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____________为基础;二是要遵守________________,等号两边各原子的________与________必须相等。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并在式子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
(2)在化学式前面添上适当的______,使式子两边各元素原子的______和______都相同,使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标注化学反应发生的________,把短线改成等号。
(4)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方程式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明恰当。
如:CuSO4+2NaOH===Na2SO4+________
2KMnO4K2MnO4+MnO2+________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最小公倍数法。
适用条件:所配原子在方程式左右各只出现一次,且以原子数目相差最大的原子为配平起点,找出其最小公倍数。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
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______,左边是______,则最小公倍数为______,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______,O2前配______,再配平其他元素得到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最后再标明反应条件即可。
4.写出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X+2O2CO2+2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
A.CH4B.C2H5OH
C.CH3OHD.CH3COOH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及步骤
[例1] 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错误所在,并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Fe+O22Fe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磷在氧气中燃烧:2P2O54P+5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4H2↑+2O2↑4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首先判定是否尊重客观事实,再看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最后看细节:反应物与生成物的位置是否搞错;物质的化学式的书写正误;反应条件有无标明;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或“↓”符号是否正确运用。
答案:(1)3Fe+2O2Fe3O4
(2)4P+5O22P2O5
(3)2H2+O22H2O
【重要提示】
1.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注“↑”号。
2.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注“↓”号。
【触类旁通】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2CO+O22CO2
B.2H2O22H2O+O2↑
C.4Fe+3O2Fe2O3
D.Fe+CuSO4===Cu+FeSO4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例2]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Fe3O4+COFe+CO2
(2)Al+Fe3O4Fe+Al2O3
答案:(1)Fe3O4+4CO3Fe+4CO2
(2)8Al+3Fe3O49Fe+4Al2O3
【触类旁通】
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CH4+____O2____CO2+____H2O
(2)____C2H5OH+____O2____CO2+____H2O
(3)____Fe2O3+____CO____Fe+____CO2
培优角度: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选择
1.观察法
(1)观察方程式中组成或原子较复杂的化学式,令其化学计量数为“1”。
(2)根据原子守恒,先配另一边与复杂化学式相关的元素,逐步推出其他元素。
(3)检查,化简(如有需要)。
[例3] 配平化学方程式:____C2H5OH+____O2____CO2+____H2O。
解析:先将C2H5OH的系数定为“1”,根据原子守恒,右边CO2前配上2,H2O前配上3,C、H已经配平,这时计算两边的O原子个数。右边有7个O原子,因此左边的O2前配上3。
答案:1 3 2 3
2.奇偶配平法
(1)找到出现次数多且在化学式中的个数总是一奇一偶的元素。
(2)从该元素原子数为奇数个的化学式入手,配最小偶数“2”。
(3)根据原子守恒,从这个化学式开始逐步推出其他元素。
(4)检查。
[例4] 配平化学方程式:____FeS2+____O2===____Fe2O3+____SO2。
解析:出现次数多且呈现奇偶的元素是O,先在Fe2O3前配上2,这时右边Fe原子有四个,因此要在FeS2前配上4。再进一步推S原子,很明显SO2前面要配上8,最后计算左右两边O原子的个数,在O2前面配上11。
答案:4 11 2 8
【方法技巧】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很多种,有时候也需要综合运用。总之,要选取能快速、准确的配平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B.只要不是在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均要注明反应的条件
C.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CO2+Ca(OH)2=CaCO3↓+H2OB .H2SO4+BaCl2=BaSO4↓+2HClC .Al+CuSO4=AlSO4+CuD .Na2CO3+CaCl2=CaCO3↓+2NaCl
3.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②反应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实验证明点燃的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可以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炭黑(碳单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Mg+CO22MgO+C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只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C.金属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在上述反应中镁发生了氧化反应
5.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6∶1∶5B.6∶1∶2C.2∶1∶2D.2∶1∶5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Z一定是化合物
B .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 .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 .若ag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7.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2H2O2H2O+O2↑
B.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Cu+FeSO4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4Fe+3O2Fe2O3
D.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2C+O22CO2
二、填空题
8.某学生写了下面6个化学方程式。
A.Mg+O2===MgO2
B.2P2+2O52P2O5
C.Cu2(OH)2CO3===CuO↓+H2O+CO2↑
D.3Fe+2O2↑===Fe3O4
E.Zn+H2SO4===ZnSO4+H2
F.CuO+H2===Cu↓+H2O
其中(请填序号):
(1)化学式写错的有______;
(2)化学式正确但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条件应该注明而未注明的有______;
(4)“↑”“↓”使用不当或遗漏的有______。
9.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Fe3O4+____CO____Fe+____CO2
(2)____C2H4+____O2____CO2+____H2O
(3)____MnO2+____HCl(浓)____MnCl2+____Cl2↑+____H2O
(4)____CuSO4+____NaOH===____Cu(OH)2↓+____Na2SO4
(5)____N2H4+____N2O4____N2+____H2O
(6)____H2+____WO3____W+____H2O
10.(1)白色固体粉末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CO2+2H2O,试推测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题型1 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1.乙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
化碳
水
一氧
化碳
反应前质量(g)
4.6
8.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6.6
5.4
a
(1)表中a的值为________。
(2)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O+11O2____CO2+____H2O+____CO。
题型2 根据已知条件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2.某“组合转化”技术是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氧化三锰的化学式为______,1个四氧化三锰“分子”与______个CO分子完全反应生成Mn和CO2,高温下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前自主学】
1.客观事实 质量守恒定律 种类 数目
2.(1)化学式 (2)数字 种类 数目
(3)条件 (4)Cu(OH)2↓ O2↑
3.2 3 6 2 3
4.2Mg+O22MgO
5.A
【课堂互动学】
[触类旁通]
1.C
2.(1)1 2 1 2 (2) 1 3 2 3 (3)1 3 2 3
【课后高效练】
1.D 解析:当反应物也有气体时,生成物中的气体不用标注“↑”。
3.B
4.B 解析: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与氧气也发生了反应,事实上与氮气也会反应。
5.C 解析: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实际参加反应”的各粒子数目之比。
7.B
8.(1)AB (2)C (3)ACDF (4)CDEF
9.(1)1 4 3 4 (2)1 3 2 2
(3)1 4 1 1 2 (4)1 2 1 1
(5)2 1 3 4 (6)3 1 1 3
10.(1)2KClO32KCl+3O2↑ (2)CH4
【综合题型练】
1.(1)1.4 (2)6 12 2
2.2CO2+6H2C2H4+4H2O
3.Mn3O4 4 Mn3O4+4CO3Mn+4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