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集体备课
年级
六
设计者
课时
第2课时
课题
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2,例3及做一做,完成练习一第4、5题。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会用图表示意义。
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算理,初步掌握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借助图形推导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口算。
×2= ×3 = ×16=
10×= 12×= ×6=
2、列式:1桶水有12L,3桶水共有多少升?桶是多少升?桶呢?
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每个算式表示什么含义?(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你会画图表示吗?试一试。
3、激趣质疑:老师这里有一张平方米的白纸,我想用这张纸的画画,用它的写字,画画和写字的白纸各是多少平方米呢?(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一个数乘分数)
二、尝试探究:
1、自主探究,尝试探疑。
(1)引导学生理解题目,列出算式:求画画的面积就是求
平方米的是多少,可列式为×;求写字的面积就是求平方米的是多少,可列式为×。
(2)学生自主探讨算法:提示学生可以画图帮助理解,也可以用一张纸折一折、分一分,找出算法,理解算理,并算出结果。(有困难的学生可通过学习教材中的例3以帮助理解)
2、合作交流,解惑答疑。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画图或折纸的过程,算出算式的结果,并初步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分析方法,对画图或折纸方法正确的学生,加以点拨、指导,让其能用语言准确讲解这一过程。)
3、展示互动,点拨释疑。
(1)选完成任务较好的小组进行交流汇报,重点要展示画图或折纸的过程,每展示一步,要弄明白这一步的意思。
(此环节重点要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a,求平方米的,就是把平方米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把1平方米平均分成了(2×4)份,取其中的一份,即×1=。b, 求平方米的,就是把平方米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把1平方米平均分成了(2×5)份,取其中的2份,即×2=。注意:画图的过程中 ,第一次是把1平方米看作单位“1”,第二次是把平方米看作单位“1”.)
(2)总结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三、学以致用:
1,课本“做一做”的第1、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的含义,再计算。)
2,填空: ×3表示( )。
3×表示:( )。 ×表示:( )。
课本第5页上面的“做一做”的第3题。
列式解答,并说说列式的依据。
说明:因为整数可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整数与分数相乘只是分数与分数相乘的一个特例。
4,课堂小结: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5,课堂作业:(1).练习一的第4,5题
(2).画图表示:
× ×2 3×
课后反思:
个性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