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共6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共6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16 08:5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7张PPT)
● 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
初步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地面
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1789年的这一天,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推翻了君主政权。
1880年,7月14日被正式确立为法国的国庆日,法国人每年都要隆重纪念这个象征自由和革命的日子。
· 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移居到现在法国的地方.
· 843年成为独立国家.
· 15世纪末形成中央集权国家.
· 17-18世纪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封建社会鼎盛时代.
· 1789年7月14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起义者攻占巴士底狱。此后曾先后建立过五次共和国和两次帝国.
· 二战前,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号殖民帝国,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20倍。战后,法属殖民地大部先后独立.
· 1958年戴高乐领导建立第五共和国.
· 1964年1月27日同我国建交.
封建专制
君主立宪
共和制
帝制
政体
时间
1788
1789
1792
1804
1815
1830
1848
1852
1870
攻占巴士底狱
第一共和国
第一帝国
第二帝国
第二共和国
第三共和国
一、法国大革命
一、旧制度的危机
(法国大革命的原因)
原因:
政治原因:
思想原因:
经济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封建专制 等级制度
财政危机
启蒙思想的传播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
原因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法国王后玛丽 安东妮
专制
政治
原因
专制
总数不足全国总人口的2%,
却占有全国35%左右的土地,
享受高官厚禄,却不缴纳赋税。
等级
政治
原因
专制
政治无权 
同时承担沉重的赋税
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
等级
经济
原因
财政
危机
1788年法国财政情况
(单位:亿锂)
0
1
2
3
4
5
6
7
5.03
6.29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宣传“自由”、“平等”
路易十六:“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
思想
原因
卢梭
伏尔泰
孟德斯鸠
二、法国大革命的历程
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1789.5
一、旧制度的危机
(法国大革命的原因)
教士
300人
贵族300人
第三等级 600人
1789年5月5日 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宫召开
导火线




第一次武装起义
第二次武装起义
第三次武装起义
攻占巴士底狱
斐扬派
掌权
颁布
《人权宣言》
吉伦特派
掌权
废除君主制
成立共和国
处死路易十六
恐怖政策
总动员令
雅各宾派
专政
攻占巴士底狱 1789.7.14
开始
标志
巴士底狱
纪念碑
国庆日
蓝/白/红三色的宽度比是30:33:37
白色居中,代表国王,象征国王的神圣地位;红、蓝两色分列两边,代表巴黎市民
巴黎国民自卫队以蓝、白、红三色旗为队旗
法国大革命的象征,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开始
标志
国旗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巴黎国民自卫队就以蓝、白、红三色旗为队旗,攻打巴士底狱。
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现为法国国旗。
《人权宣言》
▲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人身安全和反抗压迫。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有任何超越法律的行为产生。
重要
文献
自由
平等
天赋人权;人人平等;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神圣罗马帝国
荷兰
瑞士
撒丁王国
西班牙
英国
莱 茵 河
马赛
土伦
科西嘉岛
地 中 海
英吉利海峡
塞 纳 河
奥属尼德兰
巴黎
比斯开湾
法国大革命形势图
凡尔赛
革命
形势
神圣罗马帝国
荷兰
瑞士
撒丁王国
西班牙
英国
莱 茵 河
马赛
土伦
科西嘉岛
地 中 海
英吉利海峡
塞 纳 河
奥属尼德兰
巴黎
比斯开湾
凡尔赛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
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
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
我们祖国鲜血遍地……
公民们,武装起来!
前进,前进……
《马赛曲》节选
国歌
法国大革命形势图
革命
形势
路易十六被处死 ( 1793)
(法)萨西福
处决国王查理一世
(英)维索普
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处死
路易十六
雅各宾派采取激进的革命措施:
1.废除封建义务,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2.实行限价政策
3.发布总动员令
4.颁布惩办嫌疑犯条例
雅各宾派领导人
罗伯斯庇尔
雅各宾派
专政
为了镇压反对派,罗伯斯庇尔采用恐怖政策,通过了改组革命法庭的法律,规定可以随意处死反对派。
从1794年6月10日起,平均每天处死50人。里昂清算反革命时则将囚人每200人一批置于深沟用大炮轰击。
罗伯斯庇尔
雅各宾派领导人
罗伯斯庇尔
雅各宾党领导人之一,该党《人民之声》报主办人。1793年7月13 日被吉伦特党派遣的保皇分子夏绿蒂·科尔兑所谋害。
马拉之死
雅各宾派
专政
过程:
开始标志:攻占巴士底狱 1789.7.14
颁布《人权宣言》
反法同盟干涉法国内政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1792.9
处死路易十六
雅各宾派专政
意义:
反专制——
反君主——
反封建——
二、法国大革命的历程
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1789.5
一、旧制度的危机
(法国大革命的原因)
1884年,法国政府为庆祝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100周年,举办世界博览会而建立起来的永久性纪念物。
埃菲尔铁塔于1887年11月26日动工,1889年3月31日竣工,历时21个月高320多米。
埃菲尔铁塔
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
在人类重大的历史事件中,1789年发生的
法国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因
为那场革命产生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彻底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涌现出许多政治家和
风云人物,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和世界的历史
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帝国的铁蹄
3.帝国的铁蹄
2.《拿破仑法典》
1.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
三、拿破仑帝国 1804 年
4.滑铁卢的惨败 1815年
二、法国大革命的历程
一、旧制度的危机
(法国大革命的原因)
拿破仑
拿破仑·波拿巴 (1769---1821)
1.









  军事巨人——一生亲自指挥过的战役约计60次,比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
1.









经济上: 物价上涨、人民不满
政治上:保王党伺机叛乱
军事上:英组织第二次反法同盟进攻
内外交困
国内、国际形势
我们需要一把剑
1796年 拿破仑
拿破仑在阿科拉 1796 格罗作
拿破仑为什么能成为资产阶级最理想的佩剑人?
10岁进军校;后保送巴黎军校;
接受启蒙思想;
24岁收复土伦,破格升为准将;
在巴黎平息王党叛乱;
1796年,孤军深入意大利,
6天打6个胜仗;击败反法同盟。
1798年远征埃及。
1.









雾月政变 1799
成立执政府
《任第一执政官时的拿破仑》
安格尔 作
路易斯菲利皮 作品
1.









巴黎圣母院
1.









1804年加冕礼
拿破仑加冕仪式 (法)大卫作
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年
1.









拿破仑加冕仪式局部 (法)大卫作
1.









1806年 拿破仑
穿










怎样看待拿破仑称帝?
1.









立法者皇帝 大卫作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
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
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
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
2《拿



典》
《拿破仑法典》(封面图)
《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法典共2281条
《拿破仑法典》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世界各地编纂新法典时的基础法典。比利时、卢森堡现在仍然将《拿破仑法典》当作自己的法典使用。丹麦、智利、意大利、阿根廷、德国、瑞士的民法典都受到《拿破仑》法典的影响。
2《拿



典》
文化上: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鼓励科
学研究和技术教育       
拿破仑的对内政策
培养
法制上: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法律规范
巩固
捍卫者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拉拢宗教势力
稳定
经济上:财政改革:创办银行,鼓励发展工商业
发展
跨越阿尔卑斯山的拿破仑 大卫作
3 帝




1807战场上的拿破仑
拿破仑视察艾劳战场 格罗作
3 帝




1805奥斯特里茨战役
奥斯特里茨战役 1805年 格罗作
又称“三皇之战”
俄奥联军86000人,拿破仑73000人,
24小时后,俄奥联军伤亡1.32万人,投降1.5万人,
法军伤亡6800人,奥皇求和,割地.
3 帝




拱形门
高49.41 米
宽44.84米
厚21.96米
(1806—1836年 )
凯旋门
为庆祝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而建
3 帝




左边浮雕名为1810年大捷 或叫‘胜利。
正面右侧浮雕《马赛曲》
画幅中心是自由女神,右手握剑挥动,左臂上扬高呼,号召人们起来战斗。
作者:法国浪漫主义雕刻家F.吕德
凯旋门建成后,到19世纪中期,又在其周围修建了圆形广场,以及12条放射状道路,于是大体上形成现在这样的格局。凯旋门最奇特之处,据说是每当拿破仑周年忌日的黄昏,从香榭里舍大道向西望去,一团落日恰好映在凯旋门的拱形圈里.
3 帝




从凯旋门顶端遥望埃菲尔铁塔
3 帝




旺多姆圆柱
1200门炮,熔化之后铸成高44米圆柱,顶上是拿破仑的雕像
3 帝




神圣罗马帝国
荷兰
瑞士
撒丁王国
西班牙
英国
莱 茵 河
马赛
土伦
科西嘉岛
地 中 海
英吉利海峡
塞 纳 河
奥属尼德兰
巴黎
比斯开湾
法国大革命形势图
1793反法
同盟入侵路线
1793-1794年
法军反击路线
厄尔巴岛
拿破仑帝国形势图
奥地利帝国
普鲁士
西班牙
意大利王国
莱茵同盟
华沙大公国
俄罗斯帝国
奥斯曼帝国
英 国
大 西 洋
地 中 海
黑 海
北 海
波罗的海

瑙 河
莫斯科
1812
法兰西帝国
巴黎
莱茵河
法兰西第一帝国领土(1812)
拿破仑控制下的附庸国
与拿破仑暂时结盟的国家
科西嘉岛
拿破仑侵犯撤退路线
拿破仑帝国形势图
1812年拿破仑兵败俄国
3 帝




查内特(1792 – 1845) 师从格罗。在1836年的画廊中,他展出了这幅深深打动人并戏剧性的油画。在画里我们看到了伟大帝国军队的残部,没有方向,无名士兵在漫漫被暴风雪淹没。此画现收藏在里昂艺术博物馆。
查内特:《俄国撤退中的一段插曲》
3 帝




厄尔巴岛
拿破仑帝国形势图
奥地利帝国
普鲁士
西班牙
意大利王国
莱茵同盟
华沙大公国
俄罗斯帝国
奥斯曼帝国
英 国
大 西 洋
地 中 海
黑 海
北 海
波罗的海

瑙 河
莫斯科
1812
法兰西帝国
巴黎
莱茵河
法兰西第一帝国领土(1812)
拿破仑控制下的附庸国
与拿破仑暂时结盟的国家
科西嘉岛
拿破仑侵犯撤退路线
拿破仑帝国形势图
莱比锡
1813
莱比锡战役 1813年
拿破仑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
3 帝




战后的拿破仑 1814 梅索尼埃作
3 帝




厄尔巴岛
拿破仑帝国形势图
奥地利帝国
普鲁士
西班牙
意大利王国
莱茵同盟
华沙大公国
俄罗斯帝国
奥斯曼帝国
英 国
大 西 洋
地 中 海
黑 海
北 海
波罗的海

瑙 河
莫斯科
1812
厄尔巴岛
法兰西帝国
巴黎
莱茵河
法兰西第一帝国领土(1812)
拿破仑控制下的附庸国
与拿破仑暂时结盟的国家
科西嘉岛
拿破仑侵犯撤退路线
拿破仑帝国形势图
莱比锡
告别 油画 19世纪
威廉·斯特恩:《返回法国》
3 帝




厄尔巴岛
拿破仑帝国形势图
奥地利帝国
普鲁士
西班牙
意大利王国
莱茵同盟
华沙大公国
俄罗斯帝国
奥斯曼帝国
英 国
大 西 洋
地 中 海
黑 海
北 海
波罗的海

瑙 河
莫斯科
1812
厄尔巴岛
法兰西帝国
巴黎
莱茵河
法兰西第一帝国领土(1812)
拿破仑控制下的附庸国
与拿破仑暂时结盟的国家
科西嘉岛
拿破仑侵犯撤退路线
拿破仑帝国形势图
莱比锡
滑铁卢
1815
滑铁卢战役
4 滑





滑铁卢狮子山
战胜拿破仑的英国威灵顿公爵令人用拿破仑军队丢弃在战场上的枪炮铸了一尊长4.5米,高4.45米,重28吨的雄狮。雄狮面向法国。用以纪念在滑铁卢战役中阵亡的数万名将士。
4 滑





滑铁卢拿破仑雕像
为战败的将军立像纪念,这在世界战争史上实属罕见。
失败反而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拿破仑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更为高大。
——雨果
4 滑





在“贝列洛风”号上的拿破仑现收藏在英国伦敦塔特画廊
奥恰得森 英国 1832一1910年
4 滑





拿破仑去世 维尔纳 作
法国荣军院
圣赫拿岛
拿破仑一世墓
拿破仑的骨灰被放在6个不同的棺木中,然后放在一个特大的红色花岗岩石棺里,安放在地下墓穴中。12尊胜利女神像环立在周围,守护这位叱咤风云的皇帝。他的儿子拿破仑二世的墓被安放在他旁边。
习题
(拿破仑征俄失败后)国内群众……厌倦征服。
……在国外,各族人民辗转呻吟于军事枷锁之下,
……人人心怀不满。 ——《法国革命史》
拿破仑的霸权完全是以武力为基础的。当战争
把他所有的军队在西班牙、俄国、德国先后吞噬之
后,……拿破仑的帝国崩溃了。——瑟诺博斯《法国史》
议一议:拿破仑为什么会失败?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的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原因)
拿破仑是英雄,他改变了欧洲的历史 。
拿破仑是疯子,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拿破仑具有政治与军事才能,但只有在法 国革命的形势下,他才能发挥一定作用。
拿破仑没有什么才能,只是当初法国没有杰出人物,他才能崭露头角 。
拿破仑执政时的措施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应该肯定 。
对于拿破仑的评价?
网友评价
拿破仑实现了两个方面的稳定,一个是政治体制——国家机器的稳定。拿破仑给法国提供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近代国家体制;另一个是社会的稳定。拿破仑排除了左、右两方面的冲击和挑战,使资产阶级牢牢占有社会的支配地位。所以,拿破仑时期是大革命的稳定和巩固时期,实际上是大革命的最后阶段。拿破仑对法国资产阶级的贡献无疑是应予肯定的。
——法国历史学家索布尔
对于拿破仑的评价?
史家评价
对于拿破仑的评价?
拿破仑这位伟大人物“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是他在疏失中仍是有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雄才大略的。”
——雨果:《悲惨世界》
名家评价
拿破仑的不朽功绩就在于,他发现了在战术上和战略上唯一正确使用广大的武装群众的方法.....并且把这种战略和战术发展到那样完善的程度,以致现代的将军们只能试图在自己最光辉和最成功的决战中抄袭他罢了。
——恩格斯
对于拿破仑的评价?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全面、辩证、一分为二地分析。
以史实为评价依据。
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