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
第1单元测试卷生物学 七年级 上册 配北师大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
A. 光 B. 水
C. 温度 D. 湿度C2. 生物学兴趣小组探究“甜度对蚂蚁取食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 ( )
A. 蚂蚁数量 B. 甜度 C. 温度 D. 亮度B3. 绿豆之所以叫做生物,你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 )
①绿豆的植物体能制造淀粉 ②绿豆能开花 ③绿豆细胞是活的 ④绿豆能生长 ⑤绿豆能作为人类的食品 ⑥绿豆的生长需要营养,也要排出废物 ⑦绿豆能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⑧绿豆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⑤⑥⑦ D. ④⑥⑦⑧ D4. 下列选项中,都能对刺激产生反应的一组是 ( )
A. 鸡、蘑菇、细菌
B. 人、猴、电脑病毒
C. 含羞草、蚯蚓、电视遥控器
D. 钟乳石、珊瑚礁
5. 鱼必须生活在水里,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改变环境 D. 生物依赖环境AD6. 生物圈中陆生生物最多的圈层是 ( )
A. 大气圈 B. 水圈
C. 岩石圈 D. 土壤圈
7. 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生存条件是 ( )
A. 阳光、空气、水
B. 营养物质、空气、水
C. 水、空气
D. 无机盐CA8. 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树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影响上述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
A. 水 B. 温度 C. 空气 D. 土壤
9. 在绿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 ( )
A. 灰色 B. 绿色 C. 黄色 D. 褐色
10. 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是 ( )
A. 一只 B. 两只 C. 三只 D. 十只以上BBD11. 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
A. 水稻和稗草 B. 猫和老鼠
C. 人和猪 D. 蚂蚁和蚯蚓
12. 下列能正确地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是 ( )
A.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 食物链和食物网
C. 阳光、水、空气和生产者、消费者
D. 非生物环境和环境中的所有生物AD13. 下列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 )
A. 草 B. 食虫鸟
C. 细菌 D. 猪
14.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遇了恐怖袭击,之后,又遇“炭疽热”的侵扰,请分析“炭疽热”的病原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以上都不是AC15. 下列词句中,描写生物遗传的是 ( )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6.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现象是( )
A. 朵朵葵花向太阳 B. 树林能保持水土
C. 骆驼能生活在荒漠中 D. 骆驼刺深长的根CB17. 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 )
A. 蛾类夜间活动 B.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 候鸟的迁徙 D. 山顶的旗形树
18.下列不属于生物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的是 ( )
A. 温度、湿度 B. 害虫、蝗虫
C. 水分、阳光 D. 土壤、空气 CB19. 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
A. 附着在蟹壳上的海葵和蟹
B. 猫头鹰和田鼠
C. 人和血吸虫
D. 一块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
20. 下列哪一种现象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
A. 家鸽用翼飞行 B. 蝉的保护色
C. 鱼用鳃呼吸 D. 猫捉老鼠 DD21. 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
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 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生物都能生长繁殖D22. 某同学调查发现,鼠妇适于生活在20 ℃左右的阴暗环境中,为进一步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但有多处还不够严谨,同桌提出下列修改建议,你认为必须采纳的是 ( )
A.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明亮
B. 挑选爬行较快的鼠妇作为实验对象
C.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
D. 减少左侧土壤的湿度D23. 下列有关探究活动中的“作出假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作出假设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B. 针对不同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不同的
C. 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作出假设
D. 作出假设是对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及其原因或规律的某种推测C24.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属于观察法的是 ( )
A. 用肉眼看书缝里的小蜘蛛
B. 查看介绍蜘蛛的有关知识
C. 上网搜索更多关于蜘蛛的资料
D. 把有关蜘蛛的信息进行归类
25. 什么方法的运用使生物学进入实证科学的行列?
( )
A. 调查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比较法AC26. 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
( )
A. 实验法的运用 B.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C. 达尔文的进化论 D. 林奈的生物分类
27. 在一块农田里,下列属于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的是 ( )
①阳光 ②蝗虫 ③土壤 ④稗草
⑤田鼠 ⑥稻螟 ⑦水分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⑤⑥⑦ D. ①③⑦BD28. 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C29.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
A. 观察法 B. 分类法
C. 调查法 D. 实验法
30. 生物学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 )
A. 门 B. 目 C. 纲 D. 种D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31. 实验探究(10分)
有研究表明,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及光照时间有关。某科技活动小组对此产生兴趣并开展了相关实验,请根据图表回答问题:(1)实验设置如上表所示,那么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设计甲、乙两组实验,目的是为了形成_________,起实验作用的是______组。
(3)为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根据题中影响产蛋率的因素,该实验还必须保证在相同的___________下进行。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有关吗 对照实验乙 光照时间 (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科技活动小组进一步研究每只产蛋鸡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与产蛋率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绘成如上图。根据图可知,要达到90%的产蛋率,产蛋鸡对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______克/(只·日)。在一定范围内,摄入蛋白质的量越______,产蛋率越_______。
(5)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1.5 多 高 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有关 32. 读图理解(10分)
下图是小李同学深入了解某生态系统后绘制的简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小李主要是采用________法进行这项研究,研究生物学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
(2)可以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分成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阳光、空气、水等属于__________部分,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__________角色。
(3)为了防治害虫对禾谷类的危害,农民伯伯常喷洒农药,经过检测,在鱼体内也发现了这种农药,这个事例可以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调查 实验法观察法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非生物 分解者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3. 资料分析(10分)
“水丰草美蕈菇鲜,银鹤凌霄浪里翻”——黑龙江不仅有广袤的黑土地,而且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如扎龙湿地、兴凯湖湿地、七星河湿地等等。每年四月,大量候鸟成群结队来此繁衍生息,以鱼为食,鱼以虾为食,而虾则以植物为食,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勃勃生机。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湿地生态系统素有“___________”之称,有净化水质和蓄洪抗旱的作用。扎龙湿地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除了生物部分外,还应有__________部分。
(2)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水草死亡后,可被____________这些微小生物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和无机盐,它们可以再被植物利用。这说明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的___________起着重要的作用。地球之肾 非生物 细菌、真菌二氧化碳 水 物质循环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此湿地生态系统受到污染,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在_______的体内积累最多。
(4)该生态系统的候鸟、鱼、虾等动物,它们属于_________。
(5)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自动调节 鸟 消费者 生物圈 34. 综合应用(10分)
某生物实验小组做探究实验“测量不同植被对环境的空气湿度的影响”,用干湿计在某一天的早晨、中午、傍晚分别测量裸地、草坪、灌木丛的湿度,每地测三个点,并求出平均值作为每次测量的数值记录在下表中。(1)为什么每个环境要测三个点并求出平均值作为每次测量的数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实验当天有雾,实验结论会受到影响,因为有雾时空气湿度______,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图1和图2表示他们的实验结果,请说出图1和图2表示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为了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 大 图1表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图2表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从图2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一天中草坪的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 一天中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平均相对湿度 植物对环境空气湿度有影响 植被状况越好,空气相对湿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