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8.只有一个地球 课件(共31张ppt)+教案(2课时)+教学反思+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8.只有一个地球 课件(共31张ppt)+教案(2课时)+教学反思+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15 22:51:01

文档简介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以课题为中心展开,重在树立学生“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在课文的分析理解中,教师还是讲得过细、过多,让学生发挥的机会较少。整堂课的设计虽突出了中心,层层递进,有序展开,但是在老师的完全掌控下的。我反思是否可以在理清层次后由学生分组选择内容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汇报交流,而老师只在交流中做点拨,进行重点展开。相信这样,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而课堂上也不会因为想要面面俱到而显得匆忙。
18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能学会11个生字,正确读写“晶莹、摇篮、壮观”等词语。
2.能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得出“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的。
4.能根据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增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1.能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得出“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的。
难点:
1.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得出“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的。
2.能根据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增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地球图片。
2.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图片展示地球。
师:你们看到过地球吗?每天我们都与她亲密接触,相依相伴,却无法看清她的全貌。宇航员叔叔在太空中为我们拍下了地球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学生交流感受。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来深入了解我们的地球母亲。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在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生字词读音。
3.理解“遨游、晶莹、恩赐、璀璨、威胁、和蔼可亲”等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课文写了关于地球哪几方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宇航员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叹?说说自己的朗读感受。
(3)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2.理清层次。
课文讲了四部分内容:①1—2自然段:地球很美丽、很渺小。
②3—4自然段:地球资源是有限的。
③5—7自然段:地球资源枯竭后,人类无法移居。
④8—9自然段:号召人类保护地球。
理解概括:地球的样子非常(美丽壮观 ),但同宇宙相比又显得非常(渺小)。地球蕴含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如果随意毁坏,将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威胁。地球被破坏以后,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基于这些认识,文章深刻地向人类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这一事实。
四、体会地球的“可爱”。
1.宇航员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了”?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地球的“可爱”?
2.学生自由读1、2自然段,圈画相关句子,朗读体会。
出示: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小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结合图片展示,学生感受地球的美丽、可爱。
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体会: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突出了地球的美丽可爱,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
指导朗读,读出对地球的赞叹与热爱。
出示: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体会: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地球的渺小。
指导朗读,想象宇航员在茫茫太空中看到地球时的心情,感悟“可爱”。
师:的确,地球太伟大了、太可爱的,是地球孕育了生命,创造了神奇,她就是人类的母亲,就是生命的摇篮。当宇航员在茫茫宇宙中回望地球家园时,心中的亲切、热爱便油然而生,地球便尤其显得“可爱”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地球?
(可爱、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伟大……)
二、体会地球的“容易破碎”。
1.学生自由读3、4自然段,体会地球“容易破碎”的原因。
师:“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地球“容易破碎”?请大家自由读3、4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2.抓住关键句,理解体会。
(1)概括理解。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它的衰竭。(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的,但是由于(人类的毁坏),使它们不能再生。
(2)朗读体会。
出示: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联系“不是、而是”,体会作者的语气。
体会: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地球上的矿产资源产生不易,非常有限。
指导朗读,读出资源的来之不易,作者的苦心教导。
出示: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思考:为什么说“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联系实际交流:身边有哪些不加节制的开采行为?
出示: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理解“本来”的意思,体会其中惋惜、感叹,加深对人类破坏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的体会。
体会:“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再一次说明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从而给读者以警示、提醒。
出示: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
学生联系实际,说说人类的破坏行为带来的危害。
展示生态灾难图片,体会人类的破坏造成的地球的易破碎。
指导朗读。读出提醒、警示。
三、体会地球被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
师:地球是易破碎的,人类破坏的行为给地球已经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如果地球破碎了,人类该何去何从?
1.学生自主学习5—7自然段,交流感受。
2.理解“只有一个地球”。
人类会有除了地球以外的第二个选择吗?
出示: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联系“至少”“四十万亿千米”,体会地球的唯一。
体会:“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四十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简洁有力地说明了:人类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居住的星球。
出示: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联系“即使、也”“又有”,体会科学家设想的遥远,对比当前地球的灾难近在眼前,人类如果继续破坏,最终将无路可走。感受作者的迫切警示。
3.小结。
是呀!如果地球被我们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所以作者才说(引读)“只有一个地球”。
四、研读结论,树立保护地球意识。
1.引读宇航员的话。
引读出示:是啊!“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联系前文,体会情感。
说地球可爱,是说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美丽而壮观,渺小而伟大。
说地球容易破碎,是因为它正遭受着各种破坏。
理解:这句话的目的在于提醒人们:如果继续破坏地球,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如果精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可爱的地球就会更加可爱。
指导朗读:读出宇航员的赞美、担忧。
2.研读结论,激起共鸣。
要使我们的地球永远年轻,永远美丽可爱,我们就必须精心保护她。
齐读最后一段,学生交流感受。
体会: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所以我们要(引读出示:“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3.实践运用。
学了本课后,相信你对保护地球一定有了更深的认识。生活中存在很多破坏环境或者浪费资源的行为,请你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两条宣传语,号召更多的人来保护地球吧!
示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
五、拓展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地球妈妈和她的儿女们说说,请你们用一句话说出你的最深感受,句子可以是抒情的、感叹的、赞叹的、呼唤的……打开“我的心声”,写下你的话,让大家都来看一看。
六、课堂总结
课文从地球的美丽渺小、地球的资源有限、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三方面向我们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号召人们保护地球。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让地球越来越美!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美丽而渺小 太可爱 号召精心
地球自然资源有限 太易破碎 保护地球
人类无法移居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以课题为中心展开,重在树立学生“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在课文的分析理解中,教师还是讲得过细、过多,让学生发挥的机会较少。整堂课的设计虽突出了中心,层层递进,有序展开,但是在老师的完全掌控下的。我反思是否可以在理清层次后由学生分组选择内容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汇报交流,而老师只在交流中做点拨,进行重点展开。相信这样,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而课堂上也不会因为想要面面俱到而显得匆忙。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只有一个地球》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时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随意破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研究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说教学目标
1.能学会11个生字,正确读写“晶莹、摇篮、壮观、和蔼、半径、资源”等词语。
2.能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得出“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的。
4.能根据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增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 能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能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得出“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的是教学的重点,能理解课文内容,
知道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得出“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
态环境”这一结论的;能根据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保护环
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增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教学的难
点。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品读感悟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为主要教法,让学生从静态的文本中去感受跳跃的生命与涌动的激情,激发学生灵动的想象。此外,我还以情境教学法作为辅助教法,运用远程教学资源中的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产生视觉、听觉乃至心灵的震撼,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现实的体验,使学生从文本走进生活。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在读中去体味、感受、琢磨,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和方法积累,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感知内容,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根据课标要求,鼓励学生合作、相互的学习,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以汇报交流的形式展开学习,将课堂还给学生。
四、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以太空中的地球图片引入,让学生先形象感受地球的美丽,产生初步认知,同时为后面对课文的描述产生共鸣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探究,解决生字词,疏通内容。接着我再利用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认读,检查学生的识字和课文朗读。对易错字学生相互间监督,交流识字方法。生字书写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要注意的地方,相互补充,加深印象。对课文中难理解的词语让学生交流讨论,理解词义。
(三)梳理脉络,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1)课文写了关于地球哪几方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宇航员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叹?说说自己的朗读感受。
(3)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2.理清层次。
学生分段,概括内容。
出示填空,理解概括:地球的样子非常(美丽壮观 ),但同宇宙相比又显得非常(渺小)。地球蕴含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如果随意毁坏,将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威胁。地球被破坏以后,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基于这些认识,文章深刻地向人类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这一事实。
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内容。
(四)体会地球的“可爱”。
学生圈画相关句子细读,体会地球的美丽可爱。
结合图片展示,学生直观感受。出示相关句子,赏析理解,感知美丽,体会感情。
指导朗读,读出对地球的赞叹与热爱。
创设情境,引导入境想象宇航员在茫茫太空中看到地球时的心情。感受人类对地球的依赖、热爱、赞美。
(五)体会地球的“容易破碎”。
学生自由读3、4自然段,体会地球“容易破碎”的原因。
结合资料认识,理解内容,概括填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它的衰竭。(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的,但是由于(人类的毁坏),使它们不能再生。
帮助学生整体把握3、4段的主要内容。
出示相关句子,朗读体会,结合词语,赏析理解。
学生结合实际,谈谈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及带来的危害,加深理解。
展示生态灾难图片,直观感受人类的破坏造成的地球的易破碎。
(六)体会地球被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
学生自主学习5—7自然段,交流感受。
结合相关语句,理解“只有一个地球”。
(七)研读结论,树立保护地球意识。
教师引读宇航员的话,学生联系前文,体会情感,理解含义。
指导朗读:读出宇航员的赞美、担忧。
齐读最后一段,学生交流感受。
实践运用:联系课后习题,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感受化为动力,写环保宣传语。
(八)拓展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地球妈妈和她的儿女们说说,请你们用一句话说出你的最深感受,句子可以是抒情的、感叹的、赞叹的、呼唤的……打开“我的心声”,写下你的话,让大家都来看一看。
(九)课堂总结。
课文从地球的美丽渺小、地球的资源有限、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三方面向我们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号召人们保护地球。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让地球越来越美!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根据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板书围绕文章的内容组织进行,分清层次,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提取板书。最后总结结论,引起重视。整个板书内容紧紧围绕中心,突出结构层次,逐层概括推进,明确主旨。
18 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美丽而渺小 太可爱 号召精心
地球自然资源有限 太易破碎 保护地球
人类无法移居
课件31张PPT。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8 只有一个地球 课题导入 你们看到过地球吗?每天我们都与她亲密接触,相依相伴,却无法看清她的全貌。宇航员叔叔在太空中为我们拍下了地球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来深入了解我们的地球母亲。生字广场多音字运用难nán(难过)nàn(灾难) ①看到灾区人民正在遭受苦难( ),我心里十分难( )过。nànnán重点词语晶莹 摇篮 壮观 和蔼 半径 资源
有限 矿物 地质 无私 矿产 慷慨
节制 开采 枯竭 贡献 毁坏 滥用
生态 设想 例如 基地 破碎
目睹 子孙 课文讲解自由读课文,思考:(1)课文写了关于地球哪几方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宇航员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叹?说说自己的朗读感受。
(3)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课文讲解1—2自然段 整体感知地球的美丽、渺小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号召人类保护地球3—4自然段5—7自然段8—9自然段课文讲解 地球的样子非常( ),但同宇宙相比又显得非常( )。地球蕴含的( )是有限的,如果随意毁坏,将给( )带来严重威胁。地球被破坏以后,人类( )到别的星球。基于这些认识,文章深刻地向人类说明了( )这一事实。美丽壮观渺小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存无法移居只有一个地球 整体感知课文讲解 宇航员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了”?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地球的“可爱”? 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小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课文讲解 宇航员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了”?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地球的“可爱”?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打比方,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突出了地球的美丽可爱,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课文讲解 宇航员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了”?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地球的“可爱”?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地球的渺小。 宇航员在茫茫太空中看到地球时会是怎样的心情?课文讲解 地球太伟大了、太可爱的,是地球孕育了生命,创造了神奇,她就是人类的母亲,就是生命的摇篮。当宇航员在茫茫宇宙中回望地球家园时,心中的亲切、热爱便油然而生,地球便尤其显得“可爱”了。课文讲解 自由读3、4自然段,体会地球“容易破碎”的原因。课文讲解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它的衰竭。( )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的,但由于( ),使它们不能再生。自然资源有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人类的毁坏课文讲解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 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地球上的矿产资源产生不易,非常有限。自然资源有限课文讲解 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 为什么说“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身边有哪些不加节制的开采行为?自然资源有限课文讲解课文讲解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再一次说明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从而给读者以警示、提醒。自然资源有限课文讲解 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联系实际,说说人类的破坏行为带来的危害。自然资源有限课文讲解课文讲解“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不加节制地开采矿物资源
随意毁坏自然资源
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我们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课文讲解人类目前无法移居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四十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简洁有力地说明了:人类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居住的星球。课文讲解人类目前无法移居 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设想实现遥远,灾难近在眼前。人类如果继续破坏,最终将无路可走。迫切警示课文讲解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如果继续破坏地球,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如果精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可爱的地球就会更加可爱。课文讲解齐读最后一段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课文讲解实践运用 学了本课后,相信你对保护地球一定有了更深的认识。生活中存在很多破坏环境或者浪费资源的行为,请你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两条宣传语,号召更多的人来保护地球吧!课文讲解主题思想 课文从地球的美丽渺小、地球的资源有限、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三方面向我们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号召人们保护地球。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让地球越来越美!板书设计号召精心保护地球地球美丽而渺小太可爱太易破碎人类无法移居 地球自然资源有限拓展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地球妈妈和她的儿女们说说,请你们用一句话说出你的最深感受,句子可以是抒情的、感叹的、赞叹的、呼唤的……打开“我的心声”,写下你的话,让大家都来看一看。收束全篇谢谢观赏!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别忘了经常复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