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操作演示,知道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数学思考: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会独立思考问题,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问题解决:通过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情感态度: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观察现实情境图,口述题意,列出算式。
教学难点:
加法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糖果、点子图、课件、一粒豆子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小礼物,我要把它奖励给表现最棒的同学!有信心得到老师的礼物吗?
师:想不想看看我手里的小礼物是什么?
生:三颗糖果。
生:两颗糖果。
二、探究新知
(一)感知加法的含义
1.说一说:
(1)教师演示合并糖果的过程
师:接下来我要做一个动作,请同学仔细看!
师:谁能给这个动作起一个名字?(合起来)(奖励一颗糖果)
师:那合起来之后,一共有多少糖果呢?我们数一数
师:谁能把刚才的过程完整地说一遍?
师:拿出你的小手,可以用手势表示出刚刚的过程吗?
出示动态情境图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组有趣的图片,想不想看看?
A.出示小鸟图片
师:你看了什么?谁能完整地说一下这个过程?
B.出示小猫拍球图片
C.出示蝴蝶图片
2.抽象成点子图表示
师:你们能用点子图,表示出它们共同的特征吗?谁来试着摆一摆?
师:哪幅图能更好地表示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师:这是三个圆点,这是两个圆点,把它们合起来,一共是5个圆点。
师:为了表示合起来,我用笔把这两部分圈起来,表示“合并”。
(二)了解加法的含义
师:其实在数学中,还有一种更好的办法来表示刚刚“合起来”的过程,想不想知道?用加法算式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加法。【板书:认识加法】
1.写算式、读算式
【教师板书:3+2=5】
师:这个算式怎么读?(板书:读作:3加2等于5)
2.理解算式的含义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算式
师:谁能结合点子图,试着说一说这个算式?
师: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认识“+”吗?它是加号,读作:加。加号表示什么?
这个是?“=”,那是3=5?,是2=5?是3+2=5,5是什么?哪来的?
师:在生活中,这几个情境都可以用3+2=5来表示。
巩固练习
强化加法的含义
师:那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境可以用加法来表示呢?我们来看看!
1.出示苹果图
师:说一说,一共有几个苹果?
2.出示熊猫图
师:说一说,一共有几只大熊猫?
师:可以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二)儿歌活动《蚂蚁搬豆》
师:鉴于你们表现的这么好,我们来听首歌曲,活动活动吧!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
师:其实,这个歌曲中还藏着一个加法算是呢,谁发现了?(奖励一颗糖果)
师:哇!学得可真好!那敢不敢挑战几个加法题目?
(三)加法含义的应用
1. 连一连:
师:连一连,找出算式对应表示的情境图。
师:谁先来读一读这几个算式?
2. 说一说:
师:结合情境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这个加法算式,在每幅情境图中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3. 画一画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可以用加法表示呢?
师:把你想到的把你想到的事例画下来,并写出对应的加法算式。
师:谁来讲讲自己的小故事?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说的怎么样?
四、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老师想问问同学们,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拓展延伸
回归《蚂蚁搬豆》 的故事
师:这是什么?(一颗豆子)
师:这颗豆子是蚂蚁的。其实蚂蚁窝里还藏着一个秘密,想知道吗?
师:蚂蚁们通过团队合作,一共得到5颗豆子,可是被我拿走了1颗,还剩下几颗呢?这个过程又该如何表示出来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翻看一下,下一节课的内容!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认识加法
○○○ ○○
3 + 2 = 5 读作:3加2等于5 合起来
一共
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