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上1.2《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上1.2《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7-18 10:3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
课标内容: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课标分解:
概念体系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行为程度
学习目标:
1.观察动画演示,说出地球自转的概念。
2.学生分组活动,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能准确叙述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3.通过分组演示,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和地球自转有关的地理现象。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
课前准备:
将学生分组,每组一个地球仪,事先在地球仪上贴好北京和纽约,一个手电筒。讲台上摆放大地球仪和手电筒,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经历着白天和黑夜,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更长远一点还有四季的变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究竟这些是为什呢?我们知道地球只是宇宙中无数颗行星中的一颗,是什么让他拥有适宜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的?其实这和地球的运动分不开,地球的运动主要有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他的自转(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引领:
1.每天,我们看到太阳是怎么运动的?
2.伴随太阳的东升西落,发生了什么现象?
3.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
4.是天转还是地转?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问题引出本课的学习线索,让学生了解研究地球运动形式的方法)
环节一:自主合作
步骤:1.正确摆放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2. 从不同角度(侧面、北极上空、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并绘制在图上。
观察讨论:
1.地球自转是绕什么在转?
2.地球自转的姿势是怎样的?
3.地球沿哪个方向绕地轴自转?
结论:
在地球自转图上补画出①地轴②运动方向
1.自转绕转中心:
2.方向:
3.周期:
情境创设:假如你是一名宇航员,在天空遨游,你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看到了地球的自转,请思考从北极上空南极上观察地球,地球是怎样转动的呢?
绘制地球自转示意图
图A 图B 图C
(设计意图:通过正确摆放地球仪和演示地球自转,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观察记录结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能力。通过绘制地球自转示意图,将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图图转化能力。)
自我检测:《同步解析与测评》P10的1、2、3、4、6
环节二:实验探究
实验器材和要求: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地球仪和手电筒,一手拿着手电筒,照在地球仪上,一手轻轻的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
问题引领
(1)地球是个透明的球体吗?
(2)假设它是静止的,观察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中国北京)和背着太阳的一面(美国纽约)各是什么现象?
(3)将地球仪转动180°,你来观察中国北京和美国纽约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4)将地球仪转动360°或连续转动地球仪,你再来观察以上两地产生了什么地理现象?
(设计意图: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新课标精神)
结论
地球自转产生了:
(以小组为单位到台前展示成果,边演示边讲解,教师主要及时点拨纠正,并结合课件,进行释疑解惑,展示需要组员合作完成。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团结协作能力。)
自我检测:《同步解析与测评》P10-11的7、8、9、10、12
环节三:拓展延伸
1.新疆学校作息时间表和我们有何不同?为什么?新疆哈巴河县二中作息时间表(注:新疆和郑州都统一实行北京时间,时差约2个小时)
9:20——9:50
升旗、早自习
10:00——10:45
第一节
10:55——11:40
第二节
11:40——11:55
眼保健操、广播体操
12:00——12:45
第三节
12:55——13:40
第四节
总结:
概念
旋转中心
方向
转动一周需要时间(周期)
产生的地理现象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