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进一步学会运用概念图概括、总结知识。
2.发展学生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进化等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线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难点:运用进化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问题。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策略
以蛔虫为代表动物学习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进一步了解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通过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方式,对比线形动物的特征,了解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最后通过自主阅读了解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六、课前准备
教师:PPT课件、相关的视频资料、实验器材准备。
学生:采集蚯蚓。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想
(一)
复习巩固
PPT出示复习检测题(见PPT)
学生答题时巡视
将答案写在各自的检测本上,对阅。
巩固上节课知识
(二)
线形动物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1.布置学生阅读教材P8—9“线形动物”内容。
2.PPT展示阅读讨论题:
(1)蛔虫的体形是两侧对称还是辐射对称?从形态上怎样区分雌、雄虫体?
(2)PPT展示图5—10,认识蛔虫的结构,分析结构上有哪些方面说明线形动物比扁形动物高等?
(3)蛔虫是寄生在人或动物肠道内寄生虫,蛔虫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4)怎样预防蛔虫病?
(5)用概念图描述线形动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认真阅读教材,并作好适当的标记。
2.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1)两侧对称,雄虫有生殖钩。
(2)体壁有肌肉层,消化管尽管结构简单但有口有肛门。
(3)运动器官、消化器官退化;生殖器官发达;体表有抵抗消化液的角质层。
(4)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不喝生水,粪便要经过处理。
(5)概念图见板书设计。
用问题串引导学生对线形动物的相关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并构建知识框架。
归纳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师生共同归纳:PPT展示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1、身体细长,圆柱形;2、体表有角质层;3、消化腔有口有肛门。
(三)
环节动物
实验:观察蚯蚓
引导的问题串:
1.观察蚯蚓的外形(体节、环带),怎样判断蚯蚓的前后左右?
2.感知刚毛,刚毛是向前着生还是向后着生的?
3.为什么要不停地用湿棉絮擦拭体表?
4.蚯蚓是怎样运动的?
阅读实验。
根据引导的问题串完成实验。
通过实验直观地了解蚯蚓的相关知识。
讨论
PPT展示示讨论题:
1.蚯蚓的身体是否两侧对称?
2.身体分节对动物有什么意义?刚毛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学习小组为单位。
两侧对称。
2.分节使动物的生理出现分工,运动能力得到加强。刚毛只有辅助运动的作用,运动的动力来自于体壁肌肉的收缩。
对难点作深入的剖析
认识其它环节动物
PPT展示出示水蛭、沙蚕的图片,提示学生观察环节动物的典型特征。
了解其它的环节动物,进一步了解环节动物的特征。
了解其它环节动物
拓展
PPT展示蚯蚓的生活环境,问:蚯蚓的哪些特点与其穴居生活相适应?
(五)课堂小结
以概念图的形式对两个动物类群进行总结。
学会用概念图的形式归纳知识。
梳理所学知识,帮助构建知识框架。
PPT展示板书: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教学反思: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学生从视觉感受观察动物的方便,教师引导,便于提问,便于检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