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科学 -2.4《神奇的纸》 教案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科学 -2.4《神奇的纸》 教案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17 18:2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2.材料性能改变或优化后可以用来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 2.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材料。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要而不断改进。 【重点难点】 重点:引领学生对比感受两种形状的纸的差异。 难点:引领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两种形状纸的特点。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普通的纸、三个木块、热水、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瓦楞纸箱、瓦楞纸杯、瓦楞纸桌椅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7min 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神奇的纸》。 2.前几天王老师买了几件新的家具,看!它们是什么做的?有誰愿意上来坐一坐?坐着感觉怎么样?奇怪了,纸做的凳子怎么那么牢固呢? 3.拿出纸箱和纸杯,倒水。还有什么东西是纸做的?你又有什么想问的吗?(纸做的杯子拿在手中却不烫手,纸箱放了苹果却没有被压坏。) 4.(看图片)纸凳、纸箱和纸杯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这种形状叫瓦楞状。这些纸做的东西有一些特殊的本领是不是和它们的这种特殊的形状有关系呢? 二、学生观察活动 (一)、折一张瓦楞状的纸10min+10min 1.这是一张普通的白纸,你可以把它折成瓦楞形吗?想不想试一试? 2.?老师有一些小小的要求。活动提示以图片形式呈现:(1)试着这一折;(2)折好的小朋友教一教不会折的小朋友;(3)再拿一张纸,把自己折的瓦楞状的纸和没折过的普通白纸放在一起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并把你观察到的东西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4)观察时间到了,人坐端正,东西放好。 3.全班交流,老师板书 (二)、瓦楞状纸的隔热和承重能力观察6min+4min 1.通过观察,你觉得我们折的瓦楞状纸有和纸箱纸杯一样的本领吗?我们再来比一比。 2.活动要求以图片形式呈现:(1)把普通纸放在两块木块上,再放第三块木块,看纸能不能撑起木块;换成瓦楞状的纸,看纸能不能撑起木块。(2)把普通纸和瓦楞形的纸分别贴在烫的水杯上,用手感受区别。小心烫! 3.交流,板书。 三、拓展延伸3min 1.今天我们观察研究了“神奇的纸”,你觉得神奇在哪? 2.老师觉得比纸更神奇的是小朋友们的小手,因为这些神奇的本领是小朋友给予这张普通的纸的。我们做了什么给了纸这些本领?(折!) 3.虽然纸做凳子和桌子很结实,但是如果放在桌子上的水杯不小心打翻,那么桌子就会怎么样? 4.有没有办法让纸不怕水呢?我们有没有办法再用我们神奇的小手让纸获得新的本领呢?布置课后探究任务:活动手册15页。
板书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