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 中国古代史(隋朝-清朝)
第9讲:唐宋元明清文化及中国古代政权更替
考点表述
①唐诗的盛行。(七下P35—36)
②宋词、元曲的流行。(七下P77—78)
③《本草纲目》。(七下P122—123)
④《红楼梦》。(七下P128)
⑤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及各历史阶段时代特征。(七上P134;七下P139)
近年深圳中考考查情况
年份
题型
分值
考查点
2017年
选择
2
唐诗反映盛世
2016年
选择
2+2
唐诗,李白;朝代更替(元朝)
时政联系
在当今追逐功利的社会里,通过古典诗歌审美可实现情感净化和精神升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考什么?---考情通览
考点全解
考点一:唐诗的主要作者和代表作。(七下P35—36)
代表人物
生活时期
代表作
诗歌风格
称谓
李白
盛唐时期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清新飘逸
“诗仙”
杜甫
由盛转衰
“三吏” “三别”等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
“诗圣”
白居易
唐朝中期
《秦中吟》《新乐府》
现实主义,讽喻社会,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注: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表现在: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唐朝给我们流传下来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唐朝是我国诗歌艺术的巅峰。
类别
朝代
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特点(或内容)
宋词
北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豪放派”: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两宋之交
李清照
《声声慢》等
“婉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
南宋
辛弃疾
《破阵子》
把豪放的风格发扬光大,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元曲
元朝
关汉卿
《窦娥冤》
鞭挞社会黑暗势力
注:宋词是继唐诗后盛行于宋代的又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宋词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
考点二:宋词、元曲的主要作者和代表作。(七下P78-80)
【记忆歌诀】:
李白诗,传千年,白帝城,《蜀道难》,奔放飘逸称“诗仙”;
杜甫诗,写实情,“三吏”“三别”是诗史,语言凝练是“诗圣”;
白居易,讲讽喻,《秦中吟》《新乐府》,直白如话最简易。
苏轼豪迈评“赤壁”,清照委婉又感伤,弃疾作品多豪放, 汉卿剧作善恶扬。
考点三:《本草纲目》。(七下P122—123);《红楼梦》。(七下P127-128)
著作
作者
朝代
内容
评价、影响
《本草纲目》
李时珍
明朝
是一部总结性药物学巨著,内容丰富(收入药物1800多种,医方一万多个),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
刊行后广为流传,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红楼梦》
曹雪芹
清朝
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揭示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趋势。
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考点四:中国古代政权(朝代)更替顺序。(七下P138-139)
朝代顺序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朝代顺序歌谣
夏商西周继,春秋战国承。秦后西东汉,三国西东晋。两晋南北朝,隋唐大一统。五代和十国,宋辽与夏金。元明清三代,中国疆土定。(或: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朝
代
归
类
统一时期的王朝: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大统一的王朝:秦、西晋、隋、元
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元(蒙古族)、清(满族)
中国历史上主要分裂时期: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
导学与拓展
1.促进中国古代文化繁荣、发展的共同因素有哪些?促进唐诗繁荣的具体因素又是什么?
1.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社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发展;③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态度;④在继承发扬前代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⑤统治者实行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等等。
唐诗的繁荣除上述原因(唐朝文明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外,统治者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大大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呈现出哪些历史发展趋势?
2.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或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经济重心南移。
3.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分别有着怎样的时代特征?
3.(1)夏商周时期(先秦时代)——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2)春秋战国——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
(3)秦汉时期——统一国家建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5)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6)宋元时代——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农牧文化交融)与经济重心南移
(7)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易错警示与点拨
易错字:文学家姓名:苏轼的“轼”、关汉卿的“卿”、曹雪芹的“芹”;文学作品人物:林黛玉的“黛”、窦娥的“窦”;朝代名称:晋、隋。《本草纲目》容易写成《草本岗木》。
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是我国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如何备考?--应考训练
一.课前小测:
自我评价
共32空
填写正确 空
正确率 %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 黄金 时代,唐诗 内容 丰富, 风格 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朝诗人中,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后人称他为“?诗仙?”。杜甫身历唐朝的由盛转衰,诗风沉郁,语言精练,被你尊称为“诗圣”。白居易诗作明白流畅, 通俗 易懂。
2.词是一种新体诗歌,是宋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杰出的词人苏轼的词豪迈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格委婉,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南宋辛 弃 疾把词的豪 放 风格发扬光大,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3.元曲由杂 剧和散 曲组成,最优秀的元朝剧作家是 关汉卿 ,他的代表作有悲剧《窦娥冤》。
4.《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作者 曹雪芹 。小说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 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揭示封建社会必然崩溃趋势。
5.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 李时珍 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 医药 学的重要文献。
6. 典图填空练习:右图序号中的朝代分别是:①唐 朝 ;②北 宋;③明 朝;④清 朝 。在我国古代经过长期战乱后统一中国的王朝有:秦、西晋、隋、元。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有 蒙古 族建立元、 满 族建立清。 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基础过关:
自我评价
共12题
正确 题
正确率 %
1.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斐然,优秀作品灿若星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王羲之被誉为“画圣” B.唐朝是诗歌繁荣的时代
C.宋朝《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著名小说 D.元朝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流传广泛
2.右图是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的选手李尚荣(7岁)抽
签到的“从以下9个字中识别诗句题”的提示图。该题所涉及的
诗句出自( )
A.《春晓》 B.《绝句》
C.《登鹳雀楼》 D.《望庐山瀑布》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受安史之乱的悲怆情怀。他被后人称为 ( )
A.医圣 B.书圣 C.诗圣 D.诗仙
4.“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岳飞 D.辛弃疾
5.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表述错误的是( )
A.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 B.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C.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 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
6.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守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在这里,屠呦呦告诉人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是“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明朝时,我国在“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基础上形成的药物学著作是( )
A.《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金刚经》 D.《天工开物》
7.我国古典文学灿烂辉煌。下列文学家及其作品出现时间最早的是( )
A.曹雪芹《红楼梦》 B.李白《早发白帝城》
C.关汉卿《窦娥冤》 D.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描写封建家族的衰亡和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形,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9.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B.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的词豪迈奔放
C.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
D.明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10.右图为中国历史纪年表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
③所指的朝代分别是( )
A.①北魏 ②南宋 ③元
B.①北周 ②陈 ③西晋
C.①辽 ②南宋 ③元
D.①辽 ②东晋 ③元
11.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下面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2.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
B.秦汉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辽宋夏金元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三.中考演练
13.(2017.山东枣庄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力求用传统的力量弘扬文化自信,以诗词的名义践行青春誓言。下列哪一朝代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14.(2017.山东泰安市)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学习研究古诗词文化的热情、某班诗词比赛中有这样一道题目:“特点:豪放风格;成就:文学家、书法家;经典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符合题目要求的词人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岳飞 D.辛弃疾
15.(2017.贵州黔西南州)有这样一部著作,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它还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这部著作是(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16.(2017·山东临沂市)英国著名的经济史学家麦迪森写道:“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人均收入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这期间,被金灭亡的汉族政权是( )
A.辽朝 B.北宋 C.西夏 D.南宋
17.(2017.四川乐山市)时空意识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面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①
907—960 960—1127 1127—1276 1271—1368 1368—1644 1644—1912(年)
A.秦朝 B.隋朝 C. 唐朝 D.元朝
四.综合提高:
18. 中国人喜欢以诗咏史,可以说诗词是历史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请阅读下表“诗词”栏目中的三首诗,完成“赏析”栏目中的作业。
诗词
赏析
《秦王扫六合》 (唐)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的是??(称号)李白。他的《秦王扫六合》极力渲染了??(人名)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威风。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杜甫被称为“ ”,他的诗被称为“? ?”。他写的《春望》,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怀,深刻地反映了关于安史之乱的历史。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如梦令》的作者李清照是宋朝著名女词人,她的词,风格????,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清新自然。
材料二: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改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材料三: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域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改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
问题一:完成材料一中“赏析”栏目中的填空作业。
问题一:(1)诗仙;秦始皇(嬴政);(2)诗圣;诗史;(3)婉约(委婉)。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唐诗、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
问题二:唐诗的特点:艺术成就高;数量众多;题材丰富;诗人众多。
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兼收并蓄;中西贯通;博大宏放;昂扬进取。
问题三: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问题三:原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政策开明,对外交往频繁。
19.阅读材料,回答“中国历史的延续性和走向统一的趋势”主题的相关问题。
材料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三国演义》开篇语
材料二:据著名教授凌林煌在文章《综论中国历史之分合》计算:在1999年之前约4683年的历史中,统一年数为3389年,分裂年数1294年,统一年数所占百分比为72.41%。自元朝实现统一以来至今,中国基本没有出现大分裂的局面。
材料三:原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在北京会见由饶颖奇先生率领的“台湾民意代表交流参访团”一行。陈云林表示,希望两岸继续携手努力,弘扬两岸传统文化,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活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统一提供精神力量。
问题一:说出三国鼎立之前和之后的各一个统一的朝代。哪一历史事件阻碍了曹操统一中国的步伐?
问题一:秦朝(或西汉、东汉);隋朝(或西晋、唐朝等);赤壁之战。
问题二:材料二中凌教授的计算大约是从哪个时代开始的?元朝与之前的统一王朝有哪些不同之处?请举出中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至少两个)。
问题二:开始:炎帝、黄帝时期(或传说时代);不同:①由少数民族建立统一中国的政权;②疆域比任何朝代都要辽阔。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统一”有哪些有利条件?
问题三:①两岸交流日益频繁。②“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
【第9讲“唐宋元明清文化及中国古代政权更替”应考训练】答案
一.课前小测:
1.黄金;内容;风格;诗仙;通俗。
2.宋;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豪放。
3.杂剧;散曲;关汉卿 ;《窦娥冤》。
4.《红楼梦》;古典;曹雪芹;封建。
5.李时珍;《本草纲目》;医药。
6.唐朝;北宋;明朝;清朝;秦;西晋;隋;元;蒙古; 满;统一。
二.基础过关、中考演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
D
C
D
D
B
B
A
D
C
C
D
B
A
A
D
D
【第9讲“唐宋元明清文化及中国古代政权更替”课后巩固作业】
1.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2.两宋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是:①辛弃疾;②李清照;③陆游;④苏轼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3.元杂剧作家关汉卿最出色的代表作是( )
A.《蜀道难》 B. 《新乐府》 C. 《窦娥冤》 D. 《西游记》
4.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 )
A.《伤寒杂病论》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5.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秦中吟》 B.《红楼梦》 C.《牡丹亭》 D.《本草纲目》
6.一本书记载了张骞通西域、北魏孝文帝改革、开通大运河、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这些史实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夏商周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秦汉时期、明清时期
B.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明清时期
C.宋元时期、隋唐时期、夏商周时期、明清时期
D.隋唐时期、宋元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7.简答题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请列举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三位诗人及其诗歌特点。
(2)李白(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杜甫(雄浑,语言精练凝重);白居易(讽喻社会,同情人民,通俗易懂)。
(2)宋代词人苏轼与他的词风格相一致的另一位宋代词人是谁?其作品内容的特点是什么?
(2) 辛弃疾.在他的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充满了炽烈的爱国热情。
(3) 为什么说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高峰时期?
(3)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众多的小说家,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小说的内容,多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
8.阅读杜甫诗,请回答问题。?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问题一:诗中“李白”的称号是什么?他的诗歌特点是什么??问题一:称号:“诗仙”。特点: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是唐朝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问题二:诗中“长安市”的特点和地位是什么??问题二: 规划整齐,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问题三:诗中“天子”是谁??问题三:唐玄宗。
问题四:全诗是诗人杜甫对李白哪几个方面的描绘?
问题四:对李白的才华、性格和爱好的描绘。
9.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问题一: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图中序号①—⑦的相关知识。
问题一:①赤壁之战;②魏;③黄河;④孝文帝;⑤北方;⑥经济重心;⑦隋。
问题二:上述示意图体现的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有哪些?
问题二:①政权分立到国家统一;②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或③江南地区逐步开发)。
【第9讲“唐宋元明清文化及中国古代政权更替” 课后巩固作业】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A
C
C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