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阶段专题复习
第2章 结合本单元内容,分析下图各知识之间的层级关系,并将图中空白处答案填写在图中空白处
一、性质活泼的氧气答案:①过氧化氢 水+氧气
②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③分离液态空气 ④略大 ⑤不易
⑥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⑦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⑧碳+氧气 二氧化碳 ⑨呼吸二、奇妙的二氧化碳答案:①状态 ②条件 ③密度 ④溶解性 ⑤稀盐酸
⑥大理石(或石灰石) ⑦碳酸钙+盐酸 氯化钙+水
+二氧化碳 ⑧向上排空气 ⑨澄清石灰水 ⑩燃着的
?二氧化碳+水 碳酸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
碳酸钙+水三、自然界中的水
答案:①氧气 ②氢气 ③1∶2 ④过滤 ⑤杀菌消毒
⑥肥皂水 ⑦泡沫少,浮渣多 ⑧泡沫多,浮渣少考点 1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1.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缓慢氧化;在点燃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氧化反应即燃烧。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表现出氧化性。
2.氧气能支持燃烧,是助燃剂,但不具有可燃性。
3.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是因为在纯氧中氧气的浓度比在空气中的高,使得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所以燃烧剧烈。 4.描述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应注意区分烟和雾、光和火焰、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
5.氧气的主要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2011·张家界中考)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 )
A.具有可燃性
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能供给呼吸
D.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选A。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有助燃性,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本身不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供给呼吸;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故选A。考点 2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1.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不支持燃烧
(2)能与水反应:水+二氧化 碳碳酸
(3)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碳酸钙+水
3.用途:
(1)灭火;(2)作致冷剂;(3)人工降雨等。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熄灭,证明集气瓶内是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很少,但它在自然界所起的作用却很大【解析】选D。氮气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熄灭,不能说明就是二氧化碳,故A错误;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B错误;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容易使人窒息死亡,但是二氧化碳并没有毒,故C错误;二氧化碳只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它在自然界所起的作用却很大,如光合作用,故D正确。考点 3 水的电解实验
1.实验原理:水 氢气+氧气
2.实验现象:
(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
(2)一段时间后,和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与和负极相连的
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3.生成气体的检验:
(1)正极: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负极: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
4.实验结论:由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
(1)图甲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实验中所用电源是____________
(填“交流电”或“直流电”)。(2)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 ,若a中的气体
体积是 20 mL,则b中的气体体积是 mL;检验a管中
产物的操作是? 。
(3)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
(4)科学家还用点燃氢气,通过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证实了
水的组成。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中会混有水蒸气,首先将其缓
缓地通过装有足量无水硫酸铜的仪器c,在导管口d处点燃,然
后把盛有冷水的烧杯置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实验过程中可
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提示: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5)下列水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水是液体 B.无色无味
C.能分解 D.能结成冰【解析】(1)电解水的实验中所用电源是直流电;(2)水通电生成无色气体氢气和氧气,负极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约是正极产生的氧气体积的2倍,所以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若a中的气体体积是20 mL,则b中的气体体积是10 mL;根据氢气的可燃性,可用燃着的木条进行检验;(3)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4)实验过程为用无水硫酸铜检验并除去气体中少量水,然后点燃气体,氢气燃烧生成的水遇温度较低的烧杯,在烧杯底凝结成液态水;(5)化学性质需要化学变化表现,所以能分解属于化学性质。答案:(1)直流电
(2)氢气 10 用点燃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
活塞,观察是否燃烧
(3)水 氢气+氧气
(4)无水硫酸铜变蓝,导管d处有淡蓝色火焰,烧杯底部附着小
水珠
(5)C考点 4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
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一般根据反应条件(是否加热、加催
化剂等)和反应物状态(固体和固体反应、固体和液体反应或
液体和液体反应等)设计发生装置,如下图所示:
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体+液体 气体,所以选择上图中的B
或C装置;而装置A适合:固体+固体 气体,如实验室用高
锰酸钾制取氧气。2.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一般根据气体的水溶性、气体的密度设计收集装置,如图所示: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收集装置选择A或C(长进短出)。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收集装置选择A或B或C(长进短出)。2012·牡丹江中考改编)我们已经学习了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方法,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所需要的装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2)请写出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请你叙述把集气瓶放入到水槽里的操作过程? ;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用装置B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 。【解析】本题以气体的制取为主题,主要考查对气体制取原
理及注意事项的掌握。(1)根据装置图可以判断①是酒精灯,
②是锥形瓶。(2)A装置属于“固-固”加热型装置,应选用加
热固体的反应原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将集气瓶注满水,
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
盖住,使集气瓶内不存在气泡,最后将集气瓶倒立入水中。(3)制取二氧化碳时,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应选B装
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能溶于水,应用向上
排空气法收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
化碳。(4)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为了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
出,应将长颈漏斗的末端伸入液面以下。答案:(1)①酒精灯 ②锥形瓶
(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将集气瓶注满水,
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
盖住,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立(扣)于水中
(3)B和D
碳酸钙+盐酸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4)伸到液面下(或液封)考点 1 性质活泼的氧气
1.(2012·南通中考)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有以下四个步骤,其中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解析】选A。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化学变化就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用坩埚钳取木炭没有新物质生成,一定没有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用坩埚钳夹取木炭在酒精灯上灼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一定有化学变化发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2012·牡丹江中考)氧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图片不能体现氧气性质的是 ( )
【解析】选D。医疗急救、动植物呼吸都是利用了氧气支持呼吸的性质;金属切割利用了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食品充气防腐,利用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故选D。3.(2012·常德中考)氮肥厂利用氮气和氢气在有铁存在的情
况下合成氨。在此过程中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则铁在合成氨过程中充当 (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
【解析】选C。由题目信息可知,铁的存在促进了该反应的发
生,且该反应前后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说明铁在此
过程中为催化剂。4.(2012·营口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O2的常用装置。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 ,还可用 (写一种仪器名称)替代①。(2)写出用A装置制O2的文字表达式:? 。
(3)与A装置相比,用B装置制O2的优点是 (填字母,不
定项)。
A.节约能源 B.可较快获得氧气
C.可随时添加药品 D.操作简单、安全【解析】(1)由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可知,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锥形瓶,还可用平底烧瓶、大试管、集气瓶等来代替;(2)由制O2的A装置特点可知,该装置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又在试管口加了一团棉花,应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3)与A装置相比,用B装置制O2的优点:不用加热,能节约能源,故A正确;加入药品,即刻反应,可较快获得氧气,故B正确;通过分液漏斗可随时添加药品,故C正确;在制取氧气时,操作简单、安全,故D正确。答案:(1)锥形瓶 平底烧瓶(或大试管或集气瓶等)
(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ABCD考点 2 奇妙的二氧化碳
1.(2010·苏州中考)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
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解析】选C。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是有限的,通常用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 2.(2012·重庆中考改编)2011年10月,“碳捕集与封存国际
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合川介绍了把CO2压缩、液化后封
存在泥岩中的方法。关于封存CO2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叙述
中错误的是 ( )
A.CO2分子间有空隙
B.CO2气体较易液化
C.CO2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气体
D.大气中CO2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
【解析】选C。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不属于空气
污染物。3.(2012·厦门中考)关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剧毒
B.植树造林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C.含量剧增导致温室效应
D.越少越好
【解析】选C。二氧化碳为空气中的一种成分,对维持空气中各
成分的含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
料;无毒,植树造林会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但是二氧化
碳的含量不能够太低;二氧化碳能导致温室效应。故选C。4.(2012·兰州中考)“低碳生活”是指在生活作息时减少能量耗用,使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主题的是 ( )
A.用旧报纸制作铅笔杆
B.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
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D.深秋时节焚烧落叶【解析】选D。本题考查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A中是旧报纸的二次利用;B中熄灯一小时,利于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C中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减少了二氧化碳的直接排放;D中落叶焚烧时产生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生活”。5.(2012·毕节中考)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一套气体发生收集装置,以探究该装置的多功能性。(1)甲同学认为装置Ⅰ可作为实验室制取O2的发生器,则Ⅰ的a仪器中可加入 ,b仪器加入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装置Ⅱ中从 管口进气即可作为O2的收集装置。
(2)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Ⅰ可作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发生器,则Ⅰ中a仪器可加入 ,b中加入______ 。
如果制H2则Ⅱ中从 管口进气即可收集H2。【解析】本题以气体的实验室制取为主题,主要考查对常用仪器的使用及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的掌握能力。如果用装置Ⅰ作为制取O2的发生器,所用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液体双氧水从分液漏斗口加入,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收集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所以应从长导管进气,空气从短导管排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稀盐酸与石灰石,稀盐酸从分液漏斗口加入,锥形瓶中加入石灰石,收集氢气时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所以应从短导管进气,空气从长导管排出。答案:(1)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氧气 c
(2)稀盐酸 石灰石 d考点 3 自然界中的水
1.(2012·揭阳中考)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2∶1
C.在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两个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约
为2∶1
D.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解析】选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故选项A错误;有氢气和氧气产生,是通过检验电解水的产物得出的实验结论,故选项B错误;通电后,在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两个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2∶1,此现象能直接观察到,故选项C正确;分子和原子都很小,不能直接观察到,故选项D错误。2.(2012·苏州中考)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淡化海水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
B.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C.日常生活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
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利用的有关知识。A项中,淡化海水可以增加淡水,因此可以解决淡水紧缺问题;B项中,长期饮用硬水会引发疾病;C项中,日常生活中的水常含有许多物质,因此大多数是混合物;D项中,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的杂质,可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故选D。3.(2012·南京中考改编)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2)区分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 ______。
(3)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1中
收集的气体是 ,试管2中收集的
气体可用 来检验。
(4)下列反应中,不能用来确定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 。
A.H2和O2反应 B.电解水 C.H2和Cl2反应【解析】本题以水为主题,考查水的污染、溶液、电解、水
的组成及硬水、软水等知识。(1)题中,要明确大量使用化肥、
农药是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之一;(2)中区分硬水与软水常用
加入肥皂水的方法;(3)电解水的装置中,试管1接电源的负极,
收集的是氢气,试管2收集的是氧气,检验氧气可用带火星的
木条;(4)电解水及氢气在氧气中燃烧,都可证明水由氢元素
与氧元素组成,而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没有生成水,与水无关,
无法证明水的组成。
答案:(1)D (2)肥皂水 (3)氢气(H2) 带火星的木条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