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 世界现代史
第31讲: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考点表述
①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九下P48—49)
②欧洲的联合。(九下P52—54)
③日本经济的发展。(九下P54—55)
近年深圳中考考查情况
年份
题型
分值
考查点
2017年
选择
2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2015年
选择
2
欧洲的联合
时政联系
①英国脱离欧盟;②2016年美国大选;③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深圳考什么?---考情通览
考点全解
考点一: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九下P48—49)
1.原因:
①根本原因: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②主要原因: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
③重要原因: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
2.表现:
①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②人们生活改善;
③保持了其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
3.特点: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片繁荣景象;70年代发生经济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进行调整,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仍然是最大的负债国。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一览表
时期
表现(特点)
原因
第一
阶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战后的繁荣。
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第二
阶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危机和经济调整。
70年代,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
引发了1974—1975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地位下降;
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
经济发展弊端显露;
受到危机严重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第三
阶段
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出现。
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20世纪90年代,进行社会经济改革;
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考点二:欧洲的联合。(九下P52—54)
1.原因:
①为了使欧洲摆脱血腥冲突的威胁,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
②二战后,欧洲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下降,只有联合,才能重新树立欧洲的新形象。
③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④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⑤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其原因有:美国的援助——马歇尔计划;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过程:
①20世纪60年代(1967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
②1993年,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3.欧盟一体化的表现:
①统一货币——欧元(欧元符号 ?);
②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
③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4.欧盟地位: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5.作用:
①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欧盟成为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政治经济组织。
②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促进了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使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国、欧盟、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6.评价:
欧洲的联合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然而,欧洲的联合并非一帆风顺,希腊债务危机、英国脱离欧盟都是对欧洲联合提出的挑战。欧盟成员国仍需要为欧盟未来发展而努力。
考点三:日本经济的发展。(九下P54—55)
1.原因:
①美国的扶持;
②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③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④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⑤朝鲜战争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
2.表现:
①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②20世纪7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③1974—1975的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大打击,日本经济发展速度一度减缓。
④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影响:
①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际地位增强。
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多次申请加入联合国,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导学与拓展
1.促进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1.①都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持;
②二战后相对和平的国家环境;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④根据本国国情,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政策。
2.从“欧共体”到“欧盟”是欧洲联合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这两者的性质有什么区别?
2.“欧共体”的性质是经济共同体。欧盟的性质是经济、政治共同体。
3.欧盟的成立及其一体化程度的加强有何意义?
3.①使欧洲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②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③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④促进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4.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发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4.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重视科技和教育的作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高、精、尖领域人才。
②要善于抓住机遇,重视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
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政策。
④保持国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和创造良好的环境。
5.“联合国”“欧盟”“世贸”这三个国际组织的区别是什么?
5.联合国属于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全球性组织;欧盟属于区域性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世贸组织则属于全球性经济组织。
易错警示与点拨
1.欧盟是一个区域性的政治经济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不是一个国家。
2.2002年启用欧盟货币——欧元,但欧盟成员国中只有11个国家使用欧元,它们合称为欧元区。
3.截至2016年6月英国公投脱离欧盟,欧盟共有27个成员国。
如何备考?--应考训练
一.课前小测:
自我评价
共23空
填写正确 空
正确率 %
1.二战后,美国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还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呈现一片繁荣景象。20世纪70年代,美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地位下降。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美国经济缓慢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80年代中期以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
2.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都和以前有很大不同,人们认为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3.二战后,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 典图填空练习:右图是欧盟的盟旗。欧盟正式成立于1993年,其前身是欧洲共同体。欧盟各国逐步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欧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5.二战以后,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多次申请加入联合国,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二.基础过关:
自我评价
共12题
正确 题
正确率 %
1.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和激光工业逐渐成为战后美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这说明战后美国经济发展( )
A.科技含量高 B.起伏变化大 C.速度比较快 D.债务负担重
2.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句话中的这种“挑战”来自于( )
A.西欧和日本 B.苏联 C.中国 D.东欧
3.下图中,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有两个主要时段,在第二个时段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全球化、多极化 B.信息化、产业化C.产业化、集团化 D.信息化、全球化
4.“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资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够迅速复原,这一复原使欧洲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这论述了( )
A.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B.西欧经济恢复的影响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的背景D.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
5.“欧洲的事由欧洲人来做”,使“美国打个喷嚏,欧洲就得感冒”的现象大为改观。直接反映欧洲这个历史性变化的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B.欧洲共同体成立C.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D.美苏争霸结束
6.李琳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等文字,他查找的国际组织应是( )
A.欧洲联盟 B.世贸组织 C.联合国 D.亚太经合组织
7.假如你今年暑假要到欧洲去旅游,为了方便在欧洲购物,你所带的货币最好是(? )
A.英镑 B.美元 C.人民币 D.欧元
8.2017年3月29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向欧盟组织递交“脱欧”信函,通知其英方正式启动“脱欧”程序。这说明( )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受到挑战B.欧洲一体化进程遇到挫折C.欧盟是区域性政治组织D.欧洲共同体是欧盟的前身
9.就读于某中学的小东告诉同学,他叔叔于1972年曾出国留学,留学的国家是当时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小东的叔叔留学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德国
10.下表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是(? )
A.社会改革 B.适当的经济政策C.美国扶持 D.朝鲜战争的爆发
11.1949年4月,英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随着欧洲经济高速发展,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共体首脑会议宣布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12国成立欧洲联盟;随着世界经济和英国自身的发展,2016年,英国决定退出欧盟。这些表明,影响英国决策的决定因素是( )
A.外国影响 B.民族矛盾 C.意识形态 D.国家利益
12.图表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下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说明这一历史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形势是(??)
时间(年)
日本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1952—1960
8.2
2.8
2.7
7.5
4.8
1961—1970
11.2
4.1
2.8
4.8
5.8
A.一波三折 B.持续发展 C.停滞不前 D.危机四伏
三.中考演练:
13. (2017年·深圳市)图为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A.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持续增长
B.五六十年代罗斯福实行新政推动经济发展
C.70年代中期增长率最低
D.新经济的出现促进了90年代的经济增长
14.(2017年·海南省)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丧失优势地位的欧洲国家在美苏争霸的夹缝中生存,为此,他们开始( )
A.走向联合 B.分庭抗礼 C.追随美国 D.倒向苏联
15.(2017年·江苏无锡)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个梦想: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如今许多欧洲人正逐渐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意大利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雨果的梦想初步实现了.让雨果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的组织是( )
A. B. C. D.
16.(2017年·江西省)如图表明二战后日本经济50年代至70年代( )
A.曲折发展 B.高速发展
C.增长率持续上升 D.增长率持续下降
17.(2017年·湖北孝感)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198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战后,教育经费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所占比重超过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90年代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成年人受过大学教育。工程师在人口中的比例居世界之首。”该材料反映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 )
A.重视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创新
B.推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
C.重视教育,注重人才培养
D.政府投资主要放在发展经济上
四.综合提高: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材料二:西欧、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
材料三: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战后初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居于什么地位?请从战后各国实力角度分析,美国取得这一地位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一:霸主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意、日成了战败国,英、法受到严重削弱,而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远胜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问题二:材料二、三说明了西欧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问题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迅速。
问题三:从材料三看,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问题三: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美国利用单独占领日本的有利地位,政治上迫使日本进行民主改革,经济上采取扶持政策,特别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国的军事订货大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政府也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技。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的具体做法
归纳
战后初期,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都是一片战争废墟,美国制造的商品和美国的资本很快流入这些国家。
①
二战后,美国加大了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科学发明来自美国,同时,美国增加对高新工业的投入,原子能工业、宇航工业等新兴工业发展起来。
②
战后美国政府鼓励对外投资,增加工人工资福利,缩短工作日时数。
③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近几年来中美经贸关系总体上呈现了不断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双方都高度重视中美经贸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增长及美国经济的复苏为中美经贸发展创造条件。但同时……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不断上升,影响中国上百亿美元的对美出口。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中美国具体做法,归纳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问题一: ①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②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重视发展新兴工业;③政府采取措施,创造比较有利的经济环境。(不能照抄材料)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什么经济?此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问题二:经济:新经济。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请你概括以中美为代表的各国经济呈现出怎样的关系?
问题三:相互依存,互相竞争。(意思相近即可)
问题四:综合上述问题,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问题四:①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②国家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④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参与竞争等。(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第31讲:“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答案
【课前小测】
1.科技教育、高新技术、繁荣、70、通货膨胀、负债国。
2.经济结构、信息化、全球化。
3.劳动力、美国、经济发展。
4.盟旗、1993、欧洲共同体、欧元、布鲁塞尔、经济。
5.非军事化、美国、科技立国、政治大国、联合国。
【基础过关、中考演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A
A
D
A
B
A
D
B
B
B
D
B
D
A
C
B
C
【综合提高】
18. 问题一:霸主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意、日成了战败国,英、法受到严重削弱,而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远胜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问题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迅速。问题三: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美国利用单独占领日本的有利地位,政治上迫使日本进行民主改革,经济上采取扶持政策,特别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国的军事订货大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政府也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技。
19. 问题一: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措施:兴建公共工程。
问题二:①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②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重视发展新兴工业;③政府采取措施,创造比较有利的经济环境。(不能照抄材料)
问题三:经济:新经济;特征:信息化、全球化。
问题四:关系:相互依存,互相竞争。(意思相近即可)
问题五:①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②国家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国家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④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参与竞争等。(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第31讲“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课后巩固作业】
1.下图反映了“二战”以来美国经济的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其中第二阶段特点描述最准确的是( )
A.受经济危机打击,经济地位下降 B.经济持续发展,一片繁荣景象
C.发展高新技术,进入新经济时代 D.实行科技立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有人将法德关系作如下比喻:以前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相同的“民主”规则的含义是指( )
A.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C.法德关系的和解 D.欧洲的经济一体化
3.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一现象直接来自于( )
A.欧共体的组建 B.欧盟的成立 C.欧盟的扩张 D.欧元的发行
4.“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大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材料所强调的“日本发展的原动力”是指( )
A.重视发展教育 B.加强国家合作C.拥有丰富的资源 D.占据广阔的海外市场
5.二战后,日本经济陷入空前的混乱和凋敝。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二三十年间,日本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增长时期,一跃而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究其原因,除日本自身的努力外,还得益于( )
A.欧共体的帮助 B.美国的扶持C.联合国的援助 D.北约的资助
6.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控制的加强 B.美国的经济援助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广泛应用
7.简答题
(1)简要概括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状况。
(1)战后五六十年代,一片繁荣景象;70年代发生经济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进行调整,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仍然是最大的负债国;20世纪9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
(2)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重要阶段有哪些?
(2)1967年,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
(3)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3) 外因:美国的扶持。
内因: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8.机遇稍纵即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善于抓住机遇,从本国国情出发,促进经济发展。
美国机遇: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增长强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
问题一:二战后初期,美国抓住了哪些机遇促使本国经济一枝独秀?
问题一:机遇:战时资本积累、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科学技术的进步。
西欧机遇: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每个国家发展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资源丰富,有的资金缺乏,有的科技先进。因此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
问题二:为了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西欧国家之间加强合作,采取了什么措施?
问题二:进程: 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 1993年,西欧国家成立了欧盟(发行使用欧元;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货物自由流通都可)。
问题三:说一说欧洲实现联合有什么好处?欧洲的联合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问题三:好处: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等等。
日本机遇:20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逐渐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问题四:20世界五十年代,日本抓住了哪些机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问题四:外部:美国在经济上的扶持;
内因: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坚持教育先行,重视人才培养;政府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注意保持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63~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欧洲的霸权不仅表现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戴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欧洲应该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
——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教材
材料四: 漫画《英国脱欧》。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的霸权”在政治方面的表现。这一时期欧洲在经济领域的霸权主要是因为生产领域的两次变革,这两次变革指什么?
问题一:大殖民帝国;两次工业革命。
问题二:据材料二分析“西欧依靠美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
问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
问题三:据材料三指出欧洲联合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年代欧洲联合的标志,并分析欧洲联合的影响。
问题三:摆脱美国的控制,保障欧洲自身的安全;西欧各国成立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成立对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问题四:你认为漫画四所反映的事件对欧洲一体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问题四:英国脱欧使欧洲一体化进程严重受挫。
【第31讲“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课后巩固作业】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D
D
A
B
D
7. (1)战后五六十年代,一片繁荣景象;70年代发生经济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进行调整,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仍然是最大的负债国;二十世纪9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
(2)1967年,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
(3) 外因:美国的扶持;
内因: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8. 问题一:机遇:战时资本积累、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科学技术的进步。
问题二:进程: 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 1993年,西欧国家成立了欧盟(发行使用欧元;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货物自由流通都可)。
问题三:好处: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等等。
问题四:外部:美国在经济上的扶持;
内因: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坚持教育先行,重视人才培养;政府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注意保持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9. 问题一:大殖民帝国;两次工业革命。
问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
问题三:摆脱美国的控制,保障欧洲自身的安全;西欧各国成立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成立对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问题四:英国脱欧使欧洲一体化进程严重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