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16 06:4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赌气只能使“裂缝”扩大,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课前准备
PPT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有好朋友,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们在一起快乐吗?(学生自由介绍)
2.师总结:好朋友能给你带来很多的快乐,有好朋友是件幸福、快乐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两个好朋友之间的故事。
3.板书课题:23 纸船和风筝。
4.指名读、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会由自己的朋友联想到课文,从而激发学生联想课文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闯关游戏,检查识字情况。
(1)第一关:快乐字词关。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课文中的生字词都认识了吗?瞧:(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出示:筝 鼠 折 漂 扎 抓 幸 但 愿 哭 取
重点:抓 筝 鼠 哭 祝 结合图片,讲解生字。
(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结合正音,记忆字形。)
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他们呢?看谁的办法好。
(1)加一加: 扎 抓 筝(你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用加一加的办法一下子记住了这么多的字。)
(2)换偏旁:飘-漂
(3)形近字比较:敢-取,幸-辛
(4)归类识字 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抓 扎”,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提手旁与手有关) b.你还知道哪些提手旁的字?
(5)小结:识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是最方便自己记忆的,就是最好的方法。
学习多音字:漂 扎? (“漂 扎 ”是多音字,注意读音。) 扎风筝:你真会学习,一下子就把这个字的读音读准了。还有什么词也读这个音?除了这个读音外,你还知道其他读音吗?
piāo(漂泊) zā 扎风筝
漂 piǎo(漂白) 扎 zhā 扎针
piào(漂亮)?? zhá 挣扎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你们的发现牢牢地记在心里。
你们一个个都是火眼金睛,真了不起。
(6)这些词语大家都认识了,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棒!
(7)大家的声音真响亮。看,生字的好朋友离开了,你还能认识他们吗?(开火车)
(出示)筝 鼠 折 漂 扎 抓 幸 但 愿 哭 取
大家读得真好,接下来,它们的好朋友也来了,大家快喊出它们的名字:
松鼠 折纸 取下 扎风筝 抓住 幸福 但是 愿意 哭了 漂浮
(同桌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8)练一练:让学生玩“《纸船和风筝》识字练习”游戏。
【设计意图】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此时老师进行强化,是为了更好的落实学段目标,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进行识字的能力。读后交流识字方法,并且通过玩识字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增加生字与学生见面的次数,切实起到巩固识字的作用。整个识字过程,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识字,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识字目的。
三、快乐书写关,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提醒写好字注意什么?
抓:关键是“爪”的书写-第一个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二笔竖要直。右边不要写成“瓜”。
3.教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
4.学生先书空,后描红、临写。
5.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教师在示范时,主要提示间架结构,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字,能够把字写得美观。先观察,后书写;先看结构,后看笔画;先描摹,后仿写,这是写字的基本规律。我意在通过一步步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个这样的过程,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打下基础。
四、整体感知
1.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下面同学们再来大声地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件出示:
松鼠住在(???????? ),小熊住在(??????? ),他们俩通过(??????? )和(?????? )成了好朋友。有一天,它们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 )和(?????? )又让他们和好了。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通过自己读课文和听这几位同学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本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们住在哪里?
(教师贴图,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图片一座山,小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有一条小溪从山上流下来,正好从小熊家门口流过。)
【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情境教学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情境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在此处努力将学生带入一个富有童话色彩的故事里,并结合情境理解文中的词语“山顶”“山脚”“小溪”,并以此开掘学生的潜在智慧。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课文第2、3自然段。
(学生:小松鼠折了一只纸船送给了小熊。)
2.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读课件出示文章第二自然段。)
3.比较句子。
(课件出现不带“漂哇漂”的句子和带有“漂哇漂”的句子)你们读一读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4.体会“漂哇漂”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句子,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自己发现“漂哇漂”所包含的意思,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学生一旦投入到某种情境而产生在那个情境中应有的感觉,带着这种感觉去读,读出这种感觉,就能加深理解和体验,就能使学生与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5.小船带着礼物和祝福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快看小熊是什么样的!
(课件出现小熊乐坏了的画面。) 
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指名读。)
谁能说说小熊为什么乐坏了?
(学生体会他得到朋友的祝福才真的乐坏了!)
【设计意图】此时的一问,激起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对文本的人文性是很好的落实,纸船让小熊乐坏了,松果让小熊乐坏了,纸条让小熊乐坏了,实际上真正让小熊乐坏的是来自山顶的朋友的祝福。
6.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第2、3自然段读得那么好!相信4、5自然段你们会读得更棒!自己先练一练吧!
【设计意图】如果2、3自然段阅读的处理是指导读书的话,那么接下来的阅读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语感的学生个性化读书行为。
(学生练读4、5自然段。)
7.这次我们推荐我们班读课文最棒的同学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8.男女生比赛读这两句话,看谁读得更好!
9.漂哇漂的纸船和飘哇飘的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俩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
(操作课件出现第7自然段,教师范读。)
同学们,听老师读到这里,你们的心情怎样?试着读一读,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
(生自发地有感情地读课文第7自然段。师接着学生读,有感情地读出第8、9两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富有情感的朗读,让学生在语言描述的情境中有了一次感情的经历,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仿佛就是那两只小动物。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朗读,随着情感的表达,语言也积淀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最终这些语言会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
10.过了几天,又怎么样了呢?读读课文最后的两个自然段。要读出自己的感悟!
(指名学生读松鼠写在纸条上的话。)
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到这里的标点符号是感叹号,同时体会着松鼠的心情读。(生练读。)
11.师生一起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处理是以读代讲,教师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通过老师的朗读,让学生有所感触让学生知道努力的方向,始终给学生练习的时间,让学生既能体验到怎样像老师那样读,又有机会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12.启发想象当小熊看到一只只纸船向他漂来时会有何举动?
(生体验回答:他会高兴得哭了,他会把所有的风筝全都放上天空!)
(课件出现风筝满天,纸船满溪的画面。)
二、结课
1.课文学到这里,想不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师据学生回答出示:“拥有朋友,一生幸福”几字。)
2.出示关于友情的诗句。师带读。
【设计意图】对文本的价值取向,教师不要讲什么道理,也不要让学生去谈收获,而是让学生对小动物说点什么,让学生有机会把自己体会到的用与小动物对话的形式表达出来。既是情感的升华,又是语言的表达,达到了语文学习的目标。“拥有朋友,一生幸福”,让整堂课余音袅袅,言已尽而意无穷,剩下的意思学生可能要用一生去体会,去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