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牛郎织女(二)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牛郎织女(二)》是故事《牛郎织女》的第二部分,讲述的是牛郎和织女婚后的生活以及后来的遭遇。牛郎和织女婚后有着短暂的幸福生活,接着他们就面临被拆散的命运,但是两人敢于争取自己的幸福,最后迎来了一个比较好的结局。故事赞美了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偎、衰”等10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理解课文主旨,能感受到古代人民在民间故事中所寄寓的美好理想,并能感受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
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三)教学重难点。
准确把握课文主旨,理解古代劳动人民在民间故事中所寄托的美好理想。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默读法
课文篇幅很长,教学要求让学生学会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内容。因此本课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多次默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2.词句分析法
本课关于人物的细节描写很多,有很多关于人物细节描写的句子,要重点分析这些词句,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准备了多媒体同步教学课件。包括作者简介,课文生字和课文讲解内容,配有适量插图,图文结合,避免枯燥说教形式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预习本课生字,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课内学习包括学习本课要求会认字的字音。本课的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准确领会课文主旨,感受故事所寄托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说教学流程。
结合教学目标,本课教学流程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课前预习安排和课堂教学。
(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知道牛郎织女最后在一起了,那后面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下面请大家继续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板书:牛郎织女
二、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2.教师范读生字,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三、学习课文内容
1.让学生继续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完之后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2.学习第1-2自然段。
第1自然段讲述的是牛郎和织女婚后的生活。从这段可以看出,织女非常喜欢人间的生活。看这个句子: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这个句子写出了织女对人间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我们接着看故事的发展,第2段讲述的是老牛去世了,牛郎听老牛的话留下了牛皮。
3.学习第3-6自然段。
这一部分是牛郎织女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织女私自下凡被王母知道了,王母很生气,于是来到凡间带走了织女。牛郎靠着老牛留下的皮去追织女,眼看要追上了,王母画出了一道银河隔开了牛郎织女。从此牛郎和织女就只能隔河相望。
请大家结合词语:“发誓、怒气冲冲、一把抓住、狠狠一推”等,回顾上一课书中“成天成夜地织、自由也没有了”等句子说一说王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4.学习第7-8自然段。
这一部分是课文的结尾部分。织女和牛郎两个人的执着最终让王母妥协。于是每年七月七日这一天,牛郎和织女会在鹊桥之上相会,这就是“七夕”或者是“乞巧节”。
七夕作为一个古老的节日,很多诗人留下了诗篇来表达了情思。比如像林杰的《乞巧》、杜牧的《七夕》、秦观的《鹊桥仙》等。
5.让学生再整体默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结合《牛郎织女一》,说说故事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
提示:牛郎、织女和王母代表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五、归纳课文主旨
六、板书设计
婚后牛郎织女幸福美满的生活(1)
牛郎织女 老牛死了,牛郎留下了牛皮(2) 追求幸福
王母娘娘抓走织女,用天河隔开牛郎织女 (3—6) 敢于斗争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7、8)
11* 牛郎织女(二)
【教学目标】
1.会认“偎、衰”等10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理解课文主旨,能感受到古代人民在民间故事中所寄寓的美好理想,并能感受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
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重点难点】
准确把握课文主旨,理解古代劳动人民在民间故事中所寄托的美好理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牛郎织女最后在一起了,那后面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下面请大家继续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板书:牛郎织女(二)
二、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2.教师范读生字,引导学生读准字音。重点字:衰 拗
三、学习课文内容
1.让学生继续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完之后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2.学习第1-2自然段。
师:第1自然段讲述的是牛郎和织女婚后的生活。从这段可以看出,织女非常喜欢人间的生活。看这个句子: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这个句子写出了织女对人间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我们接着看故事的发展,第2自然段讲述的是老牛去世了,牛郎听老牛的话留下了牛皮。
3.学习第3-6自然段。
师:这一部分是牛郎织女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织女私自下凡被王母知道了,王母很生气,于是来到凡间带走了织女。牛郎靠着老牛留下的皮去追织女,眼看要追上了,王母划出了一道天河隔开了牛郎织女。从此牛郎和织女就只能隔河相望。
师:请大家结合词语:“发誓、怒气冲冲、一把抓住、狠狠一推”等,回顾上一课书中“成天成夜地织、自由也没有了”等内容说一说王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4.学习第7-8自然段。
师:这一部分是课文的结尾部分。织女和牛郎两个人的执着最终让王母妥协。于是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牛郎和织女会在鹊桥之上相会,这就是“七夕”或者是“乞巧节”。
师:七夕作为一个古老的节日,很多诗人留下了诗篇来表达了情思。比如像林杰的《乞巧》、杜牧的《七夕》、秦观的《鹊桥仙》等。
5.让学生再整体默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结合《牛郎织女一》,说说故事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
提示:牛郎、织女和王母代表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课文小结】
本文接《牛郎织女(一)》的故事情节,叙述牛郎织女婚后美满的生活和织女被王母娘娘无情地抓回天宫,最后只得每年农历七月七日鹊桥相见这些事情。表达了人民群众渴望安居乐业、自由幸福的理想,赞美了牛郎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和敢于斗争的精神,鞭挞了王母娘娘代表的专制、残暴的封建统治。
【板书设计】
婚后牛郎织女幸福美满的生活(1)
牛郎织女 老牛死了,牛郎留下了牛皮(2) 追求幸福
(二) 王母娘娘抓走织女,用天河隔开牛郎织女 (3—6) 敢于斗争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7、8)
【教学反思】
本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就是分析人物形象,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故事中人物形象所传递出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分析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领会这些动作描写所体现出的人物形象。最后让学生在回顾整个故事的过程中准确把握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课件20张PPT。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1课 牛郎织女(二)课题导入 牛郎和织女在一起之后,后面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认读园地俭 偎 皇 衰 泰 珊 瑚 礁 筐 拗 huáng jiǎn wēi tài shuāi jiāo niù kuāng shān hú多音字运用挑tiāo(挑选)tiǎo(挑战) ⑤这是一家新的裁缝(féng)店。 ⑥天上的云好像裂开了一道缝(fèng)隙。倒dǎo(倒闭)dào(倒车)fèng(缝隙)缝féng(缝补)①这家店由于经营不利倒(dǎo)闭了。②听了这句话,小明反倒(dào)高兴起来了。③人们在商场里挑(tiāo)选商品。④我们要勇于面对挑(tiǎo)战。重点词语衰老 败坏 损害 察访
怒气冲冲 富丽堂皇
课文讲解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思考本课和上一课有什么联系。课文讲解 学习第1-2自然段。 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这几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挺美满。课文讲解老牛让牛郎留下它的皮有什么作用呢?老牛临死时要牛郎留下牛皮,这是报答牛郎,同时也暗示事情有曲折出现。课文讲解第1段讲述的是牛郎织女在人间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第2段讲述的是牛郎按老牛的话留下了牛皮。课文讲解 找出描写王母娘娘动作的句子,说一说这展示了王母怎样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写王母娘娘时运用了动作描写,你看她在抓织女时多么凶残——“一把抓住织女就走”,还“狠狠地一推”织女的儿子,孩子跌倒了,她也不管,“带着织女飞走了”,从中可以看出王母娘娘的冷酷无情。 学习第3~6自然段。课文讲解 谁帮助牛郎飞上了天?从哪些动作中能体会出牛郎的着急?披上牛皮飞了起来与前文中老牛留死的时候让牛郎留下牛皮相互照应,说明老牛早就预料到王母娘娘会来抓织女。
从“披、找、挑、跑”这些动作中体会出牛郎的着急。课文讲解 面对牛郎的追赶,王母娘娘采取了怎样的行动?王母娘娘看到牛郎赶来,竟然用玉簪划出天河,将他们与织女永远分开,这体现了王母娘娘的心狠手辣、不近人情。课文讲解第3-6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讲王母娘娘抓走织女,并用玉簪划出天河,将牛郎织女分开。课文讲解 学习第7~8自然段。思考:王母娘娘允许牛郎织女每年见一次面是她给予的恩惠吗?织女被王母娘娘抓上天,尽管受到严厉的惩罚,可是却不死心,仍然追求幸福的生活。“七月七日跟牛郎会一次面”不是王母娘娘的恩赐,这是织女与王母娘娘斗争所取得的。课文讲解读第8自然段,你对这样的结局满意吗?课文讲解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喜鹊都去为牛郎、织女搭桥,这是一种想象,也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寄托。思考牛郎织女和王母娘娘分别代表了什么呢?牛郎织女代表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王母娘娘代表专制、残暴的封建统治。总结 本文接《牛郎织女(一)》的故事情节,叙述牛郎织女婚后美满的生活和织女被王母娘娘无情地抓回天宫,最后只得每年农历七月七日鹊鹊相见这些事情。表达了人民群众渴望安居乐业、自由幸福的理想,赞美了牛郎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和敢于斗争的精神,鞭挞了王母娘娘代表的专制、残暴的封建统治。板书设计婚后牛郎织女幸福美满的生活(1)老牛死了,牛郎留下了牛皮(2)王母娘娘抓走织女,用天河隔开牛郎织女 (3—6)牛郎织女鹊桥相会(7、8)牛郎织女(二)追求幸福 敢于斗争收束全篇谢谢观赏!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别忘了经常复习哦!11.牛郎织女(二)
本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就是分析人物形象,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故事中人物形象所传递出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分析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领会这些动作描写所体现出的人物形象。最后让学生在回顾整个故事的过程中准确把握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