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月相》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①科学知识目标:知道与太阳、月球相关的一些自然现象;
②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知道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③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现象。
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人类的生活与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节课,是继前三节课对地球整体认识后的对月相变化、天气等自然现象的具体认识,主要从课前观察月相、实地观察、记录等方式能够说出月相的变化,并能画出月相变化图,能够培养学生对其他自然现象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学习目标
通过课前一周观察月相、教师引导,能说出月相的变化。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观察到的月相,能够画出月相变化图。
结合实际,能够长时间观察月相变化,并记录。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
能说出月相的变化,并能够画出月相变化图。
2.学习难点
结合实际,能够长时间观察月相变化,并记录。
四.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
多媒体课件、月相变化图片等。
五.评价方式
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学生发言、小组讨论等)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课堂活动记录。
学习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问题聚焦,引入新课
1.教师:过去一周,你看到的月亮都是什么样的?
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3.出示月相概念,并引出课题——《观察月相》。
学生回顾并回答。(可出示记录的图片)
学生齐读月相概念,并熟记。
用问题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且通过回顾上一周观察的月亮,对月亮的变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活动探索,深化知识。
观察月相图片,描述月相:教师出示月相变化图片,并引导学生试着描述月相变化规律。
实际观察和记录月相:教师出示月相变化记录表,并出示小提示,介绍两种方法记录:方法①根据我们观察到的月相,涂黑表中的圆圈。方法②根据月相剪白色纸片,然后把剪好的白色纸片粘贴在黑色纸片上。
学生根据月相变化图,试着说一说月相变化的规律。
学生按照小提示的要求,任选一种方法,在月相变化记录单上画上观察到的月相,完成《学生活动手册》课堂活动记录。
通过教师引导,能说出月相的变化,并能够画出月相变化图。
(三)研讨总结,情感升华。
1.教师提问: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
2.教师:连续观察几天,我们观察到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
3.教师出示月相变化的视频,并进行讲解。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小组讨论,并发言。
学生观看视频,总结月相的变化。
通过教师引导,能说出月相的变化,并能够画出月相变化图。
(四)拓展实践,深化认识。
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拓展作业。
学生课下完成拓展作业: 连续观察一个月月相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拓展实践, 连续观察一个月月相的变化,并记录。培养学生学会连续观察某一事物的优秀品质。
七.板书设计
观察月相
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