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2.2地球的表面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2.2地球的表面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17 19:5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的表面
?
【教材分析】:
《地球表面的地形》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的第一课。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知道五种主要地形的特点及学会观看地形图,并根据不同的方法分析判断某个地方属于什么地形。从单元中看本课,本课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将引发学生讨论和交流有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及其变化的一些话题。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为以后学习地球内部运动和外力作用引起的地表变化奠定基础。课文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地形”“观察地形图”。 “地形”是贯穿整个单元的主题。什么是地形呢,就是地球表面的各种形状。教科书没有直接给这个词语下定义,而是通过交流活动“我们能说出去过的地方是高山、平原还是其他什么典型的地形地貌吗”,通过学生的交流对话和观察图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来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地形地貌。让学生知道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典型的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湖泊、峡谷、等,并知道这些地形具有什么特点。教科书通过表格的形式,希望把学生们介绍的地形地貌进行总结和归类,以加深学生对地形地貌种类及特点的理解。建立各种地形概念。观察地形图这个活动,要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表面形态,最便捷的方法是观看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通过相关的图文资料收集信息,这是科学家经常用到的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地形包括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
2、知道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2、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会看懂地形图。
【教学难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含有典型的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
小组准备: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出课题
播放视频:国家地理频道 神奇的地球
(视频看完了,我们都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动植物也看到了很多地形,今天我们要上的内容就是“地球表面的地形”)
二、学生感性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
1、利用地球仪讲解:海洋陆地比列,四大洋,七大洲。
2、幻灯片:中国地图
问:我们老家在哪儿,我们去过哪些地方,你能描述下那里的地形样子吗?(有没有照片或者图片呢?)
??????? 3、谷歌地球:美国平原?? 学校? 黄河? 四川? 高原? 沙漠? 安徽??? 喜马拉雅山等。
三、深入探究,交流总结,了解特点。
(过渡:看了这么多的地形,你发现都有哪些地形呢?)
1、学生讲解地形,教师摘一部分典型的到黑板上
2、幻灯片展示各种地形
(学生描述—学生说明是什么地形—教师讲解特点。)
(高原和平原的区别,山地和丘陵的区别)
3、其他类型的地形图
4、讲解中国地形图的特点,结构
5、分析瑞安地图,主要以什么为主
四、交流地形图
(看了这么多地形,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地形图呢?)
1、沙子模型的制作(注意保持安静,课后洗手)
2、关于地球表面你还知道什么?
3、学生小结今天学到的内容
4、作业:回去收集关于地形的资料,火山的资料
?
?
【板书】:???????????????? 地球表面的地形
?
山川? 河流? 房子 湖泊? 海洋???????????????????????????? 平原? 高原
小山? 树林? 瀑布? 峡谷 等?????????? ????????????????????山地? 丘陵
??????????????????????????????????????????????????????? 盆地
【教学反思】:
本课是五上第三单元第一课内容,事先我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已有认知经验的调查,这使得我在课的设计安排上有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高估了学生的认识基础。我在教学开头没有把“地形”这个概念树立好,其实学生对于“地形”的理解是片面的,甚至有些是错误的;而我在教学当中,却忽略了这一点,没有有效的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地形。第二:在教学设计上,我发现前面的设计思路有些模糊,连贯性不够强,思维的跳跃比较明显,这个主要是我想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找不到合适的方法造成的,所以还很有改进的地方。第三:主要存在于对教材的深挖上,学生能够讲解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的区别,没有让学生自己画一画,没有更加充分的体会我们各种地形的形状,发现这方面做的还很不够。第四:教学调控和问题设计上还存在很大的欠缺,如何调控学生的纪律,如何调控学习的兴趣,如何激励学生,这些方面我发现这堂课中我做的还很不够,另一个,在问学生问题的时候都是单一的问问题,一问一答,比较死板应该多设计些连续问答,步步深入等这些类型的问题。第五:细节方面,橡皮泥不是很干净,这个材料应该还可以寻找的更好;盆地里的一幅图有一张应该属于湖泊,有些混淆了,不够典型;在平原和高原看图片真的很难判断出来。
从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自己的普通课堂的调控能力,问题的设计方面还是比较欠缺,教学的思路设计可以慢慢的进行改变但教学基本功却一定要打扎实,所以我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多多学习教学的基本功,完善自己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