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会画线段图分析。?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找单位“1”的量和比较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一块布做衣服用去3/5?? ??(2) 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2/5?
一条路,已修了3/10?? ?? (4) 水结成冰,体积膨胀1/11??
学生找出单位“1”的量后指出:几分之几叫做对应分率(简称分率),单位“1”的量×分率就是分率的对应量。我们把单位“1”的量叫做“标准量”,把标准量和分率或对应量产生关系的量叫做“比较量”。
口头列式。
(1)32的3/8是多少????? ??(2)120页的1/6?是多少?
让学生口头说出标准量和对应分率并说说要求的量是什么,再口头列式。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探索新知
1、投影出示例题9。
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
老师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是什么意思??
如果学生没有理解,老师可以启发。?
老师:这是一个浓缩了的句子,如何把它展开说完整呢?
归纳:婴儿每分钟心跳比青少年多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4/5。
学生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理解题意后,老师指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解答。
(1)找标准量。
提问:根据这句话,哪个量是标准量?应当把什么看作单位“1”?找出对应分率,?哪里是对应量?哪个是比较量?
(2)画线段图进行分析。
老师边画图边向学生说明,题目中有“青少年”和“婴儿”两种量,一般要用线段图来表示;画线段图时,把标准量画在上面,比较量画在下面。因为要把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看作单位“1”,所以要先画一条线段表示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并把它分成5等份,再画一条线段表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上面的线段长的一段(即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等于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4/5。
青少年:
75次
比青少年多4/5
婴 儿:
?次
(3)交流解题思路。
思路一:借助线段图想一想,婴儿心跳的次数相当于哪两部分?
先求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再求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75+75× 4/5 =135(次)
思路二: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相当于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多少?
先求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再求 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75×(1+ 4/5)=135(次)
3、回顾反思。
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
可以这样检验 :先求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比青少年多的次数(135-75=60(次)),再求多的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60÷75=4/5。
4、课内练习。
教材第15页“做一做”。
(1)出示题目。
(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 交流理解。找准标准量、对应分率和比较量。
指导学生画线段图进行分析解答。
5、小结。
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的是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的数”,也是已知标准量,求比较量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怎样找标准量呢?告诉同学们一个巧妙的办法:首先找准“…比…多(少)几分之几”这句话,“比”的前面的量为比较量,“比”的后面的量为标准量,归纳为“比”前比较“比”后标。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的数”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计算:
标准量标准量×分率 =比较量 或 标准量×(1分率)=比较量
同样,对于“已知一个数,另一个数是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的问题也可以用一句话来找标准量:“的”字前面必为标。公式:标准量×分率=比较量。
巩固练习
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4、5、6、7题。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先从关键句中找出单位“1”,然后根据题意画线段图来弄清解题思路;掌握怎样找标准量和比较量并掌握计算方法。
作业
学法大视野第11、12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