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1)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水+氧气
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
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文字表达式: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
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1)催化剂(又叫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________中所起的作用。
3.分解反应。
(1)概念:由一种反应物生成_____________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2)特点:一变______。
4.工业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法。原理主要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________不同。
5.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
A.碳+氧化铜铜+二氧化碳
B.氨气+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铵
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水氢气+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原理
[例1] 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A.通电使水分解:水氢气+氧气
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水+氧气
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D.氯酸钾加热分解: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解析:A项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不节能;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既需要消耗燃料,操作繁杂,同时还产生一些副产物,不环保。综上所述,只有B中的方法符合题意,答案为B。
【触类旁通】
1.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的主要共同点有( )。
①采用二氧化锰均可改变其反应速率;②反应都不需加热;③都利用含氧物质分解来达到目的;④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
A.①③B.③④
C.①②D.②④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讨论与分析
(1)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
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
______氧气放出
(2)加热过氧化氢溶液
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
过氧化氢溶液受热时______产生氧气
(3)不加热,但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
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____产生氧气
(4)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
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________改变
结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______。
[例2]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加快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催化剂,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不是催化剂
B.加入二氧化锰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更多的氧气
C.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所有的性质不变
D.同一个反应可以选用不同的催化剂
解析:对于催化剂,牢牢记住其特征“一变二不变”;同一个反应可以选用不同的催化剂。答案为D。
【重要提示】
1.催化剂特点:
“一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
“二不变”: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2.单独说某物质是催化剂,是没有意义的,必须与具体反应联系在一起叙述。
3.一个反应并不只有一种催化剂,催化剂不能决定反应是否发生,只是对反应速率起一定的改变作用。
【触类旁通】
2.“神舟十号”飞船的太空舱里,NiFe2O4可用来促进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则在这个转化过程中NiFe2O4起________作用。
分解反应
【触类旁通】
3.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蜡烛燃烧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一、单项选择题
1.分别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
A.氧气B.氧元素
C.氧分子D.氧化物
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B .催化剂必定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C .二氧化锰只能用作催化剂
D .加入催化剂,过氧化氢发生分解反应的速率增大
3.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镁+氧气→氧化镁
B .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C .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
D .氢气+氯气→氯化氢
4.下列有关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氯酸钾受热熔化后,也不放出氧气
B.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
C.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保持不变
D.二氧化锰是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5.下列对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变化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C.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D.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熔点不同
6.下列关于产生氧气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C.用含氧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7.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不变
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二、填空题
8.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加热至气体不再产生,试管内固体剩余物是________________。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到没有气体产生时,试管内固体剩余物有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反应的固体剩余物中都有________,但它在两个反应中的作用不一样,在氯酸钾分解中它是______________,在高锰酸钾分解中它是________。
三、推断题
9.将一种黑色固体A和一种无色液体B混合,生成无色无味气体C,加热暗紫色固体E同时得到A和C;无色气体C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将银白色固体D放入盛有C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并放出热量。
试判断A~F各为何种物质,写出其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0.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
第1课时 氧气的制法
【课前自主学】
1.(1)H2O2H2O+O2↑
(2)KMnO4K2MnO4+MnO2+O2↑
(3)KClO3KCl+O2↑
2.(1)质量 化学性质 (2)化学反应
3.(1)两种或两种以上 (2)多
4.分离液态空气 沸点
5.D B C
【课堂互动学】
[实验探究]
(1)不能复燃 没有 (2)复燃 能 (3)复燃 会
(4)复燃 没有
结论:催化剂
[触类旁通]
1.A 2.催化 3.B
【课后高效练】
1.B
4.C 5.C 6.B
7.C 解析:高锰酸钾本身分解放出氧气,而且生成了二氧化锰,为氯酸钾分解提供了催化剂,反应速率也加快了。
8.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催化剂 生成物
9.A.二氧化锰 B.过氧化氢 C.氧气 D.铁丝 E.高锰酸钾 F.四氧化三铁
10.(1)①锥形瓶 ②集气瓶 (2)B C(或E)
(3)KMnO4K2MnO4+MnO2+O2↑ A
第2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及操作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1)发生装置。
①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都是______体,且反应都需要加热,故加热高锰酸钾或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氧气都采用________装置。
②过氧化氢溶液是______体,二氧化锰是固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采用________装置,如下图。
(2)收集装置。如下图,______为排水集气装置,______为向上排空气装置。
A B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步骤:
(1)查: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如上图。
将导管一端放入水槽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观察水槽中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将高锰酸钾药品装入试管内。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试管口________________。
(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一定要先______)。
(5)收:收集氧气(用排水法或______________法)。
(6)移:收集氧气完毕,先要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
(7)熄:最后熄灭酒精灯。
3.操作注意事项:
(1)凡是制取气体的实验,首先要做的一定是检查装置的________。
(2)试管口要__________,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3)试管口__________,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4)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不能________,目的是便于试管内的气体排出。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产生的气泡________冒出时才开始收集,理由是待试管和导管内的空气排尽后收集到的氧气才会纯净。
(6)收集完毕,先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中炸裂试管。
4.氧气的验满:把____________放在集气瓶口,如果________,则氧气已收集满。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例1]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
A B C D
解析: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因此要用到酒精灯;反应通常在试管中进行,收集氧气还要用到集气瓶;反应中没有液体物质参加反应,不需要用到烧杯。答案为D。
【重要提示】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
【触类旁通】
1.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1)写出指定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2)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填“a”“b”或“c”)。
(3)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_______(填“A”或“B”)。为检验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__________,这是利用了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
[例2] 在实验室中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1)原理: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氧气。
(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如下: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步骤可总结为“三先三后”:即先检查装置________________,后装入________________;先预热,后集中在________的部位加热;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从________________,后熄灭酒精灯。
解析:对于氧气的三种不同的实验室制法,要熟悉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一些注意事项等等。对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步骤可总结为“三先三后”,也可缩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再利用谐音来理解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答案:(1)锰酸钾 二氧化锰 (3)气密性 药品 药品 水槽中取出
【重要提示】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七字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理解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触类旁通】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仪器的正确顺序是( )。
①撤去酒精灯;②从水槽里拿出导管;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
易错点:错误实验操作引起的后果分析
[例3] 下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指出其中的错误操作及其造成的后果。
(1)________________;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试管口向上倾斜 试管炸裂
(2)导管伸入试管内太长 氧气不易排出
(3)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
(4)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收集不到氧气
[指点迷津]
运用图示复现法解题,认识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及其造成的后果。
一、单项选择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一组仪器是( )。
A.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铁架台
B.试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
C.集气瓶、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
D.铁架台、烧瓶、集气瓶、玻璃片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管口应( )。
A.朝下B.朝上
C.略向下倾斜D.略向上倾斜
3.下图所示的装置,其中收集氧气时可选用( )。
A.①和②B.②和③
C.①和④D.①和⑤
4.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进行这个操作的条件是( )。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5.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加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⑦二氧化锰中混有可燃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6.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往外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
7.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宜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D.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二、填空题
8.有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无色气体,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暂时存放。据此,请你判断与这种气体相关的物理性质(除颜色、状态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9.下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作原料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写出图中所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2)指出图中的四处错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3)实验开始前,应先检验装置的________,目的是防止装置________.(4)停止加热时,应先________,然后再________,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5)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________.
题型1 实验室制备氧气操作正误的考查
1.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题型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综合考查
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备氧气并探究氧气的性质。
(1)该同学制备氧气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限选:H2O2溶液、MnO2、KMnO4),生成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3)添加药品,连接仪器,加热试管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时导管口还在集气瓶外面,接下来的操作正确
的是______(填字母)。
A.立刻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B.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C.立即熄灭酒精灯,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后再点燃酒精灯
(4)该同学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后,伸进一瓶氧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及操作
【课前自主学】
1.(1)①固 固体加热 ②液 固液不加热
(2)A B
2.(1)气密性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3)略向下倾斜
(4)预热 (5)向上排空气
3.(1)气密性 (2)略向下倾斜 (3)塞一团棉花
(4)太长 (5)连续均匀
(6)将导管移出水槽 熄灭酒精灯
4.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课堂互动学】
[触类旁通]
1.(1)①试管 ②酒精灯 ③集气瓶 (2)b
(3)B 口部 密度比空气大且支持燃烧
2.C
【课后高效练】
1.C 2.C 3.D 4.D 5.B
6.A 解析:当往外拉活塞时,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压强把空气从长颈漏斗压入瓶中,长颈漏斗下端口便会产生气泡。
7.B 解析:一氧化氮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收集时,不能采用排空气法,只能采用排水法。
8.密度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
9.(1)酒精灯 试管
(2)A C或D B C或D KMnO4K2MnO4+MnO2+O2↑ H2O2H2O+O2↑ 瓶口
(3)A 排水
【综合题型练】
1.A
3.(1)KMnO4 KMnO4K2MnO4+MnO2+O2↑
(2)用酒精灯给试管微热 (3)B
(4)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