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 世界古、近代史
第26讲: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考点表述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九上P88—90)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发明和应用;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九上P124—127)
③马克思主义诞生。(九上P107—108)
近年深圳中考考查情况
年份
题型
分值
考查点
2017年
材料
1+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标志
2015年
选择/材料
5
《共产党宣言》、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政联系
①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②我国现代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深化改革注入了新动力。
深圳考什么?---考情通览
考点全解
考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九上P88—90)
1.工业革命开始。
①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标志:
开始: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结束:19世纪40年代,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②开始于:英国棉纺织部门,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最早结束工业革命。
③原因(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第一:英国较早地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
第二: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等手段,最先具备了必要的资本、市场等经济条件。
第三:英国的手工工场时期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与经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条件。
第四:圈地运动的开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
④机器发明:
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
“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业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后来,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巧记法】人名“哈格里夫斯”可以用谐音记为“合格理发师”。
2.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
①改良者:英国机械师瓦特。
②应用情况:1785年后,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在许多的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
③其他重要发明: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轮船。
④意义: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对世界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③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
④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⑤带来了环境污染,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
对中国的影响:
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为了打开中国大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九上P124—127)
1.时间: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2.领先的国家:美国和德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3.标志:电的发明和应用,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了生产领域。
4.过程:
①1831年,英国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提供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②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③19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电机进入实际生产领域,电力开始用来带动机器。随后,电力广泛应用于生活领域。
5.重要发明。
项目
发明
发明时间
发明者
国家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讯工具
电话
贝尔
美国
密切人与人交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电报
莫尔斯
美国
加快了消息的传播。
家用电器
耐用碳丝灯泡
1879年
爱迪生
(发明大王)
美国
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交通工具
汽车
1885年
卡尔·本茨
德国
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
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增
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飞机
1903年
莱特兄弟
美国
6.动力:内燃机。
7.能源:石油。
8.意义:
①对世界: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最终形成一个整体。
②对中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进入资本输出阶段;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重;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政治方面的近代化。
考点三:马克思主义诞生。(九上P107—108)
1.背景:工业革命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激化,世界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2.标志: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
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4.意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时期。
导学与拓展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如何传播的?
1.工业革命从英国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
2.简述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3.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之间有何关联?
3.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工业革命创造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反过来又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4.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4.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重视知识和人才的作用;
②工业革命是促进整个世界形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作为中学生,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努力创新。
易错警示与点拨
易错字:
“蒸汽时代”的“汽”; “电气时代”的“气”;卡尔·本茨中间要有“·”;莱特兄弟的“莱”;注意马克思的“思”、恩格斯的“斯”。
易混淆: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动力是蒸汽机,新能源是煤炭;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动力是电动机和内燃机,新能源是电和石油。
如何备考?--应考训练
一.课前小测:
自我评价
共24空
填写正确 空
正确率 %
1.典图填空练习:右图人物是改良蒸汽机的瓦特。1785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 纺织 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在许多的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动力带动机器,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18 世纪60年代的 英国(国家)。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19世纪40年代,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标志者工业革命结束。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世界形成了 西 方先进、 东 方落后的局面;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其重要标志是_电力_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还发明了新的交通工具 汽车 和 飞机 。新的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
的 生产 能力,改变了人们的 生活 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有: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了光明;1885年,德国人 卡尔·本茨 设计出 内燃机 并试制汽车成功;1903年,美国人 莱特兄弟 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理想。
5.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它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 无产者 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其发表标志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二.基础过关:
自我评价
共12题
正确 题
正确率 %
1. 200多年前,从一个岛国开始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启这场“革命”最早发生在( )
A.机器制造业 B.纺织业 C.手工业 D.农业
2.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重要的发明是( )
A.珍妮机 B.改良蒸汽机 C.内燃机 D.发电机
3.18世纪80年代后,英国工业品产量增长迅速,积累了大量资金,工业革命持续加速。推动工业革命“持续加速”的能源是( )
A.畜力、水力 B.煤炭 C.石油 D.电力
4.19世纪中期,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美国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这主要得益于英国( )
A.光荣革命的进行 B.圈地运动的扩大
C.殖民扩张的加强 D.工业革命的开展
5.世界博览会是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从经济的角度分析,1851年英国能够成功举办第一届世博会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英国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B.英国拥有许多发明创造
C.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6.有些学者主张从能源角度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的原因。他们关注的主要能源应是( )
A.风力 B.煤炭 C.电力 D.核能
7.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是( )
A.汽船、火车 B.汽船、汽车 C.汽车、飞机 D.火车、飞机
8.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新技术发明和应用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是( )
A.英国和法国 B.德国和美国 C.俄国和日本 D.英国和德国
9.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这里所说的“一种新动力的发明”是指( )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10.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表中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1
2
4
3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A.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的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
C.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D.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11.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课题研究,他们搜集资料的关键词有“瓦特” “蒸汽时代” “爱迪生” “电气化”。下列主题最适合该课题的是( )
A.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B.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D.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12.早在1962年美国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 “死亡的河流” “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如今,书中的警告出现,这再次证明( )
A.环境问题始于美国 B.只有靠科技才能征服灾难
C.预言的准确表明作者的聪慧 D.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三.中考演练:
13.(2017年·广东省)1801—1831年,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A.手工工场的普及 B.人们向往城市生活
C.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便捷 D.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
14.(2017年·河北省)“近代史上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最先建立民主政治,但在教育领域英国没有一项领先,现代大学、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现代学制、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现代教育制度没有一项由英国创立。因此,英国整体国力的渐趋衰落就不足为奇了。”可见,英国“整体国力的渐趋衰落”是由于( )
A.民主政治改革滞后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D.教育制度的落伍
15.(2017年·江苏扬州)下列成果属于“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是( )
A.汽车 B.电灯 C.内燃机 D.飞机
16.(2017年·河南省)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小时降低为一个半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B.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C.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 D.新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
17. (2017年·山东滨州)19世纪以来,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化、系统化的是( )
A.《人民宪章》 B.《共产党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论联合政府》
四.综合提高:
18.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发明创造是技术创新,科学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纵观世界历史,似乎可以认为,过去一万年,人类经历的两次最大变革,一是农业革命,二是工业革命。前者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而后者则开创了过去两个世纪的现代全球文明。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1913年,亨利·福特进一步发展了制造技术……福特的设计是,一个载着零部件的传送带在一个适当的高度上以一定的速度经过工人。每个工人在传送带旁边的固定位置上从事特定的工作,这样,每93分钟即可装配出一个汽车底盘,而从前需要728分钟……在20世纪早期,世界上一半的汽车是由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随着生产的提高,汽车价格急转直下,成千上万的普通人也能够买得起汽车了。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问题一:帕尔默所说的“过去两个世纪”里曾经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这两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各是什么?分别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问题一: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电力的广泛应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问题二:材料二中亨利·福特发展的“制造技术”是什么?它属于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哪项发明为“汽车”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问题二:技术:汽车流水装配线;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条件:内燃机的发明。
问题三:根据材料二概括“福特的设计”带来的影响。福特成功对你有何启示?
问题三: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要勇于创新,创新是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源泉。
问题四:材料三选自哪一文件?它发表的时间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问题四:文件:《共产党宣言》;
时间:1848年;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19.工业革命中涌现了大量的发明创造,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妇女大量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她们的经济独立日渐形成。右图为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 ——摘编自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力学的科学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的结果。但是,基础理论与生产技术的结合还不够紧密,蒸汽机的发明主要是工人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果。
材料三:1891年,白宫装上电灯时,哈里森总统一家因担心触电而不敢触摸开关,芝加哥也曾因电线绝缘较差引起过几次火警。不过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不仅因为工业产品真像广告上说的那么好使,还因为新发明的背后有不断发展的科学在推动。
——摘编自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
材料四:见下图。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纺织业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机器的广泛使用”得益于什么动力机械的发明和改良?
问题一:特点:女工人数所占比例超过男工。动力机械:蒸汽机。
问题二:材料二中的“力学”理论是哪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写出一例以蒸汽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
问题二:科学家:牛顿;交通工具:火车、轮船。
问题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电灯的发明者是谁?根据材料三,“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三:发明者:爱迪生;原因:工业产品确实像广告说的那么好使;新发明的背后有不断发展的科学在推动。com
问题四:材料四中是什么交通工具?发明者是谁?
答案四:交通工具:飞机;发明者:莱特兄弟。
问题五:结合以上材料,概括科技的进步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
问题五:妇女经济地位的独立;更加便利的生活;思想观念的变化;个人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的变化;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
【第26讲:“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答案
【课前小测】
1.蒸汽机、瓦特、纺织、蒸汽。
2.18、英国、哈格里夫斯、大机器、西、东、工业资产阶级。
3.电力、汽车、飞机、生产、生活。
4. 爱迪生、卡尔·本茨、内燃机 、莱特兄弟。
5. 1848、共产党宣言、无产者、马克思主义。
【基础过关、中考演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
B
B
D
C
C
C
B
D
D
B
D
D
D
B
B
B
【综合提高】
18. 问题一: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电力的广泛应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问题二:技术:汽车流水装配线;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条件:内燃机的发明。
问题三: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要勇于创新,创新是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源泉。
问题四:文件:《共产党宣言》;
时间:1848年;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19. 问题一:特点:女工人数所占比例超过男工。动力机械:蒸汽机。
问题二:科学家:牛顿;交通工具:火车、轮船(一例即可)。
问题三:发明者:爱迪生;原因:工业产品确实像广告说的那么好使;新发明的背后有不断发展的科学在推动。com
答案四:交通工具:飞机;发明者:莱特兄弟。
问题五:妇女经济地位的独立;更加便利的生活;思想观念的变化;个人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的变化;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第26讲“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课后巩固作业】
1.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这项发明( )
A.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 B.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C.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D.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地便利
2.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50%,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极大地便捷了人们出行。那么,铁路最早出现在(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知识经济时代
3.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导致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的变化。这里“革命性的变化”是指( )
A.人力的解放 B.机器的使用基本取代手工生产
C.分工的细密 D.技术的改进
4.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 )。
A. 珍妮机的发明 B. 火车机车的发明 C. 电力的广泛应用 D. 飞机的发明
5.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下列发明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A B C D
6.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其诞生
的标志是( )
A.《法典》的发表 B.《人权宣言》的发表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资本论》的发表
7.简答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在哪个国家产生?原因有哪些?
(1)英国。
第一,英国较早地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
第二,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等手段,最先具备了必要的资本、市场等经济条件。
第三,英国的手工工场时期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与经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条件。
第四,圈地运动的开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
(2)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对中国有何影响?
(2) 19世纪40年代,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的国家有哪些?
(3)美国、德国。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
材料二: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众多发明家们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
材料三:1926年中国勉强参加美国费城世博会,仍以传统的展品生丝、茶叶、江浙绸缎、江西瓷器、福州漆器为主,不少展品获奖。但这些奖项并不代表着褒扬和反映我国当时社会经济各方面最新成就。“赛会得奖,实赖祖宗先人之荫庇,非我今日之德能。”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问题一: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美国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
问题二: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众多发明家们的发明(或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
问题三: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述英国与美国迅速崛起的共同条件。
问题三:科技创新(或工业革命);制度创新(或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积累(或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问题四: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赛会得奖,实赖祖宗先人之荫庇,非我今日之德能”的感触。
问题四:近代中国停留在传统手工业技术(或近代中国缺乏科技创新;或科技创新才能强国)。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北京大学出版社)目录节选:
第七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第26章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一、科学革命的根源
二、科学革命的进程
三、科学革命的意义
四、工业革命的根源
五、工业革命的进程
六、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七、工业革命对非欧洲世界的影响
第27章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
问题一:以上目录材料中,作者认为西方占据优势地位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问题一: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
问题二:说到西方近代科学革命,作者不得不提及两位伟大的科学家,根据提示写出他们的名字:
①“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的近代物理学奠基人: ;
②“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的进化论者: 。
问题二:①牛顿;②达尔文。
问题三:工业革命的最主要标志是什么?工业革命分别对“欧洲”和“非欧洲世界” 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问题三:瓦特改良蒸汽机.对欧洲影响: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或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使西方国家先后实现了工业化,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对非欧洲世界影响: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加紧了殖民扩张活动,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爱迪生建立了第一个科学技术研究所……在这里,知识同工业技术结合比以前更加密切,更加直接了。
问题四:根据材料二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爱迪生在电器领域有什么发明?写出一例。问题四:知识同工业技术结合比以前更加密切,更加直接了。耐用的碳丝灯泡。
问题五: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文明和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人类应该怎么做?
问题五:危害:带来大规模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灾难。
做法: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科技人才,坚持科教兴国,但同时也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高环保意识,用科技造福人类。
【第26讲“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课后巩固作业】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A
B
C
D
C
7. (1)英国。
第一:英国较早地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
第二: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等手段,最先具备了必要的资本、市场等经济条件。
第三:英国的手工工场时期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与经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条件。
第四:圈地运动的开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
(2) 19世纪40年代,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美国、德国。
8. 问题一: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问题二: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众多发明家们的发明;或: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
问题三:科技创新(或工业革命);制度创新(或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积累(或: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问题四:近代中国停留在传统手工业技术;或:近代中国缺乏科技创新;或:科技创新才能强国。
9. 问题一: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
问题二:①牛顿;②达尔文。
问题三:瓦特改良蒸汽机.对欧洲影响: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或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使西方国家先后实现了工业化,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对非欧洲世界影响: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加紧了殖民扩张活动,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问题四:知识同工业技术结合比以前更加密切,更加直接了。耐用的碳丝灯泡。
问题五:危害:带来大规模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灾难;
做法: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科技人才,坚持科教兴国,但同时也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高环保意识,用科技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