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 世界现代史
第30讲:第二次世界大战
考点表述
①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九下P34—35)
②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九下P35—37)
③雅尔塔会议,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九下P39—40)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九下P40—42)
近年深圳中考考查情况
年份
题型
分值
考查点
2017年
材料
2+1
《联合国家宣言》的名称和意义、诺曼底登陆
2016年
选择
2
二战的转折点
2015年
材料
1
雅尔塔会议
时政联系
①钓鱼岛问题的新动向;②日本对战争的反思;③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活动④国家公祭日及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设立等。
深圳考什么?---考情通览
考点全解
考点一:慕尼黑会议与绥靖政策。(九下P34—35)
1.慕尼黑会议。
①时间:1938年9月。
②参会者:德国(希特勒)、意大利(墨索里尼)、英国(张伯伦)、法国(达拉第)四国。
③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史称“慕尼黑阴谋”。
2.绥靖政策。
①概念:绥靖政策是指英法等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法西斯侵略者,以求得自身一时太平的外交政策。
②实质:纵容侵略的政策。
3.“慕尼黑阴谋”和“绥靖政策”的关系及其恶果。
①关系: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②恶果: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考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爆发和扩大。(九下P35—37)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主要原因: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加深了国际矛盾。
③直接原因:英法等国对法西斯的绥靖政策。
2.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两国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扩大:
①1940年四五月,德军向欧洲西部发动进攻,英、法军队被迫进行敦刻尔克撤退。德国很快占领了法国,法国投降。之后德国对英国进行空袭,即不列颠空战。
②1941年6月,德军进攻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苏德战场开战)。苏联军民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③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考点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九下P39—40)
1.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英、苏等国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
2.主要国家: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
3.建立标志:1942年1月1日,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4.作用:国际(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打败法西斯的最重要的保证。
考点四: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和攻克柏林。(九下P39—42)
1.斯大林格勒战役。
①时间:1942年7月—1943年2月。
②作战双方:苏联—德国。
③意义: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诺曼底登陆。
①时间:1944年6月6日。
②地点:法国诺曼底附近的英吉利海峡。
③作战双方: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德国。
④意义: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加快了德国灭亡的进程。
3.雅尔塔会议。
①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
②时间、地点:1945年2月,苏联的雅尔塔。
③参加国首脑: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领导人斯大林。
④内容:
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决定成立联合国;
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条件是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害。
4.攻克柏林战役。
①时间:1945年4月——5月8日。
②作战双方:苏联—德国。
③德国投降:
1945年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这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法西斯德国溃亡。
考点五:日本投降。(九下P42)
1.原因:
①中国等亚洲人民的英勇斗争。
②美军对日本的斗争,并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③苏联对日作战。
2.时间: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3.影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表
项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起止时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原因
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德国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
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导致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使德国侵略野心膨胀。
交战双方(集团)
同盟国(德、意、奥)-----协约国(英、法、俄)
法西斯集团(德、意、日)---世界反法西斯集团(26国)
战场
主战场是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太平洋
欧洲、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战争进程
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开始: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也很快卷入战争。
3.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军与法军在凡尔登激烈交战,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这充分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
4.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1.开始: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2.扩大: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
3.最大规模: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
4.转折: 1942年7月-1943年2月,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苏军发动冬季反攻消灭了德军。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5.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突破德军防线,登上欧洲大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欧洲战争结束。
6.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性质
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的根本原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后果
①参战国死伤三千多万人。
②一战后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促进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③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①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
②二战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战后格局
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美苏“冷战”对抗的两极格局。
启示
①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应当协商解决,不能诉诸于战争;
②各国人民应当加强友好合作,遏制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③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巧记法】二战的“一二三四”:一个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大同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和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三大战场:欧洲战场;北非战场;亚洲、太平洋战场。四个阶段: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扩大(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导学与拓展
1 .一战结束后,短短二十年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分析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何未能维持长久的和平??
1.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战胜国中,对势力范围的再分配也造成了各大国之间的深刻矛盾,因而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启示是什么?
2.①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和平来之不易,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在平等基础上联合起来,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挑战。
③国际社会应加强团结与合作,才能维护和平,共同发展。
3.二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3.①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形成两种社会制度和平竞争的局面。②长达几百年的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崩溃,亚非拉国家走上世界舞台。③以计算机和原子能技术的突破为标志,拉开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序幕。④欧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正式确立。
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抗日战争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4.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亚洲战场反法西斯的主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加快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②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牵制日本军队最多,付出的代价最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易错警与点拨
易错字:绥靖政策的“绥靖”二字;慕尼黑阴谋的“慕”。
易错点:德国签署投降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结束的标志;日本于1945年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
注意区分: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联合国成立的标志是1945年6月《联合国宪章》的签署。
如何备考?--应考训练
一.课前小测:
自我评价
共34空
填写正确 空
正确率 %
1. 典图填空练习:右图为 1938 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 慕尼黑 签订协定时的场景。会议参加者从左到右依次是:英、法、 德 、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 希特勒 、墨索里尼。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 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为“慕尼黑阴谋”。
2. 1939 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 波兰 发动突然进攻。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 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对 苏联 的侵略战争。苏联军民在 斯大林 的领导下,使德军占领 莫斯科 的企图没能得逞。
4. 1941 年12月7日, 日本军队 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 珍珠港 ,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5.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6.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 罗斯福 、 丘吉尔 、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还决定成立 联合国 。
7. 1944年6月6日凌晨,美、英等盟军在法国 诺曼底 登陆,向德军发动了猛烈攻击,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8. 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中国等亚洲国家对 日本 侵略者展开猛烈进攻,美军于8月上旬在 广岛 和 长崎 投下原子弹, 苏联 也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1945年8月15日,走投无路的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基础过关:
自我评价
共12题
正确 题
正确率 %
1.毛泽东说:“以妥协求和平,和平亡;以斗争求和平,和平存。”纵观历史面对威胁人类
的邪恶势力,必须同仇敌忾,若一味地忍让,换来的只是短暂的和平,会造成更大的灾难。
下列事件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德国闪击苏联 B.德国闪击波兰 C.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D.珍珠港事件
2.安倍政府默许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部分内容作为日本学校教材使用,
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质疑。有日本网友批评说,政府真的在发疯,希特勒是人类的敌人。日
本网友认为希特勒是人类敌人的原因之一是他领导下的德国发动了(?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中东战争 D.海湾战争
3.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
期:1939年9月1日。”签署该命令是为了(??? )
A.突袭波兰 B.进攻苏联 C.偷袭珍珠港 D.包围斯大林格勒
4.打破希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的战役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会战
C.诺曼底登陆 D.柏林之战
5.重大战役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 )
A.敦刻尔克撤退 B.珍珠港事件 C.中途岛海战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6.它改变了中国战争的性质,也改变了外来援助的结构,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宣战,使亚洲的战争成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反侵略和反独裁斗争的组成部分。可见,“它”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珍珠港事件 D.斯大林格勒战役
7.《二战秘史》的结束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的协调与合
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 )
A.《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B.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8.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决议,呼吁国际社会凝聚援助阿富汗共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开罗会议
9.李亮参与“小小军事指挥官——模拟二战经典战例”活动课搜集的图片。下列与诺曼底
登陆相关的图片是( B )
10. 1945年5月8日中国《新华日报》消息:经过了五年八个月零六天的欧洲战争,终于
在民主国家全盘而彻底的胜利中结束了。“彻底的胜利”是指( )
A.打败了德国法西斯 B.打败了同盟国集团
C.打败了日本法西斯 D.打败了欧洲反法联盟
11.历史示意图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 )
A.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
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历程
C.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历程
12.第一次将人权写入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
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
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
A.根除了法西斯势力
B.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C.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D.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三.中考演练:
13.(2017年·青海西宁)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的德国慕尼黑啤酒节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啤酒节,然而1938年9月欧洲各国的目光聚焦在此则是因为德、意、英、法四国签订的《慕尼黑协定》,这一事件标志着( )
A.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B.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C.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D.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14. (2017年·山西省) 22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演说:“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贯的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下,都已经黯然失色了……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给予力所能及的一切支持。”丘吉尔所说的“眼前展现的情景”是( )
A.苏德战争爆发 B.决战斯大林格勒
C.诺曼底登陆 D.苏联红军进攻柏林
15. (2017年·河北省)下图所示内容是某次战役前的情报。情报中的“此举”是为了( )
A.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B.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
16. (2017年·江苏扬州)右图漫画描绘的是1945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的场景。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
A.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商议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
C.讨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决定三国一致对德宣战
17.(2017年·深圳市)材料: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如下宣言:每一 (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
问题:①写出材料中“宣言”的名称。②该宣言的签署,有何标志性意义?③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宣言签署国协同作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
答案:①《联合国家宣言》。②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③诺曼底登陆。
四.综合提高:
18.历史上,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不同利益集团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起止时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交战双方
①
轴心国与反法西斯联盟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②(转折点)
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结果
③
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战后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④
问题一:请将下面的“两次世界大战简表”补充完整。
问题一:①同盟国与协约国;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或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④“冷战”格局(雅尔塔体系或两极对峙格局)。
问题二:美英盟军抢摊登陆于何处?其作用是什么?
问题二:法国北部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局面,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灭亡。
问题三:“苏联对日宣战”是根据哪一次会议的决定?“美军重拳出击”又指何事?
问题三:雅尔塔会议。美国对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问题四:“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二战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问题四: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反思大战的历史,远离战争,拥抱和平;警惕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复活;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19.图片是凝固的历史。有关战争的图片,为我们反思战争、珍视和平提供了重要的形象史料。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cn-jy.com
问题一:图1反映出抗战时期民众的什么心声?结合图2写出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问题一:心声:军民联合抗战(或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等。(符合图片主题即可)开始的标志:1937年,卢沟桥事变。
问题二:宣传画是战争时期舆论宣传的重要形式,隐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图3中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至少写两条)
问题二:中、苏、美、英等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力;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空前强大;世界人民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充满信心。
问题三:以上哪三幅图属于第一手史料?(写出图片序号即可)这些第一手史料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问题三:第一手史料:图1、图3、图4。时代主题:反抗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
【第30讲:“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
【课前小测】
1. 1938、慕尼黑、德、希特勒、苏台德。
2. 1939 、波兰。
3.苏联、斯大林、莫斯科。
4.1941、日本军队、珍珠港。
5. 1942年、华盛顿、联合国家宣言。
6.1945、罗斯福、丘吉尔、雅尔塔、联合国。
7.诺曼底、第二、5、8、欧洲。
8.日本、广岛、长崎、苏联、中国东北、1945、9、2。
【基础过关、中考演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A
A
D
C
A
C
B
A
C
B
B
A
B
B
17. 答案:①《联合国家宣言》。②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③诺曼底登陆。
【综合提高】
18. 问题一:①同盟国与协约国;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或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④冷战格局(雅尔塔体系或两极对峙格局)。
问题二:法国北部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局面,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灭亡。
问题三:雅尔塔会议。美国对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问题四: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反思大战的历史,远离战争,拥抱和平;警惕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复活;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19. 问题一:心声:军民联合抗战(或“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等符合图片主题即可; 开始标志:1937年,卢沟桥事变。
问题二:中、苏、美、英等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空前强大;世界人民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充满信心。
问题三:第一手史料:图1、图3、图4;时代主题:反抗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
【第30讲“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后巩固作业】
1.下表内容体现的主题是( )
1931年
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1938年3月
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
1938年9月
纵容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
1939年9月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宣而不战。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B.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绥靖政策的表现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慕尼黑阴谋 B.德国进攻波兰
C.德国进攻苏联 D.日本偷袭珍珠港
3.右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宣传海报(图中的“卐”字代表德国法西斯)。下列历史事件与这幅海报宣传的意旨相一致的是( )
A.联合国的成立 B.苏联军民抗击德国法西斯
C.美国对日宣战 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4.德国战败后,美苏英分区占领德国(如图),此举是依据(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宣言》 D.雅尔塔会议
5. 1945年5月,攻克柏林的是哪国军队( )
A. 苏联军队 B. 英国军队 C. 法国军队 D. 美国军队
6.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表》信息中你能得出有关“二战”的正确结论是( )
持续时间
卷入战争国家
死伤人数
军费开支及物资损失
6年多
61个
5000多万人
5万多亿美元
A.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 B.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民族解放战争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7.简答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1)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主要原因: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加深了国际矛盾。
直接原因:英法等国对法西斯的绥靖政策。
(2) 标志着二战规模不断扩大的事件是什么?
(2) 莫斯科保卫战、日本偷袭珍珠港。
(3)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何重要意义?
(3)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打败法西斯的最重要的保证。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8年)《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丘吉尔在英国议会下院演讲说:“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
材料二:某次战争期间的世界形势图。
材料三:只有牢记战争的惨痛,才能珍惜和平的宝贵。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真正开创未来,实现《联合国宪章》中避免后世再遭战祸的宗旨。?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问题一:材料一中“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体现了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采取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加速了哪一场战争的爆发?
问题一:绥靖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图中所反映的两大对峙集团的名称,并简要分析战争期间双方力量对比的总体变化。
问题二:名称:三国轴心集团(轴心国集团)、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变化:战争初期,法西斯势力扩张猖獗;《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后,反法西斯力量逐渐扭转战局。(答案能围绕“法西斯势力由盛转衰、反法西斯力量由弱到强” 等有关内容作答即可)
问题三:联合国的创立是哪次会议的成果?这次会议还作出了哪些决定?
问题三:雅尔塔会议。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德国投降三个月内,苏联对日本法西斯作战。
9.战争是人类的梦魇,和平是人类的梦想。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心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战争缘起】
材料一:
【战争进程】
材料二:下面是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三次战役的纪录片的海报
【战争梦魇】
材料三:
问题一:图1中两大集团的核心分别是哪个国家?图2中的轴心国都建立了恐怖野蛮的什么政权?
问题一:英国和德国。法西斯专政。
问题二:选取材料二中的两个战役说明它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进程的影响。
问题二:偷袭珍珠港──标志着二战进一步扩大;决战斯大林格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登陆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问题三:以材料三三幅图片为例,分别说明战争对人类文明造成了哪些影响?
问题三:图4:说明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图5说明战争中的种族迫害;图6说明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问题四: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你认为如何才能维护世界和平?
问题四: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30讲“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后巩固作业】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B
D
D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