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常见的动物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4常见的动物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17 17:46:54

文档简介

2.4常见的动物 导学案
学科
科学
学生姓名
年级

任课 老师
吴老师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2.4常见的动物
考 点:1.能说出生物分类的标准,理解分类标准不同导致分类结果不同;2.能说出分类的等级;3.能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4.说出五大脊椎动物的特征及代表动物;5.知道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及相关的代表动物名称;6.知道昆虫的特征;7.能说出益虫、害虫的益处或害处;8.对学生进行分类、检索等科学方法的训练。
能力与方法:1.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说出脊椎动物的形态特征;2.通过利用图文资料和搜集信息,掌握无脊椎动物的种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课前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
过程
课前交流,了解学生上次课的复习情况
知识梳理
1、动物根据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4.7万种)和无脊椎动物(120万种)。
2、五种脊椎动物形态特征比较
3、八种无脊椎动物
4、动物界中节肢动物最多,有100多万;节肢动物中昆虫类的种类和数量是生物界中最多的。昆虫类的特点:①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②胸部有三对足和一般有二对翅,③身体、触角和足都分节,体表长有坚硬的外骨骼(保护作用)。
害虫:危害人的健康和动植物生长的的昆虫,如:蝗虫、苍蝇、蟑螂等。?
益虫:可帮助植物传份,消灭害虫,为人类提供物质的昆虫,如:蚕蛾、螳螂、蜻蜓、蜜蜂等。?
教学过程
A.动物分类
【导入新课】如果你去书店买七年级的生物辅导用书,怎样才能在众多的书籍中快速找到?
我们之所以能够快速找到,就是因为销售人员进行了分类处理。
【讲授新课】1.什么是分类呢?分类的优点是什么?
明确:分类是一种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科学方法。对事物进行分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清晰。
2.试着把下列图形进行分类,并说出你的分类依据。(展示不同颜色的不同形状)
3.通过刚才的分类活动,你有什么结论?
明确:分类要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一、动物分类
1.(1)请你试着将下面的物体分成两类,并说出你的分类依据。(展示各种生物及非生物图片)
明确:能否生长、能否繁殖、是否需要营养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2)地球上大约有125万种动物,动物学家们也给它们进行了分类。为什么要给动物进行分类?
明确:为了更好地研究与识别动物。
我们应该怎样给动物进行分类呢?
明确:先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研究,了解各种动物具有什么特征,再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分类。
根据下面两个特征,我们可以对鸡、蚕、鲤鱼、蝙蝠进行分类:
水生还是陆生: 是否有羽毛:
你们是否还能根据其他标准进行分类?
是否有脊柱: 是否会游泳: 是否有足:
2.(1)由此可知,生物分类可以有很多的标准。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什么为依据呢?
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的。
(2)生物分类有哪些等级?
明确:按照生物之间的差异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 种构成分类的七个等级。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就会越多。
(3)生物学家为了求得生物名称的统一,制定了国际统一的生物命名法。现在各国公认的并普遍采用的生物命名法是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所创制的双名法。(介绍林奈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原则。)
(4)阅读教材,说出人、猫和蝗虫分别在动物的分类等级上所处的位置。
(5)思考讨论:1.人、猫、和蝗虫在分类等级上有什么共同点?2.人与猫和蝗虫哪个的共同特征更多?亲缘关系更近一些?3.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明确:1.人和猫同纲不同目、人和蝗虫同界不同门、猫和蝗虫同界不同门。2.猫
3.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生物种类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生物种类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远。
B.常见的脊椎动物
【导入新课】天上飞的鸟、水里的游鱼、水边的青蛙,陆地上的小兔子,这些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有什么共同点呢?
【讲授新课】一、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1.仔细观察图 2-33 中四类动物的骨骼,它们有什么明显的相同之处?
明确:体内背部都有一条脊柱。
讲解:身体背部都有一条脊柱,脊柱由许多块脊椎骨组成,称为脊椎动物,如狗和龟。身体上没有脊椎骨的动物称为无脊椎动物,如蚯蚓和蝗虫。
2.思考讨论:尽可能多地说出你所知道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名称。
3.讲解: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不同,可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几大类。
二、鱼类
1. 鱼类大约出现在 4.5 亿年前,目前世界上约有鱼类 3.2 万种。鲫鱼是常见的淡水鱼类,它是怎样适应水中生活的?看视频,说一说鲫鱼在形态和运动方式上有哪些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2.鱼又是怎样呼吸的呢?来看视频。
(1)口和鳃盖是同时开合的吗?
明确:不是。交替开合。(2)在口前滴一滴墨水,墨水会从哪里流出来?
明确:鳃盖后缘。
(3)鳃丝为什么是鲜红色而且既多又密?与鱼的哪一项生理活动有关?
明确:鳃丝中布满毛细血管。与鱼的呼吸有关。
3.你能总结鱼有哪些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了吗?
明确:体形:梭形(能减轻水的阻力)
体色:背部青黑色,腹部白色(保护色)
体表:鳞片,上面布满黏液(减轻水的阻力)
感觉:侧线是感觉器官,感知水温和水流
运动:用鳍游泳
呼吸:鳃
4.下面这些鱼具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总结鱼类特征: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靠鳍运动,身体表面常覆有鳞片。
鱼类的受精方式和生殖方式是怎样的?
明确:大多数体外受精,卵生。
5. 除了鲫鱼,鱼类还有很多品种,(展示各种鱼类图片)观察图片,并结合已有知识,说说下面这些鱼类哪些生活在淡水中,哪些生活在海水中吗?
明确:淡水:鲢鱼、鳙鱼、青鱼、草鱼
海水:黄鱼、带鱼、鲨鱼
6.(展示鳄鱼、鲸鱼、鱿鱼、海马)思考讨论:下面哪些才是真正的鱼?
明确:鲫鱼和海马。
三、两栖类
1. 两栖动物大约出现在 3.5 亿年前。青蛙是常见的两栖动物。你知道青蛙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吗?
明确: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水边潮湿的陆地。
2.观察青蛙图片,(1)它的体色和四肢有什么特点?对它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明确:体色:腹部白色,背部黄绿色,有黑色斑纹。(保护色)
四肢:前肢较短,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后足宽而趾长,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
(2)青蛙的皮肤有什么特点?对它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明确:青蛙的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中布满毛细血管,可以辅助呼吸。
(3)青蛙体温恒定吗?
明确:不恒定,有冬眠现象。
(4)青蛙有哪些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明确:陆地:前肢短小,后肢发达,适合跳跃;主要用肺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水中:后足宽而趾长,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3.提问:观察青蛙生殖发育过程图,想一想,青蛙的受精过程在哪里完成?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分别生活在哪里?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上有哪些显著的变化?
讲解:受精过程在水中完成;青蛙的幼体和鱼有些相似,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它的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由此可见,青蛙是卵生动物,体外受精,幼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与成蛙差别很大。这样的发育方式叫做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这样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
4.你认识下面这些两栖动物吗?
5两栖类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明确:青蛙是著名的捕虫能手,每年能消灭一万多只害虫;蟾蜍可以做中药蟾酥;大鲵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四、爬行类
1. 爬行动物大约出现在 3 亿年前。(展示图片:陆龟、蜥蜴、蛇)仔细观察下面几种爬行动物,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明确:一般贴地爬行,身体内有肺,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体温不恒定。这样的动物叫做爬行动物。
2.思考讨论:爬行类与两栖类哪个更适应陆地生活?为什么?
明确:爬行类更适合陆地生活。爬行类皮肤干燥而粗糙,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或骨质的甲,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感觉器官比两栖类更加灵活。
3.你知道爬行类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吗?
明确:蛇毒、蛇胆、蛇蜕都可以作中药材;蛇还能捕鼠;蜥蜴全身可以入药;龟的腹甲是著名的中药,叫做龟板。
五、鸟类
1. 最早的鸟大约出现在 1.5 亿年前。它们可以在空中自由的飞翔。家鸽是常见的鸟类,它有哪些特点呢?让我们来进行观察。
(1)观察家鸽的体型,有什么特点?
明确:成纺锤型,减轻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2)观察家鸽两翼和尾部的羽毛,与其他部位的羽毛有什么不同?
明确:两翼和尾部的羽毛适于飞行,其他部位羽毛可以保温。
(3)摸一摸,鸟类的哪部分肌肉最发达?有什么作用?
明确:胸肌发达,有利支持两翼的飞翔。
(4)观察家鸽的骨骼标本,说一说家鸽的骨骼有什么特点?
长骨中空,骨质薄而轻。
(5)观察家鸽的肺有什么特点?对家鸽的飞行有什么意义?
明确:肺发达,有气囊与肺相通。提高了家鸽的摄氧能力,满足长时间飞行对能量的需求。
(6)家鸽的受精方式和发育方式有什么特点?
明确:体内受精、卵生。
3.试着总结鸟类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有哪些?
明确:体型:纺锤型,减轻空气阻力。
羽毛:体表被覆适于飞行的羽毛。
肌肉:胸肌发达,支持两翼的飞行。
骨骼:骨质轻而薄,长骨中空,有利于减轻飞行时的阻力。
肺:发达,有气囊与之相通,辅助呼吸。
体温:高而恒定。
4.观察下面这些鸟,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鸟类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 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胸肌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
5.鸟类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明确:家禽:提供肉、蛋、服装工业原料;啄木鸟:“森林医生”;猫头鹰是捕鼠健将;大山雀、燕子等都可以捕食害虫。
六、哺乳类
1.讲解:最早的哺乳动物大约出现在 2 亿年前。家兔是常见的哺乳动物,它有哪些特点呢?
(1)观察家鸽的体型,有什么特点?
明确:成纺锤型,减轻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观察家鸽两翼和尾部的羽毛,与其他部位的羽毛有什么不同?
明确:两翼和尾部的羽毛,与其他部位的羽毛有什么不同?
摸一摸,鸟类的哪部分肌肉最发达?有什么作用?
明确:胸肌发达,有利支持两翼的飞翔。
(4)观察家鸽的骨骼标本,说一说家鸽的骨骼有什么特点?
家兔:门齿、臼齿发达,适合切断咀嚼植物;狼的犬齿发达,适合撕咬肉类。
2. 把下面这些动物归为哺乳动物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哺乳动物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哺乳动物有四腔心脏、专用的齿、特化的肢和发达的脑。
3.结合哺乳动物的特征想一想,为什么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
明确:胎生、哺乳使后代成活率大大增加;获得食物及处理食物的能力的增强;肺部发达,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脑较大而发达,适应环境能力增强。
4.活动:猜动物游戏:找出1中你最喜爱的脊椎动物,先归纳这种动物的特征,然后请5位同学向你提10个问题,你只回答“是”或“不是”。如果提问的同学猜出了你最喜爱的动物的大致种类,则判提问的同学获胜。
5.判断青蛙、猫、鸡、蛇、草鱼各属于哪类动物,并将教材中的表格补充完整。
C.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导入新课】如果我们在野外遇到从来没有见过的生物,该怎样鉴定它们的类别呢?
明确:生物学上常使用检索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
【讲授新课】 利用检索表来辨别生物
1.讲解:目前,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是怎样编制的呢?
明确:利用“非此即彼,两相比较”的原则。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以此类推,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
2.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按照二歧分类法,五大脊椎动物的检索表。(展示图表)
3.想一想,青蛙、猫、鸡、蛇、草鱼各有什么特点?确定青蛙、猫、鸡、蛇、草鱼各属于哪类动物?
明确:青蛙属于两栖类;猫属于哺乳类;鸡属于鸟类;蛇属于爬行类;草鱼属于鱼类。
4.你能发现刚才的分类检索表是怎样制作的吗?
明确:根据生物某一方面的明显特征,按其异同或有无分为相对的两组;然后再按其相反的特征,继续分为相对的两组,直到可鉴定出该生物所属的类别为止。
5.框架形式的检索表也可转换为文字形式的检索表。根据刚才的检索框架图,把下面的文字检索表补充完整。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一)无脊椎动物的分类
1.地球上大约有 4.7 万种脊椎动物,那无脊椎动物有多少种呢?
明确:无脊椎动物有120多万种,自然界中大部分是无脊椎动物。
2.科学家们把无脊椎动物分成了哪些种类,其特征及代表动物分别是什么?
明确:(1)原生动物:体形微小 、结构简单,身体一般由单细胞构成、适应性极强 ,如变形虫、草履虫、疟原虫。
(2)腔肠动物:身体多细胞,摄食和排泄共用一个口(有口无肛门),身体辐射对称。如:海蜇、水螅。
(3)扁形动物:身体多细胞,摄食和排泄共用一个口(有口无肛门),身体呈左右对称。如:涡虫、血吸虫。
(4)棘皮动物:无贝壳,体表有棘皮突起,生活在海洋中。 如:海参、海胆、海星等。
(5)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不分节,大多数有贝壳。 如蜗牛、河蚌、螺类、乌贼、章鱼、鲍鱼、牡蛎。
(6)环节动物:身体圆长或扁形,有许多体节。 如:蚯蚓、沙蚕、水蛭。
(7)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线形,不分节。 如:蛔虫、蠕虫 、蛲虫、钩虫 。
(8)节肢动物: 身体分节,触角和足也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如虾、蝗虫、蜘蛛、蜈蚣等。
3.无脊椎动物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分类的呢?来观察无脊椎动物的检索表,想一想,每一次分类的标准分别是什么?(展示图表)
明确:(1)按身体细胞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单细胞的是原生动物;
身体多细胞的可以按摄食与排泄是否在同一出口分;
摄食和排泄在同一出口的,可以按身体对称方式分,呈左右对称的是扁形动物,呈辐射对称的是腔肠动物;
(4)体型长或薄的,身体有许多体节的为环节动物;体型长或薄的,身体线形,不分节的为线形动物。
(5)摄食和排泄分两个开口的,再按体型是否长而薄区分; 体型非长而薄的,再按其体外有无贝壳区分:身体柔软,有贝壳的为软体动物;无贝壳的,再按外表是否有外骨骼分为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
4.根据图 2-44,参照脊椎动物检索表的转换方式,补充完成无脊椎动物检索表。
(二)昆虫
1.猜谜语:“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一对感觉须,骨头长在肉外头”这是哪种动物?
明确:昆虫。
讲解: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它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目前知道的种类大约有 100 万种。
2.你知道昆虫长在肉外头的“骨头”是什么吗?
讲解:是外骨骼。节肢动物的体表都有一层柔韧的外骨骼,保护着内部柔软的器官。外骨骼不会随着虫体的生长而生长,要褪去外骨骼才能继续生长。“金蝉脱壳”脱的“壳”就是指的外骨骼。
3.观察蜜蜂的形态结构,它的身体可分为哪几部分,有几对足,几对翅?它是不是昆虫呢?
明确: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具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表有外骨骼。属于昆虫。
4.判断下面哪些动物属于昆虫?(展示蜻蜓、蚊子、蜘蛛、河蟹、蝗虫、蜈蚣)
明确:属于昆虫的有蜻蜓、蚊子、蝗虫。
5.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很密切,有些昆虫对人类有益,也有一些昆虫危害人类的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下面这些昆虫,哪些对人类有益,哪些对人类有害?
明确:有益:蚕蛾、螳螂、蜻蜓
有害:蜚蠊、蝇、蝗虫
6.下列防治害虫的方法中,你认为哪些最有利于保护环境?
7.你还知道哪些益虫或者害虫,人们是如何利用它们或者进行防治的?
D.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导入新课】猜谜语(打一动物)短短一段绳,泥中能穿行,松土又施肥,农民好帮手。
【讲授新课】1. 你见过蚯蚓吗?你能对你所知道的蚯蚓进行描述吗?
2.介绍蚯蚓的种类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全世界已知的有 3000 余种。如水丝蚓、环毛蚓、异唇蚓、水蚯蚓、海蚯蚓等。
3.关于蚯蚓,你想了解哪一方面的情况?
(选取大多数同学想探究的问题进行学习,如: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的形态结构?蚯蚓是怎样运动的?蚯蚓是怎样呼吸的?哪些环境因素会对蚯蚓的生活产生影响?)
一、蚯蚓的生活环境
提问: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蚯蚓?
明确:蚯蚓生活在湿润、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15℃到25℃为最佳温度,土壤含水量在60%以上的环境中。
二、蚯蚓的生活习性
提问:蚯蚓什么时候出来活动?以什么为食?
明确:蚯蚓昼伏夜出,白天在土壤中穴居,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晚上出来活动,主要以植物的落叶为食。是自然界中的分解者。
三、蚯蚓的形态结构
蚯蚓是什么样的?先来看一段视频。
用放大镜观察蚯蚓,并结合视频,完成下面的问题。
1.观察蚯蚓的体形,呈什么形状?蚯蚓的身体是否分节?身体分节对蚯蚓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2.怎样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
3.怎样区分蚯蚓的背面和腹面?
4.用手摸蚯蚓的体表,湿润还是干燥?光滑还是粗糙?
明确:1. 蚯蚓的身体长而圆。由许多相同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体节可以使蚯蚓的活动灵活、自如。
2. 蚯蚓的身体有几节颜色较浅、表面光滑,形成一个环状结构叫做环带。靠近环带的一端为前端,离环带较远的一端为后端。
3.颜色较深的一面为背面,颜色较浅的一面为腹面。
4.蚯蚓的体表湿润,有黏液。除前端几节外,近腹面都感觉粗糙,因为生有刚毛。
四、蚯蚓的运动
1.在不同的地方,蚯蚓的运动速度一样吗?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2.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探究活动。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环境下蚯蚓的运动速度。
实验器材:饲养在潮湿泥土中的蚯蚓、潮湿的棉球、镊子、玻璃板、糙纸
实验步骤:
(1)用镊子取一条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蚯蚓的运动速。注意它身体的粗细及长短的变化。
(2)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速度,并与在糙纸上的运动速度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蚯蚓在糙纸上的运动速度比玻璃板上运动速度快。
3.为什么蚯蚓在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比糙纸上运动速度快慢?蚯蚓是依靠什么来运动的?来看一段视频。
4.结合图片讲解蚯蚓的肌肉及刚毛。并总结:
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蚯蚓在玻璃板上运动比在糙纸上速度要慢。
五、蚯蚓的呼吸
1想一想,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湿润的棉球擦拭蚯蚓的身体?来看一段视频资料。想一想,蚯蚓是怎样呼吸的?
明确:1.为了保持蚯蚓的呼吸。
2.蚯蚓是怎样呼吸的?根据视频资料,将蚯蚓的呼吸过程用文字和箭头补充完整。
明确:蚯蚓的呼吸要依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中,然后渗入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最后在全身各处细胞被利用。而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过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六、哪些环境因素会对蚯蚓的生活产生影响呢?光?水分?温度?我们选取其中一个因素来进行探究,请同学们将探究实验补充完整。
提出问题:蚯蚓喜欢明亮还是黑暗的环境?
作出假设: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设计实验:
1. 实验材料:无盖、不透明的长纸盒若干个、大小、健康状况差不多的蚯蚓若干条、黑硬纸板若肥沃潮湿的土壤若干
2. 实验步骤:
(1)在纸盒底部平铺上一层土壤,使土壤适合蚯蚓爬行.
(2)用黑色硬纸板将纸盒的一半盖住,使纸盒内形成 明亮 和 黑暗 两种环境;
(3)取10条蚯蚓,把它们放在纸盒内的明暗交界处;
(4)每隔2分钟统计 两种环境 中的蚯蚓数量,并记录数据;
(5)以上方法多做几次实验
完成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现象: 几乎所有的蚯蚓都爬到阴暗的地方去了
结论: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思考讨论:1.为什么要设置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
明确:形成对照。
2.为什么要用潮湿肥沃的土壤?
除光线外,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3.每次放一条蚯蚓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不行。放一条数量太少,偶然性大,容易产生误差,使实验结果不准确。
七、蚯蚓的作用
蚯蚓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
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或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因此可以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如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吨有机废物。
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空气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长。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或腐烂的有机物为食。蚯蚓吃进的腐烂有机物和大量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无机盐,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
3.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很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 。
例题精讲
A.动物分类
【例1】如果有A、B、C、D、E、F六种生物,其中A、C同属不同种,B、C同科不同属,C、D同目不同科,D、E同纲不同目,E、F同门不同纲;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与C同科的生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A同目的生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A同纲的生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F同门的生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表中的数字代表生物,与①亲缘关系最远的生物是( ?)
A. ② ??? B. ③??? C. ④??? D. ⑦
【例3】蜻蛉俗称“豆娘”,属于蜻蜓目束翅亚目,蜻蜓则属于蜻蜓目差翅亚目。以下是区分它们的检索表及它们休息时的图片:

(1)图????为蜻蜓。
(2)“亚目”是介于目与科之间的一个分类单位,则蜻蛉和蜻蜓在分类上属于同一????(填“纲”或“种”)的生物。
【例4】图为动物分类系统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
上述动物中,___与虎的亲缘关系最近;___与虎的亲缘关系最远。? (2)猫与豹所共有的分类等级中单位最小的是___。? (3)猫在___这个分类等级上与抹香鲸分开。?
根据上述分析生物分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虎鲨和抹香鲸都生活在海洋中,且外部形态也很相似,但在分类上却相差较远,因为动物分类除了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___________。
B.常见的脊椎动物
【例5】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曾对动物进行分类,下列是他分类的部分动物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其中相当于现代动物类中爬行类的是(  )?
【例6】下图为扬子鳄、鲫鱼、蚯蚓、大熊猫四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鱼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___________呼吸,用鳍游泳。? (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鲫鱼、蚯蚓、大熊猫、扬子鳄 B.蚯蚓、扬子鳄、鲫鱼、大熊猫
C.蚯蚓、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D.蚯蚓、鲫鱼、大熊猫、扬子鳄
(3)我国四川省卧龙地区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是对上图动物中的___________进行就地保护。
(4)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将水从鳃盖后缘排出,这是鲫鱼在进行( D )
A.摄食 B.散发体内的热量 C.吸收水分 D.呼吸
【例7】渔民从海水中打捞起一种动物,经解剖发现它有脊椎骨,繁殖方式是胎生、哺乳。请你根据所学的动物学知识判断这一动物可能与下列动物同一类的是(??)
A.企鹅和蟾蜍 B.蝙蝠和白鳍豚 C.扬子鳄和娃娃鱼 D.鸭和熊猫
C.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例8】在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里,有些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有的动物则没有。在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 蟋蟀、螳螂、蜗牛 B. 大壁虎、鲫鱼、青蛙
C. 小白鼠、蝗虫、水螅 D. 蜜蜂、蚂蚁、大黄鱼
【例9】涡虫和绦虫的共同特征有( )
①身体辐射对称 ②身体两侧对称 ③背腹扁平
④体表有刺细胞 ⑤有口无肛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例10】以下有关腔肠动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 B. 腔肠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C.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残渣都由口进出
D. 腔肠动物都生活在海洋中
D.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例11】小齐在家里找到四种动物,根据四种动物的特征,设计如表所示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区分这些动物,这些动物中是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五.当堂检测:
A.动物分类
1.下列关于动物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分类只有一种方法
B.动物分类都是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的
C.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动物分类可得到不同的结果,可有多种分类方法
D.动物分类一定是根据相同的特征进行的
2.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大的分类单位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
A.门;科 B.门;种 C.界;种 D.界;纲
3.下列可以作为动物分类依据的是( )
A.形态结构特征 B.生活习性特征 C.生殖方式特征 D.以上特性均可
4.小英在参观某动物园时,在某角落捡到一块废旧的标识牌,上面写着: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其他的字看不清楚了。则这块标识牌有可能挂在哪种动物旁边( )
A.秃鹰 B.斑马 C.眼镜蛇 D.华南虎
5.下列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①蚯蚓 ②鲤鱼 ③蝙蝠 ④蜗牛 ⑤青蛙 ⑥蚕 ⑦蚂蚁
A.②③⑤ B.①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⑦ D.⑤⑥⑦
6.有一个同学在野外发现一具已腐烂的动物尸体,体外被鱗、身体细长,露出部分脊椎骨。根据观察,他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体外被鳞,死亡动物是脊椎动物 B.身体细长,死亡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C.体内有脊椎骨,死亡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D.体内有脊椎骨,死亡动物是脊椎动物
7.在分类上马和驴同科不同属,马和犀牛同目不同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马和驴在分类上一定属于同一目 B.马和驴在分类上一定不同种
C.马和驴之间没有任何相似的特征 D.马和驴之间的共同特征比马和犀牛之间的共同特征多
8.在生物的七个分类等级中,所含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相似程度最高的是( ?)。
A.种 B.科 C.门 D.纲
9.现有六种动物:蝴蝶、鲸、螃蟹、乌贼、袋鼠、喜鹊,若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类,下列各项分类错误的是( )
A.有翅动物和无翅动物 B.有羽动物和无羽动物
C.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 D.陆生动物和脊椎动物
10.节肢动物可以分为甲壳纲(蟹)、昆虫纲(苍蝇)、多足纲(蜈蚣)和蛛形纲(蜘蛛),由此判断节肢动物在动物分类等级中属于(  )
A.门 B.纲 C.目 D.科
11.下图是部分食肉动物的分类系统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狗是由狼驯化来的,它们的亲缘关系最近 B.狗和狐的共同点比狗和豹的共同点多
C.犬科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比犬属动物之间的多 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12.如何对猫、鲫鱼、蝴蝶、麻雀进行分类。 (1)根据是水生还是陆生,将它们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根据有没有羽毛,将它们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13.现有以下8种动物:麻雀、带鱼、蝴蝶、蚯蚓、蝙蝠、青蛙、猪、鲸。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有无脊椎骨这一标准可把这些动物分为_______动物和________动物;根据水生还是陆生这一标准可把这些动物分为______动物和______动物。
(2)若把这些动物划分为有翅动物和无翅动物,其分类的标准是_________;若把这些动物划分为有羽毛动物和无羽毛动物,其分类的标准是_______;若把这些动物划分为胎生和卵生动物,则其分类的标准_________。
(3)从以上两小题中,可发现动物有多种分类方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如图的足印判断,四种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15.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
A.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B.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了解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D.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种
16.对狗、鸽子、鳄鱼、鲢鱼四种脊椎动物进行分类,对狗、鸽子、鳄鱼、鲢鱼四种脊椎动物进行分类,结果如图所示,该分类图不能体现的是( )

17.有四种动物:(1)山羊;(2)河蚌;(3)麻雀;(4)青鱼,请你写出两种可将四种动物分类的特征,并依据这一特征进行分类。
分类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类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甲乙两同学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以下动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如表:
(1)他们的分类依据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
(2)动物的分类,不仅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被子植物中,_________器官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这类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三种。
B.常见的脊椎动物
1.下列全部属于鱼类的一组是( )
A.章鱼、鲍鱼、鲤鱼 B.娃娃鱼、鲤鱼、带鱼
C.鲫鱼、鲤鱼、银鱼 D.乌贼、章鱼、鲍鱼
2.爬行动物被称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皮肤外具有鳞片或甲的结构 B.有陆上运动的四肢
C.进行体内受精,摆脱了水的限制 D.加强了肺呼吸
3.下列叙述中,属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动物共同特征的是(??) A.用肺呼吸 B.体外受精 C.体温不稳定 D.能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
4.据2007年4月8日《湖洲日报》报道,素有“东方宝石”之称的稀世珍禽——朱鹮将来我市下渚湖安家。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的专家认为,下渚湖湿地的生态环境比较适合朱鹮的生存。朱鹮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生殖方式是( )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外受精、卵生
C.体内受精、胎生 D.体外受精、胎生
5.下列动物都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组是( ?)
A.虎、狮、鸡、松鼠?? B.牛、羊、马、蛇??
C.猕猴、猩猩、长臂猴????? D.蝙蝠、白鳍豚、大象、鲸
6.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鱼、青蛙和蛇都属于脊椎动物 B.脊椎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脊椎动物都用肺呼吸 D.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和哺乳类体温恒定
7.如图所示的四种生物,相似特征最多的是( )

A.①与③ B.①与④ C.③与④ D.①与②
8.以下对动物、动物结构、生理和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鱼的体形呈纺锤形--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B.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内含丰富血管--便于消化吸收营养物质
C.鸟类的骨大多中空,无膀胱--减轻体重,便于飞翔
D.猎豹善于奔跑,是动物中的赛跑冠军--适于捕食动物
9.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 A.生活在陆地上,卵生? B.体温恒定,终生用肺呼吸? C.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D.体内受精,幼体生活摆脱了水环境
10.把捕捉到的青蛙,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青蛙会较快地死亡,原因是(?)
A.缺少食物 B.不能进行运动? C.得不到水分,体内失水? D.皮肤干燥,不能进行辅助呼吸
11.生活在北方的蛇和野兔,到了冬季,蛇要冬眠,野兔不需要冬眠,主要原因是(??) A.蛇体表的鳞片不能保温 B.野兔体表有毛 C.野兔善于奔跑,体温升高快 D.蛇是变温动物,野兔是恒温动物
12.根据表中数据,正确的分析是(??)
? A.鸽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比其他两种动物高,因此增加了飞行的负担
? B.人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低,因此,人也可能会进行飞行生活
?? C.蛙每分钟心跳次数最低,可以减少代谢对物质和氧气的需求,更适于飞行生活
?? D.鸽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高、心跳快、血液循环迅速,是长期适于飞行生活的结果 
一位渔民在舟山渔场捕到一条“大怪鱼”,它体长3.1米,背灰黑色,腹白色,头顶有肉刺。体前有一对鳍肢,尾鳍水平状,腹部有乳状突起,皮肤裸露。口腔内有牙齿,头顶有一呼吸孔。解剖后发现体内有脊柱,有肺、心脏等器官。心脏结构与人类相似,体内有幼体。你认为渔民捕到的是鱼类、两栖类还是哺乳类?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立假设: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搜集资料:
外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理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殖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鲫鱼适应水中生活,下列叙述中,属于鱼类特征的是( ?)。
15.某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到市场上调查了解各种动物,市场人员热情地给他们作了介绍。下列介绍中错误的是( ?)。
16.家兔是恒温动物,下列关于恒温动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7.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动物的共同特征。该特征是(??)。

18.图是鲫鱼内部结构示意图.请观察并回答问题. (1)通过图可知,鲫鱼的身体呈____形,躯干和尾部覆盖有鳞片,鳞片表面有____,这些特点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鲫鱼能用来在水中呼吸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鲫鱼用____感知方向。
19.如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20.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恐龙到底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常是学者热烈争辩的课题。
甲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恒温动物:
论点一:在寒冷的北极圈地层里常发现有土生土长的恐龙化石。
论点二:像恒温动物中的鸟类一样,少数恐龙化石也残留有能够保温的羽毛构造。
论点三:像恒温动物中的哺乳类一样,恐龙化石的骨骼中布满管脉空隙,这原先是血液流经之路。
乙学者则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变温动物,反驳甲学者的论点:
论点四:从恐龙化石的尺寸分析,一般而言,恐龙体型都很庞大。
论点五:到了冬天,恐龙就会从寒冷的地方迁移至阳光较多、气候较暖和的地方。
论点六: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用是遮住夏天强烈的阳光,而非防止身体散热。
论点七:今日许多的变温动物如爬行类,其骨骼也呈现高度管脉化,但一些小型鸟类和哺乳类的恒温动物,骨骼的管脉化程度则偏低。
(1)乙学者所提的论点四至论点七中,论点____与甲学者所提的任一论点没有形成针对性反驳。
(2)若乙学者认为生活在北极圈内的恐龙仍有机会晒到阳光而提高体温,他所持的理由是___。
A.恐龙有冬眠的习惯,故不需要阳光
B.恐龙能随季节作迁移
C.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能是遮住阳光
C.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1.下列哪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
2.秀丽隐杆线虫是重要的实验动物,具有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等特征,它属于(??)。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
3.到海边去游玩时,我们喜欢在沙滩上拾贝壳、捉螃蟹,具有贝壳的动物和螃蟹分别属于( ?)。
A.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C.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D.环节动物和爬行动物
4.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河蚌、蚯蚓、蜗牛 B.田螺、河蚌、乌贼
C.乌贼、水螅、蛔虫 D.河蚌、蚯蚓、田螺
5.我市重新发现白蚁家族中的“大熊猫”﹣﹣浙江亮白蚁,它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在生物分类上它属于(??)
A.昆虫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鸟类
6.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D
7.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均分节”特征的是( )
A.谁家新燕啄春泥 B.春蚕到死丝方尽
C.蝉噪林愈静 D.早有蜻蜓立上头
8.关于蜜蜂和蜘蛛在分类中共同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都属于动物 B.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C.都属于节肢动物 D.都属于昆虫
9.襄阳的夏夜,伴着蝉儿鸣唱,吹着悠悠的汉江风,人们喜欢吃着小龙虾,喝着啤酒消夏,蝉和小龙虾均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是(??)
A.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B.都有三对足,两对翅 C.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D.都有相同的生活环境
10.下列关于昆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昆虫属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
B.昆虫身体分头、胸、腹、尾4部分,有3对足,2对翅
C.昆虫体表的外骨骼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D.昆虫与人类生活关系很密切,有些对人类有益,也有一些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11.下列有关动物类群对应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的匹配,不正确的是(?)
12.很多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这是因为?( )
A.虫体表的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脏??? B.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C.外骨骼非常坚韧???????????D.坚韧的外骨骼不能随昆虫的生长而生长
13.在探究“蚯蚓的运动”活动中,正确的对照实验设计应为(??)
A.潮湿的玻璃和干燥的糙纸 B.斜置的糙纸和水平放置的玻璃
C.水平放置的糙纸和斜置的玻璃 D.玻璃和糙纸,都水平放置
14.由于人类的活动,地球上水域污染日趋严重,鲨鱼决定召集广大鱼类成员开会,一起商议将来的生存大计。鱿鱼、鲫鱼、娃娃鱼、甲鱼、鲸纷纷游来,连海马也匆匆赶来。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A.鲫鱼 B.甲鱼 C.鱿鱼 D.鲸
15.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细长 B.有口无肛门
C.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 D.都可以在人体内营寄生生活
16.蚯蚓、水蛭和沙蚕都属于环节动物,它们与蝗虫的主要区别是( )
A.感觉器官发达 B.体外有外骨骼
C.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D.运动器官发达
17.蝗虫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
①用气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为了减少粗糙洞穴对蚯蚓身体的摩擦,某同学给蚯蚓的体表涂上了一层凡士林油膏(该物质不透气),结果蚯蚓将会(??)
A.运动变慢 B.运动变快 C.不动 D.死亡
19.看图填空:
蝗虫的身体分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胸部生有_____对足和_____对翅。
体表具有______,能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的器官,并防止_____,以适应陆地生活。
图中序号______表示的结构为气门,将蝗虫胸部、腹部浸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蝗虫死亡,这是因为蝗虫呼吸时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被淹没所致。
20.某同学经常看到蚂蚁吃饼干之类的含糖食物,但从没有看到它们吃酸味、辣味的东西,于是设计了如下“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的实验:
材料用具:
一小窝蚂蚁,纸盒一个,滴管两支,消毒棉花团若干,糖水、清水各一小杯。
实验步骤:
①取两小块大小相同的棉花团,分别滴入浓糖水和清水,放置在纸盒的一侧。
②将一小窝蚂蚁放在纸盒的另一侧。
③3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蚂蚁的取食情况。
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有较多的蚂蚁在?????????的棉花团处聚集,则说明蚂蚁喜欢甜的食物。
(4)为了要获得准确的结果,往往要做多次实验。这种做法称为(??)。
A.设置重复组 B.求平均值 C.设置对照组 D.排除无关变量
D.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1.小明同学建立了如图生物分类表,表中①②③④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

2.如果在野外遇见不知名的生物,可以通过生物检索表去识别.下列有关检索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依生物的特征制作的分类工具 B.检索表是鉴别生物种类的常用工具 C.植物分类的检索表只有一种 D.如果采用的特征不相同时,将出现不同的检索表
3.如图所示是一张二分叉检索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体温是否恒定进行分类的是丙 B.以受精方式不同进行分类的是乙 C.以有无飞行能力进行分类的是丁 D.以有无脊椎骨进行分类的是甲
4.小江学习了下列四种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下列关于检索表中的甲、乙、丙、丁与这四种单细胞生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注:大肠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二者均有细胞壁;草履虫属于动物,衣藻属于植物。)
A.甲——草履虫 B.乙——酵母菌 C.丙——大肠杆菌 D.丁——衣藻
5.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的是(??)

6.目前,常用的是_______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______,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
7.现有以下4种动物:麻雀、带鱼、蝴蝶、蚯蚓.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若把这些动物划分为麻雀、蝴蝶为一类,另一类是带鱼、蚯蚓,其分类标准是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制作了如下的生物检索表:? 1a有脊椎骨 ---------2?? 1b无脊椎骨 ---------3? 2a水生 ------------P?? 2b陆生?------------Q? 3a有翅?------------R ? 3b无翅?------------S?
则P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下列动物的特征,将它们进行分类,并回答其他问题:(请填写字母) (1)把“A:螃蟹、B:蟾蜍、C:乌龟、D:水牛”分别填写在下列图表的相应栏中。
鸟类和哺乳类有共同的祖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栖类为什么需要在水中和陆地上(空气中)交替生活,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最早完全适合在陆地生活的动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一幅不完整的检索表,用它对猫、鸡、蛇、鳄鱼和青蛙五种动物进行分类,则图中甲处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乙处对应的动物是_______。
10.课堂上老师介绍了二歧分类检索表后,要求同学们回家也制作一张简易检索,表将蛇、蝗虫、白鳍豚、蛔虫、草鱼进行分类,张莉同学制作的检索表如下所示,请问P对应的动物是_________,M对应的动物是_________。
11.把下面的脊椎动物检索表补充完整。
根据下列特征,将蜈蚣、草鱼、田鼠、喜鹊、蜗牛、对虾、鲸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填入括号中。
13.下列是一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小强在野外游玩发现了4种动物P、Q、R和S,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
这些动物中有一种是蟒蛇,它是_________;癞蛤蟆是________
14.如图所示为把鲫鱼、熊猫、朱鹮、蝗虫、青蛙、乌龟六种动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逐步二歧分类的检索表:
请仔细观察这六种动物的特征,并依据检索表写出A~F所对应的动物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 _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__。
若将上述动物检索表转换成文字形式的检索表可表示如下,请完成其中空格:
15.将八种生物按某一依据分成两类,结果如下表,该分类依据是(  )
A.?是否胎生?B.?体温是否恒定?C.?有无脊柱?D.?生殖方式的不同
课堂检测
听课及知识掌握情况反馈
测试题(累计不超过20分钟) 道 成绩
教学需: 加快□ 保持□ 放慢□ 增加内容□
课后巩固
作业 题 巩固复习 预习布置
老师
课后
赏识
评价
老师最欣赏的地方:
老师想知道的事情:
老师的建议:
2.4常见的动物 导学案
学科
科学
学生姓名
年级

任课 老师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2.4常见的动物
考 点:1.能说出生物分类的标准,理解分类标准不同导致分类结果不同;2.能说出分类的等级;3.能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4.说出五大脊椎动物的特征及代表动物;5.知道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及相关的代表动物名称;6.知道昆虫的特征;7.能说出益虫、害虫的益处或害处;8.对学生进行分类、检索等科学方法的训练。
能力与方法:1.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说出脊椎动物的形态特征;2.通过利用图文资料和搜集信息,掌握无脊椎动物的种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课前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
过程
课前交流,了解学生上次课的复习情况
知识梳理
1、动物根据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4.7万种)和无脊椎动物(120万种)。
2、五种脊椎动物形态特征比较
3、八种无脊椎动物
4、动物界中节肢动物最多,有100多万;节肢动物中昆虫类的种类和数量是生物界中最多的。昆虫类的特点:①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②胸部有三对足和一般有二对翅,③身体、触角和足都分节,体表长有坚硬的外骨骼(保护作用)。
害虫:危害人的健康和动植物生长的的昆虫,如:蝗虫、苍蝇、蟑螂等。?
益虫:可帮助植物传份,消灭害虫,为人类提供物质的昆虫,如:蚕蛾、螳螂、蜻蜓、蜜蜂等。?
教学过程
A.动物分类
【导入新课】如果你去书店买七年级的生物辅导用书,怎样才能在众多的书籍中快速找到?
我们之所以能够快速找到,就是因为销售人员进行了分类处理。
【讲授新课】1.什么是分类呢?分类的优点是什么?
明确:分类是一种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科学方法。对事物进行分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清晰。
2.试着把下列图形进行分类,并说出你的分类依据。(展示不同颜色的不同形状)
3.通过刚才的分类活动,你有什么结论?
明确:分类要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一、动物分类
1.(1)请你试着将下面的物体分成两类,并说出你的分类依据。(展示各种生物及非生物图片)
明确:能否生长、能否繁殖、是否需要营养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2)地球上大约有125万种动物,动物学家们也给它们进行了分类。为什么要给动物进行分类?
明确:为了更好地研究与识别动物。
我们应该怎样给动物进行分类呢?
明确:先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研究,了解各种动物具有什么特征,再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分类。
根据下面两个特征,我们可以对鸡、蚕、鲤鱼、蝙蝠进行分类:
水生还是陆生: 是否有羽毛:
你们是否还能根据其他标准进行分类?
是否有脊柱: 是否会游泳: 是否有足:
2.(1)由此可知,生物分类可以有很多的标准。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什么为依据呢?
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的。
(2)生物分类有哪些等级?
明确:按照生物之间的差异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 种构成分类的七个等级。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就会越多。
(3)生物学家为了求得生物名称的统一,制定了国际统一的生物命名法。现在各国公认的并普遍采用的生物命名法是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所创制的双名法。(介绍林奈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原则。)
(4)阅读教材,说出人、猫和蝗虫分别在动物的分类等级上所处的位置。
(5)思考讨论:1.人、猫、和蝗虫在分类等级上有什么共同点?2.人与猫和蝗虫哪个的共同特征更多?亲缘关系更近一些?3.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明确:1.人和猫同纲不同目、人和蝗虫同界不同门、猫和蝗虫同界不同门。2.猫
3.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生物种类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生物种类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远。
B.常见的脊椎动物
【导入新课】天上飞的鸟、水里的游鱼、水边的青蛙,陆地上的小兔子,这些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有什么共同点呢?
【讲授新课】一、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1.仔细观察图 2-33 中四类动物的骨骼,它们有什么明显的相同之处?
明确:体内背部都有一条脊柱。
讲解:身体背部都有一条脊柱,脊柱由许多块脊椎骨组成,称为脊椎动物,如狗和龟。身体上没有脊椎骨的动物称为无脊椎动物,如蚯蚓和蝗虫。
2.思考讨论:尽可能多地说出你所知道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名称。
3.讲解: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不同,可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几大类。
二、鱼类
1. 鱼类大约出现在 4.5 亿年前,目前世界上约有鱼类 3.2 万种。鲫鱼是常见的淡水鱼类,它是怎样适应水中生活的?看视频,说一说鲫鱼在形态和运动方式上有哪些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2.鱼又是怎样呼吸的呢?来看视频。
(1)口和鳃盖是同时开合的吗?
明确:不是。交替开合。(2)在口前滴一滴墨水,墨水会从哪里流出来?
明确:鳃盖后缘。
(3)鳃丝为什么是鲜红色而且既多又密?与鱼的哪一项生理活动有关?
明确:鳃丝中布满毛细血管。与鱼的呼吸有关。
3.你能总结鱼有哪些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了吗?
明确:体形:梭形(能减轻水的阻力)
体色:背部青黑色,腹部白色(保护色)
体表:鳞片,上面布满黏液(减轻水的阻力)
感觉:侧线是感觉器官,感知水温和水流
运动:用鳍游泳
呼吸:鳃
4.下面这些鱼具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总结鱼类特征: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靠鳍运动,身体表面常覆有鳞片。
鱼类的受精方式和生殖方式是怎样的?
明确:大多数体外受精,卵生。
5. 除了鲫鱼,鱼类还有很多品种,(展示各种鱼类图片)观察图片,并结合已有知识,说说下面这些鱼类哪些生活在淡水中,哪些生活在海水中吗?
明确:淡水:鲢鱼、鳙鱼、青鱼、草鱼
海水:黄鱼、带鱼、鲨鱼
6.(展示鳄鱼、鲸鱼、鱿鱼、海马)思考讨论:下面哪些才是真正的鱼?
明确:鲫鱼和海马。
三、两栖类
1. 两栖动物大约出现在 3.5 亿年前。青蛙是常见的两栖动物。你知道青蛙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吗?
明确: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水边潮湿的陆地。
2.观察青蛙图片,(1)它的体色和四肢有什么特点?对它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明确:体色:腹部白色,背部黄绿色,有黑色斑纹。(保护色)
四肢:前肢较短,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后足宽而趾长,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
(2)青蛙的皮肤有什么特点?对它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明确:青蛙的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中布满毛细血管,可以辅助呼吸。
(3)青蛙体温恒定吗?
明确:不恒定,有冬眠现象。
(4)青蛙有哪些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明确:陆地:前肢短小,后肢发达,适合跳跃;主要用肺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水中:后足宽而趾长,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3.提问:观察青蛙生殖发育过程图,想一想,青蛙的受精过程在哪里完成?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分别生活在哪里?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上有哪些显著的变化?
讲解:受精过程在水中完成;青蛙的幼体和鱼有些相似,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它的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由此可见,青蛙是卵生动物,体外受精,幼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与成蛙差别很大。这样的发育方式叫做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这样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
4.你认识下面这些两栖动物吗?
5两栖类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明确:青蛙是著名的捕虫能手,每年能消灭一万多只害虫;蟾蜍可以做中药蟾酥;大鲵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四、爬行类
1. 爬行动物大约出现在 3 亿年前。(展示图片:陆龟、蜥蜴、蛇)仔细观察下面几种爬行动物,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明确:一般贴地爬行,身体内有肺,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体温不恒定。这样的动物叫做爬行动物。
2.思考讨论:爬行类与两栖类哪个更适应陆地生活?为什么?
明确:爬行类更适合陆地生活。爬行类皮肤干燥而粗糙,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或骨质的甲,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感觉器官比两栖类更加灵活。
3.你知道爬行类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吗?
明确:蛇毒、蛇胆、蛇蜕都可以作中药材;蛇还能捕鼠;蜥蜴全身可以入药;龟的腹甲是著名的中药,叫做龟板。
五、鸟类
1. 最早的鸟大约出现在 1.5 亿年前。它们可以在空中自由的飞翔。家鸽是常见的鸟类,它有哪些特点呢?让我们来进行观察。
(1)观察家鸽的体型,有什么特点?
明确:成纺锤型,减轻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2)观察家鸽两翼和尾部的羽毛,与其他部位的羽毛有什么不同?
明确:两翼和尾部的羽毛适于飞行,其他部位羽毛可以保温。
(3)摸一摸,鸟类的哪部分肌肉最发达?有什么作用?
明确:胸肌发达,有利支持两翼的飞翔。
(4)观察家鸽的骨骼标本,说一说家鸽的骨骼有什么特点?
长骨中空,骨质薄而轻。
(5)观察家鸽的肺有什么特点?对家鸽的飞行有什么意义?
明确:肺发达,有气囊与肺相通。提高了家鸽的摄氧能力,满足长时间飞行对能量的需求。
(6)家鸽的受精方式和发育方式有什么特点?
明确:体内受精、卵生。
3.试着总结鸟类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有哪些?
明确:体型:纺锤型,减轻空气阻力。
羽毛:体表被覆适于飞行的羽毛。
肌肉:胸肌发达,支持两翼的飞行。
骨骼:骨质轻而薄,长骨中空,有利于减轻飞行时的阻力。
肺:发达,有气囊与之相通,辅助呼吸。
体温:高而恒定。
4.观察下面这些鸟,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鸟类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 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胸肌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
5.鸟类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明确:家禽:提供肉、蛋、服装工业原料;啄木鸟:“森林医生”;猫头鹰是捕鼠健将;大山雀、燕子等都可以捕食害虫。
六、哺乳类
1.讲解:最早的哺乳动物大约出现在 2 亿年前。家兔是常见的哺乳动物,它有哪些特点呢?
(1)观察家鸽的体型,有什么特点?
明确:成纺锤型,减轻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观察家鸽两翼和尾部的羽毛,与其他部位的羽毛有什么不同?
明确:两翼和尾部的羽毛,与其他部位的羽毛有什么不同?
摸一摸,鸟类的哪部分肌肉最发达?有什么作用?
明确:胸肌发达,有利支持两翼的飞翔。
(4)观察家鸽的骨骼标本,说一说家鸽的骨骼有什么特点?
家兔:门齿、臼齿发达,适合切断咀嚼植物;狼的犬齿发达,适合撕咬肉类。
2. 把下面这些动物归为哺乳动物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哺乳动物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哺乳动物有四腔心脏、专用的齿、特化的肢和发达的脑。
3.结合哺乳动物的特征想一想,为什么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
明确:胎生、哺乳使后代成活率大大增加;获得食物及处理食物的能力的增强;肺部发达,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脑较大而发达,适应环境能力增强。
4.活动:猜动物游戏:找出1中你最喜爱的脊椎动物,先归纳这种动物的特征,然后请5位同学向你提10个问题,你只回答“是”或“不是”。如果提问的同学猜出了你最喜爱的动物的大致种类,则判提问的同学获胜。
5.判断青蛙、猫、鸡、蛇、草鱼各属于哪类动物,并将教材中的表格补充完整。
C.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导入新课】如果我们在野外遇到从来没有见过的生物,该怎样鉴定它们的类别呢?
明确:生物学上常使用检索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
【讲授新课】 利用检索表来辨别生物
1.讲解:目前,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是怎样编制的呢?
明确:利用“非此即彼,两相比较”的原则。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以此类推,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
2.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按照二歧分类法,五大脊椎动物的检索表。(展示图表)
3.想一想,青蛙、猫、鸡、蛇、草鱼各有什么特点?确定青蛙、猫、鸡、蛇、草鱼各属于哪类动物?
明确:青蛙属于两栖类;猫属于哺乳类;鸡属于鸟类;蛇属于爬行类;草鱼属于鱼类。
4.你能发现刚才的分类检索表是怎样制作的吗?
明确:根据生物某一方面的明显特征,按其异同或有无分为相对的两组;然后再按其相反的特征,继续分为相对的两组,直到可鉴定出该生物所属的类别为止。
5.框架形式的检索表也可转换为文字形式的检索表。根据刚才的检索框架图,把下面的文字检索表补充完整。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一)无脊椎动物的分类
1.地球上大约有 4.7 万种脊椎动物,那无脊椎动物有多少种呢?
明确:无脊椎动物有120多万种,自然界中大部分是无脊椎动物。
2.科学家们把无脊椎动物分成了哪些种类,其特征及代表动物分别是什么?
明确:(1)原生动物:体形微小 、结构简单,身体一般由单细胞构成、适应性极强 ,如变形虫、草履虫、疟原虫。
(2)腔肠动物:身体多细胞,摄食和排泄共用一个口(有口无肛门),身体辐射对称。如:海蜇、水螅。
(3)扁形动物:身体多细胞,摄食和排泄共用一个口(有口无肛门),身体呈左右对称。如:涡虫、血吸虫。
(4)棘皮动物:无贝壳,体表有棘皮突起,生活在海洋中。 如:海参、海胆、海星等。
(5)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不分节,大多数有贝壳。 如蜗牛、河蚌、螺类、乌贼、章鱼、鲍鱼、牡蛎。
(6)环节动物:身体圆长或扁形,有许多体节。 如:蚯蚓、沙蚕、水蛭。
(7)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线形,不分节。 如:蛔虫、蠕虫 、蛲虫、钩虫 。
(8)节肢动物: 身体分节,触角和足也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如虾、蝗虫、蜘蛛、蜈蚣等。
3.无脊椎动物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分类的呢?来观察无脊椎动物的检索表,想一想,每一次分类的标准分别是什么?(展示图表)
明确:(1)按身体细胞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单细胞的是原生动物;
身体多细胞的可以按摄食与排泄是否在同一出口分;
摄食和排泄在同一出口的,可以按身体对称方式分,呈左右对称的是扁形动物,呈辐射对称的是腔肠动物;
(4)体型长或薄的,身体有许多体节的为环节动物;体型长或薄的,身体线形,不分节的为线形动物。
(5)摄食和排泄分两个开口的,再按体型是否长而薄区分; 体型非长而薄的,再按其体外有无贝壳区分:身体柔软,有贝壳的为软体动物;无贝壳的,再按外表是否有外骨骼分为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
4.根据图 2-44,参照脊椎动物检索表的转换方式,补充完成无脊椎动物检索表。
(二)昆虫
1.猜谜语:“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一对感觉须,骨头长在肉外头”这是哪种动物?
明确:昆虫。
讲解: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它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目前知道的种类大约有 100 万种。
2.你知道昆虫长在肉外头的“骨头”是什么吗?
讲解:是外骨骼。节肢动物的体表都有一层柔韧的外骨骼,保护着内部柔软的器官。外骨骼不会随着虫体的生长而生长,要褪去外骨骼才能继续生长。“金蝉脱壳”脱的“壳”就是指的外骨骼。
3.观察蜜蜂的形态结构,它的身体可分为哪几部分,有几对足,几对翅?它是不是昆虫呢?
明确: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具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表有外骨骼。属于昆虫。
4.判断下面哪些动物属于昆虫?(展示蜻蜓、蚊子、蜘蛛、河蟹、蝗虫、蜈蚣)
明确:属于昆虫的有蜻蜓、蚊子、蝗虫。
5.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很密切,有些昆虫对人类有益,也有一些昆虫危害人类的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下面这些昆虫,哪些对人类有益,哪些对人类有害?
明确:有益:蚕蛾、螳螂、蜻蜓
有害:蜚蠊、蝇、蝗虫
6.下列防治害虫的方法中,你认为哪些最有利于保护环境?
7.你还知道哪些益虫或者害虫,人们是如何利用它们或者进行防治的?
D.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导入新课】猜谜语(打一动物)短短一段绳,泥中能穿行,松土又施肥,农民好帮手。
【讲授新课】1. 你见过蚯蚓吗?你能对你所知道的蚯蚓进行描述吗?
2.介绍蚯蚓的种类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全世界已知的有 3000 余种。如水丝蚓、环毛蚓、异唇蚓、水蚯蚓、海蚯蚓等。
3.关于蚯蚓,你想了解哪一方面的情况?
(选取大多数同学想探究的问题进行学习,如: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的形态结构?蚯蚓是怎样运动的?蚯蚓是怎样呼吸的?哪些环境因素会对蚯蚓的生活产生影响?)
一、蚯蚓的生活环境
提问: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蚯蚓?
明确:蚯蚓生活在湿润、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15℃到25℃为最佳温度,土壤含水量在60%以上的环境中。
二、蚯蚓的生活习性
提问:蚯蚓什么时候出来活动?以什么为食?
明确:蚯蚓昼伏夜出,白天在土壤中穴居,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晚上出来活动,主要以植物的落叶为食。是自然界中的分解者。
三、蚯蚓的形态结构
蚯蚓是什么样的?先来看一段视频。
用放大镜观察蚯蚓,并结合视频,完成下面的问题。
1.观察蚯蚓的体形,呈什么形状?蚯蚓的身体是否分节?身体分节对蚯蚓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2.怎样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
3.怎样区分蚯蚓的背面和腹面?
4.用手摸蚯蚓的体表,湿润还是干燥?光滑还是粗糙?
明确:1. 蚯蚓的身体长而圆。由许多相同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体节可以使蚯蚓的活动灵活、自如。
2. 蚯蚓的身体有几节颜色较浅、表面光滑,形成一个环状结构叫做环带。靠近环带的一端为前端,离环带较远的一端为后端。
3.颜色较深的一面为背面,颜色较浅的一面为腹面。
4.蚯蚓的体表湿润,有黏液。除前端几节外,近腹面都感觉粗糙,因为生有刚毛。
四、蚯蚓的运动
1.在不同的地方,蚯蚓的运动速度一样吗?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2.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探究活动。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环境下蚯蚓的运动速度。
实验器材:饲养在潮湿泥土中的蚯蚓、潮湿的棉球、镊子、玻璃板、糙纸
实验步骤:
(1)用镊子取一条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蚯蚓的运动速。注意它身体的粗细及长短的变化。
(2)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速度,并与在糙纸上的运动速度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蚯蚓在糙纸上的运动速度比玻璃板上运动速度快。
3.为什么蚯蚓在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比糙纸上运动速度快慢?蚯蚓是依靠什么来运动的?来看一段视频。
4.结合图片讲解蚯蚓的肌肉及刚毛。并总结:
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蚯蚓在玻璃板上运动比在糙纸上速度要慢。
五、蚯蚓的呼吸
1想一想,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湿润的棉球擦拭蚯蚓的身体?来看一段视频资料。想一想,蚯蚓是怎样呼吸的?
明确:1.为了保持蚯蚓的呼吸。
2.蚯蚓是怎样呼吸的?根据视频资料,将蚯蚓的呼吸过程用文字和箭头补充完整。
明确:蚯蚓的呼吸要依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中,然后渗入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最后在全身各处细胞被利用。而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过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六、哪些环境因素会对蚯蚓的生活产生影响呢?光?水分?温度?我们选取其中一个因素来进行探究,请同学们将探究实验补充完整。
提出问题:蚯蚓喜欢明亮还是黑暗的环境?
作出假设: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设计实验:
1. 实验材料:无盖、不透明的长纸盒若干个、大小、健康状况差不多的蚯蚓若干条、黑硬纸板若肥沃潮湿的土壤若干
2. 实验步骤:
(1)在纸盒底部平铺上一层土壤,使土壤适合蚯蚓爬行.
(2)用黑色硬纸板将纸盒的一半盖住,使纸盒内形成 明亮 和 黑暗 两种环境;
(3)取10条蚯蚓,把它们放在纸盒内的明暗交界处;
(4)每隔2分钟统计 两种环境 中的蚯蚓数量,并记录数据;
(5)以上方法多做几次实验
完成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现象: 几乎所有的蚯蚓都爬到阴暗的地方去了
结论: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思考讨论:1.为什么要设置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
明确:形成对照。
2.为什么要用潮湿肥沃的土壤?
除光线外,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3.每次放一条蚯蚓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不行。放一条数量太少,偶然性大,容易产生误差,使实验结果不准确。
七、蚯蚓的作用
蚯蚓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
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或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因此可以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如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吨有机废物。
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空气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长。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或腐烂的有机物为食。蚯蚓吃进的腐烂有机物和大量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无机盐,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
3.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很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 。
例题精讲
A.动物分类
【例1】如果有A、B、C、D、E、F六种生物,其中A、C同属不同种,B、C同科不同属,C、D同目不同科,D、E同纲不同目,E、F同门不同纲;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与C同科的生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A同目的生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A同纲的生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F同门的生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由图中所示与C同科的生物有A、B,其中A、C同属不同种,B、C同科不同属;与A同目的生物有B、C、D;与A同纲的生物有B、C、D、E;与F同门的生物有A、B、C、D、E。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与C同科的生物有A、B。 (2)与A同目的生物有B、C、D。 (3)与A同纲的生物有B、C、D、E。 (4)与F同门的生物有A、B、C、D、E。
【例2】表中的数字代表生物,与①亲缘关系最远的生物是( B?)
A. ② ??? B. ③??? C. ④??? D. ⑦
【例3】蜻蛉俗称“豆娘”,属于蜻蜓目束翅亚目,蜻蜓则属于蜻蜓目差翅亚目。以下是区分它们的检索表及它们休息时的图片:

(1)图????为蜻蜓。
(2)“亚目”是介于目与科之间的一个分类单位,则蜻蛉和蜻蜓在分类上属于同一????(填“纲”或“种”)的生物。
答案:(1)乙 (2)纲
【例4】图为动物分类系统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
上述动物中,___与虎的亲缘关系最近;___与虎的亲缘关系最远。? (2)猫与豹所共有的分类等级中单位最小的是___。? (3)猫在___这个分类等级上与抹香鲸分开。?
根据上述分析生物分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虎鲨和抹香鲸都生活在海洋中,且外部形态也很相似,但在分类上却相差较远,因为动物分类除了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___________。
解析:(1)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由图中的分类索引可知,猫和虎同属于猫属,亲缘关系最近。虎鲨属于鱼纲,虎属于哺乳纲,亲缘关系最远。? (2)由图中的分类索引可知,猫和豹同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因此猫与豹所共有的分类等级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它们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3)由图中的分类索引可知,猫在目这个分类等级上与抹香鲸分开。?
(4)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
(5)我们在对动物进行分类的时候,除了要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故答案为(1);猫;虎鲨;?(2)科;?(3)目;?(4)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
(5)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B.常见的脊椎动物
【例5】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曾对动物进行分类,下列是他分类的部分动物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其中相当于现代动物类中爬行类的是( B )?
【例6】下图为扬子鳄、鲫鱼、蚯蚓、大熊猫四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鱼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___________呼吸,用鳍游泳。? (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鲫鱼、蚯蚓、大熊猫、扬子鳄 B.蚯蚓、扬子鳄、鲫鱼、大熊猫
C.蚯蚓、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D.蚯蚓、鲫鱼、大熊猫、扬子鳄
(3)我国四川省卧龙地区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是对上图动物中的___________进行就地保护。
(4)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将水从鳃盖后缘排出,这是鲫鱼在进行( D )
A.摄食 B.散发体内的热量 C.吸收水分 D.呼吸
解析:(1)、鱼类生活在水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一是能用鳃呼吸,二是能用鳍游泳。? (2)、生物是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化的,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环节动物,鲫鱼属于鱼类,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因此,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其顺序是:蚯蚓、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3)我国四川省卧龙地区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是对上图动物中的大熊猫进行就地保护。
(4)?D。
答案:(1)鳃 ;(2)C ;(3)大熊猫;(4)D。
【例7】渔民从海水中打捞起一种动物,经解剖发现它有脊椎骨,繁殖方式是胎生、哺乳。请你根据所学的动物学知识判断这一动物可能与下列动物同一类的是(??)
A.企鹅和蟾蜍 B.蝙蝠和白鳍豚 C.扬子鳄和娃娃鱼 D.鸭和熊猫
B.解: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渔民从海水中打捞起的动物,经解剖发现它有脊椎骨,繁殖方式是胎生、哺乳,因此它属于哺乳动物. A、企鹅属于鸟类,蟾蜍属于两栖类,A错误; B、蝙蝠和白鳍豚都属于哺乳类,B正确; C、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类,C错误; D、鸭子属于鸟类,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例8】在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里,有些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有的动物则没有。在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A )
A. 蟋蟀、螳螂、蜗牛 B. 大壁虎、鲫鱼、青蛙
C. 小白鼠、蝗虫、水螅 D. 蜜蜂、蚂蚁、大黄鱼
【例9】涡虫和绦虫的共同特征有( B )
①身体辐射对称 ②身体两侧对称 ③背腹扁平
④体表有刺细胞 ⑤有口无肛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B.解:涡虫和绦虫都属于扁形动物,因此,它们都具有背腹扁平、身体呈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的特征; 故②③⑤都是涡虫和绦虫的共同特征;而①身体呈辐射对称属于腔肠动物的特征,④体表有刺细胞属于线形动物的特征,不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例10】以下有关腔肠动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 B. 腔肠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C.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残渣都由口进出
D. 腔肠动物都生活在海洋中
解析:D【解析】腔肠动物大部分生活在海水中,淡水中也生活着一部分,如淡水水螅。
D.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例11】小齐在家里找到四种动物,根据四种动物的特征,设计如表所示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区分这些动物,这些动物中是鸡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五.当堂检测:
A.动物分类
1.下列关于动物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动物分类只有一种方法
B.动物分类都是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的
C.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动物分类可得到不同的结果,可有多种分类方法
D.动物分类一定是根据相同的特征进行的
2.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大的分类单位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C?)。
A.门;科 B.门;种 C.界;种 D.界;纲
解析:C。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点越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下列可以作为动物分类依据的是( D )
A.形态结构特征 B.生活习性特征 C.生殖方式特征 D.以上特性均可
解析:科学家根据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习惯特征、生殖方式特征进行分类,故选:D。
4.小英在参观某动物园时,在某角落捡到一块废旧的标识牌,上面写着: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其他的字看不清楚了。则这块标识牌有可能挂在哪种动物旁边( D )
A.秃鹰 B.斑马 C.眼镜蛇 D.华南虎
5.下列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B )
①蚯蚓 ②鲤鱼 ③蝙蝠 ④蜗牛 ⑤青蛙 ⑥蚕 ⑦蚂蚁
A.②③⑤ B.①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⑦ D.⑤⑥⑦
6.有一个同学在野外发现一具已腐烂的动物尸体,体外被鱗、身体细长,露出部分脊椎骨。根据观察,他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D )
A.体外被鳞,死亡动物是脊椎动物 B.身体细长,死亡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C.体内有脊椎骨,死亡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D.体内有脊椎骨,死亡动物是脊椎动物
解:?根据题目可知此题选D。故答案为:D
7.在分类上马和驴同科不同属,马和犀牛同目不同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马和驴在分类上一定属于同一目 B.马和驴在分类上一定不同种
C.马和驴之间没有任何相似的特征 D.马和驴之间的共同特征比马和犀牛之间的共同特征多
8.在生物的七个分类等级中,所含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相似程度最高的是( A?)。
A.种 B.科 C.门 D.纲
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相似程度最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9.现有六种动物:蝴蝶、鲸、螃蟹、乌贼、袋鼠、喜鹊,若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类,下列各项分类错误的是( D )
A.有翅动物和无翅动物 B.有羽动物和无羽动物
C.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 D.陆生动物和脊椎动物
10.节肢动物可以分为甲壳纲(蟹)、昆虫纲(苍蝇)、多足纲(蜈蚣)和蛛形纲(蜘蛛),由此判断节肢动物在动物分类等级中属于( A )
A.门 B.纲 C.目 D.科
解析:节肢动物可以分为甲壳纲(蟹)、昆虫纲(苍蝇)、多足纲(蜈蚣)和蛛形纲(蜘蛛),由此判断节肢动物在动物分类等级中属于门。故选:A。
11.下图是部分食肉动物的分类系统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A.狗是由狼驯化来的,它们的亲缘关系最近 B.狗和狐的共同点比狗和豹的共同点多
C.犬科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比犬属动物之间的多 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12.如何对猫、鲫鱼、蝴蝶、麻雀进行分类。 (1)根据是水生还是陆生,将它们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根据有没有羽毛,将它们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1)水生动物;陆生动物;(2)有羽动物;无羽动物。
13.现有以下8种动物:麻雀、带鱼、蝴蝶、蚯蚓、蝙蝠、青蛙、猪、鲸。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有无脊椎骨这一标准可把这些动物分为_______动物和________动物;根据水生还是陆生这一标准可把这些动物分为______动物和______动物。
(2)若把这些动物划分为有翅动物和无翅动物,其分类的标准是_________;若把这些动物划分为有羽毛动物和无羽毛动物,其分类的标准是_______;若把这些动物划分为胎生和卵生动物,则其分类的标准_________。
(3)从以上两小题中,可发现动物有多种分类方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脊椎;无脊椎;水生;陆生
(2)有无翅、有无羽毛;生殖方式是胎生还是卵生
(3)生物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有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我们要灵活的对动物进行分类.
14.根据如图的足印判断,四种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15.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D )。
A.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B.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了解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D.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种
16.对狗、鸽子、鳄鱼、鲢鱼四种脊椎动物进行分类,对狗、鸽子、鳄鱼、鲢鱼四种脊椎动物进行分类,结果如图所示,该分类图不能体现的是( C )

17.有四种动物:(1)山羊;(2)河蚌;(3)麻雀;(4)青鱼,请你写出两种可将四种动物分类的特征,并依据这一特征进行分类。
分类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类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类一:按水生和陆生分:水生(2)(4)陆生(1)(3) 分类二:按体温是否恒定分:恒温(1)(3) 变温(2)(4)
18.甲乙两同学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以下动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如表:
(1)他们的分类依据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
(2)动物的分类,不仅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被子植物中,_________器官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这类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三种。
答案:(1)体温是否恒定 体内是否具有脊柱
(2)内部构造
(3)生殖 花 果实 种子
B.常见的脊椎动物
1.下列全部属于鱼类的一组是( C )
A.章鱼、鲍鱼、鲤鱼 B.娃娃鱼、鲤鱼、带鱼
C.鲫鱼、鲤鱼、银鱼 D.乌贼、章鱼、鲍鱼
2.爬行动物被称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最主要的原因是( C )?
A.皮肤外具有鳞片或甲的结构 B.有陆上运动的四肢
C.进行体内受精,摆脱了水的限制 D.加强了肺呼吸
3.下列叙述中,属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动物共同特征的是(?C?) A.用肺呼吸 B.体外受精 C.体温不稳定 D.能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
C.解:A、鱼用鳃呼吸,两栖类和爬行类用肺呼吸,故不符合题意. B、鱼类、两栖类是体外受精,爬行动物是体内受精,故不符合题意. 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没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体温不恒定为变温动物,故符合题意. D、大多数的鱼类只能生活在水中,而大多数的爬行类动物只能生活在陆地上,只有两栖动物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为两栖动物,故不符合题意.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4.据2007年4月8日《湖洲日报》报道,素有“东方宝石”之称的稀世珍禽——朱鹮将来我市下渚湖安家。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的专家认为,下渚湖湿地的生态环境比较适合朱鹮的生存。朱鹮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生殖方式是( A )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外受精、卵生
C.体内受精、胎生 D.体外受精、胎生
5.下列动物都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组是( C?)
A.虎、狮、鸡、松鼠?? B.牛、羊、马、蛇??
C.猕猴、猩猩、长臂猴????? D.蝙蝠、白鳍豚、大象、鲸
6.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鱼、青蛙和蛇都属于脊椎动物 B.脊椎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脊椎动物都用肺呼吸 D.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和哺乳类体温恒定
C项,脊椎动物中的鱼类、两栖类幼体均用鳃呼吸,故C项叙述错误。
A项,鱼属于脊椎动物中的鱼类,青蛙属于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类,蛇属于脊椎动物中的爬行类,故A项叙述正确。
B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脊椎动物体内背侧有脊椎骨,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故B项叙述正确。
D项,鸟类体表覆羽,体温恒定;哺乳类体表被毛,体温恒定,故D项叙述正确。
注意本题要选择的是叙述错误的选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7.如图所示的四种生物,相似特征最多的是( A )

A.①与③ B.①与④ C.③与④ D.①与②
【解析】①虎鲸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②鳗鱼属于脊索动物门鱼纲;③蝙蝠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④鹰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由分析可以知道界、门、纲中纲是最小的,①虎鲸和③蝙蝠同属于哺乳纲,因此它们的亲缘关系相对最近,可见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8.以下对动物、动物结构、生理和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A.鱼的体形呈纺锤形--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B.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内含丰富血管--便于消化吸收营养物质
C.鸟类的骨大多中空,无膀胱--减轻体重,便于飞翔
D.猎豹善于奔跑,是动物中的赛跑冠军--适于捕食动物
解:A、鱼身体呈纺锤形(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A正确;? B、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蝌蚪用鳃呼吸,成年青蛙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靠皮肤辅助呼吸,皮肤裸露、湿润利于体表与外界气体交换;青蛙在冬眠时主要用皮肤呼吸,B错误;? C、鸟的骨胳中空,重量很轻,无膀胱--减轻体重,便于飞翔,C正确;? D、猎豹,它们善于奔跑,是动物中的赛跑冠军,有利于觅食和逃避敌害,D正确.?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9.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共同特征?(D) A.生活在陆地上,卵生? B.体温恒定,终生用肺呼吸? C.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D.体内受精,幼体生活摆脱了水环境
解题思路:A错误,因为哺乳动物是胎生,B错误,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C错误,因为爬行类,鸟和哺乳类动都属于陆生动物。故答案为:D
10.把捕捉到的青蛙,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青蛙会较快地死亡,原因是(?D?)
A.缺少食物 B.不能进行运动? C.得不到水分,体内失水? D.皮肤干燥,不能进行辅助呼吸
11.生活在北方的蛇和野兔,到了冬季,蛇要冬眠,野兔不需要冬眠,主要原因是(??D??) A.蛇体表的鳞片不能保温 B.野兔体表有毛 C.野兔善于奔跑,体温升高快 D.蛇是变温动物,野兔是恒温动物
12.根据表中数据,正确的分析是(?C?)
? A.鸽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比其他两种动物高,因此增加了飞行的负担
? B.人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低,因此,人也可能会进行飞行生活
?? C.蛙每分钟心跳次数最低,可以减少代谢对物质和氧气的需求,更适于飞行生活
?? D.鸽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高、心跳快、血液循环迅速,是长期适于飞行生活的结果 
一位渔民在舟山渔场捕到一条“大怪鱼”,它体长3.1米,背灰黑色,腹白色,头顶有肉刺。体前有一对鳍肢,尾鳍水平状,腹部有乳状突起,皮肤裸露。口腔内有牙齿,头顶有一呼吸孔。解剖后发现体内有脊柱,有肺、心脏等器官。心脏结构与人类相似,体内有幼体。你认为渔民捕到的是鱼类、两栖类还是哺乳类?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立假设: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搜集资料:
外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理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殖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种生物属于哪种生物? (2)鱼类 两栖类 哺乳类(3)外形:皮肤裸露,有鳍 ,有乳头 生理结构:用肺呼吸,心脏结构与人类相似 生殖方式:有幼体----胎生 有乳头---哺乳
14.鲫鱼适应水中生活,下列叙述中,属于鱼类特征的是( A?)。
15.某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到市场上调查了解各种动物,市场人员热情地给他们作了介绍。下列介绍中错误的是( C?)。
16.家兔是恒温动物,下列关于恒温动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17.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动物的共同特征。该特征是(?D?)。

18.图是鲫鱼内部结构示意图.请观察并回答问题. (1)通过图可知,鲫鱼的身体呈____形,躯干和尾部覆盖有鳞片,鳞片表面有____,这些特点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鲫鱼能用来在水中呼吸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鲫鱼用____感知方向。
答案为:(1)梭;粘液减少游泳时的阻力;侧线;(2)鳃;侧线.
19.如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C??)

20.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恐龙到底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常是学者热烈争辩的课题。
甲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恒温动物:
论点一:在寒冷的北极圈地层里常发现有土生土长的恐龙化石。
论点二:像恒温动物中的鸟类一样,少数恐龙化石也残留有能够保温的羽毛构造。
论点三:像恒温动物中的哺乳类一样,恐龙化石的骨骼中布满管脉空隙,这原先是血液流经之路。
乙学者则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变温动物,反驳甲学者的论点:
论点四:从恐龙化石的尺寸分析,一般而言,恐龙体型都很庞大。
论点五:到了冬天,恐龙就会从寒冷的地方迁移至阳光较多、气候较暖和的地方。
论点六: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用是遮住夏天强烈的阳光,而非防止身体散热。
论点七:今日许多的变温动物如爬行类,其骨骼也呈现高度管脉化,但一些小型鸟类和哺乳类的恒温动物,骨骼的管脉化程度则偏低。
(1)乙学者所提的论点四至论点七中,论点_____与甲学者所提的任一论点没有形成针对性反驳。
(2)若乙学者认为生活在北极圈内的恐龙仍有机会晒到阳光而提高体温,他所持的理由是_____?。
A.恐龙有冬眠的习惯,故不需要阳光
B.恐龙能随季节作迁移
C.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能是遮住阳光
答案:(1)四(2) B
C.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1.下列哪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B?)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
解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秀丽隐杆线虫是重要的实验动物,具有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等特征,它属于(?C?)。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
3.到海边去游玩时,我们喜欢在沙滩上拾贝壳、捉螃蟹,具有贝壳的动物和螃蟹分别属于( B?)。
A.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C.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D.环节动物和爬行动物
解析:具有贝壳的动物属于软体动物;螃蟹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各体节形态不同,属于节肢动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B )
A.河蚌、蚯蚓、蜗牛 B.田螺、河蚌、乌贼
C.乌贼、水螅、蛔虫 D.河蚌、蚯蚓、田螺
5.我市重新发现白蚁家族中的“大熊猫”﹣﹣浙江亮白蚁,它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在生物分类上它属于(?A?)
A.昆虫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鸟类
6.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D )

7.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均分节”特征的是( A )
A.谁家新燕啄春泥 B.春蚕到死丝方尽
C.蝉噪林愈静 D.早有蜻蜓立上头
8.关于蜜蜂和蜘蛛在分类中共同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A.都属于动物 B.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C.都属于节肢动物 D.都属于昆虫
9.襄阳的夏夜,伴着蝉儿鸣唱,吹着悠悠的汉江风,人们喜欢吃着小龙虾,喝着啤酒消夏,蝉和小龙虾均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是(?A?)
A.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B.都有三对足,两对翅 C.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D.都有相同的生活环境
10.下列关于昆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昆虫属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
B.昆虫身体分头、胸、腹、尾4部分,有3对足,2对翅
C.昆虫体表的外骨骼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D.昆虫与人类生活关系很密切,有些对人类有益,也有一些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11.下列有关动物类群对应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的匹配,不正确的是(A?)
12.很多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这是因为?( D )
A.虫体表的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脏??? B.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C.外骨骼非常坚韧???????????D.坚韧的外骨骼不能随昆虫的生长而生长
13.在探究“蚯蚓的运动”活动中,正确的对照实验设计应为(?D?)
A.潮湿的玻璃和干燥的糙纸 B.斜置的糙纸和水平放置的玻璃
C.水平放置的糙纸和斜置的玻璃 D.玻璃和糙纸,都水平放置
14.由于人类的活动,地球上水域污染日趋严重,鲨鱼决定召集广大鱼类成员开会,一起商议将来的生存大计。鱿鱼、鲫鱼、娃娃鱼、甲鱼、鲸纷纷游来,连海马也匆匆赶来。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C?)
A.鲫鱼 B.甲鱼 C.鱿鱼 D.鲸
15.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 )
A.身体细长 B.有口无肛门
C.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 D.都可以在人体内营寄生生活
16.蚯蚓、水蛭和沙蚕都属于环节动物,它们与蝗虫的主要区别是( C )
A.感觉器官发达 B.体外有外骨骼
C.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D.运动器官发达
17.蝗虫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D )
①用气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此题答案为:D。
解:蝗虫适于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①用气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④有一对复眼,视觉发达。故选D。
18.为了减少粗糙洞穴对蚯蚓身体的摩擦,某同学给蚯蚓的体表涂上了一层凡士林油膏(该物质不透气),结果蚯蚓将会(?D?)
A.运动变慢 B.运动变快 C.不动 D.死亡
19.看图填空:
蝗虫的身体分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胸部生有_____对足和_____对翅。
体表具有______,能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的器官,并防止_____,以适应陆地生活。
图中序号______表示的结构为气门,将蝗虫胸部、腹部浸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蝗虫死亡,这是因为蝗虫呼吸时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被淹没所致。
答案:(1)头部 胸部 腹部
(2)三 两
(3)外骨骼体内的水分蒸发
(4)①
20.某同学经常看到蚂蚁吃饼干之类的含糖食物,但从没有看到它们吃酸味、辣味的东西,于是设计了如下“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的实验:
材料用具:
一小窝蚂蚁,纸盒一个,滴管两支,消毒棉花团若干,糖水、清水各一小杯。
实验步骤:
①取两小块大小相同的棉花团,分别滴入浓糖水和清水,放置在纸盒的一侧。
②将一小窝蚂蚁放在纸盒的另一侧。
③3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蚂蚁的取食情况。
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有较多的蚂蚁在?????????的棉花团处聚集,则说明蚂蚁喜欢甜的食物。
(4)为了要获得准确的结果,往往要做多次实验。这种做法称为(??)。
A.设置重复组 B.求平均值 C.设置对照组 D.排除无关变量
答案:(1)蚂蚁喜欢甜的食物(或蚂蚁不喜欢甜的食物);(2)甜味
(3)加糖水的;(4)A
D.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1.小明同学建立了如图生物分类表,表中①②③④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C )

2.如果在野外遇见不知名的生物,可以通过生物检索表去识别.下列有关检索表的叙述,错误的是(?C?) A.依生物的特征制作的分类工具 B.检索表是鉴别生物种类的常用工具 C.植物分类的检索表只有一种 D.如果采用的特征不相同时,将出现不同的检索表
C.解:A、检索表是根据生物特征而制作的分类工具.A叙述正确; B、要想鉴别生物的种类,我们常常使用检索表.B叙述正确; C、检索表的种类有很多种,如定距式检索表(也叫退格式检索表、二歧检索表)、平行式检索表.C叙述错误; D、鉴别所采用的特征不同,出现的检索表也不同.D叙述正确.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3.如图所示是一张二分叉检索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以体温是否恒定进行分类的是丙 B.以受精方式不同进行分类的是乙 C.以有无飞行能力进行分类的是丁 D.以有无脊椎骨进行分类的是甲
4.小江学习了下列四种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下列关于检索表中的甲、乙、丙、丁与这四种单细胞生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D )

(注:大肠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二者均有细胞壁;草履虫属于动物,衣藻属于植物。)
A.甲——草履虫 B.乙——酵母菌 C.丙——大肠杆菌 D.丁——衣藻
5.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的是(?C?)

6.目前,常用的是_______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______,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答案:二歧分类;性状。
7.现有以下4种动物:麻雀、带鱼、蝴蝶、蚯蚓.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若把这些动物划分为麻雀、蝴蝶为一类,另一类是带鱼、蚯蚓,其分类标准是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制作了如下的生物检索表:? 1a有脊椎骨 ---------2?? 1b无脊椎骨 ---------3? 2a水生 ------------P?? 2b陆生?------------Q? 3a有翅?------------R ? 3b无翅?------------S?
则P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是有无翅 (2) 带鱼
8.根据下列动物的特征,将它们进行分类,并回答其他问题:(请填写字母) (1)把“A:螃蟹、B:蟾蜍、C:乌龟、D:水牛”分别填写在下列图表的相应栏中。
鸟类和哺乳类有共同的祖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栖类为什么需要在水中和陆地上(空气中)交替生活,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最早完全适合在陆地生活的动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古代的爬行动物.
(3)两栖动物的幼体只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能.
(4)爬行类.
如图是一幅不完整的检索表,用它对猫、鸡、蛇、鳄鱼和青蛙五种动物进行分类,则图中甲处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乙处对应的动物是_______。
解:猫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胎生,属于哺乳动物. 鸡、蛇、鳄鱼和青蛙都是卵生的动物,因此甲处的分类根据是卵生.鸡属于鸟类,心脏四腔.两条循环路线,体温恒定,因此乙处是鸡.蛇、鳄鱼和青蛙体温都不恒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卵生;鸡
10.课堂上老师介绍了二歧分类检索表后,要求同学们回家也制作一张简易检索,表将蛇、蝗虫、白鳍豚、蛔虫、草鱼进行分类,张莉同学制作的检索表如下所示,请问P对应的动物是_________,M对应的动物是_________。
答案:白鳍豚 蛇
11.把下面的脊椎动物检索表补充完整。
答案:恒定;不恒定;爬行类;表皮湿润,在水中产卵。
根据下列特征,将蜈蚣、草鱼、田鼠、喜鹊、蜗牛、对虾、鲸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填入括号中。
答案:鲸;草鱼;对虾;田鼠;喜鹊;蜗牛;蜈蚣
13.下列是一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小强在野外游玩发现了4种动物P、Q、R和S,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
这些动物中有一种是蟒蛇,它是_____ ____________;癞蛤蟆是___________。
答案:Q R
14.如图所示为把鲫鱼、熊猫、朱鹮、蝗虫、青蛙、乌龟六种动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逐步二歧分类的检索表:
请仔细观察这六种动物的特征,并依据检索表写出A~F所对应的动物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 _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__。
若将上述动物检索表转换成文字形式的检索表可表示如下,请完成其中空格:
答案:(1)熊猫;朱鹮;乌龟;鲫鱼;青蛙;蝗虫;(2)2a:有羽毛,体温恒定;鸟;3a:皮肤干燥,有鳞片,陆地产卵;爬行;3b:皮肤湿润,无鳞片,水中产卵;4a:水陆两栖,肺兼皮肤呼吸,无鳍,有四肢;两栖;4b:水中生活,用鳍呼吸,有鳍,无四肢;鱼。
15.将八种生物按某一依据分成两类,结果如下表,该分类依据是( C )
A.?是否胎生?B.?体温是否恒定?C.?有无脊柱?D.?生殖方式的不同
课堂检测
听课及知识掌握情况反馈
测试题(累计不超过20分钟) 道 成绩
教学需: 加快□ 保持□ 放慢□ 增加内容□
课后巩固
作业 题 巩固复习 预习布置
签字
年级组长: 学管师:
老师
课后
赏识
评价
老师最欣赏的地方:
老师想知道的事情:
老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