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1 分数乘法 解决问题(一)教案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1 分数乘法 解决问题(一)教案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16 08:0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8,做一做。
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各个步骤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各种不同的解题策略,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分数连乘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已经掌握和理解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法的计算基础上,借助图文和线段图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具运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预习问题
计算下面各题
480× 240 × 350×
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1)棉田的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 。
(2)小军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 。 ?
(3)故事书的本数占图书总数的 。
(4)汽车的速度相当于飞机速度的
3、 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1)白兔的只数占总只数的 。
(2)甲数正好是乙数的 。
(3)男生人数的 恰好和女生同样
多,男生有24人。女生有多少人?
3.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利用单位“1”的量,来解决更多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思辨交流
(一)阅读与理解
出示例8情境图:这个大棚共480 m2,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地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
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整个大棚的面积是(?????????? )。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 )。意思是说以(???????? )为单位“1”,(???????? )是(????????????? )的(???????? )。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 )。意思是说以(???????? )为单位“1”,(???????? )是(????????????? )的(???????? )。
要求的是(??????????? )的面积。
(二)分析与解答
1. 分析:如果我们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来表示整个大棚,你能折出或画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吗?
学生动手操作。
2. 解答:看着这张图,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尝试解决。)
3. 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
(1)先求萝卜地的面积,算式是480×=240(m2);
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算式是240×=60(m2)。
思考:求萝卜地的面积时,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整个大棚面积)
求红萝卜地的面积时,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萝卜地面积)
利用上述图例,引导学生整理、思考上述思辨问题,并得出:连续两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两步中表示单位“1”的量是不同的。
(2)先求红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老师问:你能在图上指出红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吗?)算式是×=。
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算式是480×=60(m2)。
思辨: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小结:今后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意,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既可以用分步算式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计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三)回顾与反思
我们求出的红萝卜地的面积是60 m2,这个答案是否正确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检验一下吗?
生:红萝卜地的面积是60 m2,60÷240=,确实是占萝卜地面积的。萝卜地的面积是240 m2,240÷480=,正好是整个大棚面积的一半。
生:从折纸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红萝卜地、萝卜地和整个大棚的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符合题意。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1. 教材第14页做一做:咱们班36人,的同学长大后想成为老师,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是想当老师人数的,多少名同学想成为科学家?
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呢?
说说你的分析思路,第一步是先求什么?
2. 解答教材第16页练习三。
(1)海象的寿命大约是40年,海狮的寿命是海象的,海豹的寿命是海狮的。海豹的寿命大约是多少年?
第一种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求海狮的寿命,再求海豹的寿命大约是多少年。
算式是40××=20(年)。
第二种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求海豹的寿命是海象的几分之几,再求海豹的寿命大约是多少年。
算式是40×=20(年)。
(2)芍药的花期是32天,玫瑰的花期是芍药的,水仙的花期是玫瑰的。水仙的花期是多少天?
第一种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求玫瑰的花期,再求水仙的花期是多少天。
算式是32××=15(天)。
第二种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求水仙的花期是芍药的花期的几分之几,再求水仙的花期是多少天。
算式是32×=15(天)。
四、全课总结,提升认识
(一)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二)师小结:
  1.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相当于把两个“求一个数是多少”的问题整合在一起。要先想清楚第一步求什么,特别要注意第一步计算和第二步计算中表示单位“1”的量是不同的。
2.我们可以借助折纸或画图的方法理解数量关系。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过需要“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吗?请你课后去收集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