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案 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16 22:3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执教日期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和历史意义。巨鹿之战。秦朝的灭亡。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
引导学生探究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探究秦亡前后,项羽、刘邦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教学重点
秦未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教学难点
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堂提问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导入: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代代相继,传之万世。然而,
秦始皇死后三年,秦朝就灭亡了。声名显赫的秦朝为什么如此短命?它是怎样被推翻的呢?
新课讲授:
模块一
秦的暴政:
1、欣赏阿房宫、骊山陵墓、长城有关图片。
2、组织学生思考,在图片中秦朝修建了哪些重大工程?奴役了多少人修建这些工程?
3、学生计算每年服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再想想除去老幼和妇女,壮年男子在家耕田的还剩多少?这会带来什么后果?
(学生得出“徭役繁重”这一暴政表现)
赋税沉重:
1、修建宫殿陵墓和长城需要很多钱,钱从哪里来呢?
2、农民要将收获的多少上交国家?这样农民的生活过得怎样?
模块二
陈胜吴广起义:
1、投影《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2、提问:同学们刚才表演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的发生?发生在哪一年?谁发动的?地点在哪里?起义的口号是什么?建立了什么政权?有什么历史意义?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陈胜、吴广起义历史意义中的“革命首创精神”体现在哪里?[]
①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②建立了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
③第一次提出了斗争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④在这次起义的影响下,第一次推翻了残暴的统治。
模块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为何刘邦能取胜??
简述项羽失败经过。
教学小结:
1、学生闭目三分钟,回顾本节课教学内容,再利用多媒体逐项展示教学要点,共同复述小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2、播放VCD唱片《霸王别姬》。[]
课堂小结:
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开发南疆,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他和秦二世的暴政终结了秦朝江山永固的梦想。秦二世时期,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回望历史的天空,远去的是鼓角铮鸣,暗淡的是刀光剑影。万丈尘沙的残壁,已在烽火燃尽的地方消失。兴亡与成败,都将随着历史的云烟散去。然而,陈胜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象惊雷般在人们的心中响了两千年。陈胜、吴广“身为百姓,心系国家”的精神也将永世流传!
修建了哪些重大工程?奴役了多少人修建这些工程?
计算每年服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
陈胜吴广事件的时间、地点、口号、意义
陈胜、吴广起义历史意义中的“革命首创精神”体现在哪里?
刘邦为何能取胜?
简述项羽失败经过。
[]
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动脑计算,体会徭役的繁重
通过提问想象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出赋税沉重,人民生活窘困,体验到生活的艰辛
自主探究,阅读书本,回答问题
分组讨论,代表总结
闭目回顾,放电影式再现本课知识,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的暴政
1.徭役繁重
2.赋税沉重
3.刑罚残酷
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酷
二、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
三、楚汉之争
项羽、刘邦起义
(1)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2)秦朝的灭亡(公元前207年)[]
媒体呈现方案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