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以铁路交通视角为例
学案
【预习案】
同学们:我们共同学习了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等重大史实,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危机,让我辈感到责任重大。有一个关键细节:这些重大战役都跟一种近代重要的交通有关——铁路。
(南满铁路) (平汉铁路) (京沪铁路)
侵华日军为什么要沿着铁路侵略中国呢?我们先来看看侵略者当时的观点。
(一)环节一:贼心蓄谋已久
材料一: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他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操纵于铁路两轨,莫敢谁何!故夫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亡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有一切权,则凡其地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他人民,皆吾俎上之肉。
——日本1903年《朝日新闻》
思考: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对铁路的看法。
【探究案】
图一
(二)环节二:津浦英雄永垂不朽
台儿庄大捷
1.观察图一,中国南北向、东西向各有哪几条主干铁路线?侵华日军会从哪条线开始侵华?为什么?
2.观察图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1937—1945年)》,请从津浦铁路上找出台儿庄、徐州,并思考其战略地位。找到津浦铁路、胶济铁路的位置。
材料二:台儿庄战役大事记(部分):
4月2日,第27师……凭借散兵壕,全部守兵顽强抵抗到最后。此敌于此狭窄的散兵壕内,重叠相枕,力战而死之状,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将为之感叹。曾使翻译劝其投降,应者绝无。尸山血河,非独日军所特有。
——日军步兵第10联队“战斗详报”
4月5日中国政府各路军队抵达台儿庄,向日本发起进攻。第31师在台儿庄内展开巷战,用大刀奋力砍杀日军。我军伤亡15000余人,击溃日军20000余人的进攻,歼敌近8000人。取得抗战以来我国军事上重大胜利。
——张宪文、李继峰等《中国抗日战争史》(第二卷)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3.请找出材料二中两段文字内容的相同点。根据材料二概括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三)环节三:粤汉鏖战功不可没
保卫大武汉
图一
材料三:南京失陷后,国民政府宣告已迁都重庆,但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和工商业基础使武汉成为战时中国事实上的军事、政治及文化中心。日军于5月底已决定于秋季攻占武汉,并视攻占武汉、控制中原要地为压迫中国政府投降的最大机会。围绕保卫大武汉这一中心任务,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热忱迅速达到高潮。
——张宪文、李继峰等《中国抗日战争史》(第二卷)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4. 请在图一中找出武昌、重庆和上海的位置,思考其战略地位。找到平汉铁路、粤汉铁路的位置。根据材料三概括日军发动侵略武汉的意图。
万家岭大捷
图一
材料四:在图一中找出万家岭的位置。【观看视频】《万家岭大捷》
5.请你谈谈观后感。
第三次长沙会战
图一
材料五:长沙是华中战略重镇,粤汉铁路要冲。武汉、广州失守后,长沙成了正面战场上与敌军对峙的最重要城市,屏蔽西南诸省的门户,湖南是当时国民政府重要的粮食、兵员和资源的重要供应基地。尤其在迁都重庆后,长沙的战略地位益发突出。日本政府企图攻陷长沙挫败国民政府军队抗战意志,逼迫国民政府投降。
——张宪文、左用章等《中国抗日战争史》(第三卷)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6.观察图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1937—1945年)》,请在地图中找到长沙、武昌、广州粤汉铁路的位置。阅读材料五概括长沙的战略地位。
材料六:蕴华吾妻,长沙得失,有关抗战全局成败。我身为军人,守土有责,设若战死,你和五子的生活,政府自有照顾……希吾妻勿悲。
——1941年12月31日预10师师长方先觉战前给妻子的遗嘱
7.面对战争,方师长做出怎样的选择?
材料七:
1941年12月24日—1942年1月15日,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日军力投入及损失:
投入总兵力(万)
伤亡失踪(人)
中国
30
29849
日本
12
54000
——第三次长沙会战《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战斗详报》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8.对比材料七中,日军对中国军队作战和对英国军队作战的结果。指出长沙会战的历史意义。
(四)环节四:坚持抗战任重道远
图一
材料八: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集团把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国民党开始执行一条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
9.请观察图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1937—1945年)》,找出日本本土的位置。到1938年秋日军占领武汉、广州时,从距离日本本土来看,日军在中国的战线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会使日军的侵华战略发生什么变化?阅读材料八,日军侵华政策变化对国民政府抗战政策产生什么影响?
图一
10.观察图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1937—1945年)》,根据图例找出1943——1945年中国军队反击日军的会战。请观察这几次会战日军的结果。日本想打通什么铁路线?
11. 国民党战场大溃败,抗战的重任谁来挑?根据今天所学的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万家岭大捷、第三次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你觉得铁路线在日军侵华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如何是如何体现的?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材料九:国民党军队的广大爱国官兵,曾经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奋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涌现出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郝梦龄、戴安澜等为国捐躯的高级将领。一切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爱国官兵,都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同样都是值得全民族尊敬与纪念的。
——刘庭华,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军史研究所研究员
12.请谈谈读了材料九和学习本课的感受。
【发展案】
学习完本课,请你用你所喜爱的方式来表达对所学的“正面战场的抗战”的理解。(可采用漫画、图表、文字等形式。)
课件17张PPT。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以铁路交通视角为例侵华日军为什么要沿着铁路侵略中国呢?材料一:
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他之兵权、商权、矿权、 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操纵于铁路两轨,莫敢谁何!故夫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亡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有一切权,则凡其地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他人民,皆吾俎上之肉。
——日本1903年《朝日新闻》材料一:
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他之兵权、商权、矿权、 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操纵于铁路两轨,莫敢谁何!故夫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亡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有一切权,则凡其地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他人民,皆吾俎上之肉。
——日本1903年《朝日新闻》贼心蓄谋已久。图一关注:南北向、东西向铁路线、日军沿线侵略枢纽点图一关注:
台儿庄、
徐州、
胶济铁路、
津浦铁路台儿庄大捷:材料二:台儿庄战役大事记(部分)
4月2日,第27师……凭借散兵壕,全部守兵顽强抵抗到最后。此敌于此狭窄的散兵壕内,重叠相枕,力战而死之状,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将为之感叹。曾使翻译劝其投降,应者绝无。尸山血河,非独日军所特有。
——日军步兵第10联队“战斗详报”
4月5日中国政府各路军队抵达台儿庄,向日本发起进攻。第31师在台儿庄内展开巷战,用大刀奋力砍杀日军。我军伤亡15000余人,击溃日军20000余人的进攻,歼敌近8000人。取得抗战以来我国军事上重大胜利。
——张宪文、李继峰等《中国抗日战争史》
(第二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津浦英雄永垂不朽!图一关注:
重庆、
武昌、
上海、
万家岭、平汉铁路、
粤汉铁路保卫大武汉材料三:
南京失陷后,国民政府宣告已迁都重庆,但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和工商业基础使武汉成为战时中国事实上的军事、政治及文化中心。日军于5月底已决定于秋季攻占武汉,并视攻占武汉、控制中原要地为压迫中国政府投降的最大机会。围绕保卫大武汉这一中心任务,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热忱迅速达到高潮。
——张宪文、李继峰等《中国抗日战争史》
(第二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材料四:万家岭大捷一寸山河一寸血万家岭大捷图一关注:
长沙、
武昌、
广州、
粤汉铁路第三次长沙会战材料五:
长沙是华中战略重镇,粤汉铁路要冲。武汉、广州失守后,长沙成了正面战场上与敌军对峙的最重要城市,屏蔽西南诸省的门户,湖南是当时国民政府重要的粮食、兵员和资源的重要供应基地。尤其在迁都重庆后,长沙的战略地位益发突出。日本政府企图攻陷长沙挫败国民政府军队抗战意志,逼迫国民政府投降。
——张宪文、左用章等《中国抗日战争史》
(第三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材料六:
蕴华吾妻,长沙得失,有关抗战全局成败。我身为军人,守土有责,设若战死,你和五子的生活,政府自有照顾……。希吾妻勿悲。
——1941年12月31日预10师师长方先觉
战前给妻子的遗嘱材料七:
1941年12月24日—1942年1月15日,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日军力投入及损失: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粤汉鏖战功不可没!图一关注:
日本本土、
河南战场、湖南战场、广西战场、
平汉铁路、
粤汉铁路豫湘桂战役:材料八:
蒋介石集团把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国民党开始执行一条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坚持抗战任重道远!
中国共产党成为
抗日中流砥柱!材料九:
国民党军队的广大爱国官兵,曾经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奋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涌现出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郝梦龄、戴安澜等为国捐躯的高级将领。一切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爱国官兵,都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同样都是值得全民族尊敬与纪念的。
——刘庭华,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
军史研究所研究员民族英雄永垂不朽!日寇欲控制中国铁路交通线、灭亡中国中国军人血战到底、宁死不屈抗争一寸山河一寸血,民族英雄永垂不朽和平年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