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研究蜗牛的食物、休眠、排泄三方面的问题。关于蜗牛的繁殖,教科书中没有详细介绍,只是要求学生在以后的饲养过程中,去发现这个现象。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第二部分,观察蜗牛的吃食;第三部分,观察蜗牛的排泄和呼吸;第四部分,继续观察蜗牛的生活。
学情分析
本课紧接上一课的内容,继续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由于学生在此前饲养了蜗牛,因此对蜗牛的活动时间、吃食方式、食物种类和排泄等方面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零碎的经验片断,串联起整体的对蜗牛的认识,将有利于学生建立动物生活习性的整体印象,促进学生对生命特征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与休眠、呼吸、吃食与排泄。
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评价任务
1.观察并描述蜗牛的休眠、吃食与排泄。
2.能对蜗牛提出更多的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2~3个挨饿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教师准备:与学生相同。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新知
问题1:上节课我们观察了什么小动物?
问题2:我们知道了蜗牛的哪些事?
学生集体回答。
二、新课教学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问题1:饲养蜗牛的同学还发现了蜗牛的哪些行动特点?
学生回答:吃黄瓜,傍晚活动很活跃,有时候睡觉了……
教师讲授:蜗牛睡觉休眠了,它会用黏液膜封住壳口,不再活动。
问题2:蜗牛睡觉了怎么让它醒过来?
学生回答:轻轻摩擦、轻敲、浇水……
教师讲授:将蜗牛放入水中,蜗牛由于呼吸受到阻碍,就会结束休眠开始活动,并努力爬出水面。(课本P29图中其中一只蜗牛正爬到杯壁)
【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问题1:蜗牛吃什么?
实验:观察蜗牛吃食物(准备食物青菜、面包、苹果、雪梨、花生等以等距离放在蜗牛面前)
问题2:蜗牛最喜欢吃什么食物?
问题3:蜗牛有牙齿吗?怎么吃食物?
学生进行观察活动,并发言陈述自己发现的问题与现象,期间师生互动。
教师归纳小结:蜗牛较喜欢吃菜类植物,蜗牛靠口吃食物,它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虽然它嘴巴大小和针尖差不多,却有25600颗牙齿。(课件图片展示)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1.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2.观察呼吸方法: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蜗牛壳,当蜗牛的身体扭动时,就能看到壳上部出现一个小孔,这便是蜗牛的呼吸孔。
3.排泄:在靠近呼吸孔的地方排泄,这叫气孔,蜗牛把粪便排在自己身上。
【设计意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三、扩展学习
在饲养中继续观察蜗牛。
问题1:想观察蜗牛“生孩子”。
问题2:……
教师通过提出一系列后续观察问题来引起学生继续观察蜗牛的兴趣。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课后作业
制作一张关于蜗牛的资料卡。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通过提出问题可以碰撞出学生的很多对蜗牛的想法,如通过一个同学发问,集体得到答案的方法,使学生对蜗牛的知识认识透彻。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对蜗牛好奇的想法与问题来,有些问题是我都不清楚的,如:蜗牛去掉壳是不是就死掉了。除了教育学生不能人为的把蜗牛的壳去掉,要爱护小动物,便只能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回家再上网查查,自己去解决,下一节课向全班同学做说明。一次这样还行,多次了就不太好了,所以我得出教训,下次备课一定要多加的预设学生可能提的问题,多查资料,对要学习的小动物的相关知识要广阅,以备学生问出新奇的问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