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灯光
《灯光》是一篇略读课文,围绕“灯光”记叙了战争年代郝副营长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如何带领学生走进课文,是取得本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学本课,我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训练。理解文中多次出现的“多好啊”是教学重点。我先抓题眼,接着让学生边读边理解,整体感知英雄;然后抓句子,提升英雄形象,即紧紧抓住课文中三次出现的“多好啊”这一线索,让学生思考、交流;通过读、思、议,郝副营长的形象已在学生心中树立。帮助学生从中体会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通过这次课,我感受到语文老师不但要带着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理解其思想内涵,不但要用激情感染学生,更要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做到真正打动学生的心,从而使他们受到深刻的教育。
8* 灯光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围歼、电钮、黑魆魆、千钧一发、璀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感悟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难点:
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图片导入。
1.在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几组图片(出示几组关于“灯光”的图片,老师介绍)。 2.这些都是关于灯光的图片,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灯光会怎样? 3.(生发言,师总结)的确,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阳光,快乐地背着书包上学时;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静静地聆听老师讲课时;当夜幕降临,我们坐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学习时,你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这一切,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王愿坚去了解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灯光”会有更深的理解。(板书课题——灯光,齐读)
4.简介作者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读一读课前的自学提示,看看课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默读课文,讨论问题)
2.出示阅读要求:
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③课文中几次描写“灯光”,以“灯光”为题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课文范读)
3.检查自学情况:
课文主要内容:作者在天安门广场的灯光下,回忆起郝副营长为了照亮前进的道路,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自己的故事。
指导:像这样关于回忆的文章,概括主要内容时首先要说清楚是谁在回忆。快速找一找,哪部分写的是回忆的内容?(3—11自然段)(完成板书:引起回忆、回忆往事、怀念战友。)
三、默读课文,深入理解。
1.品读“多好啊!”,体会心理活动。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文中多次出现的“多好啊!”,想想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什么?画出相应的语句并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2)全班交流:
①第一次:第2自然段
说话的人是在欣赏天安门广场美丽的夜景时,发出的由衷赞叹,引起作者对往事的回忆。(指导学生朗读“多好啊!”,读出赞叹的语气)
②第二次:第5自然段
郝副营长借着微弱的亮光,看着书上的一幅插图时说的,联系上下文可知道当时是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很多人没有见过电灯,作者和郝副营长也没有见到过,他对插图上那个在灯下看书的孩子非常羡慕……
(想象当时他的心情,再读“多好啊!”,读出羡慕、渴望的语气。)
③第三次:第7自然段
说话的仍然是郝副营长,联系上文的“沉思”,从他的语言可以了解到什么?(他相信革命一定会胜利,孩子们将来都能在灯下读书,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希望) 抓住“憧憬”,再读“多好啊!”读出满怀憧憬的语气。
谁说的
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
郝副营长
战斗前
交通沟
破旧的书上,孩子在灯下读书的画面
感叹这样的生活真美好
郝副营长
战斗前
交通沟
漆黑的夜空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3)正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过上幸福的在灯光下读书的日子,在战斗打响的时候,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郝副营长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的8——11自然段,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2.品读描写“灯光”的句子,品味表达方法。
(1)同桌合作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灯光”,以“灯光”为题有什么深层的含义?
(2)请同学们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
汇报交流:①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感到温暖。
②书上有一幅插图……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③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该多好啊!
④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见一见电灯。
⑤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第5个句子让老师觉得特别耳熟。因为它和第1个句子一样,都是讲天安门前的灯光,这是前后照应的写法。
(4)“灯光”代表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向往。课文以“灯光”为线索,突出文章的中心,进一步赞扬了郝副营长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甘愿牺牲的献身精神。?
四、拓展话题,读写结合。
1.按课文内容填空:本文以(灯光)为线索,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回忆(郝副营长)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灯光下读书,在战斗中牺牲自己,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道路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告诉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在这星星火光中,在华灯照耀的今天,我们除了想到郝副营长,还会想到那些革命先烈呢?
3.郝副营长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甘愿牺牲自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
4.老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今天,当我们再一次看到“灯光”,说到“多好啊!”,不会忘记今天的“灯光”中有着那么多美好的期盼,除了感动,还有着无限的“怀念”。让我们把这点点“火光”与“灯光”一起融入我们的朗读中吧,再次齐读课题。
五、布置作业。 1.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党费》《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等革命故事。 2.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叙述形式写篇作文,内容自选。
【课文小结】
《灯光》这篇课文回忆了在解放战争中,郝副营长为实现让祖国的孩子在电灯底下安心读书这一理想而英勇献身的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板书设计】
引起回忆
灯光 回忆往事 英勇献身换来幸福生活
怀念战友
【教学反思】
《灯光》是一篇略读课文,围绕“灯光”记叙了战争年代郝副营长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如何带领学生走进课文,是取得本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学本课,我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训练。理解文中多次出现的“多好啊”是教学重点。我先抓题眼,接着让学生边读边理解,整体感知英雄;然后抓句子,提升英雄形象,即紧紧抓住课文中三次出现的“多好啊”这一线索,让学生思考、交流;通过读、思、议,郝副营长的形象已在学生心中树立。帮助学生从中体会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通过这次课,我感受到语文老师不但要带着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理解其思想内涵,不但要用激情感染学生,更要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做到真正打动学生的心,从而使他们受到深刻的教育。
《灯光》说课稿
一、说教材
《灯光》是部编版六年级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大多以革命故事为题材,学习这些文章,可以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美好情感的熏陶。《灯光》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主体部分通过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课文内容通俗易懂,饱含深情,是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教育的优秀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围歼、电钮、黑魆魆、千钧一发、璀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感悟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来自父母亲人和祖国大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关爱,战争、牺牲,这些对他们来说显得比较陌生。基于学生的这种情况,依据教材特点,我将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作为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依据本课目标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我采用“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点拨方法,使学生能围绕中心问题“文中出现了几次‘多好啊’”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合作,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的情感。
2.学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依据教材特点及本班的学情,我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法”“情感体验法”“讨论法”“批注法”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上课时先出示灯光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灯光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并想象一下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灯光会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课题,讲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先让学生读一读课前的自学提示,然后按要求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熟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1.“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课文中几次描写“灯光”,以“灯光”为题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
(四)研读感悟,深入理解。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文中多次出现的“多好啊!”,想想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什么?画出相应的语句并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2.全班交流:“多好啊”共出现了三次,分别是对游客对天安门夜景的赞叹,郝副营长对插图中的灯光的羡慕,郝副营长对于未来的憧憬。
3.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灯光”的句子,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研读,从而理解“灯光”在文中的含义,并明确这篇课文是以“灯光”为线索。
(五)拓展延伸。
在这星星火光中,在华灯照耀的今天,我们除了想到郝副营长,还会想到那些革命先烈呢?
郝副营长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甘愿牺牲自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
这篇课文歌颂了革命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在拓展部分,我意在让学生了解更多革命先烈事物英勇事迹,从中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六)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回忆了在解放战争中,郝副营长为实现让祖国的孩子在电灯底下安心读书这一理想而英勇献身的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五、说板书设计
? ? ? ?最后我来谈谈我的板书,本课的板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引起回忆
灯光 回忆往事 英勇献身换来幸福生活
怀念战友
课件24张PPT。部编版六年级上册8* 灯光课题导入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灯光会怎样?课题导入 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阳光,快乐地背着书包上学时;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静静地聆听老师讲课时;当夜幕降临,我们坐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学习时,你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这一切一切,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王愿坚去了解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灯光”会有更深的理解。相关链接王愿坚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主要作品:小说《党费》《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草》,电影剧本《闪闪的红星》等。多音字运用划huá(划船)huà(计划)fà(头发)fā(发表)发 ①妈妈计划( )这个星期天带我去公园划( )船。 ②我发( )现妈妈长了一根白头发( )。huáhuàfàfā课文讲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什么?
3.课文中几次描写“灯光”,以“灯光”为题有什么深层的含义?课文讲解围绕“灯光”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在天安门广场的灯光下,回忆起郝副营长为了照亮前进的道路,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自己的故事。课文讲解 默读课文,先给课文分段,再想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第一部分(1—2):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勾起作者对灯光往事的回忆。第二部分(3—11):一件值得永远回忆的往事,即郝副营长关于灯光的事。第三部分(12):作者面对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又缅怀起这位先烈。课文讲解阅读提示:1.“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第一次,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听到游人观灯时发出的赞叹。第二次,郝副营长在战斗前看一本书,因为书中插图——一个孩子正在灯光下读书而陷入沉思,自言自语道。第三次,郝副营长憧憬未来,深情地说。课文讲解2.讨论:他们在说这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课文讲解第一次:
看到天安门广场千万盏灯照耀着其周围的宏伟建筑,衬托出首都的壮美,他可能会想到,我生活在这样美好的国家里是多么温暖,多么幸福,多么自豪啊!我们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课文讲解第二次:
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入神地看一本破书上的插图,他看到图上画着一个孩子正在吊着的电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可能会想,那电灯多亮啊!灯光多柔和啊!我要是能亲眼看一看这又方便又明亮的电灯该多好啊!课文讲解第三次:
郝副营长又望了一眼图画,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这时他也许会想,革命胜利以后将会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好,为创造幸福生活而辛勤地工作,我们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将在明亮的灯光下工作,劳动人民的子女们将在那样亮的灯底下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和人身自由,那是多么幸福的社会啊!课文讲解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精读“往事部分”:课文讲解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我”为什么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千万盏灯,心头会感到光明,感到温暖?课文讲解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试想一下:郝副营长注视着那幅插图,可能在默默地沉思什么?课文讲解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课文讲解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课文讲解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课文讲解 本文记叙了作者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回忆起战争年代,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歌颂了革命先烈无私奉献、英勇献身的精神,说明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发奋学习。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它表达了人物的什么品质?课文讲解主题思想 《灯光》这篇课文回忆了在解放战争中,郝副营长为实现让祖国的孩子在电灯底下安心读书这一理想而英勇献身的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引起回忆
回忆往事
怀念战友板书设计灯光英勇献身换来幸福生活课后作业1.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党费》《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等。
2.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叙述形式写篇作文,内容自选。作 业收束全篇谢谢观赏!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别忘了经常复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