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拍运球 教学课件 (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原地拍运球 教学课件 (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19-07-16 12:5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原地拍运球 -教学课件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二、教学内容
三、单元课次
四、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
“拍运球游戏”是北京版二年级教材。游戏既是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手段、方法和途径。“拍运球游戏”发展学生上肢、手指关节协调性和小肌肉群力量,以及注意力与空间位置的感知能力和协调拍球节奏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今后对球类项目的兴趣,也为小篮球运球动作奠定基础。
“拍运球游戏”这项教材是让学生初步体会拍球的动作方法。由于拍球时手与球接触时间较短,拍球的连续性由手触球的位置、手型、力度等多方面因素构成,对手、脚的协调配合以及本体体位感觉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二年级的学生有效掌握拍运球方法,主要是解决拍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让学生掌握手对球控制的动作方法。

本内容单元重点是解决拍球的连续性和提高学生抬头意识。本次课为拍运球游戏的第2次课。本次课的重点为:拍运球动作连贯。难点:对球节奏的控制,提高抬头意识。易犯错误:拍运球动作不连贯。解决方法:高低运球的练习方式。根据内容特性,学生在练习中容易随球的运动而移动位置。因此,教学时还应重点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严格遵守球类技术规则的的行为习惯,为本项教材的安全学习提供条件,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保证。
辅教材安排了以下肢练习为主,结合实战,提高技能的“遛猴游戏”,既能够让学生上下肢都得到全面锻炼,达到全身均衡发展的需要。也能使学生在游戏中身临其境的感受篮球运动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二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以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变教为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主动的参与篮球技能的学习过程,技能与实战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里学到篮球技术应有的知识与技能。
我校二年级(2)班男生20人,女生20 人,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较好,运动能力较强,性格活泼开朗,能够积极地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
经过之前的课上教学,学生已经通过游戏的形式初步体会了抛、接球,绕球、滚球等熟悉球性的动作方法。同时也展现出对球类活动的浓厚兴趣,但是因学生年龄小,用手指、手腕控制球的能力还比较差,易出现用手掌拍打球的现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拍球的连续性,并且根据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通过教学的趣味性和教师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调动学生情绪。从培养学生正确的拍球动作开始入手,重点解决学生拍球时五指自然分开、手触球正上方的动作。
五、教学目标
六、教学重、难点
七、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
队列练习
韵律操
专项练习
开始部分(4’)准备部分(6’)基本部分(27’)结束部分(3’)
开始部分(4分钟) 设计意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身
体形态;基本的队列变换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的练习态
度,树立集体主义意识。
准备部分(6分钟) 1、 自编球操 1、手指拨球
2、伸展运动
3、传球运动
4、腹背运动
5、体转运动
6、跳跃运动
7、全身运动
8、整理运动设计意图:A、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提高学生篮球控制感觉 。
B、为主教材热身做准备。
2、专项练习:手指针对性活动练习
设计意图:A、针对学生课上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到提前预防 。
B、为主教材热身做准备。
(三)、基本部分:(27分钟) 1、 原地拍运球 设计意图:让学生示范已学过的原地运球动作,激发学生学练兴
趣同时,纠正学生动作,为学生建立正确动作表象。1、学生复习原地拍球。
要求:拍球时不丢球
2、教师示范正确拍运球技术
要求:始终保持一只手拍运球
3、教师组织学生做高人、矮人游戏(高、低运球)。
(1)学生低运球练习。
(2)学生高运球练习。
(3)教师提问高低运球有什么区别。
要求:拍球时注意节奏、高度、方向的变化
设计意图:A、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B、通过不同高度的原地运球提高学生手腕控球能力
设计意图: A、锻炼学生抬头意识 B、进一步提高学生手臂控球能力
8、学生2人一组边运球边抢球练习
9、教师提问运球时如何防止自己的球不被抢断
10、红绿灯游戏
设计意图:A、提高学生抬头意识
B、引导学生提高实战技巧(知道如何变运球边防守运球)

1、学生通过反应拍打游戏进行放松练习
2、教师小结本课情况
3、教师宣布下课目的是有始有终,建立良好常规。
设计意图: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再一次强调本课所学知识,
学习态度
动作掌握程度
1、教师利用游戏化教学模式贯穿课的始终。
2、讲解示范或提示动作要领语言简练,学生容易理解,便于记忆。
3、小组合作练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练习,发现问题,相互指导,体现合作学习原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教师运用激励性语言多方面给予学生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练习过程中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多给予学生练习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4、因为是低年级教学,老师运用了设置情境的教学方式,把小球充分想象成自己的“好朋友”。让学生与自己的“好朋友”在玩中学,以游戏化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球感、培养学生球类项目的兴趣。八、本课特点 不妥之处
恳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