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测试卷 (提高班A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6页,共六道大题,26道小题.
2.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在试卷密封线内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选择题(本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已知方程有一个根是,则的值为( )
A.0 B.1 C. D.2
2.如图,过矩形对角线的交点,且分别交、于、,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的面积的( )
A. B. C. D.
3.方程的根是( )
A. B. C. D.
4.关于的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C.没有实数根 D.无法确定
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已知平分交边于点则等于( )
A. B. C. D.
6.如图,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当时,它是菱形
B.当时,它是菱形
C.当时,它是矩形
D.当时,它是正方形
7.如图,在梯形中,,,的周长为,,则该梯形的周长为 .
A.25 B.23 C.21 D.18
8.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错误的是( )
A.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B.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C.直线从左到右是下降的
D.直线与x轴交点坐标是(0,5)
填空题(本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9.一次函数的一次项系数是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____.
10.如图,菱形的边长为2,,则点的坐标为_________.
11.如图,梯形中,,将梯形沿对角线折叠,点恰好落在边上的点处,若,则的度数为 .
12.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解都是等腰的边长,则这个等腰
三角形的周长是 .
解答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13.用直接开方法解方程:
14.用配方法解方程:
15.用公式法解方程:
16.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7.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求的取值范围及的非负整数值.
18. 如图,矩形ABCD中,点E是BC上一点,AE=AD,DF⊥AE于F,连接DE.
求证:DF=DC.
19.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为边AB、AD的中点,连接OE、OF.求证:四边形AEOF是菱形.
20在正方形ABCD中,AC为对角线,E为AC上一点,连接EB、ED.
⑴求证:△BEC≌△DEC;
⑵延长BE交AD于F,当∠BED=120°时,求∠EFD的度数.
21.如图,在梯形中,,,,,
,求的长.
22.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⑴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⑵ 0可能成为方程的一个根吗?若是,请求出它的另一个根;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解答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9分)
23. 如图所示,有两种形状不同的直角三角形纸片各两块,其中一种纸片的两直角边长都为3,另一种纸片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3.图1、图2、图3是三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
⑴ 请用三种方法(拼出的两个图形只要不全等就认为是不同的拼法)将图中所给四块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平行四边形(非矩形),每种方法要把图中所给的四块直角三角形纸片全部用上,互不重叠且不留空隙,并把你所拼得的图形按实际大小画在图1、图2、图3的方格纸上(要求:所画图形各顶点必须与方格纸中的小正方形顶点重合;并要保留四块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拼接痕迹);
⑵ 三种方法所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是否是定值?若是定值,请直接写出这
个定值;若不是定值,请直接写出三种方法所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24.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2,5)和(-1,-1)两点,
(1)求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
(2)求出此函数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六、附加题(每题10分,共20分)
25.已知若m满足式子,试判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26.如图,在正方形中,为边上的一点,为延长线上的一点,,,求的度数.
初二数学测试卷 (提高班A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6页,共六道大题,26道小题.
2.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在试卷密封线内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选择题(本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已知方程有一个根是,则的值为( )
A.0 B.1 C. D.2
2.如图,过矩形对角线的交点,且分别交、于、,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的面积的( )
A. B. C. D.
3.方程的根是( )
A. B. C. D.
4.关于的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C.没有实数根 D.无法确定
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已知平分交边于点则等于( )
A. B. C. D.
6.如图,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当时,它是菱形
B.当时,它是菱形
C.当时,它是矩形
D.当时,它是正方形
7.如图,在梯形中,,,的周长为,,则该梯形的周长为 .
A.25 B.23 C.21 D.18
8.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错误的是( )
A.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B.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C.直线从左到右是下降的
D.直线与x轴交点坐标是(0,5)
填空题(本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9.一次函数的一次项系数是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____.
10.如图,菱形的边长为2,,则点的坐标为_________.
11.如图,梯形中,,将梯形沿对角线折叠,点恰好落在边上的点处,若,则的度数为 .
12.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解都是等腰的边长,则这个等腰
三角形的周长是 .
解答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13.用直接开方法解方程:
14.用配方法解方程:
15.用公式法解方程:
16.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7.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求的取值范围及的非负整数值.
18. 如图,矩形ABCD中,点E是BC上一点,AE=AD,DF⊥AE于F,连接DE.
求证:DF=DC.
19.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为边AB、AD的中点,连接OE、OF.求证:四边形AEOF是菱形.
20在正方形ABCD中,AC为对角线,E为AC上一点,连接EB、ED.
⑴求证:△BEC≌△DEC;
⑵延长BE交AD于F,当∠BED=120°时,求∠EFD的度数.
21.如图,在梯形中,,,,,
,求的长.
22.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⑴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⑵ 0可能成为方程的一个根吗?若是,请求出它的另一个根;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解答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9分)
23. 如图所示,有两种形状不同的直角三角形纸片各两块,其中一种纸片的两直角边长都为3,另一种纸片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3.图1、图2、图3是三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
⑴ 请用三种方法(拼出的两个图形只要不全等就认为是不同的拼法)将图中所给四块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平行四边形(非矩形),每种方法要把图中所给的四块直角三角形纸片全部用上,互不重叠且不留空隙,并把你所拼得的图形按实际大小画在图1、图2、图3的方格纸上(要求:所画图形各顶点必须与方格纸中的小正方形顶点重合;并要保留四块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拼接痕迹);
⑵ 三种方法所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是否是定值?若是定值,请直接写出这
个定值;若不是定值,请直接写出三种方法所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24.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2,5)和(-1,-1)两点,
(1)求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
(2)求出此函数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六、附加题(每题10分,共20分)
25.已知若m满足式子,试判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26.如图,在正方形中,为边上的一点,为延长线上的一点,,,求的度数.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本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D
A
A
D
D
D
填空题(本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1,4
5
解答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13. 或
,
14.
,
15. ,,.
∴
∴,
16.
或
,
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7 ∵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
解得
∴的非负整数值为0,1,2
18.证明:
方法1:
∴
又
∴
∴
又DF⊥DE
∴△DEF≌△DEC
∴DF=DE
方法2:
∵
∴
19. 证明:∵点E、F分别为AB、AD的中点
∴AE=AB,AF=AD
又∵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AD,
∴AE=AF,
又∵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O为BD的中点,
∴OE、OF是ABD的中位线
∴OE∥AD,OF∥AB
∴四边形AEOF是平行四边形
∵AE=AF
四边形AEOF是菱形
20. ⑴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C=CD,∠ECB=∠ECD=45°
又EC=EC
∴△ABE≌△ADE
⑵∵△ABE≌△ADE
∴∠BEC=∠DEC=∠BED
∵∠BED=120°∴∠BEC=60°=∠AEF
∴∠EFD=60°+45°=105°
21. 解法一:如图1,分别过点作于点,
于点.
∴.
又,
∴四边形是矩形.
∴.
,,,
∴.
∴.
∴,
在中,,
∴.
解法二:如图2,过点作,分别交于点.
∵,
∴.
∵,
∴.
在中,,,,
∴
在中,,,,
∴.
∴.
在中,,
∴.
22. ⑴
∵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
⑵ 当时,,
∵ ∴
当时,方程为
∴ 0是方程的一个根,另一个根为4.
解答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9分)
23.如下图:面积均为12,周长分别为:;;
24. 解:∵AD∥BC,AB=DC,∠D=120°,对角线CA平分∠BCD,∴∠B=∠BCD=60°,∠ACB=∠ACD=∠CAD=30°
∴∠BAC=90°
设AB=CD=x,则AD=x,BC=2x.
所以x+x+x+2x=20,x=4.AC=
作AE⊥BC于E,则AE=
则梯形的面积=
.六、附加题(每题10分,共20分)
25. 解: =(-4)2-4m=16-4m
由m+2>解得m<4
∴16-4m>0,即>0
∴方程x2-4x+m=0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2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