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上浙教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五年级上浙教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17 16:3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教材、学情分析:
因为小数是一种特殊的十进制分数,小数的意义是在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要想使学生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就必须沟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联系。这种认识也符合认知结构的理论观点:学习者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与他们内在的认知结构休戚相关。“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们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布鲁纳)。因此,学习一个新概念时需要帮助学生在心理上组织起适当的认知结构,并使之成为学生自身内部知识网络的一部分。
沟通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一般分“被动告知”和“主动体验”两种,显然我们提倡的是后者,而绝非前者。因为,不同的沟通方式往往会体现学生不同理解层次:简单的“告知”,只能使学生记住一个简单的结论(即,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学生的这种认识是肤浅的;通过体验活动主动沟通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则可以引导学生在遇到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时,主动尝试从意义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这是深刻理解概念的标志。
教学目标:
1.知道十分之一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一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千分之一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2.会把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写成小数,难度题目是带分数化成小数。
3.通过涂格子,学生能把像0.23这样的小数形象化,知道涂23个0.01的格子。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小数的意义
活动一:解读价格
(一)初次解读,唤醒生活经验
1.出示商品的价格:(铅笔0.5元、橡皮0.9元、手工纸0.1元)
2. 你能看懂这些价格吗?
学生解读,可能出现的情况有:0.9元就是9角,0.5元就是5角;0.1元就是1角。
【设计意图】
通过初次解读价格,可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可以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奠定基础。
二、二次解读,提升数学经验
1、如果用一张正方形纸表示1元钱,你能在这张纸上表示出1角钱吗?
1)学生先独立思考、操作,然后小组内交流形成小组结论;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A、在这张纸上任意涂一块表示1角;
B、将正方形纸任意分成几份,涂其中的一份表示1角;
C、将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突其中的一份表示1角。
……
2)组织小组之间交流,形成结论。(0.1=1/10)
【设计意图】
数学经验是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得到的,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建构小数的意义。“在一张正方形纸上表示出1角钱”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仅凭生活经验很难解决。必须利用“货币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小数的初步认识(1/10可以写作0.1)”、“分数的初步认识“等原有的数学经验。在“二次解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的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发现“小数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
你能在这张正方形纸上表示出其它商品的价格吗?
(教师根据学生表示出的小数进行板书:0.1=1/10、0.3=3/10、0.5=5/10……)
3.仔细观察这些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这些小数都是一位小数;这些小数都表示十分之几……
【设计意图】
??? 通过表示其它商品的价格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生成一位小数,在观察这些小数的过程中突出一位小数的意义。
活动二:巧用百格图
1、提出问题:如何在一张正方形纸上表示出0.01?
2、小组内讨论,形成结论:把这张纸平均分成100份,表示这样的一份。(0.01=)
3、学生操作:在百格图中表示出0.01
4、仔细观察百格图,你还能表示出其它小数吗?(学生自主操作)
5、交流反馈:学生解读自己表示出的分数,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6、反思:仔细观察这些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解读价格”的活动学生已经具有“在正方形纸上表示0.1”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表示0.01”的学习任务,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借助“百格图”学生能够创造出许多小数,并能发现这些小数的特点。?
活动三:联想迁移
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那么三位小数呢?四位小数呢?……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举例说明三位小数、四位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
??在以上的两个活动中,学生借助“正方形”来学习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意义。这里不再为学生提供“脚手架”,而是引导学生直接通过“联想”来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更加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三、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第1、2、3题。(本堂课目标是否达成的检测题)
稍难的题目是带分数如3又5/100化成小数时,会把整数部分丢掉,或者其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