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中外绘画作品欣赏》 课程设计一、课程设置 二、教学内容五、教学效果评价四、教学条件六、课程特色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目 录一、课程设置 课程定位与目标
《中外绘画作品欣赏》 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跨专业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课程在一个学期授完,总计32学时,2学分。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中外美术史上各个时期的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理解各个时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把握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对中外美术进行分析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获得更透彻的认识和理解,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学科交叉,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环境。1.学生特点分析二、教学内容
富有激情和朝气,求知欲强,但自学能力和自制能力相对缺乏,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教学上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二、教学内容2.宏观内容的组织安排中国美术欣赏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分为八个部分讲述:
一.原始时代美术;
二.奴隶社会时期美术;
三.春秋战国时期美术;
四.秦汉时期美术;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
六.隋唐时期美术;
七.五代、宋辽时期美术
八.元明清时期美术; 外国美术欣赏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分为五个部分讲述:
第一部分: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希腊、罗马的美术;
第二部分:封建中世纪美术;
第三部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第四部分: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末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
第五部分:二十世纪此起彼伏的现代美术流派; 二、教学内容5 、教材及相关资料
1、 王洪义 张彬雁 ,《中外美术史简明教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2、 程明太,《中外美术巡礼》,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0年11月;3、江宏,《赏图品画》,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4、?刘素丽、张满弓、简冬琼,《美术博览》,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9月;5、?思楚,《中国名画观止》上、下彩图版,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3年1月;6、?周卫明、徐建融,《中国历代绘画精品100幅赏析》,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95年10月。 二、教学内容4、教学团队: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一、教学方法
1、由“注入式知识教育“转变为”研发式素质教育“。
2、由“连续型细节式授课”转变为“多形式的互动交流”。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二、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图文声情并茂。四、教学条件1.本课程是全校文化素质公共选修课,属艺术类课程,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院校加强艺术教育的有关精神,明确规定每一位大学生必须修读至少2个艺术学分。为“中外美术评析与欣赏”课程在学生中选课提供了制度依据。
2.学校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每期提供了专用多媒体教室,设备先进,保证了教学课件的高质量播映。
3.教师自制了幻灯片数套,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条件欣赏到世界各地第一流的原作照片,学生从中获益匪浅。五、教学效果评价本课程自开设以来,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学方法的改善,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一直是学生选修的热门课程,每届学生人数达到了300人左右,而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使学生对艺术理论课程的兴趣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是一门推动本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1、学生评教五、教学效果评价2、考评方法更加客观评定学生的成绩。六、特色与创新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立体化的学习氛围。
理论讲授与作品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中大量图片资料是主讲教师收藏品。
在对中外美术评析与欣赏的同时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师具有非常优秀的手头表现能力,讲课时生动的板书、板图,深受学生好评。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