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 世界古、近代史
第23讲:人类文明的开端、中古欧洲社会
深圳考什么?---考情通览
考点表述
①大河文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九上P7);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九上P9—10);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九上P10—11)
②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政治(九上P14—15);古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九上P16—18;P38)
③中古欧洲社会: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九上P30—31);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传播及历史作用。(九上P48)
近年深圳中考考查情况
年份
题型
分值
考查点
2017年
选择
2+2
雅典民主政治;基督教
2016年
选择
2+2
汉谟拉比法典;雅典民主政治
2015年
选择
2
雅典的民主政治
时政热点
①文明古国的兴衰对大国崛起的启示;西欧城市的兴起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启示。②经济全球化时代,不同的文明应该平等交流,融合互补,共同发展。
③宗教问题对民族关系、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
考点全解
考点一: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九上P7-11)
1.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九上P7-8)
①地理位置:在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②金字塔的用途: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
③规模最大的金字塔:国王胡夫的陵墓。
④金字塔的象征意义: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和尊严的象征。金字塔也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人类建筑艺术的奇迹。
2.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九上P9-10)
①古巴比伦位置: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两河流域有“新月沃地”之称)。
②法典制定背景: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③法典的性质:是维护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奴隶制法典。
④法典的特点:同态复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⑤历史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⑥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法律精神的不同: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当时刑法的残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同现代法律所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平等精神是不同的。
3.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九上P10-11)
①古代印度的位置: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
②种姓制度的内容:
等级名称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婆罗门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政大权
吠舍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首陀罗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第一、二等级属于统治阶级,第三、四等级属于被统治阶级。
③种姓制度的性质:严格的等级制度。
④种姓制度的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4.四大文明古国位置及其文明象征物对应示意图:
5.四大文明古国产生的共同特点和条件。
①特点:都产生在北纬二十至三十度附近的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国是典型的大河流域文明。
②条件:因为这些地方阳光充沛、气温适中、土地肥沃,有充足的水源灌溉,有利于农业生产和早期人类的生活。
考点二: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政治。(九上P14—15)
1.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地中海东北部,爱琴海域的克里特岛(爱琴文明的发源地)、希腊半岛及小亚细亚西海岸。
2.古希腊的城邦: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城邦是其中的代表。雅典城邦的政治特色是:民主政治;斯巴达城邦的政治特色是:崇尚武力。
3.雅典的民主政治的高峰阶段:
①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②执政者:伯利克里。
③雅典城邦的性质:古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④民主政治的状况:奴隶制民主制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⑤措施及表现:扩大了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⑥雅典的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性:扩大了公民权,使全体男性成年公民有充分参政议政、管理城邦事务的机会,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局限性:实际上重要官职被贵族掌握,广大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有时代的局限性。
考点三:古罗马的征服与扩张。(九上P16—18;P38)
1.古罗马的位置:起源于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到2世纪,地跨亚欧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2.古罗马的性质:初期为共和国,后演变为帝国。
3.古罗马的征服与扩张(兴衰)大事:
①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年(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末期):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罗马打败迦太基(布匿战争),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②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到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亚欧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
③分裂灭亡: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西欧奴隶社会历史随之终结。
【巧记法】简记: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公元2世纪:建立地跨亚欧非三洲帝国。
谐音: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的时间是395年(三酒壶)。
考点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九上P30—31)
1.时间:10世纪。
2.地区:西欧的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国家。
3.城市功能:商业、手工业中心。
4.城市的矛盾和斗争: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他们通过金钱赎买、武力斗争等方式赢得了城市的自治权。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5.历史作用: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市民阶级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考点五: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传播及历史作用。(九上P48)
1.基督教的产生:
时间、地区: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
背景: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基本教义: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2.基督教名称、“圣诞节”、公元纪年的由来及耶稣之死的传说:
①基督教名称的由来:“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基督耶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
②“圣诞节”的由来:传说,耶稣诞生在巴勒斯坦伯利恒的一个马棚里,母亲叫玛利亚。基督教会后来确定耶稣出生的日期是12月25日,并将这一天定为“圣诞节”。
③现行公元纪年的由来: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
④耶稣之死:据说,耶稣为拯救人类,带领12门徒四处游说,触怒了统治者。犹太贵族勾结罗马总督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
3.基督教的传播:4世纪,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大大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后来,基督教逐渐传遍全欧洲。11世纪,基督教会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4.基督教的历史作用:基督教逐渐征服了西方人的精神,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诸多贡献。
导学与拓展:
1.为什么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1.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留下的肥沃的黑土,便于发展农业生产,因此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2.如何理解汉谟拉比法典中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法理?
2.“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被称为“同态复仇” 。源于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习俗,反映了古巴比伦奴隶制社会统治的情况。
3. 种姓制度对印度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为什么还要把它作为古印度的文明象征?
3.种姓制度的形成是历史必然和社会需求,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它维护了古印度文明的社会秩序,成为区别其他文明的重要特点。
4.雅典的民主政治对后世有什么积极影响?
4.创造了民主运行的新方式:差额选举制,任期制等,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古罗马的征服与扩张有什么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5.积极性: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局限性:罗马帝国的征服与统治充满着暴力,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
6.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和与欧洲文艺复兴有什么关系?
6.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市民阶层和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也为文艺复兴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7.基督教在欧洲广泛传播的原因是什么?
7.①基督教的教义迎合了身处苦难中的下层人民的精神需要;②统治者的利用和扶持。
【易错警示与点拨】
易错字:
汉谟拉比的“谟”字;首陀罗的“陀”字;“伯利克里”的正确写法;法国琅城的“琅”字; “耶稣”两字。
易错点:
广泛流传于欧美、大洋洲等地的基督教,其诞生地是亚洲的巴勒斯坦一带。
如何备考?--应考训练
一.课前小测:
自我评价
共38空
填写正确 空
正确率 %
1.非洲东北部的_尼罗河_ 河孕育了古代埃及,古埃及国王的陵墓_金字塔_是其权力的象征。
2.公元前18世纪,亚洲西部两河流域,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巴比伦 王国。国王 汉谟拉比 为了维护_奴隶主阶级_的利益,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__比较完备__ 的成文法典。
3.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_种姓制度”。根据这个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 婆罗门 ,掌握神权;第二等级是 刹帝利 ,包括国王、 武士 、官吏等,把持国家的军事和 行政 大权;第三等级是吠舍, 主要包括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等,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是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他们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4.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城邦的政治特色是:民主政治;斯巴达城邦的政治特色是:崇尚武力。
5.典图填空练习: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_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 民主 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右图为全体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最高的权力机构 _公民大会 。
6.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世纪,罗马通过布匿战争打败了迦太基,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到2世纪,罗马帝国规模达到最大,地跨亚欧非三洲,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7.10世纪西欧开始出现作为_手工业_、_商业_中心的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形成了。富裕商人和_银行家_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为_资本主义_兴起准备了条件。
8.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耶稣的到来。“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这种信仰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4世纪,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大大促进了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基督教逐渐征服了西方人的精神,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诸多贡献。
二.基础过关:
自我评价
共12题
正确 题
正确率 %
1.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因为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它那精美的图案上蕴藏着国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根据右图纸币(局部)的图案信息判断,该纸币是( )
A. 英镑
B. 埃及镑
C. 印度卢比
D. 伊拉克第纳尔
2. 尼罗河畔坐落着许多巍峨的古老建筑---金字塔。金字塔是( )
A.宗教崇拜的圣地,信众朝圣的场所 B.天文观测的高台,太阴历法的源头
C.战争功勋的丰碑,安葬烈士的陵园 D.国王法老的陵墓,国王权力的象征
3. 在西亚的“新月沃地”的东部被称为“两河流域”,这两河是 ( )
A.黄河,长江 B. 恒河,印度河 C. 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D. 尼罗河, 亚马逊河
4.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以下内容出自其中的是(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
C.“条条大路通罗马” 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5.“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这种制度( )
A. 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 B. 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C. 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 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
6.阿育王(约前304年-前232年)是古代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也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按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7.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提到古希腊,就会涌起一种家园之感。”这是因为( )
A. 古希腊的思想家开创了哲学 B. 古希腊文化在文艺复兴中重生
C.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D. 古希腊文化遗产保存完好无损
8.《建筑与民主》一书中说:雅典人通常在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确保每一个参与讨论内政、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这反映了雅典( )
A.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B.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C.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D.揭示了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9. 由于领土的急剧扩张,地中海在公元前2世纪成为罗马的内海,这一时期罗马处于 ( )
A.王政时期 B.共和时期 C.帝国时期 D.分裂时期
10.公元纪年是现在通行的纪年方式,它的产生与一种宗教有关,这个宗教是( )
A.基督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11.基督教诞生的背景是( )
A.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 B.犹太人遭受民族蹂躏,多次反抗都被镇压
C.罗马帝国经济的发展 D.各部落有着不同信仰,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12.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的加强
B.封建主日渐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
C.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三.中考演练
13.(2017·牡丹江市)历史图片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右图反映的是( )
A.印度种姓制度 B.西周分封制
C.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D.日本封建等级制
14. (2017年·深圳市)伯利克里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位人物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
A B C D
15. (2017年·深圳市)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分别是( )
A、道家思想、佛教 B、法家思想、基督教
C、儒家思想、佛教 D、儒家思想、基督教
16. (2017年·广东省)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17.(2017·海南省)江山代有人才出。凯撒被刺后,屋大维迅速崛起,于公元前27年建立了( )
A.雅典共和国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迦太基王国
四.综合提高:
18.识读对应下列图片,探寻人类古老的文明,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一:图1这部法典出现在哪个文明古国?法典维护了哪一阶级的利益?该法典在世界历史上有何地位?
问题一:国家:古巴比伦;阶级:奴隶主阶级;地位: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问题二:图2等级制度产生于哪个文明古国?在这个等级制度中,地位最高和地位最低的等级分别是什么?
问题二:国家:古印度;最高等级:婆罗门(掌握神权);最低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问题三:图3这一美丽的景观属于哪个文明古国?这个景观坐落在哪一大河流域?这个景观(建筑)象征着什么?
问题三:国家:古埃及;尼罗河流域;法老(国王)的权力。
问题四: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明?
问题四:所有文明都有其自身特点,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都应该理解及尊重;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明应该平等交流,融合互补,共同发展。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成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利克里
材料二:罗马共和国元老院
材料三:罗马军队实行公民兵制,出于军事的需要,人们对孩子的教育注重意志品质的磨炼和身体的训练。罗马军队采用军团编制,每个军团分为30个中队。罗马军队作战勇敢,军纪森严,擅离职守或逃离战场的士兵要受处罚,并被视为可耻。对勇于杀敌和立功者给予荣誉和嘉奖。
问题一:材料一中代表“民主政治”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什么?这个民主是什么性质的民主?
问题一:公民大会。奴隶主的民主。
问题二:你是如何理解伯利克里所说“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的?
问题二: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度,全体公民都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但这里的公民范围仅仅指成年的男性公民,范围也是很小的,因此是有局限的民主(或:少数人的民主)。
问题三:材料二图说明罗马共和国的政权主要掌握在什么人手中?由此判断该国家的政权形式是怎么样的?
问题三:奴隶主贵族。共和制。
问题四:想一想,罗马人和斯巴达人有什么共同之处?罗马共和国与迦太基之间展开的布匿战争是为了争夺什么?
问题四:尚武。地中海的霸权;资源;奴隶。
问题五:公元前27年,罗马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问题五:屋大维独揽政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代替。
【第23讲:“人类文明的开端、中古欧洲社会”】答案
【课前小测】
1.尼罗河、金字塔。
2.巴比伦、汉谟拉比、奴隶主阶级、《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完备。
3.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武士、行政、吠舍、手工业者、首陀罗。
4.民主、武力。
5.伯利克里、民主、公民大会 。
6.共和国、意大利半岛、迦太基、屋大维、皇帝、帝国、地中海。
7.手工业、商业、市民、银行家、资本主义。
8.巴勒斯坦、耶稣、基督、罗马、欧、西方。
【基础过关、中考演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
D
C
A
B
B
C
A
C
A
B
C
A
A
D
C
C
【第23讲:“人类文明的开端、中古欧洲社会”课后巩固作业】
1.一个奴隶反驳不让他吃饱饭、只逼他拼命劳动的奴隶主说:“牛马还要吃草睡觉,你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我的主人!”结果,按该国的法律,这个奴隶的两只耳朵被割掉了。这部允许如此残暴行径的法律刻在一黑色玄武石圆柱上,这部法律的名称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 查士丁尼法典 》
C.《罗马十二铜表法》 D.《民法典》
2.报载,某国东部一名属“贱民”阶层的15岁少年赛·拉姆因自家山羊误入高一等级种姓农民的稻田里而被烧死。文中某国是指( )
A.埃及 B.印度 C.伊拉克 D.希腊
3. “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 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公民之所以如此自豪,因为他们( )
A.完善了王位继承制度 B.享有较高的民主权利
C.实行了男女真正平等 D.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
4. 2016年2月12日,梵蒂冈天主教教皇方济各与俄罗斯东正教大主教基利尔一世在古巴正式会面。这是自1054年教会大分裂以来,两大宗教领袖千年来的首次会晤。其实,他们信奉的是同一宗教,即(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5.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下列哪一幅地图反映了公元2世纪末古代罗马的疆域( )
A B C D
6. 关于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你能从下面两幅地图中得到的信息是( )
A.东方文明产生较早,西方文明出现相对较晚
B.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C.东方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
D.东方人传统保守,西方人冒险进取
7.简答题
(1)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可从金字塔“建造工程庞大(需要500万吨,230多万块的石头)”“建造技术高超精密(高约147米,造型雄伟,结构复杂)”“建筑耐久时间长(屹立了4000多年)”“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等方面回答。
(2)为什么文明古国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2)第一,河流可以带来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农业灌溉和人类的生存。第二,河流流域会产生平坦广阔的大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第三,河流附近气候都比较温润,有利于人类的繁衍生息。
(3) 为什么说古希腊、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
(3) 西方文明,人们称之为蓝色海洋文明,其特点是经济上以商品经济为主,政治上拥有议会体制。海洋文明最早出现在希腊半岛,后由罗马文明继承发展成为西方文明。
8.下面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请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问题一:根据上图所示,完成下表内容填写。
项目
A
B
C
D
古国的名称
发祥的大河流域
项目
A
B
C
D
古国的名称
古代中国
古代巴比伦
古代印度
古代埃及
发祥的大河流域
黄河、长江
印度河、恒河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尼罗河
问题二:在图中B、C、D所示的三个国家(地区),分别有一项体现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文明成果。他们分别是什么?
B. C. D.
问题三:B.种姓制度;C. 《汉谟拉比法典》;D.金字塔
问题三:图中所示四大文明古国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些文明古国的发生和发展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
问题三:都处在北纬20~30°的大河流域,那里地处温带,气候温暖适宜,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利于农耕,交通便利,适宜人类生活等。
启示:人类的文明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影响。我们应当爱护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
19.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图一说明了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归属于哪个机构?
问题一:雅典最高权力归属于公民大会。
问题二:图二说明了秦朝的最高权力归属于谁?
问题二:秦朝最高权力归属于皇帝。
问题三:与秦朝相比,古代雅典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雅典的政治制度的?
问题三:特点:民主政治。理解: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相对于专制制度是一种进步;但雅典的民主政治也存在局限性:实际上重要官职被贵族掌握,广大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斥在民主和政治之外。
问题四: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李克强总理也强调:“有权不能任性”。结合以上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问题四:民主与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与法治要相辅相成,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1
【第23讲:“人类文明的开端、中古欧洲社会”课后巩固作业】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B
B
A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