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物种的多样性导学案
学科
科学
学生姓名
年级
七
任课 老师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教学内容:2.6物种的多样性
考 点:1.知道单细胞生物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的生命特征;2.掌握衣藻和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3.知道多细胞生物与单细胞生物的主要区别;4.说出物种多样性的意义;5.识我国物种多样性的现状并知道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主要的措施。
能力与方法:1.学习根据要求设计探究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2.通过分析图片和文字资料来说明问题,并能更好的与他人合作交流。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课前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
过程
课前交流,了解学生上次课的复习情况
知识梳理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栖息地的破坏、掠夺性的开发、外来物种入侵。
3.保护生物多样性,一定要保护生物生存的环境,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的重要措施。
4.我国的珍稀动植物。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水杉、秃杉、人参、珙桐(鸽子树)、桫椤、金花茶、望天树
中国动物国宝:大熊猫、朱鹮、扬子鳄、黔金丝猴、白鳍豚、褐马鸡、中华鲟。
三.教学过程
A组
【导入新课】目前,地球上现存的生物约有 500 万种。这些丰富的生物物种,我们是怎样对它们进行分类的?
讲解:除了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特征进行分类外,还可以根据细胞的多少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讲授新课】(一)、单细胞生物
1.列举自己知道的单细胞生物。这些单细胞生物都有哪些特征?
明确:由一个细胞构成,能摄食、排出废物、 能运动、能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变异现象。
2.试着说出什么是单细胞生物。
明确: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这样的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
3.你见过衣藻吗?它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试着描述衣藻的形态。
明确:衣藻是常见的单细胞藻类,呈球形或卵形。在发绿的池水中常可以找到它。
观察衣藻的结构图,指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及其功能。
4.思考讨论:(1)你认为衣藻是动物还是植物?
思考:衣藻与植物细胞相比,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衣藻与洋葱表皮细胞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明确:(1)是植物。因为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2)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
5.草履虫是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在哪里可以采集到呢?
明确:草履虫是喜光好养性生物。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池沼和稻田中。
明确:草履虫是喜光好氧性生物。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池沼和稻田中。
6.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草履虫。
实验目的: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显微镜、草履虫培养液、棉花纤维、放大镜
实验步骤:将下面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放
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
(2)盖上盖玻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
的外形和运动。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
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上几丝棉花纤维,再盖上盖玻片,然后寻找一只运动相对缓慢的草履虫进行观察。
7.观看草履虫实验视频,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草履虫的形态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称为“草履虫”?
(2) 为什么要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
(3)为什么要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上几丝棉花纤维?
(4)除了放几丝棉花纤维,还可以怎样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
(5)草履虫的细胞膜有什么作用?表膜有什么作用?
明确:(1)呈圆筒形,前端较圆,中后部较宽, 后端较尖。像一只草鞋。(2)草履虫的呼吸需要氧气,培养液的表层溶解的氧气多。(3)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4)在培养液中滴几滴胶水。
8.草履虫是怎样运动的呢?看视频,想一想,草履虫运动时通常哪一端在前?为什么?
明确:小端在前。使口沟朝前,以便获取食物。。
9.观察草履虫结构图,说出草履虫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10.草履虫和衣藻细胞相比,两者的细胞结构和食物来源有什么不同?
衣藻细胞
草履虫细胞
不同点
细胞结构
有细胞壁、叶绿体
无细胞壁、叶绿体
特殊结构
有眼点、鞭毛
有纤毛、食物泡、口沟
营养来源
自己制造有机物
从外界摄取食物
相同点
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伸缩泡
能自由运动
个体微小,生活在水中,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思考:衣藻和草履虫摄取营养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二)、多细胞生物
1.讲解:我们肉眼能见的动物和植物个体,一般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由许多细胞构成的生物属于多细胞生物。
(1)说出你所知道的无根茎叶分化的多细胞藻类植物。
(2)最早出现的陆生植物是什么?哪些植物属于这一类?
(3)最高等的植物是哪种植物?哪些植物属于这一类?
(4)讲解:最简单的多细胞生物是海绵动物。
补充:海绵动物是对一类多孔滤食性生物体的统称,起源于5.7-5亿年前的寒武纪。海绵动物呈世界性分布,从淡水到海生,从潮间带到深海。它们形态各异,呈块状、管状、分叉状、伞状、杯状、扇状或不定形,体型从极其微小至2米长,常在其附着的基质上形成薄薄的覆盖层。它们或色泽单一或十分绚丽,这颜色源自类胡萝卜素,主要为黄色到红色。
(5)种类最多的多细胞动物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动物属于这一类?
(6)最高等的动物是什么?哪些动物属于这一类?
2.比较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
明确:单细胞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多细胞生物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器官、系统。彼此分工合作。它们都能表现出生命活动。
B组
【导入新课】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生物种类已超过 175 万。这说明什么?
明确:生物物种具有多样性。
【讲授新课】(一)、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1.地球上的生物形态各异,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你能说类别中的生物都有哪些吗?
2.(1)你认为不同地区的生物物种多样性是否相同呢?与什么条件有关?
明确:不相同。与环境条件有关,如温度。
(2)你认为生物种类多的是温暖地带还是寒冷地带?
明确:位于温暖地带。
(3)讲解:物物种多样性复杂程度较高的区域,如热带雨林、珊瑚礁、大型热带湖泊等。(分布介绍三种区域的环境特点及其中的生物)
3.你知道下列环境中,哪个环境中的物种最丰富吗?
4.我国物种资源又是怎样的呢?分析下面的表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明确:我国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濒危物种数量也很多。
5.我国有许多特有的动物和植物,看下面的图片,你认识它们吗?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呢?(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补充)
(1)扬子鳄:或称作鼍(tu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爬行动物。有“活化石”之称。现残存于长江下游的苏、浙、皖三省的交界处。喜欢栖息在湖泊、沼泽的滩地或丘陵山涧长满乱草蓬篙的潮湿地带。由于人类过度开垦、破坏了扬子鳄的栖息地。此外,多年来遭到大量的捕杀,使之数量不断减少。
(2)朱鹮:东亚特有种。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浅水中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至20世纪80年代仅有7只野生种群,后经人工繁殖,到2014年,种群数量已达到2000多只。
(3)大熊猫:又叫猫熊,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生活在四川等地的高山上,主要食物为箭竹。由于高山、河流或公路、耕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熊猫的栖息地范围不断缩小,近亲繁殖使熊猫后代死亡率增加。
(4)银杉:高大常绿裸子植物,我国特有珍稀绿化树种。气孔毛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故名“银杉”。生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和四川省的山区,数量很少,只有几千株。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5)银杏:又名“白果树”“公孙树”。又名“白果树”“公孙树”。系中国特产,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状态的树木。银杏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因此被当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有观赏价值。
(6)珙桐:被誉为“中国的鸽子树”,又称“鸽子花树”、“水梨子”。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野生种只生长在中国西南四川省和中部湖北省和周边地区。
说说中国植物志
(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1.(1)蜜蜂在桃花上采蜜,对于蜜蜂和桃花来说有什么意义?如果蜜蜂大量死亡,对桃树有影响吗?
明确:蜜蜂在桃花上采蜜,它们在获得食物的同 时,也为桃树传播了花粉。如果蜜蜂大量死亡,会影响传粉,造成桃子减产。
(2)在一片草原上,生活着草、鼠、蛇、鹰几种生物,它们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如果蛇被大量捕杀,其它几种生物会有哪些变化?
明确:老鼠大量繁殖,草场遭到破坏;鹰因为缺少食物而死亡。
(3)通过两个实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明确: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如数量的增减)都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
2.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有什么意义?
明确:(1)直接使用价值:是人们直接收获和使用生物资源所形成的价值。如: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及其他工艺原料;药用价值、还可以陶冶情操;还能激发人们文学创作的灵感。
(2)间接使用价值: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野生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野生生物一旦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3)潜在使用价值:指暂时还未开发的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
3.讲解: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生物的种类以极慢的速度变化和发展着;因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了1000倍。
分析下面的图文资料,说一说生物灭绝或濒危的原因有哪些?
德克萨斯红狼:由于过度砍伐森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于1970年灭绝。
亚欧水貂:由于人类疯狂的捕捉,猎杀;水利电力的发展和水质的污染使它们失去了一片又一片的栖息地。于1997年灭绝。
普陀鹅耳枥: 现存1株。属桦木科落叶乔木,濒危种。 20世纪50年代在普陀山尚有数棵,后因开荒垦殖等原因遭到破坏。
白鳍豚: 人类过度捕捞鱼虾致使白鳍豚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供给;人类对长江的过度开发,使白鳍豚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和污染;繁忙的运输使很多白鳍豚被船只的螺旋桨打死打伤。 2007年8月8日,《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内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明确:大多数生物的灭绝都是丧失栖息地造成的。 如:乱砍滥伐森林、随意开荒、无节制地排放污染物。此外,滥捕滥杀、过度采挖,使生物数量急剧减少。
4.(1)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主要的措施是什么?
明确:建立自然保护区。
讲解: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这样的地区叫做自然保护区。
5.广东省的鼎湖山、吉林省的长白山、四川省的卧龙、贵州省的梵净山等 29 个自然保护区参加了。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
6.保护生态系统,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我们国家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明确:(1)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迁地保护: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
采用高科技手段挽救濒危物种
7.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做什么?
例如:不吃鱼翅、不使用野生动物制品、保护环境等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为保护生物做许多事。
四.例题精讲
【例1】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特点的是(??D??)
A.个体微小 B.由一个细胞构成
C.生命活动全在一个细胞内进行 D.都对人类有害
解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和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例2】说衣藻是单细胞植物,因为它仅由一个细胞构成,并且(?B )
A.通过细胞膜与池水进行物质交换 B.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C.有两条鞭毛,可在水中游动 D.要从外界摄取食物
【例3】草履虫和衣藻的运动器官分别是( A )
A.纤毛、鞭毛 B.鞭毛、纤毛 C.都是纤毛 D.都是鞭毛
【例4】草履虫在水中能旋转前进和自由运动是借助于( A )?A.纤毛的摆动 B.细胞质的流动 C.伸缩泡的收缩 D.食物泡的移动
草履虫: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运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残渣由一个叫肛门点的小孔排出。草履虫靠身体的外膜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例5】三峡大坝建成并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挽救这些生物,最好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B?)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将受到威胁的生物易地保护
C.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D.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
解析:A项和B项,三峡大坝修建后,原有的生态系统就不存在了,已经不再适合建立自然保护区。这时迁地保护,即易地保护是最好的补充办法,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意。
C项和D项,制定法律、开展研究不是直接保护物种的方法,故C项和D项均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五.当堂检测:
A组
1.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①酵母菌???②蚯蚓???③桃花????④衣藻????⑤眼虫???⑥小白兔⑦草履虫????⑧变形虫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④⑤⑦⑧ C. ②③⑤⑥⑧ D. ①③⑤⑦⑧
2.小明把钢笔中的碳素墨水滴了少许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些草履虫的某结构被染成黑色,这种结构的名称是( )
A. 细胞核 B. 液泡 C. 食物泡 D. 伸缩泡
3.下列有关单细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生物 B. 单细胞生物均属于动物
C. 单细胞生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D. 草履虫避开阻挡物的行为属于反射
4. 以下对衣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衣藻是多细胞绿藻 B. 衣藻生活在海水中
C. 衣藻细胞中有一个椭圆形叶绿体 D. 衣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5.把含有草履虫的水倒入试管中,不久草履虫都集中在试管的上层,这说明草履虫在生活中需要( )
A. 阳光 B. 空气 C. 温度 D. 营养物质
6.如图是衣藻的结构示意图。通过与草履虫对比,你认为关于衣藻与草履虫共同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都能自由运动 B. 都是单细胞动物 C.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都是生活在水中
7.下列生物中,属于多细胞生物的是( )A. 细菌 B. 洋葱 C. 草履虫 D. 疟原虫
8.草履虫的主要特征是( )
A. 生活在淡水中 B. 用口沟消化食物
C. 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D. 具有细胞壁
9.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表膜B. 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把载玻片上的水吸干C. 为了看清其体表上的纤毛,往往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使光线减弱D. 能对刺激作出反应,趋利避害
10.种类最多的动物是 ( )
A. 鱼类 B. 软体动物 C. 昆虫 D. 腔肠动物
11.1945年夏天,一架横渡太平洋的客机不幸中途失事,乘客纷纷跳伞落在一荒无人迹的孤岛上,从浅海中捞取藻类植物充饥而得以生还。他们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吃的应该是( )
A.小球藻和衣藻 B.衣藻和硅藻 C.水绵和衣藻 D.海带和紫菜
12.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有时会呈现绿色,这是因为( ?)。
A.含有叶绿体 B.食物中有绿色藻类 C.含有叶绿素 D.折光的结果
13.变形虫易变形的主要原因是( )
A.身体表面没有纤毛 B.构成身体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C.构成身体的细胞没有细胞核 D.身体的任意部位都能产生伪足
14.观察临时装片时,不能将显微镜向后倾斜的原因是( )
A.不便于对光 B.不便于调节粗、细准焦螺旋C.不便于画生物图 D.容易使临时装片里的水溢出,从而影响观察并损坏显微镜
15.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应在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纤维,这是为了(??)A.供草履虫附着 B.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C.为草履虫提供食物 D.有利于草履虫呼吸
16.生活在淡水中的草履虫对污水有净化作用。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43000个细菌,这与它体内的某种结构有关,该结构应该是( )
A.表膜 B.食物泡 C.伸缩泡 D.收集管
17.根据草履虫的结构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它是草履虫的_______“器官”。
(2)图中C、B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摄食时,食物经过口沟进入细胞内形成__________。
18.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请据图回答:
(1)用来观察草履虫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________。
(2)为了防止草履虫在镜下运动过快,你有什么好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履虫每天大约吃掉43 000个细菌,食物由【 】________进入体内,用【 】________消化食物,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 】________排出体外,所以草履虫对__________有一定的作用。
(4)你认为在草履虫的生殖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________。
(5)为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小明制作了如图2所示临时装片,你将发现草履虫______。
A.从左向右运动? ?B.从右向左运动??C.不运动? ?D.ABC皆有可能
B组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A. 枯叶蝶的体色与体形与一片枯叶非常相似 B.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叶片呈绿色C.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D. 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最突出表现是( ?)A.“活化石”生物的死亡 B.生物繁殖速度下降C.生物适应性普遍降低 D.全世界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3.桫椤是极其珍贵的蕨类植物,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桫椤比葫芦藓结构复杂,最突出之处是( )
A.具有根、茎、叶、花和果实 B.具有根、茎、叶、花,没有果实和种子
C.具有茎、叶 D.具有根、茎、叶,不开花
4.把水葫芦引入到一个热带国家,结果它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不仅阻塞航道,而且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其原因可能是( )
A.没有天敌 B.气候适宜 C.繁殖率高 D.以上都对
5.有一种鸟,其习性是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区域生活。例如,有一片原始森林(如图甲),在周围没有人类活动时,这种鸟可以在该森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有关部门为发展生态旅游,在该森林内开辟了一条如图乙所示的观光小路。对这一行为可能造成的结果,从生态角度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这种鸟的活动范围将更大,数量会更多?
因为小路宽度很小,该鸟类的生存空间没有变化?
该鸟类的生存空间将缩小,可能威胁到它们的生存?
D.旅游开发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鸟类的减少或消失不会影响当地的环境,所以无需考虑
6.“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由于人们对鲨鱼“鱼翅”的大量食用,目前全球有八种鲨鱼濒临灭绝。其实“鱼翅”营养价值不及猪皮,其中超标的贡更会危及食客的健康。
(1)鲨鱼的“鱼翅”,实际上是运动器官________,鲨鱼依靠它在水中灵活、迅速的游泳。
(2)鲨鱼属于鱼类,下列动物中,与它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
A.海马????B.海豚?????C.海龟??????D.海葵
(3)鲨鱼是包括鲸鲨、双髻鲨和白鲸鲨等多种鲨的总称,每年有超过七千万头鲨鱼被捕杀,这是对生物_____多样性的破坏,对维持海洋的生态平衡十分不利。
(4)下列是双髻鲨在分类学上的一些等级名称,它们由大至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①双髻鲨科;②双髻鲨属;③脊索动物门;④真鲨目;⑤鱼纲;⑥鲨鱼
A.⑥②①④⑤③ B.③⑤④①②⑥ C.③⑤⑥④②① D.②①③⑥⑤④
五.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听课及知识掌握情况反馈
测试题(累计不超过20分钟) 道 成绩
教学需: 加快□ 保持□ 放慢□ 增加内容□
课后巩固
作业 题 巩固复习 预习布置
老师
课后
赏识
评价
老师最欣赏的地方:
老师想知道的事情:
老师的建议:
2.6物种的多样性导学案
学科
科学
学生姓名
年级
七
任课 老师
吴老师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教学内容:2.6物种的多样性
考 点:1.知道单细胞生物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的生命特征;2.掌握衣藻和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3.知道多细胞生物与单细胞生物的主要区别;4.说出物种多样性的意义;5.识我国物种多样性的现状并知道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主要的措施。
能力与方法:1.学习根据要求设计探究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2.通过分析图片和文字资料来说明问题,并能更好的与他人合作交流。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课前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
过程
课前交流,了解学生上次课的复习情况
知识梳理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栖息地的破坏、掠夺性的开发、外来物种入侵。
3.保护生物多样性,一定要保护生物生存的环境,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的重要措施。
4.我国的珍稀动植物。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水杉、秃杉、人参、珙桐(鸽子树)、桫椤、金花茶、望天树
中国动物国宝:大熊猫、朱鹮、扬子鳄、黔金丝猴、白鳍豚、褐马鸡、中华鲟。
三.教学过程
A组
【导入新课】目前,地球上现存的生物约有 500 万种。这些丰富的生物物种,我们是怎样对它们进行分类的?
讲解:除了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特征进行分类外,还可以根据细胞的多少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讲授新课】(一)、单细胞生物
1.列举自己知道的单细胞生物。这些单细胞生物都有哪些特征?
明确:由一个细胞构成,能摄食、排出废物、 能运动、能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变异现象。
2.试着说出什么是单细胞生物。
明确: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这样的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
3.你见过衣藻吗?它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试着描述衣藻的形态。
明确:衣藻是常见的单细胞藻类,呈球形或卵形。在发绿的池水中常可以找到它。
观察衣藻的结构图,指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及其功能。
4.思考讨论:(1)你认为衣藻是动物还是植物?
思考:衣藻与植物细胞相比,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衣藻与洋葱表皮细胞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明确:(1)是植物。因为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2)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
5.草履虫是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在哪里可以采集到呢?
明确:草履虫是喜光好养性生物。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池沼和稻田中。
明确:草履虫是喜光好氧性生物。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池沼和稻田中。
6.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草履虫。
实验目的: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显微镜、草履虫培养液、棉花纤维、放大镜
实验步骤:将下面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放
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
(2)盖上盖玻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
的外形和运动。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
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上几丝棉花纤维,再盖上盖玻片,然后寻找一只运动相对缓慢的草履虫进行观察。
7.观看草履虫实验视频,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草履虫的形态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称为“草履虫”?
(2) 为什么要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
(3)为什么要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上几丝棉花纤维?
(4)除了放几丝棉花纤维,还可以怎样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
(5)草履虫的细胞膜有什么作用?表膜有什么作用?
明确:(1)呈圆筒形,前端较圆,中后部较宽, 后端较尖。像一只草鞋。(2)草履虫的呼吸需要氧气,培养液的表层溶解的氧气多。(3)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4)在培养液中滴几滴胶水。
8.草履虫是怎样运动的呢?看视频,想一想,草履虫运动时通常哪一端在前?为什么?
明确:小端在前。使口沟朝前,以便获取食物。。
9.观察草履虫结构图,说出草履虫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10.草履虫和衣藻细胞相比,两者的细胞结构和食物来源有什么不同?
衣藻细胞
草履虫细胞
不同点
细胞结构
有细胞壁、叶绿体
无细胞壁、叶绿体
特殊结构
有眼点、鞭毛
有纤毛、食物泡、口沟
营养来源
自己制造有机物
从外界摄取食物
相同点
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伸缩泡
能自由运动
个体微小,生活在水中,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思考:衣藻和草履虫摄取营养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二)、多细胞生物
1.讲解:我们肉眼能见的动物和植物个体,一般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由许多细胞构成的生物属于多细胞生物。
(1)说出你所知道的无根茎叶分化的多细胞藻类植物。
(2)最早出现的陆生植物是什么?哪些植物属于这一类?
(3)最高等的植物是哪种植物?哪些植物属于这一类?
(4)讲解:最简单的多细胞生物是海绵动物。
补充:海绵动物是对一类多孔滤食性生物体的统称,起源于5.7-5亿年前的寒武纪。海绵动物呈世界性分布,从淡水到海生,从潮间带到深海。它们形态各异,呈块状、管状、分叉状、伞状、杯状、扇状或不定形,体型从极其微小至2米长,常在其附着的基质上形成薄薄的覆盖层。它们或色泽单一或十分绚丽,这颜色源自类胡萝卜素,主要为黄色到红色。
(5)种类最多的多细胞动物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动物属于这一类?
(6)最高等的动物是什么?哪些动物属于这一类?
2.比较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
明确:单细胞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多细胞生物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器官、系统。彼此分工合作。它们都能表现出生命活动。
B组
【导入新课】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生物种类已超过 175 万。这说明什么?
明确:生物物种具有多样性。
【讲授新课】(一)、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1.地球上的生物形态各异,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你能说类别中的生物都有哪些吗?
2.(1)你认为不同地区的生物物种多样性是否相同呢?与什么条件有关?
明确:不相同。与环境条件有关,如温度。
(2)你认为生物种类多的是温暖地带还是寒冷地带?
明确:位于温暖地带。
(3)讲解:物物种多样性复杂程度较高的区域,如热带雨林、珊瑚礁、大型热带湖泊等。(分布介绍三种区域的环境特点及其中的生物)
3.你知道下列环境中,哪个环境中的物种最丰富吗?
4.我国物种资源又是怎样的呢?分析下面的表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明确:我国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濒危物种数量也很多。
5.我国有许多特有的动物和植物,看下面的图片,你认识它们吗?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呢?(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补充)
(1)扬子鳄:或称作鼍(tu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爬行动物。有“活化石”之称。现残存于长江下游的苏、浙、皖三省的交界处。喜欢栖息在湖泊、沼泽的滩地或丘陵山涧长满乱草蓬篙的潮湿地带。由于人类过度开垦、破坏了扬子鳄的栖息地。此外,多年来遭到大量的捕杀,使之数量不断减少。
(2)朱鹮:东亚特有种。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浅水中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至20世纪80年代仅有7只野生种群,后经人工繁殖,到2014年,种群数量已达到2000多只。
(3)大熊猫:又叫猫熊,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生活在四川等地的高山上,主要食物为箭竹。由于高山、河流或公路、耕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熊猫的栖息地范围不断缩小,近亲繁殖使熊猫后代死亡率增加。
(4)银杉:高大常绿裸子植物,我国特有珍稀绿化树种。气孔毛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故名“银杉”。生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和四川省的山区,数量很少,只有几千株。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5)银杏:又名“白果树”“公孙树”。又名“白果树”“公孙树”。系中国特产,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状态的树木。银杏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因此被当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有观赏价值。
(6)珙桐:被誉为“中国的鸽子树”,又称“鸽子花树”、“水梨子”。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野生种只生长在中国西南四川省和中部湖北省和周边地区。
说说中国植物志
(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1.(1)蜜蜂在桃花上采蜜,对于蜜蜂和桃花来说有什么意义?如果蜜蜂大量死亡,对桃树有影响吗?
明确:蜜蜂在桃花上采蜜,它们在获得食物的同 时,也为桃树传播了花粉。如果蜜蜂大量死亡,会影响传粉,造成桃子减产。
(2)在一片草原上,生活着草、鼠、蛇、鹰几种生物,它们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如果蛇被大量捕杀,其它几种生物会有哪些变化?
明确:老鼠大量繁殖,草场遭到破坏;鹰因为缺少食物而死亡。
(3)通过两个实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明确: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如数量的增减)都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
2.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有什么意义?
明确:(1)直接使用价值:是人们直接收获和使用生物资源所形成的价值。如: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及其他工艺原料;药用价值、还可以陶冶情操;还能激发人们文学创作的灵感。
(2)间接使用价值: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野生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野生生物一旦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3)潜在使用价值:指暂时还未开发的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
3.讲解: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生物的种类以极慢的速度变化和发展着;因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了1000倍。
分析下面的图文资料,说一说生物灭绝或濒危的原因有哪些?
德克萨斯红狼:由于过度砍伐森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于1970年灭绝。
亚欧水貂:由于人类疯狂的捕捉,猎杀;水利电力的发展和水质的污染使它们失去了一片又一片的栖息地。于1997年灭绝。
普陀鹅耳枥: 现存1株。属桦木科落叶乔木,濒危种。 20世纪50年代在普陀山尚有数棵,后因开荒垦殖等原因遭到破坏。
白鳍豚: 人类过度捕捞鱼虾致使白鳍豚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供给;人类对长江的过度开发,使白鳍豚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和污染;繁忙的运输使很多白鳍豚被船只的螺旋桨打死打伤。 2007年8月8日,《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内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明确:大多数生物的灭绝都是丧失栖息地造成的。 如:乱砍滥伐森林、随意开荒、无节制地排放污染物。此外,滥捕滥杀、过度采挖,使生物数量急剧减少。
4.(1)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主要的措施是什么?
明确:建立自然保护区。
讲解: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这样的地区叫做自然保护区。
5.广东省的鼎湖山、吉林省的长白山、四川省的卧龙、贵州省的梵净山等 29 个自然保护区参加了。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
6.保护生态系统,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我们国家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明确:(1)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迁地保护: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
采用高科技手段挽救濒危物种
7.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做什么?
例如:不吃鱼翅、不使用野生动物制品、保护环境等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为保护生物做许多事。
四.例题精讲
【例1】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特点的是(?D??)
A.个体微小 B.由一个细胞构成
C.生命活动全在一个细胞内进行 D.都对人类有害
解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和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例2】说衣藻是单细胞植物,因为它仅由一个细胞构成,并且(?B )
A.通过细胞膜与池水进行物质交换 B.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C.有两条鞭毛,可在水中游动 D.要从外界摄取食物
【例3】草履虫和衣藻的运动器官分别是( A )
A.纤毛、鞭毛 B.鞭毛、纤毛 C.都是纤毛 D.都是鞭毛
【例4】草履虫在水中能旋转前进和自由运动是借助于( A )?A.纤毛的摆动 B.细胞质的流动 C.伸缩泡的收缩 D.食物泡的移动
草履虫: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运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残渣由一个叫肛门点的小孔排出。草履虫靠身体的外膜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例5】三峡大坝建成并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挽救这些生物,最好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B?)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将受到威胁的生物易地保护
C.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D.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
解析:A项和B项,三峡大坝修建后,原有的生态系统就不存在了,已经不再适合建立自然保护区。这时迁地保护,即易地保护是最好的补充办法,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意。
C项和D项,制定法律、开展研究不是直接保护物种的方法,故C项和D项均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五.当堂检测:
A组
1.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B )①酵母菌???②蚯蚓???③桃花????④衣藻????⑤眼虫???⑥小白兔⑦草履虫????⑧变形虫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④⑤⑦⑧ C. ②③⑤⑥⑧ D. ①③⑤⑦⑧
2.小明把钢笔中的碳素墨水滴了少许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些草履虫的某结构被染成黑色,这种结构的名称是( C )
A. 细胞核 B. 液泡 C. 食物泡 D. 伸缩泡
C.【解析】草履虫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碳素墨水滴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食物泡被染成了黑色,这是因为碳素墨水被草履虫取食。
3.下列有关单细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生物 B. 单细胞生物均属于动物
C. 单细胞生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D. 草履虫避开阻挡物的行为属于反射
4. 以下对衣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衣藻是多细胞绿藻 B. 衣藻生活在海水中
C. 衣藻细胞中有一个椭圆形叶绿体 D. 衣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5.把含有草履虫的水倒入试管中,不久草履虫都集中在试管的上层,这说明草履虫在生活中需要( B )
A. 阳光 B. 空气 C. 温度 D. 营养物质
解:水的表层与空气接触,因此在水的表层溶解的氧气多,不久草履虫都集中在试管的上层,这说明草履虫在生活中需要氧气,草履虫靠身体的外膜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6.如图是衣藻的结构示意图。通过与草履虫对比,你认为关于衣藻与草履虫共同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 都能自由运动 B. 都是单细胞动物 C.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都是生活在水中
7.下列生物中,属于多细胞生物的是( B )A. 细菌 B. 洋葱 C. 草履虫 D. 疟原虫
解答:?解: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疟原虫等,整个身体都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洋葱由多个细胞构成,为多细胞生物.?故选:B
8.草履虫的主要特征是( C )
A. 生活在淡水中 B. 用口沟消化食物
C. 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D. 具有细胞壁
【解析】草履虫生活在淡水中,是一种单细胞动物,没有细胞壁,用表膜进行呼吸。
9.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表膜B. 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把载玻片上的水吸干C. 为了看清其体表上的纤毛,往往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使光线减弱D. 能对刺激作出反应,趋利避害
10.种类最多的动物是 ( C )
A. 鱼类 B. 软体动物 C. 昆虫 D. 腔肠动物
C.【解析】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
11.1945年夏天,一架横渡太平洋的客机不幸中途失事,乘客纷纷跳伞落在一荒无人迹的孤岛上,从浅海中捞取藻类植物充饥而得以生还。他们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吃的应该是( D )
A.小球藻和衣藻 B.衣藻和硅藻 C.水绵和衣藻 D.海带和紫菜
解析:衣藻和硅藻都是单细胞藻类植物,海带和紫菜是大型的多细胞藻类植物。
12.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有时会呈现绿色,这是因为( B?)。
A.含有叶绿体 B.食物中有绿色藻类 C.含有叶绿素 D.折光的结果
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体内不含有叶绿体;草履虫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因此在显微镜下有时呈现绿色,是食用了绿色藻类的结果,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3.变形虫易变形的主要原因是( B )
A.身体表面没有纤毛 B.构成身体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C.构成身体的细胞没有细胞核 D.身体的任意部位都能产生伪足
14.观察临时装片时,不能将显微镜向后倾斜的原因是( D )
A.不便于对光 B.不便于调节粗、细准焦螺旋C.不便于画生物图 D.容易使临时装片里的水溢出,从而影响观察并损坏显微镜
15.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应在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纤维,这是为了(?B?)A.供草履虫附着 B.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C.为草履虫提供食物 D.有利于草履虫呼吸
解:草履虫表膜上密密地长着近万根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中旋转运动;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时,为了便于观察,应限制草履虫的运动,常采用在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纤维的方法.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16.生活在淡水中的草履虫对污水有净化作用。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43000个细菌,这与它体内的某种结构有关,该结构应该是( B )
A.表膜 B.食物泡 C.伸缩泡 D.收集管
17.根据草履虫的结构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它是草履虫的_______“器官”。
(2)图中C、B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摄食时,食物经过口沟进入细胞内形成__________。
答案:(1)纤毛 运动 (2)大核 伸缩泡 食物泡
18.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请据图回答:
(1)用来观察草履虫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________。
(2)为了防止草履虫在镜下运动过快,你有什么好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履虫每天大约吃掉43 000个细菌,食物由【 】________进入体内,用【 】________消化食物,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 】________排出体外,所以草履虫对__________有一定的作用。
(4)你认为在草履虫的生殖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________。
(5)为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小明制作了如图2所示临时装片,你将发现草履虫______。
A.从左向右运动? ?B.从右向左运动??C.不运动? ?D.ABC皆有可能
答案:
(1)表层
(2)在载玻片的培养液滴中放上几根棉花纤维
(3)1纤毛; 4表膜; 水分和无机盐
(4)9口沟; 净化污水 (5)A
B组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B )A. 枯叶蝶的体色与体形与一片枯叶非常相似 B.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叶片呈绿色C.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D. 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最突出表现是( D?)A.“活化石”生物的死亡 B.生物繁殖速度下降C.生物适应性普遍降低 D.全世界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D.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原因.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3.桫椤是极其珍贵的蕨类植物,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桫椤比葫芦藓结构复杂,最突出之处是( D )
A.具有根、茎、叶、花和果实 B.具有根、茎、叶、花,没有果实和种子
C.具有茎、叶 D.具有根、茎、叶,不开花
4.把水葫芦引入到一个热带国家,结果它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不仅阻塞航道,而且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其原因可能是( D )
A.没有天敌 B.气候适宜 C.繁殖率高 D.以上都对
5.有一种鸟,其习性是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区域生活。例如,有一片原始森林(如图甲),在周围没有人类活动时,这种鸟可以在该森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有关部门为发展生态旅游,在该森林内开辟了一条如图乙所示的观光小路。对这一行为可能造成的结果,从生态角度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这种鸟的活动范围将更大,数量会更多?
因为小路宽度很小,该鸟类的生存空间没有变化?
该鸟类的生存空间将缩小,可能威胁到它们的生存?
D.旅游开发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鸟类的减少或消失不会影响当地的环境,所以无需考虑
6.“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由于人们对鲨鱼“鱼翅”的大量食用,目前全球有八种鲨鱼濒临灭绝。其实“鱼翅”营养价值不及猪皮,其中超标的贡更会危及食客的健康。
(1)鲨鱼的“鱼翅”,实际上是运动器官________,鲨鱼依靠它在水中灵活、迅速的游泳。
(2)鲨鱼属于鱼类,下列动物中,与它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
A.海马????B.海豚?????C.海龟??????D.海葵
(3)鲨鱼是包括鲸鲨、双髻鲨和白鲸鲨等多种鲨的总称,每年有超过七千万头鲨鱼被捕杀,这是对生物_____多样性的破坏,对维持海洋的生态平衡十分不利。
(4)下列是双髻鲨在分类学上的一些等级名称,它们由大至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①双髻鲨科;②双髻鲨属;③脊索动物门;④真鲨目;⑤鱼纲;⑥鲨鱼
A.⑥②①④⑤③ B.③⑤④①②⑥ C.③⑤⑥④②① D.②①③⑥⑤④
答案:(1)鳍 (2)A (3)基因 (4)B
课堂检测
听课及知识掌握情况反馈
测试题(累计不超过20分钟) 道 成绩
教学需: 加快□ 保持□ 放慢□ 增加内容□
课后巩固
作业 题 巩固复习 预习布置
老师
课后
赏识
评价
老师最欣赏的地方:
老师想知道的事情:
老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