蛋壳就是典型的薄壳,很多同学都知道它能承受很大的力量,它到底能承受多大了,我们来一起看一个实验。演示实验。
8.用朝鲜的五一体育场做事例。
9.欣赏视频
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从中得到了哪些收获呢?
附阅读材料:1984年建成的五一体育场,竟然有15万人的规模,建成于2007年的北京奥运体育场鸟巢也仅10万人规模,薄壳结构使得建筑与结构结合的非常完美,每年9月份著名的阿里郎演出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