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拱、横、济”等生字,能正确书写“智慧”一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
2、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意思。
3、各种方式朗读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重点语句,领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 美观的特点及设计的合理性和独创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赵州桥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教学过程:
一、导入(猜字激趣)
课件出示桥的小篆,学生猜字,说理由(相机表扬:会观察、会思考)
课件演示“桥”的演变过程,解释意思。
交流关于“桥”的资料,了解桥的种类,欣赏世界著名大桥的风采。
导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一)、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试着用学过的方法自己解决。
(二)、学习字词
1、第一组词语:石拱桥 横跨 历史 而且 创举
注意:“拱桥”的理解,可以引导借助图片来理解。
2、第二组词语:设计 安济桥 前爪 石匠 智慧
重点指导:
(1)“济”和“爪”两个多音字。
(2)石匠(“匠”强调笔顺、扩词 拓展央视大国工匠节目 渗透大国工匠精神)
(3)智慧(指导书写)
3、由“智慧”导入课文学习。(师: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到底是怎样的一座桥,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很感兴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4、生读课文:一人读一段(教师及时鼓励读得好的学生,并及时纠正读错的字词)。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划出关键词句。
谁能概括的说一下,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预设:
生: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板书:历史悠久(古老 世界闻名)
生:一座雄伟坚固的桥。板书:雄伟坚固
生:一座美观的桥。 板书:美观
生:一座宝贵的桥。
三、朗读感悟,品悟赵州桥
(一)、感受坚固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体现赵州桥坚固的句子。
2、交流:1400多年间赵州桥可能会遭受哪些磨难?感受它的“坚固”
预设:
师:同学们想想1400多年间可能会遭受哪些磨难?
生:有可能会发洪水桥州
师:是的在这一千四年间,赵桥州曾遭受过10次洪水的袭击。
生:有可能会发生战争。
师:在这一千四百年间,赵桥州饱受8次战争的洗礼。
生:有可能会发生地震
师:1966年河北刑台曾发生过6.8级的大地震,附近地区都收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距离震中很近的赵州桥却安然无恙。
生:有可能发生泥石流。
师:历经这么多的灾难,赵州桥依然傲然挺立于洨河之上,这说明了什么?
生:十分坚固。
(二)感受雄伟
1、默读第二段,划出描写赵州桥样子的句子。
师:是呀!这的确是一座坚固的桥,一座神秘的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与赵州桥来一次亲密接触吧。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赵州桥的样子的句子。
2、交流:描写赵州桥样子的句子
预设1:从“长度和宽度”感受“雄伟”
师:谁从课文中找到了描写赵州桥样子的句子?
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老师课件出示赵州桥图片。
师:桥长五十多米,我们的教室长8米,同学们你们算算有我们这样的几个教室长?
生:6个,或7个
师:想像7个这们的教室相连是多长。
生:啊,这么长呀!
师:有九米多宽,我们的教室宽6米,你们再算算看有我们这样的教室几个宽呀?
生:2个,不对1个半
师:对有一个半宽,这么宽的桥,两边走人,中间行车马,在我们今天都觉得十分的宽敞,何况是在1400多年前呢?你觉得用课文中哪个词语来形容它最准确?
生:雄伟。
师:规模这么宏大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而且是在1400多年前,没有任何先进机器,靠人去背、去抗, 孩子们,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所以说,这是一座“雄伟”的桥。
师:同学们谁能起来给大家读读这部分,读出赵州桥的雄伟?
生:有感情朗读。
预设2:从“独特设计”感受“雄伟”
师: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却只有一个拱形桥洞,没有任何桥墩支撑,怎么想都不牢固,可事实证明赵州桥很坚固,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师:你们知道他的作用吗?
生:平时河水从下面流过,当发大水的时候,洪水说会从小桥洞,流过来一些,这样洪水就不会冲坏桥了。
生:这样建还节省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保护了桥身。
师:你理解的真准确,赵州桥如此坚固的秘密,就在于这四个小桥洞,这可是李春的首创,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设计,这样的桥叫敞肩桥,大欧洲,最早的敞肩桥比我们中国晚了1100多年。同学们,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李春的这个首创,就是“创举”。知道创举是什么意思了吗?(以前没有这种设计,李春是第一个想出来的,创造出来的)
师:此时,你最想对李春说点什么?
生:李春真了不起。
生:李春你真是聪明。
师:李春能有这个“创举”不只与他的聪明才智有关,更是他辛苦努力、坚持不懈的结果。只要同学们用功读书、大胆想象、坚持不懈的去努力,你们也会有一个个“创举”,为祖国争光。全国人民都会为你们而感到自豪。相信,此刻我们再去读第二段,那种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之情会由心而发。
齐读第二段。
3、结合图片,介绍赵州桥的样子。
小组练习。
上台展示。
(三)感受美观
1、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是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这句话既告诉我们前面的内容讲了“坚固”的特点,又说明了接下来要讲“美观”的特点。这种句子叫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师:作者是怎样把它的“美观”写清楚的呢?
生:运用排比句把赵州桥的“美观”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
3、找出写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读读。(看谁读得好。)
指名读句子
4、课件出示图片,加深印象,试着背诵(这么美得画面,你喜欢吗?想不想把他背下来。)
生:……
5、师:谁能用自己的动作向我们展示一下这两条飞龙的样子吗?
生:两个同学表演。(其他同学读句子)
师: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在栏板上雕刻怎样的龙呢?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说吗?
生:......
四、拓展感悟,升华情感。
(一)、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师:听着同学们的描述,老师的心中充满了感激,感谢那个千年前的设计者李春,感谢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是他们的智慧和才干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师:让我们带着对他们的感激和自豪大声地朗读最后一段。
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图片欣赏,激发爱国情感。
师:同学们,在我国像这种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桥还有很多,赵州桥只是其中的一座,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边欣赏,边讲解)最后一幅是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的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的跨海大桥,,总长约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我们章丘的天海公司供应了防水材料,参与了世界奇迹的建设。(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资料)
同学们,此时,你想说什么?
这些傲人的成绩都凝聚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就让我们带着自豪的心情,再次朗读最后一段。
(三)、我是小导游
试着用上“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几个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五、作业引导,激发创作热情
这篇课文学完了,但它对同学们的影响才刚开始,喜欢桥梁的同学课下可以收集相关资料,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画自己心目中的桥。说不定,将来的某天,我们 同学中的一位或几位会成为著名的桥梁专家,加油吧,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